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1.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其发现过程,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不要回到传统的“讲公式、用公式、练公式、背公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让学生推导平方差公式,而是设置了一个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计算四个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运算并观察这几个算式及其结果,自己发现规律?这是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概括公式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能力,让学生体会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觉效果很好。

2.要鼓励学生研究和发现公式的特点,理解平方差公式只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一类特例,并联想是否还有其他特例(为后继学习作准备),认识了这一点,让学生用代数推理的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也是有益的。

3.继续关注学生整式乘法的技能发展。

4.得到公式之后,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公式的含义,用自然语言表达,用符号语言表达,用几何语言表达(给出几何解释)。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的对称美。

5.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是对学生掌握公式的一个很好的检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要急于告诉结果。

6.对于公式中的字母不必急于进行变式练习,但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站在代数角度去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学习目标,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读掌握,还

是很成功。

…… …… 余下全文

篇二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目标是:会推导公式(a+b)(a-b)=a2-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简单计算。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中的经典内容,乘法公式以它独特的教学位置,挑战着我们的教学水平。如何新颖地创设情景?如何组织学生多形式的探究活动?变式训练程度如何把握?这样一些思考让我陷入深思之中。

我在设计平方差公式教学时,先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对公式进行推导,再通过求一个几何图形的面积引出公式,最后安排两道例题。

实际教学中,我们基本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但从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完美。事后通过个别辅导等,使学生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满意:一是限定时间让学生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a+b)(a-b),(2a+3b)(2a-3b),(3x-5y)(3x+5y),然后启发学生观察这组计算题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成功的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并归纳成公式。过渡合理,知识的生成非常自然,学生理解接受比较顺当,学生就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方差公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举效果比较好;二是在公式得出后,没有急于代替学生说出公式的结构特点,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说出,此举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让学生感受到用找相同项和互为相反数项并对应着平方项作被减数和减数的特点,这样理解并运用公式会避免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

很多错误。四是例题的选取比较全面。一般学生开始只会用平方差公式求(a+b)(a-b),(2a+3b)(2a-3b),(3x-5y)(3x+5y),但对于一些变式题,学生则会感到难以下手,比如(b+a)(-b+a),(3b+a)(a-3b),(-3x-5y)(3x-5y),(a+b-c)(a-b+c),等。在进行例题教学时,能注重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适当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所以学生遇到上述习题,也觉得自然好做,不会束手无策,至少感到不陌生。

…… …… 余下全文

篇三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放手后的意外收获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马杭初级中学 徐菊梅

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属于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结果,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构建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的重要内容,它是让学生感悟换元思想,感受数学的再创造性的好教材。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遵循“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的原则,重组教材,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对象本质的同时,真正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成功之处: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计算下列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1)(a+b)(a-b) (2)(x+y)(x-y) (3)(2a+b)(2a-b) (4)(2m+3)(2m-3)

●教学功效:通过做这一组有梯度的与推导平方差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并比速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好奇争胜性,为建立公式搭建平台,为学生舒展灵性创设探究空间。

(2)抓住学生的好胜性,放手让学生探究、讨论、猜想,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由于前面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阶段,对获得公式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引导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公式特征结构。

所在。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问题一,教师提问:你能用上面的规律直接计算前面各式吗? ①等式左边的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探讨答案。 ②等式右边的多项式有什么规律? ③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上述等式的规律吗? 全班展示交流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平方差公式至此平方差公式浮出水面学生找到规律●教学功效:当学生的视线回到问题一时,马上明白可以套用规律直接得解。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四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推导公式(a+b)(a-b)=a2-b2,2、理解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简单计算;通过教学,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本节课为了体现三生课堂教学模式,我从故事情节入手,在教学设计时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欣然接受挑战。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这类乘法,对于公式中的字母a、b用其他代数式替换,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就运用相同项和相反项来表示,让学生在题目中先找出相同项和相反项,然后在用公式代进去,这样比较直观易于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少犯错误。还请学生自己出题让其他学生来解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指导学生发现公式的特点:

1、左边为两数的和乘以两数的差,即在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在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a)完全相同,另一项(b与-b)互为相反数。右边为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完全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公式中的a,b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字,还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等代数式。 提醒学生利用平方公式计算,首先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的特点,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其次要区别相同的项和相反的项,表示两数平方差时要加括号。 平方差公式(a-b)(a+b)=a-b,它是特殊的整式的乘法,运用这一公式可以迅速而简捷地计算出符合公式的特征的多项式乘法的结果,运用公式计算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公式中的字母a,b仅可以代表具体的数字,字母,单项式,也可以代表多项式。

教学方式和方法:

新课程理念同几何意义探究,这也是对教学者的一次挑战,通过教学,我从中领会到它所蕴含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在教学设计时应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我在设计中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要求学生找出共同点与规律,学生欣然接受了挑战,通过交流,给出方法,继而通过观察发现了乘法公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这个探究过程是很有效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课后反思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

课后反思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陈各庄初级中学 郝辉

1、本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这就是平方差公式。

2、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用几何的方法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解释的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在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学生对于a,b的找法仍然不熟练,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个公式不了解,导致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也用它进行计算。

3、指导学生发现公式的特点:

(1)、左边为两数的和乘以两数的差,即在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在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a)完全相同,另一项(b与-b)互为相反数。右边为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完全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公式中的a,b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字,还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等代数式。

提醒学生利用平方公式计算,首先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的特点,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其次要区别相同的项和相反的项,表示两数平方差时要加括号。

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它是特殊的整式的乘法,运用这一公式可以迅速而简捷地计算出符合公式的特征的多项式乘法的结果,运用公式计算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公式中的字母a,b仅可以代表具体的数字,字母 ,单项式,也可以代表多项式。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课后反思_平方差公式_数学_初中_齐光亮_3137000065

《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要学生明白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运算。而其中的关键是要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准确找到a、b。为了让学生对平方差公式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在教学设计方面打破了教材原来的安排,把第二课时中的几何解释融入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从代数的角度入手,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推导出平方差公式,紧接着从几何角度加以解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之后,设计了一个“寻找a、b”的环节,通过这个练习进行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反思练习过程,得出“谁是a,谁是b,并不以先后为准,而是以符号为准”这一结论。紧接着给出两组例题,考察学生对公式的应用。最后通过一组判断题和补充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要从代数、几何两个角度证明平方差公式,但是从哪个角度入手,有利于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理解。最终决定给让学生猜想结论,再用代数方法加以证明,后给出几何解释,符合知识的发生过程。

对于课本中的公式文字说明是“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理解:公式中“a、b不仅表示一个数或字母,还可以表示代数式”。但这里说的是“两数”,原因是所有的规律最初都是在具体的数字中发现的,然后才推广到字母。所以这里说的数不再是具体的数,而是代表一个整体;公式中说的“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从这个角度说,这两项应是完全相同的,差别只在于运算符号上。但由于我们之前介绍过“代数和”,(a+ b)(a-b)也可以理解为(a+ b)[a(-b)],就像许多教参上说的,是相同项与互为相反数的项,这样就与课本定义发生矛盾。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在介绍公式结构特征时,只说“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只有符号不同”,学生可以自己去理解。

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妥当,还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以指点。

1

…… …… 余下全文

篇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

2、掌握公式的结果特征。

3、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符号感及应用意思,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激发求知欲,使其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及正确应用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到过程及字母的广泛含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附件1

你学会了吗?那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1)、(x+1)(x-1)=x-1(  )

(2)、(2x+y)(2x-y)=2x-y (  )

(3)、(3m+n)(3m-n)=9m-n (  )

2、请自由选择一(或几)组题目完成,并试着写出做题的根据。

a 简单的也要细心哦!

(1)(a+3)(a-3) (2) (x-5y)(x+5y) (3) (1\2x+2\3y)(1\2x-2\3y)

b 你能认出我来吗?

(1)(a+1)(a-1) (2) (-3+m)(-3-m)  (3) (0.2+0.8m)(0.8m-0.2)

C  谁敢挑战我?你想战胜自己吗?那就来吧!

(1)[(a+b)+(a-b)] [(a+b)-(a-b)] (2) 102*98  (3)(2x+y+5)(2x+y-5)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门坎初中 胡超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虽然知识点只有一个公式:a2—b2=(a+b)(a-b)。但题型的变化较多,易错点较多。学生容易发生两种常见错误:一个是没有意识到应先提公因式,再就是分解不彻底。所以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多练题,让学生多见一些题型,多发现自己的错误,再纠正错误。

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对一些常见题型掌握较好,而相对复杂如:(x+y)2_(x-y)2这类需要整体思想的题型掌握较差。对于这类题型还应加强练习。

我认为本节课有两个不足之处。第一是学生在黑板上应一次多安排几个,节约时间,这样就不会造成时间不够。第二是最后应用两三分钟总结因式分解应注意的两点:(1).因式分解应先考虑提公因式。(2).因式分解要彻底。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