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幼小衔接问题的反思 金晓磊

关于幼小衔接问题的反思

泰来农场学校 金晓磊

幼儿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一贯制学校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虽然不是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教师,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每个教职工都有责任去思索幼儿园及小学如何衔接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所面临的问题

我在平时与幼儿园老师的接触中得知,现在的许多幼儿家长时常说这样一句话:“在幼儿园啥都学不到,还不如在家看着了。”我每每也会听到幼儿园老师关于家长不理解的抱怨。听后我颇有感触,许多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幼儿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单纯的想要孩子成为无所不会的神童,而又少数的幼儿教师也会产生看好孩子,少生事端的心理(这里并不是指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教师,他们都是很负责的),这是当今整个社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相互的不了解和不沟通。

幼小衔接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前班和一年级过渡太快,坡度太陡,孩子一时间难以适应,导致刚上小学就厌学,淘气,成为班级里的“坏学生”。这就涉及到怎样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很好的衔接起来的问题。

二、幼小衔接问题的几点看法

幼小衔接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不是仅学校单方面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互相配合。

首先,要解决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价值观差距和对幼儿教育的不同理解,就要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我校幼儿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周边地区,并非本场,这样一来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机会就比较少,但是教师也要创造机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我校在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编印了一版关于宣传学前教育的家长报,让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仅让家长对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还加强了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

…… …… 余下全文

篇二 :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

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转折点,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内容。就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家长比较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将来能升入什么小学?常常忽略的是:对孩子的心理培养与性格培养、对孩子的劳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等等,因此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展幼小衔接活动非常重要。 去年x月,有个家长问我,我家莎莎在家动手能力很弱,不会自己收拾东西,每次都要我们大人帮忙,这样能上小学吗?还有个家长问我,我家哲哲在家坐不了几分钟,要是上小学去坐40分钟,他能适应吗?针对家长的困惑,我告诉他们,我们应该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培养她们的耐心,上小学就适应了。

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从而来做好衔接工作:

第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大部相同。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与幼儿园相比,小学老师对生活上的照顾相应减少了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少了,每节课接触的老师也不同,因此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要求明显高了,孩子不能再像在幼儿园那样,对成人有太多的依赖,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比如:独立处理问题,安排课间十分钟等。其次,平时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要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慢慢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早晨,幼儿园的孩子有较宽泛的入园时间,而小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入学。中午,孩子在教室里进行午餐,而到了小学则要去食堂,午休时间,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多数是没有午睡的。下午幼儿园有点心,而小学没有点心供应。

针对这样的差异情况,我们在每次游戏活动后就有十分钟的课间时间,让孩子自己支配,告诉她们先上个厕所或先喝水,有空余的时间再去外面走走或者玩玩,孩子们做的也是不错的。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我在晨谈中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学习小学里的哥哥姐姐,让爸爸妈妈在八点之前送入幼儿园,起先考勤表上迟到的孩子还比较多,后来孩子也慢慢适应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大班幼小衔接总结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两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四 :幼小衔接小结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我园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在区幼教科关心、支持和区教研室引领、指导下,依据《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努力的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衔接手段,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具体工作如下: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认识

首先组织有关教师进行学习,加强教师思想意识。其次提供"幼小衔接"的相关文章,促使观念更新。然后进行共同深入的探讨,使教师理念清晰,最后通过一课二研活动,将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认识。研讨中的许多问题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给了我们更多的灵感,也看到了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的教师把过程性的经验记录下来,落脚点在孩子身上,使我们的孩子能顺利地过渡进入小学,适应小学,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讨活动,使大家也更加深刻领悟到: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幼小衔接的创新,更应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后继发展、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幼小衔接中幼儿兴趣、习惯和能力准备远比知识的准备更显重要。

二、全面提高幼儿能力,促进幼儿真正衔接

1、心理上做好准备

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

“我是小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2、 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听课反思:幼小衔接培训的思考

听课反思:幼小衔接培训的思考

听课反思:幼小衔接培训的思考

昨天参加了“北京延续性培训之三”教研活动,听了南园幼儿园纽媛老师的《数字8的分解》和古城小学计华老师一年级的《11—20各数的写法》,还听到老师们谈对北京之行的感受。首先,初为人师,我很珍惜能有这样学习的机会,个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1、我们希望孩子有怎样的成长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能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但我们总是在抱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责任心不强。反思自己的教育,作为老师,我真正放手让他们去做了么?我给了他们担当的机会么?我总是担心他们学不会、学不好,但是扶的太多却不利于他们成长。刚开学的头两天,我总是以为孩子们不会自己抄作业,所有的作业都是通过校讯通发送。但实际上,我们是否违背的建立校讯通的初衷:向社会公示作业、接受监督。而实施起来,几乎成了家长监督孩子的依据。后来看到班级女同学的一个记作业本,条理清晰,每写完一样作业都会在后面划上勾。原来孩子们成长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因此,为了孩子,要让他们学会担当,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在行动中得到锻炼。

2、创“四声”课堂

生本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王主任这次讲话带给我们一个新的理念,创“四声”课堂,这四声包括孩子们的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上好一节课,不是孩子们鸦雀无声,坐得规规矩矩就是好。真正的课堂应该充满活力,让孩子们有声。而说起掌声,我想到前几天我们班级举行乘法口诀比赛,比赛的内容是看谁的乘法口诀说的最快。在最后两两对决中,一个孩子脱颖而出,但接下来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孩子们就为这位胜出的孩子响起的热烈的掌声,而这些掌声来自于孩子的真心,与平常迎合老师所说的掌声不同,这样的掌声更像是一种“爱的鼓励”,他们会形成一支暖流,流进人的心底。我们要多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课堂成为真实的、有活力的、有声的乐园。

…… …… 余下全文

篇六 :衔接活动反思

幼小衔接论文

牛 爱 霞

2012.4.18

幼小衔接论文

牛爱霞 2012.4.18

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近日,去幼儿园听了一节课,感受颇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快乐幼稚的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教育者的幸福,也感受到了被教育者的幸福。幼小衔接问题虽然被教育部门一直关注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在幼小衔接问题中,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幼儿园关注小学情况多一些,小学则不关注幼儿园形成了单向衔接的局面,为此,我有如下看法:

(一)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1.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孩子,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

2.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10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

3.在教师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上,幼儿园教师较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小学教师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一定会给予恰当的肯定及表扬,并积极鼓励孩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忽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1.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提前学些小学的教材,就可以减轻入学的压力,就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因而有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等。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的休息。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幼儿园应有的教具演示、图案色彩、生动的游戏等。

…… …… 余下全文

篇七 :幼儿园幼小衔接开题报告

         幼儿园幼小衔接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幼升小,家长往往会焦虑,孩子会无助,老师们会盲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转折点上,在实现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适应,比如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跟上小学的节奏和要求。作为幼儿园充分研究一些准备工作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进行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1. 让幼儿快乐地期盼小学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向往小学的生活, 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 让幼儿主动地感受小学生活的特点---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让幼儿自信地走进小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在 “幼小衔接”方式上,建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幼儿园、家庭、小学为实施载体的 “多维互动体”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三)研究意义

1.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合理综合组织小学与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自我价值。 根据小学一年级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营造幼小衔接的氛围。

…… …… 余下全文

篇八 :幼小衔接教研分析

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一、 案例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这一课题对大班幼儿及家长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案例描述: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孩子从幼儿园做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适应性等教研内容进行了研讨。

在大班年段的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对大班幼儿的摸底调查、测验、经验总结、教师资料整理和认知辩论。

研讨前的准备,分两组进行,一组教师做好对孩子现有能力的摸底工作,另一组教师对幼儿园与小学两类教育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综合结果如下:

1、学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5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一样

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所以,活动动静、强弱得当,适合孩子的特点。小学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子动起来,孩子就会坐不住。

3、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大纲,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所以,以听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

4、睡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园内午睡二个半小时,晚上基本上从8:30~7:00,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的孩子,有的因为借读,择校等种种原因,离学校比较远,中午无法午休,再加上上学时间早(7:30),晚上有的孩子要做作业,睡得也较晚,所以,才入学的孩子常会无精打采,哈气连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