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对红楼梦的评价

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底,应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因为这部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在曹雪芹笔下,显得更为亲切、生动、绘声绘影,令人如入篇中,亲历其境,心领其意。

诗曰:

中华文化竟如何?四库难知万卷书。

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

中华文化此中含,含笑悲欢味自耽。

若能获麟同绝笔,春秋舌拙色应惭。

很多人都说宝玉是礼教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谈行动中确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认。但是还要看到,真正的意义即在于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发挥到了“惟人”的新高度,这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我才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另:

甲戌本凡例诗:

终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鲁迅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王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戚序本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

…… …… 余下全文

篇二 :红楼梦评价

名家评价

?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 张爱玲: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红楼梦名家点评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叙有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历史长河作出高度 评 价的。现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不光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广大读者一般也是这么看的。

评红有个非同一般的现象,象攀登云梯那样,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能在学术上攀登得多高,它就能给你多高的层次。比如说一般的小说很难上到哲学层次的分析,但《红楼梦》却可以经得起哲学分析。19xx年浙师大梅新林教授就写了一本《〈红楼梦〉的哲学精神》,由专门出版一流学术著作的学林出版社出版,在红学界影响很大。我自已也有点体会。19xx年夏天,写《〈红楼梦〉虚实论——兼谈〈红楼梦〉以小说创构意境》,思考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攀升,几乎是一天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新境界,最后认识到曹雪芹首先是个大诗人,然后才是大作家,他用诗的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小说创构意境的第一人。 评价《红楼梦》还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本人文化素养越高,见识越广,对《红楼梦》研究得越深入,对《红楼梦》的评价就越高。毛泽东对《红楼梦》很有研究,他的评价就很不一般。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毛泽东视野开阔,他 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独独提出《红楼梦》。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突出地位。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红楼梦评价

十几年前,痴迷红楼的文字与情景,还有名家的称颂。毛说过人生读红楼是要分几次的,我这是第二次。张爱玲人生憾事就有红楼未结,可见红楼“毒害不浅”。

这本续总算最近似的弥补的心中的遗憾吧,海棠花开悬崖撒手,也算是一种华丽的收官吧。 宝玉的思想受庄子影响太大了,而他却仅仅是一个至纯感情的追求者的角色,可能书里的北静王和李员外更是高人吧。

你方唱罢我登场,浮财可真是浮的,你挣我夺,你抄别人家回首又被人陷害。

聚义为义而死,算计的终难逃被算。“奸雄”雨村把良心吃了还是倒了,能混的冷子兴还是左右逢缘。这让我想起了明朝的汪文言,如果人混到心里还能说一句天下没有贪污的杨涟后欣然就义,每当想起都会很震撼。能混的黑白通吃,自然圆滑无比。雨村从忘恩负义到为主欺人,从言听门子到树大根深,就是从未想过收手。翻波浪尽,面对士隐的沉默他怕了挣扎了,可是就是晚了。

荣华退去还保有良心的都是那些小人物,贾云,板儿,靓儿,坠儿,袭人?我讨厌因果报应的故事所以很多古典小说不看的,好人不一定好报为恶也不常安稳才更现实,贾政愚忠而死,害人的却相继被害。真心不要瞧不起小人物,我想起食堂给打饭的大爷看我没吃饱给我多打一碗时的温暖。当然还有很多就不累赘了,总之如果毕业多年如果你可以忘记哪个名头很大却从来冷漠的老师但是我希望自己不要忘记还有曾经无偿给过你温馨的小人物。 妙玉,外冷心热,反差太大,冷的孤寒热的为知己损命损洁。云儿风尘却送巧姐终还是落泪,怎一个仗义女子啊。

认真生活的必然勤勉殷厚,富而无仁必也冷清远亲,逍遥畅游的又何怨生活。 早知已无路,何不早回头。

续给了一个还算应验的结局,但是心里描写和变化欠完善啊。某些发生还是感觉唐突,应当么?

天下乌鸦一般黑?只要有权利和利益的地方斗争就都是一样的。陈竹七会懂么?

很多细节还是掠过了,看不懂。也许下一个十年再读红楼会再解疑惑,别是风味吧?! 宝玉,真性情,到也潇洒,这里就不用洛克的思想和阳明思想评说啦,人各有志么。 随性而写,随性留文。且不是写论文呢,我就不具体深谈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红楼梦点评

晴雯没有写诗

《咬文嚼字读红楼》之一

yh晓风残月

一般人从小喜欢文学,大多都是从喜欢诗歌开始的。少年好幻想,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感情强烈而纯真,于是诗歌这种主观性强可直抒胸臆的文体便自然成为首选;等人到中年入世渐深有了些阅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复杂,此时便容易移情别恋于小说这种能多角度深入反映生活全貌的文体;等到了老年,世味遍尝,繁华阅尽,人生的乐章渐趋平静舒缓,洗尽铅华回归自然,这时候便对不拘形式,平淡自然的散文有了天然的亲近。人生不同阶段会对文学的形式有不同的喜好追求,大致如此。回想我以前喜欢文学时的情形,虽然也追求多样,雄心勃勃地对各种文体都想涉猎,但还是情有所偏,独对诗歌倾心最重,当时对诗的感觉和对初恋的感觉是一样的,诗就像我的初恋情人。我以为,诗是语言的菁华,“诗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劈开心灵的冰河”(一位诗歌烈士如是说)。诗是纯文学里的纯文学,没有诗作为其精神内核的文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文学。

我从小能与《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诗,可以说是对诗爱屋及乌的结果。《红楼梦》里有大量的诗词曲赋,这让当时正与诗热恋的我一头钻进《红楼梦》诗的王国里美美地陶醉,痴迷了一回。记得我当时专门

用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抄录其中的诗词,我边读边抄,十分认真。现在的我仍然可以把《红楼梦》里大部分诗词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多得益于我当时的那份认真。抄了一遍还不过瘾,我又捡自己偏爱的诗词重抄二遍。这一遍我是把诗按人分类,比如我把所有林黛玉的诗抄在一起,把所有薛宝钗的诗抄在一起,等等。我是按我喜欢 的程度来排列他们的顺序的。这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红楼梦》里竟然没有一首晴雯写的诗。大观园里众多女性中,曾一度我非常喜欢晴雯这个人物,喜欢的程度甚至不低于林黛玉,可是林黛玉写了那么多诗,而晴雯一首诗也没有写,这是为什么?

后来想想,我这个疑问的产生多少有点钻牛角,我喜欢诗也要一厢情愿地要求我喜欢的人物也要有诗才,也写上几首能让我抄在本子上的诗。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不过我一直坚信晴雯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物形象,你看她在著名情节“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她恃宠生嗔,又转嗔为喜的微妙的心态转变过程中,她那风流灵巧的美丽形象跃然纸上,她纯真又自尊的品性给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比如第五十二回“补裘”一节,表现了她聪慧,勇敢,急人所急,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和对宝玉的既深藏又真挚的一片感情。她性格中还有干练,锋芒毕露,疾恶如仇,豪爽的一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刚烈的性格使她成了“抄捡大观园”最大受害者,最后她被带病赶出了大观园。书中描写晴

…… …… 余下全文

篇六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5、《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2、“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红楼梦》中的人名隐意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贾宝玉——假宝玉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贾雨村——假语村(言)

贾化——假话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情可倾(2种说法)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吴新登——无星戥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单聘仁——擅骗人

戴权——大权

张友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钱槐——奸坏

青梗峰——情根峰

仁清巷——人情巷

十里街——势利街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相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王熙凤:站在冰山上曝晒的凤凰。 (一说“亡西风”)

…… …… 余下全文

篇八 :《红楼梦》书评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中国文字的无上珍宝,达到了与外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相媲美的辉煌高度.这部书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一面,也让我有很多感触。

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冰雪聪明的女孩们。十二金钗各有各自的独特。湘云醉卧的天真可爱,元妃贵为宫妃的才干、担当,妙玉的远离尘世……而宝钗若是在现代,一定会是一个很成功的职场女性,在家也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懂得与人相处,又颇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才华也不输人。但是我还是喜欢黛玉,喜欢那个“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女子。她有咏白海棠“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的意境;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细腻;有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才情。她对自然、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她不会去研究处世之道,不会劝宝玉求取功名。她细腻到了因为落花想起“一朝春尽红颜老”,也会为爱情写下“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的诗句。 宝黛的爱情悲剧也同样让人感慨。

黛玉虽然细腻多情,但除了对除了一些伤春愁思之类的就是对宝玉了。她会为宝玉吃点小醋,因为误会宝玉生气而暗自伤心,但却是真心对待他的。比如第二十回,宝黛小闹了一下后,黛玉说:“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了,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些,怎么你倒脱了披风呢?”黛玉身世是让人同情的,而她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宝玉身上,或许,这份爱太沉重了吧。第二

十八回中,黛玉之前误会宝玉生气而难过,又因落花更勾起伤心之情,葬花时听到别的哭声而去看,看到是宝玉时,“便啐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从这一段话,便可看出,黛玉因喜欢宝玉而怄气,说他“狠心短命”的,却又怕他真的会“短命”。

在二十八回中,宝玉对黛玉说:“平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收拾的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到来……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在“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撒相思地”一回中,宝玉为自己娶的不是黛玉而大病一场,知道黛玉已死后,更是伤心到哭昏过去。而袭人知道长辈们要将宝钗嫁给宝玉时,曾想:“……况且那年夏天在园里,把我当作林姑娘,说了好些私心话;后来因为紫鹃说了句玩儿话,便哭得死去活来。若是如今和他说娶的是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也从侧面说明了宝玉用情之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