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

《古诗二首》练习

班级: 姓名:

练习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

你的看法。

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

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3.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4.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答案:1、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

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

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2、“诗眼”是“空”。“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

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

可)

3、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4、“空”字

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

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练习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

作者(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

1

词的理解。

4.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 …… 余下全文

篇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与诗歌相关的知识,反复诵读诗歌。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

体会诗歌由光与影构成的幽静的意境。能学着有个性的赏析诗歌的名句。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

二、预习检测

1、填空:

①《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 , (朝)人。

②古代诗歌包括 、词、曲。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 诗。

③近体诗,包括 和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禅房( ) 万籁( ) 钟磬音( )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初日: ②曲径:

③幽: ④花木深:

⑤山光: ⑥悦:

⑦空: ⑧万籁:

⑨都: ⑩但余:

4、按要求填诗句:

①诗中交待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②描写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的诗句是:

③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

④诗中将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的诗句是:

⑤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幽静的气氛的诗句:

三、巩固测评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1

2、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是运用什么方法写景的?

3、“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4、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 …… 余下全文

篇三 :题破山寺后禅院复习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曲]一作“竹” [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

[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俱]一作“都” [但余]一作“惟闻”,余:剩下。

[磬](qìng )一种打击乐器。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空]: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万籁]:各种声响。

【●诗文解释●】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古寺静穆幽深、美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1首联交待时间地点

2颔联写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3颈联 天光山色让鸟儿欢悦,倒映潭水中让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4尾联以动写静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肃穆

题破山寺后禅院

1 作者_____ 朝代____ 描写了清晨古寺________、______的景致,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3.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________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4.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 , 。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七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复习

七下《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复习

编写:王林晓

复习要点:1、背诵默写

2、赏析的角度与方法

复习重点:赏析方法

复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见复习目标

二、复习要点

(一)背诵,强调易错点

(二)复习内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8.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 …… 余下全文

篇五 :题破山寺后禅院 复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复习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万籁此俱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

磬的声音。

1. 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宁静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

作者欢悦、空灵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觉得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 …… 余下全文

篇六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诗文解释】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1.诗中写环境的清幽以及人生的启示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潭影空人心。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8.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 …… 余下全文

篇七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注释:

清晨:

入:

古寺:指破山寺。自兴建至盛唐时期已有百年以上,所以称古寺。

初日:

照:

高林:

竹径:

通:

幽处:

禅房:

花木深:

山光:

悦:

鸟性:

潭影:

空人心:

空:

万籁:

籁:

此:

俱: 寂:

但: 馀:

钟磬音:敲击钟磐所发出的声音。磐: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铜铁铸成。寺院诵经、斋供时以钟磐之声为号,发动用钟,止歌用磐。

阅读答案1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

句 , 。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 …… 余下全文

篇八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2012学年中考古诗词复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第一部分:内容理解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二部分:练习

1.作者朝代。

2.禅房: 。

3.潭影空人心: 。 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籁: 。

5.钟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题了解)

6.但: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肃穆、幽深和脱俗纯净之美,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或“×”表示)

(1)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 )

(2)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简洁,是盛唐山水诗独具一格的名篇。( )

(3)这是一首劝人摒除尘世杂念,清静无为、平淡度日的古诗。( )

(4)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出仕的愿望,表达了自己要大展宏图、奋发有为的心愿。( )

(5)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 )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的环境特点。( )

(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竹花繁茂的景象( )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 )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