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成人礼观后感

观成人礼有感

六千多个日日月月转眼间已度过,不知不觉来到了十八岁的天堂,这个充满了欢乐和幸福的时代。当我们观看完十八岁的成人典礼后,也在内心问自己那个熟悉的问题:下一秒,我要成为谁!我的答案永远不会变,我只做我自己。

同龄的十八岁男孩女孩们,在电视集中的答案有乔布斯,也有杨利伟一样的宇航员,是的,他们是名人,令人羡慕,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是最独特的,他们也有不如自己的地方,我坚守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并不是继续他们当中的某个人,成为某某人。因为我就是我,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当观看成人礼时,还有一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韩寒的到来,岁月在他帅气的脸上积淀了成熟,深邃而又亲切的眼神也令我对她充满好奇,叙述了当他十八岁时,独自一个人上了火车去北京闯荡。终于在三十几岁时,韩寒的名字已被众人所知。当在台上有人问他,如果你重新回到十八岁,你会选择怎样做?韩寒笑着回答,他仍会做当年所做,行当年所行。对!他的话告诉了我,十八岁时美好的年代,人生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做事,莫要以后追悔莫及。 十八岁已经来临,突然就长大了,潜意识中我已经是一个

大人了,我可以决定一些事情了,从法律上讲,我们已经十

六周岁了,需负民事责任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通

过成人礼,我们觉得我们似乎有更成熟了一些,我不可以在

像以前一样任性了,要做到人格上的独立。

一位农村大学生,从小失去双亲,与奶奶相依为命,他一

做一个好人为宗旨,在失去奶奶的时候,她的所有亲人都离

开了他,他来到北京一所大学,组织了一支只出力不出钱的

基金会,然而自己也投入五万多,这些钱是他用汗水换来的,

他去看望孤独的儿童门,帮助残疾老人上长城,他的品行已

深深感动了我。

十八岁的我是那么的开心幸福,而我也要在我以后的人生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闯荡一个无悔的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二 :(3.10三组)十八岁的体验—海湾成人礼观后感.doc

十八岁的体验

——观海湾高中“成人礼”后感 班级:三年十班

作者:于凡 滕佳秀 黄楚楚,

邹婷婷 于培艳 李琳琳 时间:2014-3-14

十八岁的体验

十八岁,生命树开出了最美的花。那渐渐清晰的,除了岁月雕出的十八圈年轮外,还有其他... ——题记

十八岁从懵懂幼稚到温和从容的靓丽转身,令人满怀希望无限憧憬。十八岁的典礼,更让我们铭记肩负的责任。但是就像灼目的阳光,总会使破土而出的幼芽顿生突兀之感,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十八岁的使命限制了我们张狂的脚步。但是我们必须直面这个略显矛盾的阶段。因为我们背负着太多来自父母,老师,社会的期盼。这场战役即使是磕磕绊绊,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十八岁,我们不再无知;十八岁,我们有了厚实的肩膀;十八岁,我们懂得了付出,懂得了责任。两年前的夏天,我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父母的视野里。从那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独立。面对生活面对学习的困难,我们也不得不选择坚强。两年多的时间偷走了我们的青涩和冲动,它反而还给我们的是历练带来的成熟和稳重,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显得那么不安和焦虑,也可以像大人一样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的起伏。两年后的我们,希望能带着海湾母校的期许,踏上关于梦想的新的征程。

十八岁的这一年,我们迈向了成人,也选择了高考。还有85天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高考了。站在这个关口,看着父母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我的心顿时刺入了蜂芒。

每次打电话提醒加衣服,注意身体,提醒明天会下雨或是降温的,都是父母啊,从来都不是我们。他们也看电视,但他们关心的不是什么武侠卡通、韩剧美剧,而是天气预报,是在学校的我们。我们能够安心的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可我们的父母呢,在寒风中奔波劳累,他们一心想着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过得好一点,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而自己,却从来就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摸摸父母粗糙的手,有什么感觉?看看他们眼角的皱纹,又多了几道?数数他们头上的白发,又增添了几根?想一想,十八年了,我们给了父母宽慰,让他们省心放心了吗?我们有没有按时回家让他们少担心一会儿,我们有没有少惹点

…… …… 余下全文

篇三 :成人礼观后感

第二示范小学《10岁成人礼》观后感

四(2)班家长 邵陶香

20xx年6月3日,在这个充满童话色彩的节日里,作为家长的我,参加了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的《10岁成人礼》活动。六月,是属于孩子的季节!连同季节多彩的阳光和多情的雨水,哭与笑,是这个季节最天真和淘气的动作,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在家长们感动的泪光中,我或多或少的捕捉到了养育的艰辛。

曾几何时,“青春”这个词语不再属于我们,孩子的10岁生日更是让人惊觉——我们已经不再年轻,然而日复一日的辛勤养育已经成为父母的一种习惯,不仅孩子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就连父母也习惯了听孩子的,所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忽视了父母的感受,总是自我为中心,甚至还会和长辈讲大道理,随便批评几句就搬出一套一套的理由。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内容呢?家庭教育没有赋予孩子们物质之外生活的意义,没有教给孩子们权钱之外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让孩子们的冷漠代替了友善、竞争代替了尊重、享受代替了感恩??而家长也认为只要能给孩子优厚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得起孩子,甚至有的家长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而觉得对不起孩子。

是学校教育保持了教育的净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也让我们这些家长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

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自私和叛逆。有的父母变着法子的对孩子好,孩子也习惯了父母对他的好,渐渐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一旦有一天父母减少了给与的分量,就会遭到孩子振振有辞的谴责。父母的“极度关爱”,造就了孩子的无情、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剥夺了孩子爱护别人的权利。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变成了不放心,于是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这也会使孩子变得不诚实。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无论国家多么发达,家庭教育失败,整个国家就陷入衰败。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与其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竞争,不如看作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对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体状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所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有教养的父母,不一定就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缺乏教养,孩子必倒霉。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教育好孩子。

…… …… 余下全文

篇四 :《我的成人礼》观后感

《我的成人礼》观后感

当我们坐在大学的教室里看着微电影,而还有些人面对着红的耀眼的录取通知书望眼欲穿;当我们的耳畔响起父母的声声关怀时,而有些人却在做着相反的事;当我们与同龄人结伴出去玩耍时,而有些人却只能待在封闭的工厂里。不论我们身处何方,不论我们经历何事,我们都需要一场成人的洗礼,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

电影里钢铁制造的“铛铛”声危险而低沉,即使现在回想在我的脑海里,也会使我的情绪不适。电影多是一种暗黑的色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红色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灯笼给影片带来了一些亮色,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男主角在本是花季的年龄却出现在工厂的心酸。与妹妹的通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哥哥的担当,以孩子的身份扮演一个大人的角色的无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支撑起家里,这份孝心和责任心着实让人感动。

不管男主角如何想要装做大人模样,他的孩子气依然会显露出来,这是挡不住的本性。男主角初入工厂里的不安、孤独、无助使他封闭自己。但在陈姐不断的母爱进攻下,他的防线还是摧毁了。陈姐怕他受伤,摘下自己的手套给他;陈姐在他脚被砸伤无人照顾安慰时,带上饭盒且亲手为他包扎;陈姐在他因宿舍太吵而在车间里睡着时,关切叮咛他车间危险;陈姐在他良知尚未战胜欲望时,右手被废却依旧关心他。正因为在钢铁车间里有了陈姐这一角色,才给了男主角孤寂时的温暖,让他的良知在最后被唤醒。

男主角作为质检员两次向主任反映工厂里的机器有问题,但两次都被主任的“好言”驳回,使得男主角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写了机器的合格单。因为父亲的医药费,因为自己的学费,他在物质诱惑下妥协了,也许他也没想过正因为自己的这个举动而使在车间一直照顾自己的陈姐的手被轧断了而得不到相应的赔偿。他在良知与物欲中徘徊,使得自己痛苦不安,而陈姐未织完的手套使他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在最后的法院审判中,他选择了站起来反对。看到这里,我在心里默默的为他鼓掌。在成长的道路,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但我们不是圣人,不能保证每一种结果都是最好的,只希望良知战胜一切。

…… …… 余下全文

篇五 :成长礼赞观后感三四年级用

成长礼赞观后感

看着每天的四仪创新成长仪式,听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伴着每日初升的旭日......啊!今年我们十岁了!

十年了,我们从初生的婴儿成长到了少年,从幼儿园到学校,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十年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抚养;十年的成长,离不开老师殷情的教导;十年的成长,我们也学习到了更多的本领,我们正在健康幸福的成长。

我看了江苏教育频道的礼仪公开课,小朋友们都为青春而喝彩,在自己的成人礼上,怀着一颗对父母感恩的心为父母洗脚,给父母最深情的拥抱,我也深受感动,也感谢自己的父母生我育我,为我付出的关心和爱护。

经历了十个生日,我每天都在成长,象海棉一样吸收着各种知识和营养,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战胜自我,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对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六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汇总篇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汇总篇

【篇1】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2月14日晚,亿万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分享“国人年度精神盛宴”。由我省推荐的2015“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王宽当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这是河南人第14次站上这个舞台。

17年茶楼“卖唱”养育6名孤儿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做了榜样。”这是“感动中国”给予王宽的颁奖词。

王宽,国家一级演员,河南豫剧名家。19xx年,王宽从郑州市豫剧团业务团长的位置上退休,和妻子王淑荣凭借着并不丰厚的退休工资,收养了6个孤儿。为了抚养这6个孩子,功成名就的王宽10余年风雨无阻,撑着多次病危的身体,去茶楼“卖唱”,将这几个孤儿养育成才。十多年来,他们还为社会各界需要帮助的人士捐款超百万。

温暖需要传递、爱心需要弘扬。王宽、王淑荣夫妇以退休之龄、17年含辛茹苦养育6名孤儿长大成人的大爱故事打动了社会各界。他的事迹经河南以及全国多家媒体报道后,众多网友纷纷为这个爱心家庭点赞、祝福。去年11月,王宽被中宣部、民政部等六部委和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奖”,成为全国百名慈善家之一,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去年12月底,王宽被提名为20xx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从忆苦思甜到同苦共甘“王宽家”感动亿万观众

颁奖典礼上,王宽和老伴王淑荣相扶相携走上领奖台,并接受主持人白岩松的专访。

“苦尽甘来”和“忆苦思甜”,白岩松说,看到老两口他想起了这两个词。

王淑荣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她的老母亲带病去立交桥下卖烟贴补家用;孩子的鞋子穿烂了自己拿按钉固定一圈;为省钱她总是下午去买些卖剩下的便宜菜??

说起这些,王淑荣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台下不少观众的眼里也噙满了泪花。“军功章里你占60%,我占40%。”王宽由衷地说。

…… …… 余下全文

篇七 :央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央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1】央视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2月14日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播出,来自郑州的王宽,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当晚的节目中,白岩松说:“《感动中国》的14年间,河南当选的就有13位,给河南人提气!”□东方今报记者 肖萌/文 邱琦/图

“父母”为6名孤儿去“卖唱”

73岁的王宽曾是豫剧名角,在河南乃至全国,对于豫剧粉丝而言,早已经家喻户晓。

在他的家里,墙上挂满了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王宽和老伴的身边聚着他们的孩子。那是他们收养的6名孤儿。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反哺这个大家庭。

说起参加“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王宽告诉记者,“很激动,我先上台然后我老伴上台,接着孩子们都上台了!”白岩松还邀请他现场唱了一段豫剧。

19xx年,王宽和老伴遇到了名叫袁前良的孤儿,从那时起,王宽家的成员开始不断壮大了。丧父的汪海波、父母双亡的汪文胜等6个孩子,先后被王宽收养。加上王宽患有“渐冻症”的外孙王海龙,王家的“常住人口”达9人之多。

王宽担任过河南豫剧团的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而这个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国家一级演员,却曾为养活自己收养的孤儿,和老伴走进茶楼,开始“卖唱”生涯。王宽的老伴王淑荣说,有时在茶楼候场一整晚,没有一桌客人点唱,王宽这个国家一级演员也被“剃光头”,而他放弃一个艺术家坚守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只是为了他和他收养的6个孩子的生活。

“我负责挣钱,老伴负责照顾家。”王宽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卖唱”生涯中,只要没有去外地演出,他就风雨无阻地去茶楼唱戏。

“儿女”们反哺报恩的最美家庭

“凡事就怕认真和坚持”。“曾经有人不止一次地劝我放弃,但我从没有放弃的念头。”王宽说。

在王宽家里,如今摆放着“中华慈善奖”“最美家庭”“中国好人榜”等很多奖杯与奖状。“感动中国”这项国内最高级别的“大爱”荣誉,被他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 …… 余下全文

篇八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飞越老人院》——揭露社会老龄化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续弦的老伴去世后,老葛在非血缘关系的儿女家处境尴尬,而跟儿子的关系也始终没有松动。无奈之下,老葛辗转来到关山老人院,寻找当年同在一个单位的好友老周。老周热情开朗,平日里组织这里的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即便如此,老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决定偷偷跑出老人院,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

《飞越老人院》用朴实的情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面对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浮出水面。这是一部让人不能不流泪的电影,导演用温情风格揭示了我们再也不能回避的比死亡还要残酷的人性问题。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研讨首映影片《飞越老人院》,认为该片以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为艺术焦点,倾诉了老人渴盼自由、渴盼理解的心灵之声,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温暖的人性情怀,为电影艺术的社会关怀和社会问题的艺术化表达提供了一个样本。学者们从社会学角度对影片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阐释。指出关心老人的程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社区的、家庭的养老服务因为很多现实困难不能尽如人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该片充满真情的细节感人至深,很有针对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唤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爱人,曾经作为自己一片天的父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自己的负担,打着为了他们好的名义,送他们去老人院,认为有吃有喝有人照顾,便可以心安理得的去过自己自由的人生。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自己给予父母的已是最好,殊不知,你心中的好,于老人而言,不过是枷锁,不过是牢笼,不过是你自己的心安理得。 这部电影,更多的可能像是为我们编制的一个梦,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宁静的大海和一群在残酷现实下追梦的老人。我们都会老去,但是,不管是年少还是苍老,我都希望在这样的梦里驰骋,自有肆意的过完人生的岁月。可是在那之前,请先为了自己父母,去实现他们的梦!年少轻狂的我们踌躇满志的说出自己的梦想渴望父母的支持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问问父母,可有未曾实现的梦。不需要昂贵的礼物,一个电话,一个拥抱,问一问父母未曾实现的梦想,带父母去看场他们爱看的老电影,趁着残余的春色,带着父母去感受大自然,亦或者,放下不必要的约会,安心为父母做一顿晚餐。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趁着还有机会。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