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读后感

篇一: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惜时生活在美丽如画的江南小镇,家庭殷实富裕。他不满于现状,不甘心住在宁静安详的农村,常年在省城读书的黄惜时早已习惯了都市的繁华,没有波澜的乡村生活让他感到寂寞难耐,因此便一心想到大城市的北平去求学,对父母说是去求学,实质就是为花父母的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在都市中享乐,至于发奋读书对他来讲就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因为他家里本来就有钱,他没有必要非要走读书这一条路,当然也不会把读书放在心上了。可是他这种想法却可怜了父母,以为他真是为了求学上进,他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去外面读书只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借口找他们要钱。

在家乡的小河上偶然遇到了动人冷艳的白行素,被她得美貌所吸引,便心驰神往的幻想能同白行素一同到北平求学,可是白行素先走了一步,正为其苦恼时,却在火车上巧遇白行素,两人在旅途中相识成为了朋友,到达北平黄惜时便对白行素追求不舍,白行素在黄惜时猛烈的追求攻势下,对黄惜时心生好感,同意了黄惜时上同一所学校的建议。可是来到都市的黄惜时,看到打扮时髦,穿着华丽的都市女性一个个的映入他的眼中,他立刻便不觉的白行素美丽动人了,还嫌弃白行素对他冷淡,狠心的抛弃了善良的白行素,来到都市很短的时间他便意识到了金钱的魔力,他认为只要有钱想找什么样的女人都是可以的,当他遇到热情妖艳漂亮的交际花米锦华,为她散尽金钱,挥霍无度。甚至为了获得米锦华的好感在其面前冒充阔少爷,整日的在都市中同米锦华享乐,不去上课,浪费父母的钱财。

黄惜时的父亲黄守义千里迢迢从乡下来看望他,他不仅不关心感谢自己的父亲,他还嫌弃自己的父亲老土,在外人面前毫无人性的不认自己的父亲,当黄守义在其米锦华面前揭开他的真面目后,米锦华气愤异常,怒其分手,黄惜时却不知悔改,责备父亲,对父亲恶言相向,黄守义在儿子语言侮辱中,愤怒的和黄惜时断绝了父子关系,可他依然不害怕,因为身上还有钱,还可以继续享乐。黄惜时到都市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了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怪物,其实都市确实是教育很发达,可是在都市中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玩乐的场所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经受不住诱惑,不仅是求不了学,还可能变成黄惜时这样的翻脸不认人的白眼狼。

…… …… 余下全文

篇二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

《王小波作品》一书收录了王小波很多经典小说,如《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红拂夜奔》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作者的各种思想和多种风格。

读完整本书,我感到内心的澎湃。各个故事里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变幻莫测的环境、不同特色时代的显著风格,都给我很大震撼。 王小波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表达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的笔触描绘爱情,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他给叙事文学带来生动和智慧的革新,而那种健康、诚实、勇敢的精神在轻风般自在穿行的想象力当中燃烧着、闪耀着,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抗拒那样的魅力:唾弃庸常、虚假、病变的生活,转而相信并创造自然而不乏幽默的欢乐。

…… …… 余下全文

篇三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沉默的大多数》是我接触过的王小波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黄金时代》),所以对他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幽默的笔调,独特的见解,足以争取到了一大批像我这样的读者。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平时也是不怎么爱说话的,或者说不怎么爱在公共场合说话。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现在的大学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干什么都特别积极,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福克先生说过,话语即权力,可见他们很乐忠于使用这种权利。但我喜欢听他们都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有没有被大家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当然,我们还身处校园,不必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负什么责任。或许某一天,我们进入了社会,知道了什么是祸从口出,我们也终将变得沉默。 王小波说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或许是因为沉默能让人更冷静的思考,但是交流不也是一种提升思维高度的方式吗?这一点我不是很明白。不过或许我能从沉默中找到答案。

从王小波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深的隔阂,以及在此隔阂下的互相抨击。那么,是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所戴上的面具越来越厚重的结果呢,在这样一种封闭下人们的生活还会快乐吗?这个问题还得我戴上了面具之后才能找到答案。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诱惑。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谣言。

因此我总是警惕地看待身边的一切,谁能知道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连鲁迅这样的人出门都带着短刀,“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为是。

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动,不是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世方式。 沉默或许是一种积蓄的过程,谁也不知道爆炸后的沉默会是什么。 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杂志上刊登的调查,我们都清楚那是要登出来吸引人眼球、赚取吆喝的,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

作者王小波在文中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用作者的话说,这只猪有些不同。这只猪不与别的猪一样,只是交配或生崽儿,安于人给它安排的生活,这只猪充满了“个性”。 “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具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这句名言可能恰是给予这个可笑的故事,以及可笑背后的沉思最一针见血的诠释。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从来不是这猪的非凡本事,不是这猪逃脱领导围捕的精彩桥段,而是这猪与“我”从亲密到冷淡的关系,充斥着无奈的苦楚,充斥着沉默的背叛,充斥着理想与行动的矛盾。诚然,所有知青一致喜爱这猪,因为它活得潇洒,因为它摆脱生活做的种种设置,因为它是他们自由、反抗、改变命运的寄托。不过当它遭受统治阶级迫害的时候,没有谁和它并肩战斗,即使拥有类似的强烈念头——人比猪更富有情感,情感又总是整合成敏感,整合成伦理纲常的威力体现,整合成我们身上最强大的束缚。

记得最后一段是这样的:“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使我不禁想起一句话:“一个人不可能知道,他所置身的生活中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去打扰别人,鱼对于终生生活在其中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

被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很难因此也很少特立独行如此猪者。我们也知道很多情况下因为我们的生活被迫做了种种设置,所以我们失去了自由,选择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社会规范走向极端便导致失范,人为的设置往往造成悲剧和荒诞。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才是动物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方面代表了“个性”和“野性”,具有一种反对规范、无视律令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头猪的个性和野性是长着獠牙的,只有反抗的姿态,匮乏反抗的意义。虽然这样,但它始终在争取和追求它的自由,这是最值得我们赞赏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作者王小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书中有一篇寓言式杂文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与其他家猪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样的敏捷,还和猫相似,喜欢到处游玩,不喜欢被关押在圈里。而且这只猪有着它独立的思想,在选母猪这点上看,它的爱好和思想都与其它猪不同,对于同一个圈里的母猪,它觉得这些母猪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还又脏又臭,它就到村寨里去找母猪。它还会模仿各种声音,特别是汽笛声。但这个汽笛声也给它带来了灾难,由于学汽笛叫因此误工扰乱工作时间表,于是,一场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但是这头猪并没有在枪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后逃出村寨,到林子里独立生活,还长出了獠牙。作者没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并且是特立独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这个的结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中,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正义、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看完《沉默的大多数》,我了解了王小波的确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而且敢说且擅长说。刚读完这篇杂文会感到比较生涩,还好对“话语”这个词尚不陌生,因此逐渐体味到文章的深度。自以为是理解了小波绕着弯子想表达的思想和观点,于是在读毕获得阅读的满足。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是对社会权威的对抗和批判。他所质疑的是年幼时期的我曾困惑过的,但那时我的质疑却未坚持下去,最后随波逐流,屈服于社会权威及沉默的大多数。小波谈到“毛主席语录”、“十六条”、“五讲四美”等,可现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种场合里不都充盈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类似话语么,比如官话、套话、场面话。这就使我想起一些正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的同学朋友,他们每天撰写文件及领导讲话稿,这不都是话语的捐税么?我们现在高谈阔论“人权",人权就应“以人为本”,即要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丧失了基本话语权的人们又如何全面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六 :白银时代读后感

《白银时代》读后感

前几天,看到了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突发奇想,要看完这三本书,然后我跑去图书馆,结果却只能借到《白银时代》。心理有点遗憾,可是还是很想看,所以还是毫不犹疑的借了。读完《白银时代》,我的笔就不听管束,情不自禁地跳到纸上踩下这一串串凌乱的字符。听起来有些为自己动笔草率开脱,但实在无法承受在通读《三部曲》后写不出一个字的打击,因为在小波诙谐的文字中感受到的沉重正像一个日益恶化的肿瘤哽咽着我尚能发出声音的喉咙。

作者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作了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黑色预言。他用大胆的思想、深刻的剖析和独特的表达和读者一起讨论了一种属于白银时代的悲哀。《白银时代》是一部很独特的小说。

关于“白银时代”,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恩宠,终身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灵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我想这个神话大概是作者写《白银时代》最初的一个意念。他用了这个名称,却赋予它截然相反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意念:人既然活着,就必然会思考。在白银时代的生活其实并非幸事,事实上无可忧者无可虑者才是最可忧可虑的。而且白银时代的人也并非真的无忧无虑,而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已被限制在一个框框之内,从而失去了忧和虑的自由与可能。由此,想象和创造也被扼杀了。

关于这种限制与扼杀,作者在小说中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表现,

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经过艺术的夸张变形,使其鲜明而本质的出现在读者眼中,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不能不认同它。由此,作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白银时代不是一个科幻的时代,那是一个无菌的未来时代,什么都是用银子做的,什么都像盖上了利乐无菌砖一样干净、卫生、符合精神文明建设。所有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绘画,都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不需要创造,因为只要你无聊和无奈,会写字,人人都能写出作品来,公司根据无菌消毒的标准,对“我“的作品进行筛选,符合人民的需求,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白银时代的生活就是一场狂欢,那么白银时代,就是一个狂欢的年代。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动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赋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和”具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这也大致构成了”王小波”作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在都市文化当中的所指涵义或另一种能指的滑动,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或者说这是一种为王小波这个流行符号展开除蔽/除魅的活动,使其获得一种澄清的表达。 引 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为这个文学越来越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里终于出现的一次”意外”,我想这份意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小说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震惊与”文本的愉悦”[3],阅读其作品获得的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快感”,而这份快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蕴涵的”欲望”构成

[4]。当然,使其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与他在报刊杂志上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的大量杂文/随笔有关。 王小波属于那种身前平寂,身后”热闹”的作家,当然,所谓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无人知晓,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识圈/批判界/文坛[5]。王小波生前在大陆只出版过一本书《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xx年),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并且也是在”他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6]和在香港已经公开出版《王二风流史》之后才出口转内销到大陆,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陆于大陆文学界,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试想要不是《黄金时代》在台湾《联合报》上连载并得奖,他的小说在大陆不会那么快就得以传播。不久,在由华夏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活动中,讨论者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黄金时代》的性描写上,也就是把该小说放置在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主义的论述空间中展开。虽然文学解冻(新时期文学)之后,有许多小说触及到一些性描写,但还没有像王小波这样大胆而毫不隐讳自己的性兴趣,并在小说中作性狂欢宣泄,这种对性器官、性行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当时的文学界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似乎有点低级趣味[7]。 但自从19xx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意外逝世后,关于他的作品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突然成为了”都市文化”[8]的消费”经典”[9],这可以从”王小波热”在图书市场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杂文集、早期作品、剧本外,连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为书商们挖掘王小波的图书资源之一[10]。可以说此时的王小波已经游离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为一种可以充分被人们接受/误读的文化符号,并且是构造都市文化消费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产。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王小波五年忌”的哀悼叙述 20xx年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逝世五年忌日,《三联生活周刊》(20xx年4月15日出版,总188期)、《南方周末》(20xx年4月11日)等杂志分别拿出”封面故事”和文化专栏,对王小波的五年祭日展开”追悼”活动。《三联生活周刊》的主题是”王小波和自由分子们”,《南方周末》打出的标题则是”沉默与狂欢”。如果《南方周末》把王小波的选题设计成一种接受学的叙述,那么《三联生活周刊》则依旧延续了把王小波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言人继续对其展开追忆和哀悼,进而在话语层面上构成了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缺席的在场(拉康),一方面王小波已经去逝,另一方面他也已被抽离了本原的意义,而在能指的滑动中被赋予或寄予了不同的所指内涵。

…… …… 余下全文

篇八 :病隙碎笔读后感

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的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全书共六部分,两百三十六则。《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关于我们人生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繁琐的推理或考证,也没有精美的段落,有的只是朴实的陈述与精辟的思考,甚至是对于生命的幽默的调侃。

命运与生活

李泽厚说:“哲学探索命运,文学表达命运,宗教信仰命运。”《病隙碎笔》开篇第一句,便是“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生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我们常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作者把生活比作戏剧,我能读到的就是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所以作者承认生活存在差别的,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病痛、残疾,作者并没有自卑与怨恨,而是以他豁达乐观的心态理智地去面对,并将之展现与我们的眼前。他对生活的坦然与豁达,使我对他的坚强的意志无比钦佩。一个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透析,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他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他的身体里去的人,他如此坚强的活下来,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吗? 作者曾这样调侃:“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生命的豁达,对死亡的正视,从自然层面上升到一个哲理层面,从而超越了个体与自身的命运局限,提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道理,过程的精彩才是生命的精彩,“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此岸与彼岸之间,史铁生选择了彼岸,但是彼岸只能去跋涉,不能抵达,目的只是过程的方向,创造了过程,也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把死亡是一个节日,就好像苦读时盼望有一个轻松的暑假。是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亦有不能承受之轻。死不带去的一副皮囊,有时反而禁锢着人的心,灵魂。人生在世,庸庸碌碌还是叱咤风云,最后终归要化尘化土,那么,与其把死亡说成是生命的结束,倒不如说成是一个漫长的节日来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