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沉积岩与沉积相总结资料

沉积岩与沉积相总结资料

第一、二章

1.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地壳表层指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称“沉积岩生成圈”或“沉积圈”。

3.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风化作用是对地表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各种矿物的风化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成分,还取决于它们的晶体构造,矿物的键强度总数越大,其风化稳定性越高。

4.组成沉积岩的沉积物质来源有: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陨石。

5.母岩风化的阶段性:破碎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性硅铝阶段和铝铁阶段。 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碎屑残留物质、新生成的矿物、 溶解物质。

6.风化壳: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7.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湍流,一种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当弗劳德数Fr>1时,流水为急流,表示水浅流急的情况;当Fr<1时,流水为缓流,表示水深流缓的情况。

8. 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

成分:不稳定组分逐渐减少,稳定组分则相应增加,同时其组分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碎屑颗粒度逐渐变小;碎屑颗粒的圆度逐渐变好;碎屑颗粒的球度也有所增高。

…… …… 余下全文

篇二 :自己总结的沉积相知识

名词解释:

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2.沃尔索相律(相序递变规律、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4.沉积体系: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5.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曲流河中最重要的砂体类型,是河道侧向迁移,河曲形成过程中在河道凸岸形成的侧向加积的砂体沉积体。

6.扇三角洲: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7.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低坡度,范围广阔,很浅的浅海。

8.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范围较小、深度较大的浅海。

9.礁:造礁生物原地生长形成的 坚硬抗浪骨架,地形上呈隆起的正地貌。

10.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11.广义浊积岩: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和。

12.曲流河垂向沉积模式(由下至上)“二元结构”:它是河流相(尤其是曲流河)沉积的重要特征;曲流河沉积垂向层序的下段为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底层沉积。层序的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部层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二、填空

沉积相分类:相组、相、亚相、微相

冲积扇的沉积类型:①河道沉积;②泥石流沉积;③漫流沉积;④筛状沉积

河流相组合:山区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曲流河----滨湖(海)网状河、三角洲。

…… …… 余下全文

篇三 :岩石学 沉积岩 超完整总结

沉积岩概述

沉积岩 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曾称水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沉积物指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主要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沉积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在陆地上出露的面积约占75%,火成岩和变质岩只有25%但是在地壳中沉积岩的体积只占5%左右,其余两类岩石约占95%。沉积岩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数的95%。这三种岩石的分配比例随沉积区的地质构造和古地理位置不同而异。总的说,页岩最多,其次是砂岩,石灰岩数量最少。沉积岩地层中蕴藏着绝大部分矿产,如能源、非金属、金属和稀有元素矿产等。

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陆地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比海洋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小;盆地外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比盆地内沉积岩的分布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要小一些。大地构造环境对沉积岩的形成及其以后的变化有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陆内造山带形成山前粗碎屑砾岩层序;在陆内断陷盆地、洼地和山前拗陷盆地,可形成湖泊、干盐湖或湖沼沉积;在稳定大陆块或克拉通之上的陆表海内,常形成厚度不大的砂质岩或碳酸盐岩组合;在大陆与火山岛弧之间或弧后海沟一带,可形成厚度很大而且包含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的韵律层状沉积岩;在大陆架到深海的斜坡带形成滑塌堆积岩或混杂岩等。

古气候对沉积岩的形成的影响在陆地范围内非常明显。在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大面积的陆相红色粗细碎屑岩,这是由于沉积物中的氧化铁常氧化为三氧化二铁。潮湿气候条件下,有机质丰富,进入沉积物中使沉积岩颜色成为暗灰或黑色。盐类在炎热干旱气候形成,煤炭在温暖潮湿气候聚集,都说明古气候对沉积岩形成是有制约作用的。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进化,繁盛或衰亡对沉积岩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元古宙时期还未出现大量的海生动物群,因此,世界各地的中、晚元古代地层都包含大量叠层石藻灰岩,据认为在显生宙以后大量海生动物出现并以食藻为生,因而叠层石灰岩大为减少。在石炭纪,全球性的植物繁茂,形成了大量煤炭层。古水动力条件对沉积岩的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水流条件形成不同的沉积或造成不同的结构构造。山前和河流的水流主要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的定向水流,常形成分选差的、具单向交错层理的洪积和冲积沉积。在滨海带,潮汐带主要是往复流动的双向水流,常形成分选好的、具鱼骨状交错层理的滨海和潮汐沉积。在海洋中还有风暴流、浊流等深流造成碎屑岩的结构、构造和造岩成分的差异。此外,有些沉积岩形成后还受到地下潜水流的影响,使石灰岩发生白云岩化和硅化等次生变化。此外,冰川和风也可搬运碎屑物,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冰碛岩和风成岩。

…… …… 余下全文

篇四 :长江大学沉积岩构造总结

成因类型构造类型反应的沉积环境意义产于的岩性

的暴

构露

造成

因层面构造层理构造叠瓦状构造流水波痕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砂岩波痕浪成波痕海、湖浅水地带砂岩风成波痕常见于沙漠、海或湖的滨岸沙丘沉积中。砂岩冲刷痕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泥质槽模压刻痕剥离线理构造砂粒在平坦床沙上作连续滚动留下的痕迹砂岩水平层理出现在低能环境中,如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产于泥质岩、粉砂岩以及泥晶灰岩平行层理出现在急流或高能环境中,如河道、湖岸、海滩等环境砂岩波状层理在水介质稍浅的地区,如海、湖的浅水地带和河漫滩等地区交板状交错错楔状交错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及三角洲地区层槽状交错多见于河流环境中理波状交错特爬升波状交错常见于河流天然堤和泛滥平原,三角洲以及浊流沉积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殊羽状交错常见于河流入湖,海的三角洲地带,潮汐环境泥层常见交浪成波状交错主要出现于海岸,陆棚,泄湖,湖泊等沉积环境错冲洗交错后滨,前滨带及沿岸沙坝层丘状交错粉砂岩和细砂岩中,常见于大量的理洼状交错风成交错主要见于沙漠和海滩的风成沙丘中沙丘环境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潮下带、潮间带及深水砂泥沉积环境中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的地层递变层理由浊流、风暴流韵律层理潮汐环境,季节性变化产生的韵律层理块状层理(1)悬浮物质快速沉积,(2)浊流,(3)生物扰动负荷构造覆盖在泥质岩之上的砂层底面上的瘤状突起泥岩,砂岩砂、泥互层并靠近砂岩底部的球枕构造泥岩中,是被泥质包围了的紧密堆积的砂质椭球体或枕状体多见于粉砂岩、细砂岩、灰岩滑塌构造多出现在三角洲的前缘、礁前、大陆斜坡及海底峡谷前缘中包卷构造见于软薄层粗粉砂层或细粉砂层中,也可以出现在硅质的或碳酸盐质层中在浊流沉积中较为常见碟状构造迅速沉积并饱含孔隙水的砂岩中,尤其是重力流沉积砂岩坑丘构造 雨痕及冰雹痕 泥质泥裂(干裂)常见于粘土岩和碳酸盐岩泥质流痕潮坪上的形成的流痕主要与退潮流有关,海滩上形成的流痕,主要与回流作用有关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试总结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

试总结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

大陆边缘分为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和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其中活动大陆边缘包括西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日本型)和东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其中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为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东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属于陆源弧型活动大陆边缘。

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都与汇聚型板块边界有关,主要形成于太平洋的边缘及印度洋东北缘。其陆架狭窄,陆坡较陡,陆隆被深邃的海沟所取代。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其属于板块俯冲边界,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强烈。大陆架比较狭窄,一般宽仅几十大陆边缘公里。海沟的两坡很陡,坡度达5°~10°,其中堆积着浊积物﹑硅质沉积﹑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积。由于大洋板块在海底处的俯冲作用,海沟及其附近的沉积物受到“铲刮”,而强烈变形,形成叠瓦状逆掩断层和混杂堆积。

西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日本型):岛弧型主动大陆边缘,是大洋板块向大陆俯冲消减的地带,代表威尔逊旋回的后期阶段。火山弧、海沟和贝尼奥夫带三者共生是基本特征。

东太平洋型主动大陆边缘为陆缘弧型主动大陆边缘,海沟(俯冲)带与大陆边缘隆起带相接。无弧后盆地(边缘海),这是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区别。由大洋向大陆方向依次为:海沟、混杂堆积带、弧前盆地、陆缘弧、弧背盆地。相应单元的沉积特征与岛弧型大陆边缘相似

海沟:与岛弧延伸方向基本平行,是板块俯冲的位置。海沟长而窄,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达数十至上百公里,深度一般超过6000米,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深点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m)。海沟沉积物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俯冲板块带来的深海平原沉积物;另一部分是在海沟形成的深海沉积物。包括:远洋钙质沉积、硅质沉积、深海红粘土、火山灰沉积、浊流沉积。海沟沉积物一般厚达几百米,受俯冲作用的影响,海沟沉积物保存不完整,并多发生强烈变形。海沟是洋壳下插的地方,下插洋壳随着深度增加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冷的高密度的大洋岩石圈俯冲到热的低密度的大陆岩石圈(之下的地方,随着俯冲深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俯冲板片开启脱水并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流体与上覆地幔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就形成了火山弧中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的岩浆岩组合。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高,部分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了片麻岩和混合变质岩。

…… …… 余下全文

篇六 :沉积学期末总结(长江大学)

沉积学复习

基本概念:

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物及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别着重研究沉积(物)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以及沉积物及岩石的形成作用、分布规律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 沉积学:沉积学是沉积岩岩石学中的沉积作用部分发展、演化而来的,并形成了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它解释了沉积地层的垂向和横向的关系,从多方面探讨沉积地层中构成地质记录的特征,作用成因分析,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在同一地理区的则组成同一组。(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岩相: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表明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标志:指反应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相序递变规律:是指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或相序递变。主要是: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没有间隔。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沉积体系:是与某些现象的或推测的环境和沉积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三度空间岩相组合。(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 …… 余下全文

篇七 :沉积相总结

沉积体系总结

一、冲积扇沉积物特征和垂向序列

1、 近端沉积物最粗,块状构造发育;扇中砂、砾交错出现,重力流和牵引流共存;远

端牵引流更为丰富,各种交错层理的砂岩常见。

2、 进积型——反粒序;退积型——正粒序。

二、河流

1、 高度弯曲的曲流河的内部构成包括:

① 河道充填组合:底部滞留沉积、点坝及流槽和流槽坝沉积

② 河道边缘组合:天然堤、越岸沉积、决口扇及决口河道

③ 泛滥平原组合:泛滥平原、沼泽、泛滥平原小型湖及废弃河道

注意: ①河道充填在河流体系中是最粗、砂质含量最高的地方;为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树干等;中——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②点坝是曲流河的特色,位于曲流河的凸岸,向河心凸出;点坝的侧向可以形成“S”型的侧向加积层理——曲流河的特征沉积构造 ③流槽及流槽坝是在洪水期主流线取直后在点坝表面作用的结果 ④河道边缘组合包括: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及越岸沉积

2、 辫状河也可以分为三个内部构成:

①河道充填:纵、侧及横向坝,其中纵向坝最常见;横向把最典型,是辫状河沉积的特征——垂直水流方向是众多透镜体的相互叠置,平行水流方向是众多大型底形的逐渐进积 ②河道边缘:因河道经常迁移,因此天然堤不发育 ③泛滥平原沉积缺乏 ④正粒序

3、 网结河的内部构成:

①河道充填组合:宽/深比小,河道稳定,因此充填砂体厚且窄 ②河道边缘:植被密集,厚层泥炭,呈上凸状(网结河成因?) ③河道间湿地:被天堤包围,占网结河地区的60%-90%,有沼泽、泥炭沼泽、小型湖泊等

三、三角洲

1、 河控三角洲

①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越岸沉积(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以及分流间湾) ② 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水下堤及水下分流河道

③ 前三角洲

重点: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反粒序;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正粒序

2、 扇三角洲:平原相包括:重力流沉积体系及辫状河道充填、越岸沉积及洪泛平原、

…… …… 余下全文

篇八 :沉积矿床1总结

第十一章 沉积矿床

一、沉积矿床概论

(一)沉积矿床特点

1、同生性— 矿体与其围岩在同一沉积环境中连续沉积而成。

2、成层性— 矿体成层状产出;局限性水盆:扁豆状、条带状。

3、整合性 ―― 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成岩作用形成的小脉体可以切割层理,但一般不穿过层面。

4、岩性岩相关联性——砂金与砾岩和粗砂岩相有关;粘土矿常常产于煤系地层中;沉积铜矿常常与红色岩系和盐类沉积有关等。

5、成分多样性——可形成的矿产种类多;单一矿床矿物成分可以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黑色页岩型多元素矿床)。

6、分带性——化学沉积为主的沉积矿床常常表现出矿物的带状分布。

二、沉积成矿作用

1、物质来源:

大陆岩石矿床的风化所产生的碎屑和可溶解物质,海底火山作用喷溢喷发物质,地下岩石矿物被地下水溶解带出;海水

2、成矿介质

(1)河水、海水、湖水 (2)风 (3)冰川流 (4)浊流

3、成矿物质搬运形式:矿物碎屑(多数情况下为原来基岩的耐风化矿物);胶体和细悬浮物质;真溶液(离子);生物碎屑;有机溶液。

4、物质沉淀的因素:动力与重力的对比;温度变化;压力的影响(CO2);Eh-pH值的改变;浓度提高;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5、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成岩分异。

(1) 机械沉积分异:水动力 ?? 碎屑大小 、 比重 、形状

上游——————————下游

砾石 ――― 粗沙 ――― 粉沙

重矿物—————————轻矿物

等轴 ――― 柱状 ――― 片状

(2)化学沉积分异:溶解度+浓度;Eh-pH

近岸——————————远岸 溶解度小的矿物————溶解度大的矿物

(3) 成岩分异:

埋深-氧化还原界面-溶解度—微生物??变价元素(Fe、Mn、U、V等)

沉淀 溶解

氧化 Fe3+ Mn4+ U6+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