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

时间:2024.4.20

1. 基本概念

(1) 数据库(DB):是一个以一定的组织形式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概念(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3) 数据库系统(DBS);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4) 实体;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别开,并可以被我们所识别的事物.概念等对象均可认为是实体

(5)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通过属性对实体进行刻画.实体由属性组成(6)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7)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8)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和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9)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10) 1 :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11)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指我们要管理的客户存在的各种事物.事物之间的发生.变化过程)、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下来,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文件组织多样化,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2) 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 独立性高

(4) 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 DBMS的数据控制功能

(1)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 并发控制

(4) 数据库恢复

5.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

面,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

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

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6.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模型

7. 关系模型

?

?

?

?

?

?

? 关系: 一张表 元组: 表中的一行 属性: 表中的一列 主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

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8. 关系数据模型优缺点

(1)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之上

(2) 概念单一

(3)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9.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二级映射

10.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四部分组成。

11.数据描述

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1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定义:是专门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两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13.DB的体系结构

三级结构,两级映象,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14.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DBMS的工作模式有六点:

接受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和处理请求; 将用户的数据请求转换成低层指令; 实现对DB的操作; 从对DB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 对查询结构进行处理; 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DBMS的主要功能有DB的定义、操纵、保护、维护和数据字典等五个功能。

15.DBS(数据库系统) DBS的组成(DBS由DB、硬件、软件和DBA等四个部分组成),DBA(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一组人员,负责DBS的正常运行,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DB结构的责任。),DBS的全局结构(数据库用户有四类:DBA,专业用户,应用程序员,终端用户。DBMS的查询处理器有四个模块:DML编译器,嵌入型DML预编译器,DDL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DBMS的存储管理器有四个模块: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磁盘存储器中有五种数据结构:数据文件,数据字典,索引文件,统计数据组织和日志。),DBS结构的分类。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1. 基本概念

关系,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键

2. 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3. 笛卡儿积

4. 关系的性质

? 列是同质的

?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每一列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有不同的属性名

? 列的顺序无所谓

?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 行的顺序无所谓

?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5.关系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6. 关系代数

(1) 并、交、差、广义笛卡儿积

(2) 选择

(3) 投影

(4) 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

超键(Super Key):在关系中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

候选键(Candidate Key):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也就是在候选键中,若要再删除属性,就不是键了。

主键:(Primary Key):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侯选键称为主键。一般,如不加说明,则键是指主键。

外键:(Foreign Key):如果关系R中属性K是其他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模式R中称为外键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驾驶证号)假定学生不重名

超键:(学号,姓名),(学号,性别),(学

号,姓名,性别),(姓名,性别)等等

候选键:学号,姓名

主键:你在数据库定义的时候,如果选择学号作为

键,那么学号就是候选键

外键:驾驶证号

本章的重要概念

(1)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关键键(主键和外键),关系的定义和性质,三类完整性规则,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2)关系代数

五个基本操作,四个组合操作,七个扩充操作。

第三章 SQL语言

1. SQL的特点

? 综合统一

? 高度非过程化

?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 表

(1) 创建表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5) not null,

Sname char(20) unique,

Ssex char(1),

Sage int,

Sdept char(15));

(2) create table customer(

customer_name char(20) not null,

customer_street char(30),

customer_city char(30),

primary key(customer_name));

(3) create table account(

account_number char(10) not null,

branch_name char(15),

balance int,

primary key(account_number),

foreign key(branch_name) reference branch(branch_name), check(balance>=0));

(2) 修改表 alter table

(3) 删除表 drop table

3. 索引

(1)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2) 删除 drop index

4. 查询 select

(1) 格式

(2) 单表查询:选择列、满足条件、排序、分组、集函数

(3) 连接查询

(4) 嵌套查询

IN、比较、(ANY 或 ALL)、EXISTS

(5) 集合查询

5. 更新数据 INSERT、UPDATE、DELETE

6. 视图 (1) 建立视图 Create view

(2) 视图的作用

7. 数据控制

(1) 授权 Grant

(2) 收回权限 Revoke

本章的重要概念

(1)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SQL的组成。

(2)SQL的数据定义:SQL模式、基本表和索引的创建和撤销。

(3)SQL的数据查询;SELECT语句的句法,SELECT语句的三种形式及各种限定,基本表的联接操作,SQL中的递归查询。

(4)SQL的数据更新:插入、删除和修改语句。

(5)视图的创建和撤销,对视图更新操作的限制。

( 6)嵌入式SQL:预处理方式,使用规定,使用技术,卷游标,动态SQL语句。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1. 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依赖

2. 1NF、2NF、3NF、BCNF

模式的分解

关系模式的分解需要遵循两个主要原则:

1. 满足无损连接分解的要求。

2. 既要满足无损连接分解的要求,又要满足保持函数依赖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

算法4.3 无损分解的测试的算法:如何判断是否是无损分解

构造一张k行n列的表格,每列对应一个属性Aj(1≤j≤n),每行对应一个模式Ri(1≤i≤k)。如果Aj在Ri中,那么在表格的第i行第j列处填上符号aj,否则填上bij。

把表格看成模式R的一个关系,反复检查F中每个FD在表格中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修改表格中的值。修改方法如下:对于F中一个FD X→Y,如果表格中有两行在X值上相等,在Y值上不相等,那么把这两行在Y值上也改成相等的值。如果Y值中有一个是aj,那么另一个也改成aj;如果没有aj,那么用其中一个bij替换另一个值(尽量把下标ij改成较小的数)。一直到表格不能修改为止。(这个过程称为chase过程)

若修改的最后一张表格中有一行是全a,即a1a2?an,那么称ρ相对于F是无损分解,否则称损失分解。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

第一范式(1NF)

1NF的定义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1NF

即不能以集合、序列等作为属性值。

第一范式是对关系模式的最起码的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不能称为关系数据库 但是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关系模式

第二范式(2NF)

(回顾)定义4.14 对于FD W→A,如果存在X?W有X→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A局部依赖于W);否则称W→A是完全依赖。完全依赖也称为“左部不可约依赖”。 (回顾)定义4.15 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中属性,那么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定义4.16 如果关系模式R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候选键,那么称R是第二范式(2NF)的模式。如果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2NF,则称数据库模式为2NF的数据库模式。

第三范式(3NF)

(回顾)定义4.17 如果X→Y,Y→A,且Y→X和 A∈Y,那么称X→A是传递依赖(A传递依赖于X)。

定义4.18 如果关系模式R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R是第三范式(3NF)的模式。如果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3NF,则称其为3NF的数据库模式 。

? 将2NF的关系模式规范化为3NF的关系模式,其方法是消除2NF的关系

模式中非键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本章重要概念

(1)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

(2)FD的定义、逻辑蕴涵、闭包、推理规则、与关键码的联系;平凡的FD;属性集的闭包;推理规则的正确性和完备性;FD集的等价。

(3)无损分解的定义、性质、测试;保持依赖集的分解。

(4)关系模式的范式:1NF,2NF,3NF,BCNF。分解成2NF、3NF模式集的算法。

第 五 章 数据库设计

1. 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 需求分析:

数据字典: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3. 概念结构设计

(1)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2) E-R图:基本表示方法

4. 逻辑结构设计

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5. 物理设计

(1)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6. 实施阶段

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及其宿主语言,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7. 运行和维护阶段

?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 重构,重组织

本章重要概念

(1)DBS生存期及其7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DBD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2)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主要步骤。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步骤。

(3)ER模型的基本元素,属性的分类,联系的元数、连通词、基数。采用ER方法的概念设计步骤。

(4)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采用ER方法的逻辑设计步骤。

(5)ER模型的扩充:弱实体,超类和子类。

第 七 章 系统实现技术

1. 事务

(1) 概念

(2) 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2. 故障种类事务

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3. 恢复的实现技术

(1) 数据转储:转储状态、转储方式

(2)日志:基本格式和内容、日志的作用、登记日志文件

并发控制

1. 问题: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2. 封锁 共享锁、排它锁

3. 一级封锁协议

(1) 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2) 解决的问题:防止丢失修改

4. 二级封锁协议

(1) 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2) 解决的问题:防止丢失修改、防止读“脏”数据

5. 三级封锁协议

(1)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2) 解决的问题:防止丢失修改、防止读“脏”数据、防止不可重复读

6.活锁和死锁

(1) 死锁的预防: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

(2) 死锁的诊断:超时法,等待图法

(3) 死锁的解除: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锁,使其它事务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本章重要概念

事务的定义,COMMIT和ROLLBACK的语义,事务的ACID性质

恢复的定义、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故障的类型,检查点技术,REDO和UNDO操作,运行记录优先原则。

并发操作带来的三个问题,X锁、S锁、活锁、饿死和死锁

完整性的定义,完整性子系统的功能,完整性规则的组成。SQL中的三大类完整性约束,SQL3中的触发器技术。

安全性的定义、级别,权限,SQL中的安全性机制,几种常用的安全性措施,自然环境的安全性。


第二篇:数据库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熟练掌握

1、概念

数据库(Database:DB) 数据库是存储的业务数据(operational data)的集合,供某企业(enterprise)的应用系统所使用。——C.J.Date 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没有不必要的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数据被结构化·······”——J.Martin 数据库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集合,他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切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由于多种程序并发地使用数据库,为了能有效及时的处理数据并提供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须有一个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DB、DBMS/应用程序及相应人员组成。

2、数据库系统三层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

外部级(局部逻辑层)

局部逻辑结构:为特定的应用设计的、面向应用的局部视图。

概念级(全局逻辑层)

全局逻辑结构:综合考虑各项应用组织成德整体数据结构,面向整个系统;供多项应用共享

内部级(物理层)

存储结构:涉及DB的物理组织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schema:对结构的描述)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 局部逻辑结构

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全局逻辑结构

内模式(存储模式) 存储结构

3、数据(逻辑、物理)独立性概念

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两者对应关系(外模式定义中)模式改变,改映像,外模式不改——由此提供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局部逻辑结构独立于全局逻辑结构。

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两者对应关系(模式定义中)内模式变,改映像,模式不变——由此提供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逻辑结构独立于物理结构。

二、掌握

1、数据

元数据(metadata):描述有关数据结构、数据模式以及语义限制等的信息,如表结构信息。(关于数据的数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数据与元数据

DBMS的输入 由应用程序或管理工具输入:查询,更新,模式更新。

存储器与缓冲区管理程序

存储器管理器负责控制数据在磁盘上的定位,以及在磁盘与主存间的移动。

缓冲管理器负责把可用主存分割成缓冲区,其是包含若干个页面的区域,可以传输

磁盘块。

事务处理器:涉及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日志管理与恢复确保系统的一致性。

将一组按顺序执行的操作组成一个事务。

日志管理器与恢复管理器: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摸一个一致状态。

并发控制管理器:

“查询”处理器:处理查询及发出查询、更新数据和元数据的请求

1)查询编译器 由查询分析器,查询预处理器,查询优化器组成

2)执行引擎 负责执行选定的查询计划的每一步

三、理解

数据库系统相对文件系统的优越性

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的缺点:1、对不同的应用程序,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文件,数据的组织面向应用数据冗余大,浪费空间,且有潜在的不一致性;2、数据组织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独立性差(软件开发费用高);3、缺乏对数据操作的控制方法,安全性、完整性控制有应用程序的编制者自己去实现十分繁琐。

DB技术的特点:数据冗余小;数据独立性:两级映射(程序与)数据的物理独立性/l逻辑独立性;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

四、其他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ODBS):针对那些复杂对象扮演核心角色的领域,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语言的结合,可理解为把DBMS加入到编程语言环境的一种尝试。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扩展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具有扩展复杂数据类型和允许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同时具有面向对象特性,受通用的SQL3(SQL99)支持。最大的功能是能做到对复杂数据的查询且速度很快,具有可扩充性。

并行数据库系统:通过并行实现各种数据操作,如数据载入、索引建立、数据查询等,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逻辑上作为整体的数据分布存储于若干场地,并且每一个场地由独立于其他场地的DBMS进行数据管理。

更多相关推荐: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二、名词解释1.数据冗余定义:同一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文件中的现象。2.DBA数据库管理员3.事务(unit)。4.数据字典:数据库中所有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集合。5.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1、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3、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2.数据模型(1)两大类数据模型(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3)概念模型(4)最常用的…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解决多用户,多个应用进程共享数据的需求计算机系统在引入数据库后的所构成的系(3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据库中的同一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都存在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确定了…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综合题:1.SQL语句2.会画ER图3.ER图与关系模式的转换4.视图的创建,更新,修改,删除5.关系代数表达式6.模式分解(第四章的P60-70页要好好看看,这里会出题,然后就是把P6…

access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SELECT查询包括条件项、内连接、分组汇总(含HAVING)、排序、简单子查询(不考EXISTS)及一些输出选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3)数据独立性强…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文件处理系统存在问题: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数据访问困难,数据孤立,完整性问题,原子性问题,并发访问异常,安全性问题数据库三级抽象物理层:最低层次的抽象,描述数据实际上是怎样存储的。逻辑层:比物理层层次稍高的抽象…

Oracle数据库知识总结

Oracle笔记1在安装Oracle过程中Oracle将会创建3个默认的用户sys数据库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相当于sqlserver20xx中的sa用户system数据库操作员具有较高权限scott数据库演示员用...

数据库系统概论部分知识点总结

1表中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实例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2数据库整体结构3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

数据库sql语句和重要知识点总结

SQLServer20xx简单查询1查询products表中pprice商品价格在800以上的商品详细信息SQL代码如下所示USEeshopSELECTFROMproductsWHEREmpricegt8002...

数据库原理知识总结和期末试卷 1

数据库知识要点归纳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数据两个特征1数据整体性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第一章引论1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划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技术IT11基本概念111信息与数据1信息物质...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