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浅谈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浅谈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英雄永远是英雄,不会因为任何不利的条件而改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时过境迁,万事皆休,想说还没说呢,眼泪就流下来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彷徨、无助、寂寞、无聊、无望。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岁月无情,自然依旧春来秋往,相思的苦令人无限忧伤,相思苦一种,闲愁的是俩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我的愁苦相思重啊,小船都载不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相思的苦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愁闷的思绪又涌上了心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西风吹卷起珠帘,是一个面容瘦削不堪的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蝉在鸣叫,看到绿绿的树叶中小小的花朵,唉,花无百日红,叶有一时绿啊。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而是相思的人儿瘦。

…… …… 余下全文

篇二 :李清照名句

李清照名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渡,惊起一滩鸥鹭。 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 余下全文

篇三 :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鉴赏中可能用到的字词解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歌鉴赏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句,是议论,阐明诗人的生死观,读之使人感到振奋、悲壮,故后世的仁人志士常常引用,借以表达自己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

三、四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直到今天还怀念项羽,就是因为他兵败乌江时,没有过江东(即江南)去苟且偷生。对项羽之死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如毛泽东就有“不可沽名学霸王”之句,诗人在这里对项羽之死是肯定的,承认他是英灵永存的英雄。以此印证一、二句的观点,并且暗示北宋王朝的南逃,是可悲的、可耻的。

这首绝句,语言朴素,含义深刻。它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北宋王朝所奉行的逃跑主义政策,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气节。 这首诗起词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扛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 …… 余下全文

篇四 :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

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

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

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

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

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

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l]、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 …… 余下全文

篇五 :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

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

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

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

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

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

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l]、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 …… 余下全文

篇六 :李清照诗词赏析

拾起一地残香

——李清照诗词赏析

【卷首语】

她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蕴育了她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她的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她是最幸福的女人。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她也是最落迫的词人,目睹国破家亡,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她用婉约的词无力的控诉着国破与家亡,和着泪,写下斑斑的长句。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她的词迷醉了苍生,却迷醉不了自己,悲凄一生怎一个愁字了得!让我们一同走入她的诗词,走入她的人生??

【诗人简介】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少年时即作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过着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的生活。后金人大举南侵,发动“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夫赵明诚患疾卒于建康,李清照只好携带书帖典籍出逃,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散失大半。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晚年的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四年,她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其间大量词作堪称千古绝唱。绍兴二十六年,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 …… 余下全文

篇七 :李清照名句

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 …… 余下全文

篇八 :李清照 赏析

李清照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

—偶尔,我们也会回望那余温尚存的昨天,和那个在光影流转中肆意奔跑的青春。我喜欢这句中的修辞。关于青春文中说到:她在溪亭之中,醉饮而还。泛舟湖中,却早已忘了归路。小舟在粼粼的湖面上穿行,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在不知不觉间,迷途的小舟荡到了那荷叶与莲花的深处。鱼儿在莲叶间轻灵地游动,童心大起的她奋起双桨,想要争渡超越。而一滩鸥鹭却由此被惊起,那些轻轻的白羽划破了原本宁静而湛蓝的夏日天空。这首诗本来就很好,写出了李清照一生中浪漫的一些时光,作者翻译的也很美,更突出了李清照的心声。如这样的画面或许符合她心中那久远的,如同水墨画般生动的预想吧。而她,却似乎也成了这画中的风景,正如那迎风招展清芬吐露的荷花。

文中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归鸿声断残云碧

—起行处,远方有邈远的微光。转过身去,却是阳光耀眼,让人看不清来时的路。它准确地概括了“菩萨蛮”一诗中的所有内容,也准确地写出了李清照写诗的特点和这首诗的优点。关于这首词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有那些默然的风景,却没有半字的情愫,就如同一幅淡逸的山水画,只用极轻极缓的笔触,勾出她的满怀心事。这也让我更了解了李清照,让我更明白这首词所表达的李清照心意.关于这首词文中有这样一段:远鸿犹如云上墨点,鸣声断续而悠长。它们在那云天之间缓缓飞过,却不管留下一丝痕迹。“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这是温庭筠的句子,和她现在的心境,竟也有些不约而同的相似。而窗外,天光渐渐黯淡下去。那远处的墟烟,在暮色的黄昏暝中染出一抹尘世的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