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物理学家介绍及名言

1.杨振宁                      

简介 :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名言: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

2、

李政道,(1926-)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著名的物理学贡献有:李模型、高能重离子物理、量子场论的非拓扑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谜。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名言:如果没有一个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

3、

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名言: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4、

邓稼先工作照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视作品、散文、游戏等。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2

《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让我知道上进,“破万卷”才能“如有神”吗?这源于我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语文知识竞赛,成绩出来以后,我沾沾自喜,为什么呢?我得奖了。全班只有4个呀!老师把我表扬了一下,同学们又众星捧月似的羡慕起我了,我那骄傲的尾巴竖得高高的,每天,对老师布置的奥语作业敷衍了事。每天晚上我的“床头常头客”书们也到一边睡觉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看电视、玩电脑....妈妈看了,奉劝我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家杜甫都没骄傲,你这个无名小卒怎么好骄傲?见我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妈妈生气地说:“你就因为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那么多的名人如冰心、老舍尾巴还不要到天上去了,人家大作家都没有,你骄傲什么?你破万卷了,你下笔如有神了,你世界第一了吗?"好好想想!”我没有听,只是收敛了一点。结果,后来老师做了一次测试,我的成绩不再是遥遥领先,反之连普通同学都比不上了,同学们也不再众星捧月地捧我了都说风凉话。这使我想起妈妈的话,明白了,要想成绩好,不是终日玩耍,而是永无休止地向“万卷”进发,也不是在取得一点成绩后沾沾自喜,应向“如有神”挑战,像吴健雄、李白的程度挑战。从此,书又成了我的“床头客”成绩也升了上去,我又回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座右铭,我要向“破万卷”进发,向成功进发!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

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 分别是哪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背诵书上P17页第3题。 4.背诵两首诗的意思。

5.你还记得那些描写孩子的古诗吗?请背一背。 《池上》 《小儿垂钓》 《村居》

《练习1》

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至少5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诵并默写〈〈题秋江独钓图〉〉,记住以下字词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装满昆虫的衣袋》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苏教版)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

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

分别是哪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背诵书上P17页第3题。

4.背诵两首诗的意思。

5.你还记得那些描写孩子的古诗吗?请背一背。

《池上》 《小儿垂钓》 《村居》

《练习1》

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至少5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诵并默写〈〈题秋江独钓图〉〉,记住以下字词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背诵并默写全文。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苏教版)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

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

分别是哪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背诵书上P17页第3题。

4.背诵两首诗的意思。

5.你还记得那些描写孩子的古诗吗?请背一背。

《池上》 《小儿垂钓》 《村居》

《练习1》

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至少5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诵并默写〈〈题秋江独钓图〉〉,记住以下字词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背诵并默写全文。

…… …… 余下全文

篇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

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

分别是哪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背诵书上P17页第3题。

4.背诵两首诗的意思。

5.你还记得那些描写孩子的古诗吗?请背一背。

《池上》 《小儿垂钓》 《村居》

《练习1》

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至少5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诵并默写〈〈题秋江独钓图〉〉,记住以下字词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 …… 余下全文

篇七 :苏教版语文复习提纲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田老师——教学有方 可亲可敬。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他关怀、爱护学生。

2. 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分别是哪四问?

(分别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背诵书上P17页第3题。

4.背诵两首诗的意思。

5.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孩子的古诗吗?请背一背。

《池上》 《小儿垂钓》 《村居》

《练习1》

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至少5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2.背诵并默写《题秋江独钓图》,记住以下字词的意思:

蓑——蓑衣。 扁舟----小舟。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 余下全文

篇八 :介绍一位女的科学家

介绍一位女的科学家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关于物理学家吴健雄的简介。词数: 100左右。

(1)吴健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5月31日生于江苏省太仓县;

(2)19xx年赴美国留学,19xx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许多美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博士学位;

(3)她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并在美国及国际上多次荣获大奖;

(4)吴健雄生前关心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从19xx年起多次来中国讲学,19xx年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吴健雄实验室;

(5)19xx年2月16日,吴健雄女士因心脏病逝世。

Wu Jianxiong, a female Chinese-American physicist, was born in Taica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on May 31st, 1912. She went to the USA for further education in 1936. Four years later, she got the doctor's degree in California University. After that she received lots of doctor's degrees in many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USA. She devoted her life to her research in physics and won many prizes in the USA and all around the world. She had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she had been back to hold lectures many times since 1973. She set up a laboratory under her name in Dongnan University in 1992. On February 16th, 1997, she died of heart disease.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