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学习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齐读。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 …… 余下全文

篇二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地背诵课文及《石灰吟》。

2、能结合教师讲解与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3、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讲清楚。

4、初步了解孟子文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习过孟子的哪几篇名篇?《心之四端》《浩然之气》《大丈夫》

2、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心之四端》: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热心助人、光明正大、谦虚有礼、能分辨是非)

《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正气,是最广大、最刚强的,是无处不在的必须与义和道相匹配。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文风:排比 句式整齐 气势磅礴)

二、初读(今天我们学习《孟子》另一名篇《舍生取义》)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一些难字的读音。(辟、恶)

2、学生自由读,达到熟练识读的程度。

3、指名读。老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指出他们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指导读出课文的节奏和停顿。(出示课件)

三、初步理解文意。

1、出示第一句(指导理解第一句)

齐读

理解重点字词:欲、亦、舍、取(“舍取”是一对反义词)

理解“兼”(课件出示)得兼:同时得到

再次熟读

2、出示第二句(学生自学)

3、出示第三句 理解:甚、于、苟得、恶、患、辟

4、齐读全文。

四、重点探究“义”。

1、出示“义”在字典中的解释。

①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见义勇为。②情意:义气|信义|情义|无情无义。 ③意思:意义|含义|字义|定义|断章取义。④抚养或拜认的亲属关系:义子|义父|义母。 ⑤假的;人工做的:义肢|义齿。⑥姓。

你认为孟子所倡导的“义”是什么意思?(道义,是合乎正义的行为)涉及“义”的成语: 不义之财 不仁不义 义不反顾 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 义正词严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20xx年安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①_____,__② ,__③ ,__ ④__,__ ⑤ ,__⑥__,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乙:① _________ ,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

②但为君故, __________ 。 (曹操《短歌行》)

③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 。 (鲍照《拟行路难》)

④ 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⑤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2.(20xx年全国大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 ,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3.(20xx年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余下全文

篇四 :小学语文学习园地名言名句

小学语文学习园地名言名句

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依百顺千军万马

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语文园地二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语文园地三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语文园地五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立春到来阳气转,春风阵阵仍微寒。

语文园地七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园地八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语文园地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 …… 余下全文

篇五 :出自《孟子》的名言名、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名言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词语及名言积累

六年级词语积累

第一部分:词语

1、ABB

光秃秃 胖乎乎 慢吞吞 气冲冲 沉甸甸 静悄悄 亮晶晶 绿油油

2、AABB

高高兴兴 的的确确 堂堂正正 欢欢喜喜 是是非非 口口声声

3、ABAC

自生自灭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无边无际 无依无靠 无穷无尽

4、ABCC

小心翼翼 仪表堂堂 忠心耿耿 无所事事 文质彬彬 大名鼎鼎

5、CCAB

亭亭玉立 斤斤计较 夸夸其谈 息息相通 绰绰有余 心心相印

6、ABAB

活动活动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打扮打扮 整理整理 休息休息

7、关于马的词:

一马平川 一马当先 车水马龙 招兵买马 汗马功劳 青梅竹马

8、“绿”的词语:

万古长青 青山绿水 千山一碧 花红柳绿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9、关于智谋或典故的成语:

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 浑水摸鱼 草船借箭 隔岸观水 破釜沉舟 马马虎虎 团团圆圆 自高自大 无法无天 得意洋洋 逃之夭夭 草草了事 年年有余 学习学习 思考思考 走马观花 老马识途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雕虫小技 空城计

10、描写水的:

水平如镜 风平浪静 波涛汹涌 波浪滔天 水流湍急 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 高山流水

11、死亡的不同叫法:

夭折 去世 过世 逝世 升天 牺牲 五马分尸 一命呜呼 溘然长逝

12、人物外貌的:

衣冠楚楚 面黄肌瘦 慈眉善目 花容月貌 眉清目秀 白发苍苍 衣衫褴褛 面如土色

13、形容人太多:

人来人往 人山人海 骆绎不绝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门庭若市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华名言名句

中华名言名句

诗经: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尚书: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归马于华山之阳, 放牛于桃林之野。 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车辅相依,唇亡齿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国语: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战国策: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贤人观时,而不观于时。 周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礼记: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理。 用人之知去其诈, 用人之勇去其怒。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礼上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新唐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北齐书: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晋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古诗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不知而自以为知, 而祸之宗也。 世说新语: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孙子兵法:

围师必厥(闭),穷寇勿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投之亡地然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

汉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魏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神童诗四喜:

…… …… 余下全文

篇八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讲学稿

课题:鱼我所欲也 课型:新授

执笔:梁祥会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孟子》一书的文学常识;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正确评价孟子所阐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从而加强对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培养。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导语:如果说孔子的学说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学说的核心则是“义”。那么“义”在孟子的学说中是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鱼我所欲也》,它将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二、题解: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文章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对舍生取义、不可苟且偷生的道理论述;又用“一箪食,一豆羹”为喻,论述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最后劝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三、读课文,整体把握全文。

1、师示读课文,学生读课文两遍以上。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箪( ) 羹( ) 蹴( ) 屑( )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呼尔而与之( ) ..

3、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乡为身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一词多义

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而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故 故不为苟得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