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章,全文简明而又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由于曹刿的参与,造就了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课文高度赞扬了曹刿热爱国家、关心国事的精神和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作为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开篇,本文既是对前几册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升华,对今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篇课文本身剪裁精当、短小精干,人物形象鲜明,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积淀古代优秀文化。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备课组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 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 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中心,力图改变不均衡的师生主体性”是我校推行的自然分材教学与常规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因此我在教授《曹刿论战》时就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的。

一堂课下来有收获也有不足,具体是:

优点:

1.营造轻松教学环境,寓教于乐。

在感情调节环节,我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在“课前准备”环节已经布置),因为有所准备又特别有趣,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又说了说这些战例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最后引导到本文,“有一个平民,他心系国家,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也造就了一场以弱胜强的 1

战例,大家想认识这个人吗?”学生都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密切联系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合作意识。

传统教学几乎唯教师意志行事,把教师备课时的“预设”作为导向机制即“预设导向”。这些预设主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确定每个教学环节重难点。将这样的教案变成教学行为的过程,多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由于忽略了学生的需要,预设导向的教学容易出现该讲的没见,不该讲的大讲,南辕北辙,效率低下。而自然分材教学采取“问题导向”,所以老师很容易在“自学互帮”中了解学生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仍然无法弄清。如在自学探究本课的人物形象的环节时,学生对曹刿的爱国精神、政治的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对鲁庄公这个人,大多数学生就将其草率地划归为昏君的行列。所以在“释疑”的环节时我就释疑的问题设定为“鲁庄公是不是一个昏君?”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时立刻仔细阅读文章分析起来,经过几番分析恍然大悟:鲁庄公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在“自学”、“互帮”、“释疑”环节中学生个个积极参与,在小组内充分展现了自我,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他们自学和合作的意识。

…… …… 余下全文

篇二 :2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及反思

2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冯小琳

文言文教学,历来都让教师感觉就是出力不讨好,老师唾沫四溅,逐字逐句地串讲,学生昏昏沉沉,逐字逐句地记录,气氛沉闷,事倍功半。如此教学走入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唯恐漏掉某一文言词的教学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那么,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呢?本人以《曹刿论战》为例,进行了如下探索:

1、从“齐师伐我”的“伐”导入背景—— “乐学”。

讲析齐鲁之间战争的缘由,揭示课题,明白战争的性质,挖掘文言文中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在爱国卫国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使学生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长勺之战”产生浓烈的兴趣,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

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兴趣、疑问、探究使学生走进文本乐学。

2、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学生自译课文,师点拨难点——“学会”。

文言文的学习,朗读原文,培养文言语感不容忽视,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知识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文言词的梳理,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这一环节,以学生 “学会”文言基本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言词后,学生四人小组逐句翻译,把不会翻译的句子画出来,在全班讨论疑难句子,教师在学生难点处给予点拨,学习方式由原来老师逐字逐句讲析翻译变为学,对于难点和不懂之处,由学生先讨论,不得而知时由老师重点讲析,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要知道其所以然。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3、讨论中,总结“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辩论中,明晰人物形象——“会学”。

关于这场战争取胜的原因,除了曹刿回答鲁庄公的两点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甲乙两小组,各自再寻找取胜其他原因。引导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去发现,两组学生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出战争的地点、战争的时机、战争的性质、鲁庄公的纳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长勺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胜利最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之门一旦被打开,智慧的火花一定会让你惊喜不已、眼花缭乱。对《曹刿论战》中人物形象,学生分成甲乙胜双方展开辩论,对曹刿的认识双方的分歧并不大,对鲁庄公是不是昏君的认识,双方争论地不亦乐乎,各自有理有据。最后我做总结,把甲乙双方的认识都归纳进去。使学生明白,对人物要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才更准确。由此,在讨论辩论中,使学生会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表情朗读“三文三答”,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阳城五中 刘芳萍

文言文背诵是教学上的老大难,学生背一篇文言文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针对这一难题,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尝试从朗读入手,以兴趣促进背诵。

文章第一段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一个“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语言十分简介,人物的对话没有写明具体表情,只是“公曰”、“对曰”,交代了说话人而已。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及表情需要我们体会上下文语境才知道。我让大家不妨合理想象,加上表情。这样做既有利于背诵,也有利于指导学生写作时注意人物描写具体生动地表达。

要让学生加好表情描写,自己首先要想好如何加好。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先研透教材。因此,备课时我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研读,在文章中做出了相应的批注。

“何以战?”——曹刿是个有才之人,和鲁庄公说话,他肯定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注意把握说话的语气语调。微笑吗?不,他们讨论的是打仗的大事,微笑不好,不够严肃,这里应该是严肃的表情,慎重尊重,又有商榷的口气。这样既体现对战事的关切,注意自己的身份。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鲁庄公自信满满,随口而应。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早就成竹在胸,究竟什么是关键条件,他心知肚明,他慢慢地摇摇头,表示否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鲁庄公对答如流,如数家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侧耳倾听,声色凝重,听罢,依然摇头,他可能还说了:“这也不是作战重要的条件啊,能说说你对百姓都做了哪些吗?”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庄公低头沉思了片刻,还有什么呢?他突然像有了重大的发现,怎么把最重要条件忘了,他觉得他有更大气一点的公平意识,处理一切案件都很慎而又慎,真正考察事件真伪,弄清实际情况,绝不徇私情,真正从百姓利益出发,取信于民??他抬起头凝神远望,仿佛忆起自己焚膏继晷,夙夜在公处理案件的情景。他深情款款地说。

…… …… 余下全文

篇五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表情朗读“三文三答”,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阳城五中 刘芳萍

文言文背诵是教学上的老大难,学生背一篇文言文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针对这一难题,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尝试从朗读入手,以兴趣促进背诵。

文章第一段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一个“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语言十分简介,人物的对话没有写明具体表情,只是“公曰”、“对曰”,交代了说话人而已。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及表情需要我们体会上下文语境才知道。我让大家不妨合理想象,加上表情。这样做既有利于背诵,也有利于指导学生写作时注意人物描写具体生动地表达。

要让学生加好表情描写,自己首先要想好如何加好。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先研透教材。因此,备课时我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研读,在文章中做出了相应的批注。

“何以战?”——曹刿是个有才之人,和鲁庄公说话,他肯定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注意把握说话的语气语调。微笑吗?不,他们讨论的是打仗的大事,微笑不好,不够严肃,这里应该是严肃的表情,慎重尊重,又有商榷的口气。这样既体现对战事的关切,注意自己的身份。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鲁庄公自信满满,随口而应。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早就成竹在胸,究竟什么是关键条件,他心知肚明,他慢慢地摇摇头,表示否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鲁庄公对答如流,如数家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侧耳倾听,声色凝重,听罢,依然摇头,他可能还说了:“这也不是作战重要的条件啊,能说说你对百姓都做了哪些吗?”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庄公低头沉思了片刻,还有什么呢?他突然像有了重大的发现,怎么把最重要条件忘了,他觉得他有更大气一点的公平意识,处理一切案件都很慎而又慎,真正考察事件真伪,弄清实际情况,绝不徇私情,真正从百姓利益出发,取信于民??他抬起头凝神远望,仿佛忆起自己焚膏继晷,夙夜在公处理案件的情景。他深情款款地说。

…… …… 余下全文

篇六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张红梅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在准备公开时,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来开这篇课文呢?几次修改教案,总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课标的要求,我就想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讨论,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我心里已经清楚明白了,但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实施。在一堂课中间,放手倾听学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觉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终”。每个学生都富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限止,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创性的东西,所以课堂气氛虽活跃,却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一些收获.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

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 …… 余下全文

篇七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3篇)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3篇)

作者: 加入日期:12-03-18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 课堂框架描述: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 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

…… …… 余下全文

篇八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杨林)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富源县后所镇中学 杨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

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 课堂框架描述: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