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矿床1总结

时间:2024.5.13

第十一章 沉积矿床

一、沉积矿床概论

(一)沉积矿床特点

1、同生性— 矿体与其围岩在同一沉积环境中连续沉积而成。

2、成层性— 矿体成层状产出;局限性水盆:扁豆状、条带状。

3、整合性 ―― 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成岩作用形成的小脉体可以切割层理,但一般不穿过层面。

4、岩性岩相关联性——砂金与砾岩和粗砂岩相有关;粘土矿常常产于煤系地层中;沉积铜矿常常与红色岩系和盐类沉积有关等。

5、成分多样性——可形成的矿产种类多;单一矿床矿物成分可以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黑色页岩型多元素矿床)。

6、分带性——化学沉积为主的沉积矿床常常表现出矿物的带状分布。

二、沉积成矿作用

1、物质来源:

大陆岩石矿床的风化所产生的碎屑和可溶解物质,海底火山作用喷溢喷发物质,地下岩石矿物被地下水溶解带出;海水

2、成矿介质

(1)河水、海水、湖水 (2)风 (3)冰川流 (4)浊流

3、成矿物质搬运形式:矿物碎屑(多数情况下为原来基岩的耐风化矿物);胶体和细悬浮物质;真溶液(离子);生物碎屑;有机溶液。

4、物质沉淀的因素:动力与重力的对比;温度变化;压力的影响(CO2);Eh-pH值的改变;浓度提高;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5、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成岩分异。

(1) 机械沉积分异:水动力 ?? 碎屑大小 、 比重 、形状

上游——————————下游

砾石 ――― 粗沙 ――― 粉沙

重矿物—————————轻矿物

等轴 ――― 柱状 ――― 片状

(2)化学沉积分异:溶解度+浓度;Eh-pH

近岸——————————远岸 溶解度小的矿物————溶解度大的矿物

(3) 成岩分异:

埋深-氧化还原界面-溶解度—微生物??变价元素(Fe、Mn、U、V等)

沉淀 溶解

氧化 Fe3+ Mn4+ U6+

还原 Fe2+ Mn2+ U4+

溶解 沉淀

6、沉积矿物分带:主要受控于Eh—pH条件: Fe:Mn:

主要受控于溶解度和浓度:石膏-石盐-钾石盐

受控于水与矿物的相互作用:上游←含银自然金——自然金→下游

7、沉积成矿演变: 同生阶段—沉积阶段

成岩阶段—压实、排水、矿物相变、局部富集与贫化

后生阶段—加热地下水溶解、再沉淀(充填/交代)→成矿物质的

转移(Pb、Zn、Cu等)

8、沉积矿床分类:

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火山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

三、沉积矿床类型

(一) 机械沉积矿床:主要由大陆岩石风化产生的有用矿物碎屑,经由流体搬运,在适宜的条件下沉积富集而成的矿床。火山作用也可以提供砂矿的物质供应;搬运介质主要是水(河流、海水),还有冰川、风、浊流等。

根据成矿环境砂矿可分为:冲积砂矿(河流作用);海滨砂矿;湖滨砂矿;风成砂矿;冰渍砂矿;浊积砂矿等。

1、 冲积砂矿

(1) 概念:冲积砂矿是由河流搬运沉积所成的砂矿床。

(2) 类型:根据河道的发育阶段,沉积砂矿可以分成若干相:河床砂矿、河漫滩砂矿、阶

地砂矿;河流的上游或支流可以发育洪积砂矿。

(3) 冲积砂矿富集部位:

河道由窄突然变宽处; 河曲内弯处; 瀑布锅边等。

河床坡度变缓处; 河底凹凸不平处;

直流与干流汇合处; 河障背水处;

(4) 特点:冲积砂矿的分布与河流相一致,矿体呈似层状、条带状、多层状等,横向变

化大;品位变化较大;重矿物砂矿往往与粗碎屑相伴;轻矿物砂矿与细碎屑相伴;

矿体易于开采和选矿。

2、 海滨砂矿:

(1) 海滨砂矿是由波浪和岸流作用,将河流搬运来的,或海底岩石经海浪击碎选的有用矿物碎屑,经过进一步的分选富集所形成的矿床。

海成阶地砂矿

(2) 分选机制:平行海岸的海流与垂直或与海岸大角度相交的波浪的联合作用,使得河流搬运来的矿沙在潮汐带反复滚动分选,并能远离入海口成带状分布,简称:海浪带布分选。

(3) 特点:海滨砂矿矿体的稳定性比冲积砂矿好,陆源的碎屑经过了长距离的搬运和磨蚀,其磨圆度和分选性较高,但是如果剥蚀源区离海不远,则分选和磨圆都较差;海滨砂矿规模一般较大。

湖滨砂矿与海滨砂矿相似。风成砂矿的有用矿物碎屑聚集在风成砂丘的背风坡脚。

砂矿可分为现代砂矿(新第三纪以后)和古砂矿(新第三纪以前,经历了成岩作用)。

(二) 蒸发沉积矿床:指在局限性水盆地中,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分,通过蒸发作用达到过饱和而沉淀所形成的矿床。

1、盐类矿床矿石矿物

氯化物:石盐、钾石盐、水氯镁石、光卤石;

硫酸盐:硬石膏、石膏、无水芒硝、芒硝、泻利盐;

氯化物与硫酸盐复盐类:钾盐镁矾、钙芒硝、钾芒硝、杂卤石、无水钾镁矾、软钾镁矾、白钠镁矾等;

碳酸盐类:水碱、天然碱;

硝酸盐类:智利硝石、钾硝石等;

硼酸盐类:硼砂、钠硼解石、硬硼钙石、柱硼镁石等。

2、盐类矿床的基本特点:

(1)产于红色碎屑岩系或蒸发碳酸盐相中;

(2) 矿体成层状、透镜状,但是由于其可塑性强,在构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发生底劈穿刺构造等;也可由液体卤水构成;

(3) 沉积韵律明显,反映成矿条件的周期性变化;

(4) 盐矿物常有明显的分带现象,据河水注入的方式不同,可有牛眼式和泪滴式分带;

(5)形成于造山带的山前凹地、山间凹地或内陆坳陷盆地中。

3、蒸发盐类矿床的成矿条件:

1)气候——干旱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一次大的造山运动末期都有一个干旱期。

世界性的成盐时期:D、P、R;亚洲还有?、J、K;北美:S、C;北非:T;南美西非:K。

2)构造与地貌:造山带——山前拗陷、山间盆地;地台——凹陷盆地(台向斜);“高山深盆说”。

3)岩相、岩性—咸化泻湖相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建造;海相、内陆盐湖相红色碎屑岩建造。

4)盐类矿床的保护——隔水层。

4、盐类矿床成因:

(1)沙洲说(Ochsenius,1877):水下沙洲把海湾与广海隔开,涨潮时海水可以补给,但浓缩的海水不易外泻,蒸发成矿。

(2)沙漠说(G. Walter,1871)盐矿形成于沙漠环境。

(3)干化深盆说(许靖华,1975):地中海与盐矿层相间产出的黑色页岩中有孔虫等微体化

石,表明这种岩石沉积的水深在2000米以上,而盐的沉积水深很浅,说明地中海在中新世曾经多次干涸,又被海水多次注入。

(4) “萨布哈”式成盐说(论弗洛,1974):发生在碳酸盐浅滩;孔隙水沿着毛细孔向上运动; 海水Mg离子交代灰岩(Ca)—Ca离子与海水中的SO42-结合成石膏—NaCl在裂隙中晶出。 (三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1、概念及特征:岩石与矿石风化的较难溶组分,呈胶体,经水体搬运到水盆地,因化学分

异作用,有用组分相对聚集而形成的矿床,包括海相与陆相两类。

(1)海相胶体化学矿床

铁矿床:一般产于古陆(Ar一Ptl)不整合面上方,海进碎屑岩岩系下部。为陆缘半局限

型浅海浅水盆地,潮间带一潮下带上部。鲕状赤铁矿为主,次为菱铁矿。胶状结构。

肾状、鲕状、块状构造。

例:华北宣龙式 (Pt2) ——河北庞家堡铁矿;华南宁乡式(D)一一湖南宁乡铁矿。在陆缘

沉降的半流通型海盆地中,它们有共同的铁矿物分带(图)。

锰矿床:一般产于古陆 (Ar一Ptl)不整合面上方,震荡海进中的砂页岩一硅质岩一白云

岩岩系中部。为陆缘半局限浅海深水盆地,潮下带。块状水锰矿 (MnOOH)为主,次

为菱锰矿。胶状一细晶结构,鲕状、块状构造。

例:辽宁瓦房子 (Pt2-3),湖南湘潭 (Z),广西平桂 (D),贵州遵义 (P2)。

铝土矿床:一般产于古陆 (Ar一Ptl片麻岩地体)边缘碳酸盐岩区沉降盆地。海相铝土矿

产于碳酸盐岩间断面上方含煤粘土岩岩系中下部。为半流通型的陆表海湾环境。一

水硬铝石 A1O(OH),一水软铝石AlO(OH);胶状结构,豆状、鲕状、块状构造。

例:华北 G层 (C2b)、B层 (Plsl)、A层 (P2s)、贵州修文(C2h),广西平果 (P2)

铝士矿成矿时代,C、P(A、B、G层为北方铝土矿层的统一编号)。我国的铝土矿以沉积型为主,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南方的广西、云南、贵州。

关于铝土矿矿床的成因:国内外大多数沉积铝土矿多覆盖于碳酸盐基岩之上,而碳酸盐岩的Al2O3含量仅是火成岩的1/20,有人认为,沉积铝土矿是在与红土化同样或更加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风化壳中形成的Al(OH)3,被河流搬运到盆底为碳酸盐岩的局限性盆地,酸性的介质可以使盆底碳酸盐岩石溶解,改变了介质的酸碱度,从而产生了适合于铝土矿沉积的物理化学条件,导致了铝土矿沉积在碳酸盐岩之上。

近来有人主张,我国的沉积铝土矿多为风化成因,由此可见,铝土矿的成因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铁锰铝沉积矿床在一个海侵岩系中有比较固定的位置:自下往上依次是Al→Fe→Mn。Al产于海陆交互相,多为近岸沼泽相沉积;Fe位于海侵岩系的中下部,往往与细碎屑岩相伴;Mn位于海侵岩系的中上部,常与碳酸盐岩相伴。但是也有一些Mn矿与粗碎屑岩(分选不好)共生,这种情况往往与近海富锰风化壳的快速剥蚀有关。

粘土矿床:海相沉积蒙托土 (微晶高岭土)矿床,矿体产于海湾相凝灰质页岩中,稳定层状,

厚度可达数米。膨润土、漂白土。

泻湖沉积耐火粘土矿床: 产于砂页岩岩系,或煤系。可长达几至几十公里。主要为高岭石和水云母。Al2O3一般高于 30%。

(2)陆相胶体化学矿床

铁:煤系地层黑色页岩中,热一亚热带湖盆浅水,例湖南C煤系。

锰:砂岩一页岩碎屑岩系中,内陆湖盆,山西太行山P。

铝:砂岩、页岩互层或煤系中,内陆湖沼,山东淄博。

微晶高岭土:凝灰岩、凝灰质砂页岩或煤系中,湖沼,辽宁牛心台。

2,成矿作用

(1)基本条件

古陆边缘沉降带,或火山喷发区。

相对局限水盆地。

成矿过程中经历过具有胶体性质的演化阶段。

风化壳难熔产物-破碎搬运-粗屑-→细屑→胶体←微粒←快速反应←真溶液.

(2)成矿假说

陆源搬运-沉积说 (经典理论,图)

岩矿风化物,经有机酸护胶搬运到水盆地,中和、蒸发、选择吸收一胶体沉淀一成岩成矿。 水盆地 pH=7.2一8.4(海),Eh=-0.5一0.4

陆源汲取说(叶连俊,1977):岩矿大陆风化壳→地壳下沉,伴随海进→海浪冲刷→风化壳

破碎分选,经比重分异→成岩成矿。

(四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概念及特点:由生物遗体堆积分解,或者由于生物作用导致有用物质沉积而形成的矿床。 分布于陆棚浅海盆地的边缘;生物繁盛的时代;含矿岩系富含有机质,常常是砂岩、页岩和碳酸盐岩,形成于非氧化环境。

(1)、磷块岩矿床:硅质岩一页岩一碳酸盐岩岩系。例:云南昆阳(?1)湖北荆襄 (Z2)南京(P)。

层状磷块岩矿床 结核状磷块岩矿床 鸟粪磷矿

关于磷块岩的成因:A 生物遗体堆积分解成磷说。磷酸钙的骨骼堆积,例非洲南端好望角。其关键证据是矿层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化石和骨骼碎片。

B 洋流成磷说:A.B.卡查科夫(1932)首提出生物化学成因说,谢尔登(1964-1968)发展为洋流说。

基本依据:60m深 P2O5 2—5mg/m3 生物吸收

300—800m 300—600 mg/m3 生物体分解

磷的溶解度与CO 2的溶解度正相关,CO 2溶解度受压力影响

浮游生物死亡,下沉分解,磷释放,约 1000m水深,分解完全。

当寒流自深部上升,将 Ca(H2PO4) 2带到陆缘高地(减压增温),CO2逸出,方解石首先沉淀,继而Ca3 (PO4) 2沉淀,形成了碳酸盐与磷灰岩的相伴关系(图)。

世界上现代磷灰岩矿床都分布在南北纬度40度之间,古代矿床经古纬度恢复也在此区间———气候温暖+洋流活跃

C 生物化学成磷说:含磷的生物遗体 下沉到海底或湖底 在海底(湖底)淤泥中生物遗体

分解 淤泥中的磷向上扩散 在水底形成层状的磷灰岩。

地中海淤泥含磷可达1000mg/m3,而海底水只有2—7mg/m3.

(2)、沉积黄铁矿矿床:石灰岩含膏白云岩一黑色页岩岩系,海进+海陆交互。广东英德红岩。

(3)硅藻土矿床:砂岩一页岩一玄武岩系,矿层厚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例:山东临朐 (R),吉林珲春、桦甸、敦化 (R),[美]加里福尼亚 (R),[俄]伏尔加河流域 (R)。

放射虫、硅藻虫吸收SiO2组成骨骼,死亡后骨骼堆积成矿。

有大量的SiO2的供应:风化+火山气液

用途: 家庭装修材料

(4)沉积自然硫矿床 (占自然S采量95%):白云岩一泥灰岩一石膏一石盐一钾岩,或含油岩系中。

例:青海硫磺山(Q),[意]西西里 (N),[俄]加乌尔达克,[伊拉克]米什拉克。

海底厌氧细菌作用:

CaSO4+2C=CaS+2CO2

CaS+H2O+CO2=H2S+CaCO3

2H2S+O2=2H2O+2S+528J

细菌遗体直接堆积:吸收H2S→S单质躯体→死亡堆积。无色S细菌含S达95%,死亡后堆积海底成矿。

(五)火山沉积矿床

1、概念及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喷流,而成矿作用则是经水体在接近于正常水底温度下沉积分异而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与海底火山喷气矿床(热水沉积矿床)在横向上相过渡,但是二者的成矿条件有区别: 火山沉积矿床是在距离喷气口较远的地方沉积,成矿环境的温度与正常沉积作用近似;

“火山喷气矿床”或者“热水沉积矿床”是在喷气口附近几百度的热水中沉积的。

(1)海相火山沉积矿床:海底火山喷发物 (气、液、碎屑),与海水经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常形成Fe、Mn、Cu、Zn、Pb、Ag、Ba、S等大型一超大型矿床。

基本特点: 含矿岩系:以凝灰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与正常沉积岩互层。

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火山岩系上方或侧向的正常沉积岩中,

矿体与其上下围岩均为整合关系。

矿床地球化学与火山作用有关联连性:微量元素、同位素

矿例:德国的兰第尔铁矿、俄罗斯的阿塔苏铁矿、以及分布广泛的前寒武纪的部分沉积变质铁矿(鞍山式铁矿)、墨西哥波里奥层状铜矿等。

大洋铁锰结核喷发沉积矿床:19世纪末己经发现,主要产于四洋四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波罗的海、白海、巴伦支海、卡拉海。

水深数千米,可达10000m。锰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结核一般0.1一30cm,最重850kg,胶状结构,同心环状构造。富含有Co、Ni等多重金属,是巨大的潜在资源。中国已是开发先驱者的国家之一。

(2)陆相火山沉积矿床:陆相火山喷发的含矿碎屑、火山灰或气液,于附近的陆内水盆地中分异沉积而形成的矿床。形成赤铁矿、氧化锰等矿床。规模小。

宁芜地区陆相火山岩盆地的后钟山-九连山的含石膏的硅铁岩(TFe最高达48%)是典型实例。


第二篇:矿床总结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1.沉积矿床:地表岩石和矿石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生物残骸以及宇宙尘等,经地表各种地表营力水、风、冰川和生物等搬运到河流、沼泽、湖泊、海洋中合适的地质环境中沉积下来,形成各类沉积物,称之为沉积作用。当沉积物中的有用物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为沉积矿床。

2.沉积矿床就其形成特征而言,人们往往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沉积岩,属于同生矿床。矿床常具有特定的地层层位,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具明显的层理。一般沉积矿床规模大,特别是海相沉积矿床,矿层沿走向展布很广,可达数千公里,面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含矿层位的厚度数米到数百米不等,最厚可达千余米。

3.沉积分异作用的类型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等营力搬运过程中,在重力分选作用影响下,可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的差异,在不同部位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使比重大、体积小的碎屑物质(如自然金)和比重小、体积大的岩石碎屑一起沉积。分异作用进行得越完善,则碎屑物质的分选程度就越高,如含金砾岩,砾石大小可达3~5cm,而金粒却不过几毫米大小。

这样,有用矿物如金、铂、锡石、黑钨矿、金刚石、金红石、刚玉、独居石等便可在河床、海滩中及其他有利地段富集形成各种重要的砂矿床。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当成矿物质以胶体溶液或真溶液形式进行迁移时,由于不同元素在同一搬运介质中溶解度各不相同,从而在沉淀过程中产生成矿物质的分异作用,主要包括真溶液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和胶体化学沉积分异作用2种。

(1)真溶液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易溶解盐类常以真溶液状态被带入干燥地带的水盆地中,由于水体的蒸发浓缩和碱化达到一定阶段时,便逐步从溶液中析出并发生沉淀,最终可形成由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硼酸盐、硝酸盐等各种有用的盐类(包括单盐和复盐)堆积物组成蒸发沉积矿床。

(2)胶体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在表生带中,除少数易溶盐类成真溶液搬运外,其他许多难溶物质如铁、锰、铝等往往呈胶体形式被大量搬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在有利的沉积环境中聚沉形成巨大的胶体沉积矿床。 胶体物质的搬运介质是地表径流,自然界的腐殖酸被人们认为是最重要的护胶剂。

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由生物或生物化学作用促使有机的或/和无机的成矿物质沉积分异的过程统称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简言之,就是有生物参与的沉积分异作用。生物参与沉积成矿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1)生物直接参与沉积成矿作用,指由生物有机体本身或其分泌物、分解产物直接沉积分异的作用。许多沉积矿床的成矿物质直接来自生物有机体本身或其分泌物、分解产物,如煤

中碳的集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中碳、氢的集中,硅藻土中硅的集中,磷块岩中磷的集中以及生物灰岩中碳和钙的集中等。生物对某些成矿元素的集中具有特别大的意义。由于生物机体的需要,能从介质中不断吸取有关的元素或物质,使它们高度集中和分选,例如:一些海洋生物中某些元素的含量比海水高出几十倍至几十万倍;F、B、K、S、Si、P一般高出几十倍,Br、Sr、Fe、As、Ag高出几百倍,Cu、I高出几万倍;Zn、Mn高出几十万倍。

(2)生物间接参与沉积成矿作用,指由生物有机体的分解产物,如H2S、O2、NH3、CH4等及腐殖酸等影响下,通过化学作用促使物质的搬运和沉积分异的作用。生物有机体分解的上述气体可以改变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而促使金属元素分异沉积,特别是一些亲硫元素的沉淀富集,而腐殖酸是重要的护胶剂,对铁、锰等胶体的搬运具有保护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藻类和细菌对于沉积分异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聚集某些特定的成矿元素,改变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促使成矿元素沉淀,产生有机质,通过生物代谢作用改变元素的状态等。

4.沉积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根据沉积成矿作用方式,可将沉积矿床它分为如下3种成因类型:

(1)以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为主形成的沉积矿床称为机械沉积矿床(clastic sedimentary deposits 或placer deposits)。

(2)以化学沉积分异作用为主形成的沉积矿床称为化学沉积矿床(chemical sedimentary deposits),它可进一步分为胶体沉积矿床(colloidal deposits)和蒸发沉积矿床(evaporites)。

(3)以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为主形成的沉积矿床称为生物化学沉积矿床(biochemical sedimentary deposits)。

5.沉积矿床特点

① 沉积矿床产于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及其顶底板岩层彼此整合,属同时期连续沉积成因——同生矿床;

② 沉积矿床与沉积岩一样,其形成演化经过了同生阶段、成岩阶段和后生阶段,重要沉积矿床是在同生阶段形成的(Fe、Mn、Al、P);

③沉积矿床受一定的沉积环境/岩相控制,矿体常产于特定含矿岩系中的一定含矿层中; ④ 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具明显的层理,与围岩产状一致,整合接触; ⑤ 矿床规模大;

⑥ 沉积成矿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火山沉积、热水沉积等,具有外生矿床或外成矿床典型特征;

⑦ 沉积岩系中蕴藏丰富沉积矿产:几乎所有易溶盐类矿产、黑色金属(Fe Mn)、化肥原料(N P K)、建筑材料、砂金与铀矿、稀有与分散元素、100%的有机(传统)能源矿床。 形成条件

物质来源

形成沉积矿床需要充足物质来源

①大陆风化产物(主要来源)

②生物残骸(重要来源)

③火山喷出物(重要来源)

④热水溢出物(引起重视)

气候条件——决定风化作用的强度和方式

蒸发沉积的盐类矿床只有在干旱气候环境中形成;

炎热潮湿气候,且为准平原化地区的海盆或湖盆边缘地带,发育沉积型铝土矿;

温暖潮湿气候环境有利于形成沼泽铁矿;

潮湿和干旱季节性交替气候,则发育沉积型鲕状铁、锰矿床。

岩性岩相条件

◇海相沉积赤铁矿层发育在石英砂岩-页岩系中,为潮下浅水相环境沉积物;

◇海相沉积锰矿层发育在硅质岩-碳酸盐岩-粉砂岩-粘土岩系中,系潮下深水环境沉积物; ◇蒸发盐类矿床的含盐岩系分别有陆相的碎屑岩系和海相碎屑岩-碳酸盐系控制; ◇生物化学沉积磷块岩矿层产在粉砂岩-碳酸盐岩建造中,为滨海潮下带沉积物。 地质构造条件

◇沉积盆地:具有持续稳定的地壳沉降构造背景,沉积作用长期发展,沉积分异明显,沉积岩相分带显著;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形成沉积矿床的矿物成分、元素分带、矿床吨位-品位及地区-地层分布。

6.机械沉积砂矿床特点

1)多指现代砂矿,埋藏浅,松散而易采选;

2)据沉积环境可分为:冲积砂矿-河流

海滨砂矿-海岸

古砂矿床-地层

3)砂矿主要有金、PGE、钨、锡、钛、铬、铌、钽、锆、金刚石等矿床。

7.机械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原岩条件——砂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原生矿石,其次是各种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的副矿物或造岩矿物。古砂矿的再冲刷也是砂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组成砂矿床的矿物一般都是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比重大、硬度高、解理不发育以及在风化和搬运过程中不易分解、磨损和破坏等特征。

气候条件——砂矿床的形成与气候条件有明显的关系。在温暖潮湿地区,由于化学风化作用强烈,水系发育,因而为砂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介质条件。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昼夜气温变化大,夏季多暴雨,风化侵蚀强烈,季节性水流和冰流作用,可使有用矿物集中。在寒冷或干燥地区,尽管物理风化强烈(风大、昼夜温差大),碎屑来源充足,但因雨量少和地表水缺乏,除个别形成风成砂矿外,不易形成有价值的砂矿床。

地貌条件——低山丘陵的河谷、海滨、湖滨是砂矿形成的有利地貌单元。

从物源地区讲,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坎坷不平,沟壑纵横有利于成矿;

从矿砂堆积讲,河床、河谷、阶地、岩溶盆地、湖滨、海滨等属于有利地貌单元;

从矿砂质量讲,中等高差利于形成高质量的砂矿床。

8.机械沉积矿床的主要类型

洪积砂矿床、冲积砂矿床(可分为河床砂矿床、河漫滩砂矿床和阶地砂矿床3类)、海滨砂矿床、湖泊砂矿床

9.河床砂矿床:指产在现代河床底部的砂矿床。

河漫滩砂矿床(或称河谷砂矿床):指分布在河谷底部和谷道附近由冲积层构成的河漫滩中的砂矿床。

阶地砂矿床: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侵蚀,河床加深,在河谷两旁形成阶地,使早期形成的河漫滩砂矿床高出河床,形成阶地砂矿床。

10.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1)成矿物质来源:

这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一般认为主要是来自于陆源物质。陆壳岩石受到各种风化作用而发生崩解和分解,在风化后期铁、锰、铝等便被分解出来,形成高分散的胶体溶液。此外,现在大量的资料表明,海底火山喷发亦可提供相当数量的铁、锰等物质。有的研究者还提出,陆源岩屑在海底经海解作用和由于海侵使海水淹没大陆风化壳经海洋底水的分解作用,可以

汲取出相当数量的铁、锰等物质。

由上可见,尽管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陆源的成矿物质。因此,大陆长期而稳定的风化剥蚀,温热而潮湿的气候,准平原化的地貌等是提供大量这类成矿物质的必要条件。 胶体物质的搬运介质是地表径流。众所周知,河流搬运成矿物质的能力是巨大的,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每升河水中约含0.003g的铁,若据此计算,仅仅在17.6万年内便可形成20亿吨的铁矿床。实际上还有许多河流的搬运能力,远比亚马逊河强大得多。

(2)地貌条件:

大多数胶体物质的沉积环境是海盆地,对于那些构造较稳定、海岸线较为曲折的海湾浅海区尤为有利。至于内陆湖泊或富含有机质的沼泽盆地,亦是成矿物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若地表水流搬运的胶体物质进入到内陆湖泊或沼泽盆地中,由于湖沼中往往含有过多的腐殖酸和细菌,或因过量腐殖酸破坏胶体的稳定性,或因细菌和藻类等生物有机体的作用而使成矿物质沉淀下来,可形成内陆湖泊沼泽相胶体沉积矿床。但此类矿床工业意义较小。

(3)物理化学条件:

根据98个港湾海水样和357个港湾泥样(海湾沉积物)、波罗的海微咸水和其沉积物、加利福尼亚海湾外的潮坪、碱水沼泽和深水斜坡沉积物,以及黑海静水盆地中水样的Eh值和pH值的实测结果报道:海水和沉积物孔隙水的pH值为7~8±,Eh值在循环水中常保持较高的正值(最高达0.5V);而盆地底部停滞水中均为负值,下限为-0.172V,在沉积物孔隙水中既可正值,亦可为负值,它取决于沉积物的性质、有机质的多少以及细菌的作用(最低达-0.5V)。 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细菌的繁殖情况均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图9-9),这种规律性变化对于成矿物质的聚沉,对不同矿物相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11.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

沉积铁矿床

铁的克拉克值为4.2%,在氧、硅、铝之后居第四位。一般认为,沉积铁矿床的物质来源有三:①陆地的风化壳;

②海底火山作用;

矿床总结

图),在此地带形成

由高价铁组成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褐铁矿、赤铁矿等。伴生的沉积岩为从粗砂岩到粉砂9-11 海相沉积铁矿床铁矿物相示意图(转引自姚凤良等,

岩的各种碎屑沉积岩类。 1983) 硅酸盐相:分布于远离海岸地带,海水变深,海水中氧的含量逐渐减少,Eh值较低(多为0.2~0.1),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过渡带,形成铁的硅酸盐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矿物。伴生的沉积岩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等细粒碎屑沉积岩类。 第 4 页 共 9 页

碳酸盐相:分布于离海岸更远的部位,处于弱还原带,Eh值为0.0~-0.3左右,pH值为7.0~7.8之间。在此地带,由于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的CO2气体,使环境富含HCO3-,铁则以低价铁的形式与CO32-(由HCO3-分解)相结合,形成为低铁盐,如菱铁矿等矿物。伴生的沉积岩以粘土岩类和碳酸盐岩类为主。

硫化物相:位于海湾盆地的更深地带,海水是停滞的,处于强还原环境,Eh在-0.3~-0.5之间,pH值在7.2~9.0之间。由于缺氧和细菌分解有机质产生大量的H2S等,从而使铁以硫化铁形式,如黄铁矿、白铁矿等沉淀下来。伴生的沉积岩为碳酸盐岩、燧石岩及黑色页岩等富有机质的岩石。

根据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铁矿床可以分为海相沉积铁矿床和湖沼相沉积铁矿床两类。

(1)海相沉积铁矿床

这类矿床是沉积铁矿床中重要的成因类型之一,主要分为海相沉积赤铁矿(含少量菱铁矿)矿床和海相沉积菱铁矿矿床。

海相沉积赤铁矿矿床形成于浅海边缘,尤其海岸线曲折、构造较为稳定的海湾浅海区。含矿岩系常为砂岩和页岩,延展可达几十至几百公里以上,矿体呈层状,层位稳定,常位于海侵层序的底部,矿层厚由几十厘米至几十米不等。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伴有鲕绿泥石、菱铁矿、石英、方解石及少量黄铁矿等,常呈鲕状、肾状、块状构造,硫、磷杂质元素含量低,矿石质量好。

海相沉积赤铁矿矿床一般规模巨大,世界上近年来发现的百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矿床,均属此类型。典型矿床如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克林顿(上志留统)铁矿床,其矿层最厚可达10m,平均厚3m以上,其露头连续分布几乎达1100km,其沉积盆地宽达80km,连续沉积了50亿吨赤铁矿。另外,前苏联刻赤塔曼半岛(第三纪)铁矿床也属此类矿床。

海相沉积赤铁矿矿床在我国有2个重要层位:其一为华北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群中部,称为“宣龙式”铁矿床;其二为华南地区泥盆系上部,称为“宁乡式”铁矿床。

(2)湖沼相沉积铁矿床

这类矿床主要是由河流搬运的铁胶体进入湖泊和沼泽盆地边缘沉淀而成的。它们常与煤系地层紧密伴生,矿体多呈透镜状、薄层状产出,甚不稳定。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矿石具鲕状、结核状、疏松状构造,因含较多的有机质使矿石呈现黑色、褐黑色。湖沼相沉积铁矿床因矿石品位变化大,含硫、磷等杂质较高,一般工业意义较小。

典型矿床如我国淮南石炭-二叠纪煤系中的菱铁矿矿床,威远侏罗纪煤系中的菱铁矿矿床,四川綦江侏罗纪赤铁矿矿床,以及广西右江、辽宁抚顺一带第三纪煤系中的菱铁矿矿床等。

12.宣龙式铁矿床

宣龙式铁矿床位于华北古陆北部,一般在矿区北部出露太古界片麻岩系,其中出现有薄层含铁建造(BIF),片麻岩系之上为中元古代长城群沉积岩系,两者呈区域性不整合关系。含矿岩系位于海侵层序底部的长城群串岭沟组页岩中,走向近东西,单斜南倾,含矿岩系上下岩性的变化特点。

13.宁乡式铁矿床

此类矿产是产于我国华南中晚泥盆世古陆边缘浅海带中的沉积赤铁矿矿床,在南方分布面积很广,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和河南等地均有分布。晚泥盆世,我国华南地区受到了自南而北的广泛海侵,由于不同地区海侵到达的时间不同,其成矿时期也有先后。

14.沉积锰矿床:辽宁瓦房子(震旦系),湖南湘潭(震旦系)、广西木圭(上泥盆统)、贵州遵义(二叠系)等矿床。

15.沉积铝矿床:山东淄博、河南巩县、贵州修文

第十一章

1.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和温度、压力

的增高,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地质作用被称为变质作用。遭受变质作用改造过的矿床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都称为变质矿床

2.变质作用类型

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区域构造运动影响,高温、高压以及岩浆活动的联合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经受强烈的改组和改造。也称热-动力变质。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又称岩浆热变质作用,岩浆侵位而引起围岩温度增高而产生的变质作用,压力影响较小。

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演化,深部上升流体或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混浆”,与不同类型的原岩经过一系列相互作用形成。

3.沉积-变质铁矿床

此类矿床在世界铁矿床中是最重要的,北美的苏必利尔型铁矿

形成于前寒武纪(主要为太古代到早元古代)的沉积变质铁矿,因其矿石主要由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赤铁矿、磁铁矿)薄层呈互层组成,又称为铁(质)-硅(质)建造、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S))。

4.阿尔戈马型铁矿

阿尔戈马型铁矿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约为2500Ma)以前。铁矿的形成在空间和时间上与优地槽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世界各地此类含铁建造都发育于新太古界的绿岩带中。 阿尔戈马型BIF主要与绿岩带中上部的火山碎屑岩相伴生,并靠近浊积岩组合。在加拿大地盾的绿岩带中还可以清楚地识别出阿尔戈马型铁矿建造与火山作用或火山活动中心直接有关。此类铁矿建造的硫化物相或碳酸盐相产在靠近火山活动中心处,氧化物相通常远离火山活动中心分布,硅酸盐相位于两者之间。此类铁矿建造常由灰色、浅黑绿色的铁质燧石和赤铁矿或磁铁矿组成窄条带状构造。单个矿体的厚度可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变化,但超过50m的很少,走向延长从数十米至几公里。含矿建造中的一系列连续的凸镜状矿体构成规模巨大的矿带。这类铁矿建造一般都经受了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个别矿床产于麻粒岩相中。美国的佛米利思地区,前苏联的库尔斯克磁异常区,我国的鞍山-本溪地区、冀东地区、五台地区等均有分布。

5.苏必利尔型铁矿

苏必利尔型铁矿主要分布在早元古代地槽区。建造形成于冒地槽性质的开阔海盆地中,形成时代以2200~1800Ma为主,某些地区也有小于1800Ma者。铁矿建造的地层层序中也常有火山岩存在。其层序自下而上一般为:白云岩、石英岩、红色或黑色铁质页岩、铁矿建造、黑色页岩和泥质板岩。铁质建造产生在上述地层层序的下部。在某些地方,铁矿建造和基底岩石之间被几米厚的石英岩、粗砂岩和页岩隔开,铁矿层中含铁矿物与燧石组成条带状铁矿石,含铁矿物中氧化物相主要为磁铁矿或赤铁矿及它们的混合物。碳酸盐相以菱铁矿为主,并有磁铁矿和铁硅酸盐类矿物伴生。硅酸盐相中的矿物随变质程度而异。硫化物相主要是黄铁矿,常含细粒的富硅质泥岩。

苏必利尔型BIF多沿古老地台边缘分布,一般可长达数十公里,建造厚度可以从几十米至几百米,偶尔达千米。铁矿建造的地层通常不整合于强烈变质的片麻岩、花岗岩或角闪岩之上。大多数苏必利尔型BIF未遭受变质或遭受浅变质(绿片岩相),部分变质较深可达角闪岩相。此类铁矿在各大陆皆有分布,其中著名的有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巴西的米纳斯、吉赖斯,美国和加拿大的苏必利尔湖区,加拿大的魁北克、拉布拉多,南非的波斯特马斯堡以及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等。

6.热液脉型金矿床-南龙王庙金矿床

产于前寒武系地层中的变质金矿床是金矿的主要来源,主要有3种矿床类型:①热液脉型金矿床;②硅铁建造中的似层状金矿床;③含金-铀砾岩矿床。

成矿背景

金矿床分布在清原绿岩带大荒沟-南龙王庙绿岩残余盆地的东南端。绿岩带地层由下部金风岭岩组和上部红透山岩组组成,两者分别以斜长角闪岩和变粒岩为主,金矿赋存在红透山岩组中。

矿区内岩浆活动不发育,主要见有新太古代末期的斜长花岗斑岩、钠长石英斑岩,古元古代白云母斜长伟晶岩以及显生宙的闪长玢岩、煌斑岩等。在矿区外围分布着大量太古宙TTG系。

矿区构造以韧性剪切变形最为发育,剪切带呈北东向分布。此外还至少发育有三期前后叠加的褶皱构造形迹。

矿床的产出特征

矿床严格受葫芦头沟-大荒沟韧性剪切带控制,该剪切带走向为北西324°~340°,倾角为60°~80°,宽约1.5~2km,长5~6km,广泛发育鞘褶皱、条带、片理、线理及石香肠等构造,主要容矿围岩为黑云变粒岩,含有磁铁石英岩和浅粒岩

金矿化带的宽度为3.5~95m,矿化带由46个矿体组成,具多层性。矿体走向335°~350°,倾向45°~60°,倾角60°~80°。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规模小,最宽不超过3m,延长最大可达200m,矿化高度分散,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体总体向南东侧伏,其侧伏方向与变晶糜棱叶理的方向一致。

矿化以细脉-浸染状硫化物为主体,含有一部分黄铁矿石英脉体,它们可以独立构成金矿体,也可以相互交叉共同构成矿体。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主要以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变粒岩为容矿岩石,矿体沿韧性剪切构造面分布。矿石组构以块状为主,见有条带、条纹构造。石英脉状矿体以黑云变粒岩、浅粒岩等为容矿岩石,脉宽一般数毫米,至少包含有三期:与剪切叶理整合产出的强变形石英脉、弱变形石英脉以及穿切剪切叶理的无变形石英脉,显然它们可能依次形成在韧性变形前、变形中及变形后。

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矿石的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其次有赤铁矿、褐铁矿、辉钼矿、方铅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绿帘石、方解石、绿泥石、钠长石、磷灰石、石榴子石、电气石和锆石。

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其含金量变化于14.49×10-6~93.71×10-6之间(据辽宁地质10队,1983)。可划分出3个世代,早世代黄铁矿呈星散状、条带状、条纹状沿片理产出,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晶形为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有时保留有胶状结构,但重结晶明显,可在边部见到重结晶后排出来的杂质和黄铁矿晶体的压碎结构;中世代的黄铁矿呈浸染状、脉状、网脉状、不规则团块状产出于片理和片麻理中,呈自形-半白形结构,晶体为立方体,与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共生,并被方解石交代,金含量较高;晚世代黄铁矿呈细脉和薄膜状产于围岩裂隙的节理中,往往切割片理和片麻理,黄铁矿粒度较细,呈半自形立方体与方解石石英共生。黄铁矿中含有微量元素Au、Ag、Cu、Pb、Zn、Co、Ni、Se、Fe、Hg、Sn等。w(S)/w(Fe)值变化在1.019~1.236,均小于2,属硫亏损而铁富集型。w(S)/w(Se)值为35974~20424,w(Se)/w(Te)为2.17~75,w(Co)/w(Ni)为0.32~4.5大部分大于1,w(Au)/w(Ag)为0.0l~0.128。

自然金呈显微和超显微金赋存在黄铁矿和石英的裂隙中或颗粒间,少见包体金。自然金呈亮金黄色、微显红色,其形态为片状、树枝状、他形粒状和不规则状。粒度大多为0.02~0.35mm,个别大者可达0.3~0.5mm,由于矿物颗粒极细,在光片中较难发现。自然金含金量从87.13~96.21%不等,成色878~969 。需要指出的是,产在不同围岩的自然金成色不尽相同,在黑云变粒岩中平均为924,在浅粒岩中为933,在含磁铁石英黑云角闪岩中为921。

磁黄铁矿是矿区主要矿石矿物成分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磁铁矿黑云角闪石英岩中,与黄铁矿

等紧密共生,也常与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等共生。磁黄铁矿形变特征很明显,常见波状消光、变形双晶等,反映磁黄铁矿是同生沉积再变质重结晶的产物。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胶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变形结构、固溶体结构等。矿石构造有条带状、条纹状、网脉状、浸染状、星散状和斑杂状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中除含金以外,尚含有Ag、Cu、S、Se、Te、Pb、Zn等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的W、Mo、Co、Mn、V、Sb、Hg。Au与Cu、S、Ag密切正相关,而与Pb、Zn不相关。

围岩蚀变

该矿床围岩蚀变不发育,且不具分带性,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尚见有铁白云石化、黑云母化、电气石化等。

硅化主要发生在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附近,见石英、白云母交代斜长石,蚀变范围小,一般不大于10cm,但有一定的连续性。绿泥石化主要发生在细脉-浸染状含硫化物矿体附近,绿泥石交代角闪石,这种绿泥石一部分和剪切面理平行,一部分定向不明显,甚至可切穿片理,显然是热液蚀变造成的。绿帘石化是斜长石蚀变的产物,也可由绿泥石交代角闪石而成,蚀变绿帘石呈浅黄绿色,他形粒状结构。

7.含金-铀砾岩矿床

含金-铀砾岩矿床具有沉积和变质热液成矿的双重特征,一般都把它列入变质矿床范畴。这类矿床规模巨大,以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的金-铀矿床为代表,简称兰德型金矿。

8.变质磷矿床可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变质型2类。如:江苏海州磷矿床

9.石墨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产于结晶片岩中的石墨矿床,系区域变质而成;另一类是变质煤层中的石墨矿床,系接触变质而成。区域变质石墨矿床都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大多和片麻岩、片岩、大理岩有关。如:山东南墅石墨矿床

第十二章

1.成矿区域的划分为

全球性成矿域(分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中亚成矿域)、成矿区(带)、矿带、矿田

2.特提斯成矿域:

本区各时代尤其是古特提斯以来的火山岩十分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类型有:①与晚古生代裂谷洋盆型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银多金属矿床(如老厂);②产于晚古生代洋脊蛇绿岩套与中新生代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金矿床(如哀牢山区);③与晚三叠世岛弧酸性火山岩有关的黑矿型矿床(如呷村);④新生代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如玉龙)及浅成低温热液金、银、汞、锑矿床。

3.中亚成矿域:

中亚成矿域具下列特点:①中亚成矿域自中元古宙即开始发育。中国内蒙狼山地区的几个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床、西伯利亚南缘的干谷金-铂矿床、霍罗德累、格雷夫斯克等超大型铅锌矿床都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②成矿高潮发生于海西晚期。中国土屋、蒙古额登勒、哈萨克斯坦阿克图盖等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众多的陆相火山岩型低温热液金矿床等均在这一时期形成(如乌兹别克斯坦可克帕他斯)。③本成矿域岩石圈的多期次拉张、多期次裂谷形成导致多期次蛇绿岩、富碱岩浆杂岩、高εNd值花岗岩类及巨厚黑色岩系的发育与广布。这一岩石圈发育特点在环太平洋和特提斯带是缺失的。④穆龙套金矿、干谷金矿、宗毫巴金矿、库姆托尔金矿等超大型金矿均赋存于黑色岩系中,这一特点在世界范围也属罕见。

4.石炭-二叠纪是世界最主要的成煤期,新生代是最主要的成油期,二叠纪为最主要的成盐期等。

5.根据地质历史中成矿环境的变化和构造、岩浆、沉积活动的特征,可将全球成矿作用划分为5个主要成矿期: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中、新生代。

6.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床和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的杂岩体(TTG)

7.成矿演化特点

(1)成矿物质由少到多

(2)矿床类型由简到繁

(3)成矿频率由低到高

(4)聚矿能力由弱到强

8.区域成矿学是研究区域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过程和成矿演化,阐明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9.叠生成矿:系指在先期成矿基础上,后期又有新的成矿作用叠加上去再次成矿。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床属于此类型。

再造成矿作用:指一个矿床形成后,在受到后来的地质作用改造时,转变为其他矿床类型的成矿作用。

层控矿床(stratabound deposits),系指赋存范围限于某一单一地层单位(层、段、组、系、建造,甚至构造层)中的矿床,矿体呈层状,或排列方向不规则但仍受地层控制者。

10.板块内部的矿床

大洋盆地内部的矿床

大洋岛弧玄武岩中的磁铁矿矿床,该类玄武岩被认为与大洋板块内部地幔柱构造有关。 大陆板块内部的矿床——该类玄武岩被认为与大陆板块内部地幔柱构造有关。

被动大陆边缘的矿床

离散板块边界的矿床

大洋中脊的矿床

裂谷中的矿床

在盆岭期形成的矿床

聚合板块边界的矿床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俯冲带中的矿床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接合部位(地缝合线)的矿床

转换边界的矿床

更多相关推荐:
沉积岩与沉积相总结资料

沉积岩与沉积相总结资料第一二章1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

自己总结的沉积相知识

名词解释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2沃尔索相律相序递变规律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3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

岩石学 沉积岩 超完整总结

沉积岩概述沉积岩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曾称水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沉积物指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主要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

长江大学沉积岩构造总结

成因类型构造类型反应的沉积环境意义产于的岩性流动成因构造物理成因同生变形构造的暴构露造成因层面构造层理构造叠瓦状构造流水波痕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砂岩波痕浪成波痕海湖浅水地带砂岩风成波痕常见于沙漠海...

试总结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

试总结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大陆边缘分为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和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其中活动大陆边缘包括西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日本型和东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其中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

沉积学期末总结(长江大学)

沉积学复习基本概念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

沉积相总结

沉积体系总结一冲积扇沉积物特征和垂向序列1近端沉积物最粗块状构造发育扇中砂砾交错出现重力流和牵引流共存远端牵引流更为丰富各种交错层理的砂岩常见2进积型反粒序退积型正粒序二河流1高度弯曲的曲流河的内部构成包括河道...

关于沉积岩的系统性总结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一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

沉积岩概念总结

绪论第一节概念和术语1沉积岩Sedimentaryrock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在地球表面出露面积最广75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

沉积岩总结

沉积岩总结第一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概念母岩主要是早于该沉积岩而存在的岩浆岩变质岩和较老的沉积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的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2成分特征i化学成分...

沉积作业

浊流的成因及分类摘要简要介绍了重力流的分类和演化以及浊流的两种形成机制洪水沉积物浊流和滑塌沉积物水浊流和沉积动力学原理在该区建立了陆相湖盆浊流沉积模式即洪水型浊流成因模式和滑塌型浊流成因模式最后介绍了浊流的形成...

总结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

总结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指示标志资勘111宋杰摘要判别沉积环境涉及很多反面的知识沉积环境分析是对具指示环境的成因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与沉积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成因标志是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

浊流沉积总结(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