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闫杰

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12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

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 …… 余下全文

篇二 :20xx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20xx-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20xx届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经揭晓,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回顾一年来的教学情况,有得也有失,有努力也有不足,高三的教学时间紧迫,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作业,努力改进自己不足的一面,总结三年来高三任教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总结经验,认真研读高考考纲与考试说明

认真研究20xx年广东省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和20xx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及文科综合命题解析。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基本框架、考核目标与要求以及考试范围,是指导20xx年高考的风向标。而且考试说明中还提供了20xx年高考样卷,以及20xx年高考真题卷。我还找来了20xx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把20xx年考试范围和20xx年考试范围进行比对,20xx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xx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说明20xx年我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考试试卷结构及其突出主干知识的总体命题思路仍将保持不变;强化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将保持不变。根据考纲精神,备考时主要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熟读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重视以下知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英法美代议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造成冲击等。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古代经济结构特点、商品经济中的货币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经济政策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国思想近代化。

(二)结合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策略

本届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是普通班,学生的成绩基础极差,两个班学生在平时考试中的成绩五十多分也是寥寥几人,几个情况更是惨淡。高三重在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式教学,历史学科知识点多,零碎,需要学生在大量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可是学生基础无法适应,课堂教学费时长,效果也欠佳。基于此,一轮复习我放弃了与重点班教学的思路,以考纲为基准,花费较长时间着重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相对应的练习题来加深巩固,引导学生反复查阅课本,把三本必修的知识体系透过研读课本再一次的熟悉,希望学生在高考中对于命题方向多少能够判断,尽量减少学生不懂题目问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在操作中学生易于接受,但在平时的考试中由于综合性较强,学生对于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几乎是空白,所以成绩提高并不理想,学生的信心也一步步减少,坚持下来的几名同学,到二轮复习时成绩已经有明显提高且稳定,因此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失有得。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政、史、地教研组 杨 树 光

辛苦了一年,我们送走了又一批学生。一年的努力,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

首先,我们认为,在6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对于今年的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容,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但同时又要注意对各种信息来源要鉴别地对待,“尽信书不如无书”。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来判断和鉴别。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而20xx年高考历史试题又偏重基础,因而许多眼高手低的学生不知所措了。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问题。

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们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这既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最后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主观上也是最后阶段落实不够,有点烦躁和仓促。对于最后一点,既需要学校的引导,同时也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

第二,对于历史科的高考备考,我们想应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夯实基础知识,读通读活教材

对于近年的高考,大有回归课本之势,特别是今年的。显然,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因而,高考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吃透课本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我觉得,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卷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楷体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二是将课本读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该如何进行学习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由于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知识的衔接 。

我觉得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新观点、新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与时俱进的理念。

2、初高中新课标都着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培养,体现历史教学的教育性特点。

3 、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教法、学法的培养。

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区别:

1 、初中历史教学重知识系统性的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重专题研讨。 2 、初中历史教学重历史知识的传授,高中历史教学偏重能力的培养。

3 、初中历史教学多感性认识,高中历史教学重理性分析。

4 、初中历史教学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

5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较多,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高中与初中教学进行衔接: 1 、教学过程中适当回顾和补充通史知识。

2 、适当补充感性材料,使理性知识丰满起来。

3 、改变初中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现象,加强探究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

4、教学与时政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理性的思维诠释身边的国内外大事,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改变教学方法,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

那么高中学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呢?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思考

遵义十五中 陈志琴

课改高三处于全面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究竟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以下是本人高三第一轮历史 教学的思考

1 夯实基础,这是最基本的。基础究竟是些什么?除了基本史实,基本概念,还有每个单元的基本联系,如果学生素质还可以,那可以拓展多一些(如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时政的联系,必修一、

二、三以及与选修教材的联系)

2 对教材隐形知识的挖掘:教材的历史纵横、材料补充、图片、地图等等,都是隐性知识,这是对教材的最基本挖掘,培养学生养成挖掘隐形知识的好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单元练习:必不可少,难度略低于高考,有利于考查学生所学情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素质好的可以提高难度),通过讲评,查缺补漏,形成系统的单元知识系统!构建单元知识框架!

4 备课,可以用不同版本。现在的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各有千秋,假期备课更好,也可以想办法让学生接触不同版本的教材,吸收不同版本的精华。

5 改作业的办法:可以学生自己修改,可以学生相互批改,还可以教师单独给每一个学生批改,也可以传统的批改,批改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还可以对所学知识

巩固更多

6 及时了解高考动态:现在的高考,自从20xx年高考题难度增加以后,难度就没有下降过,也有人说现在所学的内容用处不大,其实,这是对教学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信息的采集、概括、深化,那不是一天一日的事,源于日积月累!教材所有的内容都是信息,而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远不止这些!要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借鉴别人的,这是必须的!对于别人的教学亮点,欣赏之余,把它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有人说,高三教学,除了考学生,更多是考教师,颇有几分道理!教研工作中的集体备课,更是体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道理! 8 把外出培训的所学内容,用到教学之中,这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9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三依然有用。它可以让我们一堂课讲解的内容更多,也更生动!高三的学生,依然是孩子,我们要像孩子一样思考!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我的教学反思

随着学校课改活动的展开,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反思总结如下: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没有新成效。为此,我觉得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三是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充分发展,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力求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意了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三、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使有兴趣,也未免有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 蔡丽洪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学生三年历史学习的总结性阶段,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怎样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跳出“题海”,掌握复习的主动权,提高总复习的效率呢?做到事半功倍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复习时要做到系统、创新、沟通、互动,要强化解题指导,注重收集信息,关注高考热点,加强地方史探索研究。下面本人谈几点体会:

一、要系统全面。历史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能力要求高,可以说要求小专题知识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试说明》的不断更新,考试内容和范围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微调。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精髓,从宏观到局部,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落实好每个考点。因此,针对高考历史的特殊性,复习应该全面、系统,在纵向考点内容上要讲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各专题。横向考点又要阶段逐步一一展开;如: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世界古代史的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复习应点面结合,既考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又要照顾到各个知识点的落实和延伸,使考生能从容自信地应对每一考试。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教师的教学要有总体构想,具体操作要有专题、阶段计划、最后一周复习计划,同时要有思路、有步骤地进行。对学生,也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计划,稳扎稳打,打好每一知识内容的落实战。

二、要创新灵活。由于高三第二轮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为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高三复习必须贯彻“创新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知识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原因、过程、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问学生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新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全球化又有什么新特点?并穿插讲罗斯福、杜鲁门、斯大林的故事。学生肯定兴趣大增,情绪高涨,效果也比继续按部就班地基础复习好得多,这样又能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又如讲中共三代领导人探索中国革命、建设道路专题时,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除讲背景、过程、核心内容、结果影响外,可联系60年代邓小平说的话:“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意思是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关系(也就是实事求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总之,灵活掌握高考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活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复习同一内容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需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而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练习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