14年高起专语文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4.4.9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昏聩 馈赠 功归一篑 B、恶心 恶劣 深恶痛绝

C、装载 记载 载歌载舞 D、贻误 怠慢 心旷神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犹豫 陷阱 歌功颂德 B、缘由 部署 握手言和

C、辍学 慷慨 克不容缓 D、湍急 揣度 众志成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他在艺术-------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的境界。

A、个性 面貌 大智若愚 B、个性 风貌 大巧若拙

C、性格 面貌 大智若愚 D、性格 风貌 大巧若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拙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B、团队组织者能否正确的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

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D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

①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②天色愈阴暗了 ③下午竟下起雪来 ④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⑤将鲁镇乱成一团 ⑥满天飞舞

A、③②①④⑥⑤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①⑥④⑤② D、②③①⑥④⑤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眼睛是最炯炯有神、引人注目的。通过眼睛,人们不仅能够观察外界,甚至能看出彼此的内心世界。为何人类的眼睛如此与众不同?在对比了人类与其他81种灵长类动物的眼睛之后,科学家得出结论:只有人类拥有比脸上及其他部位颜色更浅的巩膜——眼白。这个关键的解剖学特征加强了人类凝视的力量。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其他灵长类动物都“隐藏”了自己的目光:他们有着暗色的巩膜,这使对方很难确定它们巩膜的边缘,因而难以猜测它们的视线到底投向何方。事实上,也正因为我们如此独特,我们的目光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意。人类眼白的面积是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几倍,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来表示我们在关注什么,也可以轻易地辨认别人眼睛注视的方向。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眼睛称作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出眼睛在流露情感方面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人与人的交往,有90%的非语言信息来自面部,眼、眉、嘴、鼻以及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都会表达不同的含意——而眼睛则集中了面部表情的大部分信息。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视网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一个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现代研究发现,,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

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射出来。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或恐惧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平常的四倍;遇到郁闷、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没有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研究人员将人类婴儿与类人猿进行比较测试,以观察头部与眼睛的运动对改变他们视线的效果究竟如何。实现结果表明,1岁左右的尚未进行语言学习的婴儿便会追随其他人的目光,而不是人脸面向的方向。因此,当一个大人头不动却只用他的眼睛表示他在看着天花板,婴儿通常不会随着看过去。非洲大猿(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它们恰好遵循同我们完全相反的视觉追踪机制。当我们只用眼睛盯着房顶(脸朝前),它们一般不会跟着看。但是当人的脸朝着房顶(眼睛闭上),它们便会跟着看过去。当我们使头和眼睛的指向不同时,我们便发现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了:人类对于目光的方向极其敏感。这恰恰是和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和不具有的本领。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人类的眼睛是最炯炯有神、引人注目的”,这句话表明了人眼结构上的特别之处。

B.“颜色更浅的巩膜”,使人类的目光看起来更有凝聚力,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

C.“其他灵长类动物都‘隐藏’了自己的目光,因为它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视力缺陷。

D.“我们的目光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意”,表明其他灵长的动物不用眼光来交流。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有90%的信息来自面部,而其中的大部分由人眼来传递。

B.含有1.37亿个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能及时处理收到的信息并将其传送至人的大脑。

C.眼球底部的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脑神经也会支配瞳孔、眼球的活动。

D.现代研究表明,瞳孔的放大、收缩及保持不变,反映出人类不同的心理活动状态。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研究人员之所以拿人类婴儿与类人猿进行比较测试,为的是排除成人思维的干扰。

B.类人猿的目光表现为追随观察对象的头部活动,而人类则是追随对象目光的方向。

C.只要大人闭上眼睛,然后不管他们头部会如何活动,人类婴儿都不会随着看过去。

D.人类的眼睛优越于其他灵长类之处,就是能够更多地通过眼睛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10.下列语句,最适合作文标题的一项是 B

A.人眼有哪些秘密 B.眼睛是心灵之 C.人眼如何表达情感 D.眼睛的实际功用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在外行走,常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撞进眼帘。树木和村庄相融相映,让人捉摸不透到底谁主谁次。其实,是村庄在树木里还是树木在村庄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丛丛翠色诱人地环绕着村庄、村庄也在树木里更显妩媚的时候,让人内心不由自主生出一份宁静与祥和。由此,我固执地认为,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只有树木,才能让村庄青春永在。

面对这些村庄,心中莫名地翻腾着一种对家乡怪怪的思绪,细细想来,这要归结于那些矗立在眼前同时也植根于内心的树木。很多年前,和邻乡一位当过支书的老人说起我的家乡,“一个村庄里连棵树都没有。那地方有什么好啊!”他的这句话叫我的心急跳了一下,也急痛了一下。后来我自己回到家乡,看着满目荒凉然而又魂牵梦萦的土色故乡,也只能任由五味交替腌渍灵魂。

曾经的家乡的树木,就这样又一次走进了记忆走进了心灵。我想,一棵树立起来高不盈数丈,倒下去也高不过数尺。然而,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处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现在的家乡,几乎看不到树木,一个个村庄赤裸裸地矗立在黄土地上刺目刺心,灰蒙蒙地缺少生机和灵性,肆无忌惮地弥漫着一种悲哀的情绪。

家乡以前也曾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树园,绿在村庄的东南角。园子里长满了杏树、桃树、柳树、榆树、沙枣树、由玩伴儿牛牛的爷爷看护。每天放学,我和牛牛都要先到树园里铲草、玩耍然后才会回家。春天的榆树,夏天的酸杏,秋天的毛桃和沙枣,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最奢侈的果品。而离村庄不远的看头山则是公社的林地,山上同样也长满了榆树、沙枣和毛桃树。每年的春天,淡淡的花香都会弥漫在周围的一片村庄之中,让人不由得想把这清香的空气永远留存。

现在这些树木呢?我问过很多家乡人,得到的结果却让我唏嘘不已。包产到户后,树园也分片到户了。满园的树木便陆陆续续遭到砍伐,能用的被搭了棚圈,不能用的成了烧柴;树园的旧址现在早已经住满了人家。曾有一段时间,政府为了减少开支,裁减了护林员,将防风林划片承包给了个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砍伐。村庄里的树木也因庄院的改建而了无踪影,以至于在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中,家乡都很难看到树的身影了。

前不久和童年伙伴聚在一起,说起童年趣事,说起看头山、树园,也谈到家乡的现状,这才陆续知道,山上坡地因退耕还林种植了柠条,今年的雨水好,山上又能看到绿色了。只是因为干旱,树木的成活率不高。大家都说,恢复绿色家园的难度很大,但应该庆幸的是,毕竟已经迈出可贵的一步。

一棵树站起不盈数丈,躺倒也不过数尺,尺与丈之间就是丈量灵魂的尺度。一片站立的树是一个地方灵魂的美丽展示,一片躺倒的树则是这个地方灵魂在集结死亡。家乡将何去何从? 我当然忍不住要想,让家乡成为绿树里的村庄,也应该是经历了颇多变故的家乡父老的愿望吧!

11.文章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写起,这有什么作用?(6分)

由此联想到家乡“连棵树都没有”的现状(3分),引出对家乡曾经绿树满山的回忆,并为祝愿家乡有美好的将来作铺垫(3分)。

12.文中说,“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6分)

伐树与种树的选择,看似是在“尺与丈”之间(3分),却会在人们的心头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伐树让人既痛恨又怜惜(3分)。 (意思对即可)

13.家乡树园的昔兴今废,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6分)

从前繁茂的家乡树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让他永远想念(3分);现在的家乡树园,满目荒凉,缺少生机和灵性,成为作者成年的哀伤(3分)。 (意思对即可)

14.作者在文中说,“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后来又追问“家乡将何去何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7分)

作者所谓“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意在表明树木是村庄生命力的象征(3分)。“何去何从”是一个反问,这一反问意在表明,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而言,建设绿色家园,给人们以宁静与祥和至关重要(4分)。 (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林昉《钓鱼记)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你心里想的是鱼,眼里看的是鱼,神色变化(而为鱼所察觉),因此鱼就跑了,哪里能有收获呢? (意思对即可)

16.文中先说“乙竟日无所获也”,结尾说“乙如其教,连取数鱼”,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么?(6分)

通过乙钓鱼效率的提高,突出了甲所说道理的正确性(3分),也表明乙乐于听取别人意见,从善如流(3分)。 (意思对即可)

17.钓鱼人对于得失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生活道理?(5分)

做事不能急躁,要淡定从容(2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保有内心的宁静,才能取得好的成绩(3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秋 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 开封:打开信封。 18.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通过“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一系列描写(3分),层层渲染,写出了诗人客居洛阳,思乡故乡和亲人的真切情感(2分)。 (意思对即可) 19.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2分),反映出诗人担心匆匆写成的家书不能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情意的心理(2分)。 (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请以“进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4年高起专语文真题及答案

[说明]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

1-6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一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1-5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第二篇:20xx成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xx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自缢(yì) 伶俜(pīn) 编纂(zuǎn) 载(zǎi)笑载言

B.契(qiè)阔 婀娜(nuó) 修茸(qì) 渐(jiàn)车帷裳

C.诘(jié)问 诟(ɡòn)厉 詈(lì)骂 不可遏(è)制

D.解剖(pāo) 吐哺(pǔ) 煦(xū)暖 熠(yì)熠发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锐智 禅让 厘定 原墙周庭 才华卓著

B.发祥 国萃 遨翔 与世常辞 皇恩浩荡

C.恬退 对现 逡巡 有目共堵 泰然自若

D.社稷 鬻卖 嗜好 心悦诚服 鼎鼎大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 甄别 周游

B.曲解 鉴别 漫游

C.误解 鉴别 漫游

D.曲解 甄别 周游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D.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应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

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司怜的一点点

⑤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

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

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①③④⑦⑥⑤②

B.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⑥⑤⑦③④②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电磁波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 电磁污染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与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前者来源于某些自然现象,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最为突出。后者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高压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7.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

A.家用电器

B.高压、超高压系统

C.雷雨天气

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8.下列说法,不能解释高频电磁波在人体内引起热作用的一项是( )

A.磁场使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

B.体温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

C.电场使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

D.电磁场使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

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热作用是人体在电磁场下体温升高的一种物理反应

②引发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

③研究证明,白血病和肿瘤是由于低频电磁波干扰人体微弱电磁场而造成的

④人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就会发生热作用或非热作用

⑤电磁波对机体表层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10.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危害人体的电磁辐射

B.电磁辐射与环保

C.电磁辐射的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D.无处不在的电磁辐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答:

1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老树:

新树:

1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8分)

答:

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

题?(6分)

答:

四、(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7题。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离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知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盏,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6分)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令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

16.晏子解救犯了罪的石父,并带他一起回家,但石父很快就请求断绝交往。文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石父这样做的原因,这句话是 (不超过5个字)(4分)

答:

17.晏子是一个身高不满六尺的矮个子,却能三世显名于诸侯。从文中看,你认为晏子哪些地方值得人仰慕?(6分)

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8.概括回答《饮酒》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画。(5分)

答: 。

19.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真意”的理解。(4分)

答:

20xx成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xx年语文成高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24分,每小题4分)

1.C 2.D 3.A 4.A 5.A 6.D

二、(16分,每小题4分)

7.C 8.B 9.A 10.A

三、(25分)

11.说明自己难以与年轻人“赛力气”,而且为读树作铺垫,也与后文写人的世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自然地点出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12.老树:大度、宽容、缄默沉思、庄重成熟、老态龙钟

新树:从容不迫,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

13.太庙里老树、新树的和谐相们,形成一片怡人美景。由此悟出人的世界与树的世界一样,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现律之中,所以只要老者、青年能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祥和气氛就能日益浓烈,意思对即可。

14.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人并非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和青年之间。(意思对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问答题,要求结合用意阐发个人看法,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四、(25分)

15.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后观其出,志令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6.知己而无礼。

17.以节俭力行重于齐,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用文中语句回答或文言语句回答均可。

18.描写了归隐生活中的田园风光。

19.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如果一个人挣脱了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他就能超然世外,物我浑然,心境与大自然融合,体会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得到了彻底的解脱,意思对即可,鼓励有个性的合理的答案。

五、(60分)

更多相关推荐:
20xx成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xx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伶俜pn编纂zun载zi笑载言B契qi阔婀娜nu修茸q渐jin车帷裳C诘ji问诟n...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

阅尽天地心底宽窗外树又绿了随着春天的脚步笑在朝霞笑在春晖起初是那样的漫不经心的似有似无的一二点嫩芽仿佛脆生生娇嫩嫩的刚从母亲的腹中来到世上的婴儿可不经意间一时却已枝繁叶茂绿意逗人在春光的抚慰下生机四溢自信无限好...

20xx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20xx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伶俜pn编纂zun载zi笑载言B契qi阔婀娜nu修茸q渐jin车帷裳C诘ji问诟n...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2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三个因素3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著称...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二一现代诗文阅读本大题计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一阅读现代散文琐记中的几段文字回答第15小题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

成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卷

大专语文上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防范兼收...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五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伶俜pn编纂zun载zi笑载言B契qi阔婀娜nu修茸q渐jin车帷裳C诘ji问诟n厉詈l骂不可遏...

语文复习大纲答案(高起专适用)

语文复习大纲高起专适用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A打烊yng标识zh纷至沓t来yngB挣扎zh出差chi量ling力而行C参与y弹劾h不省shngg人事yxngD倾轧y结束s度d动...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孔子名丘字2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4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5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

(语文)高三语文作文例文学习(2)

高三语文作文例文学习212345678

大学英语(一)高起专

期末作业考核大学英语一高起专满分100分一VocabularyandStructure每题2分共50分SectionADirectionsInthissectionthereare25incompletesen...

高起专语文作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