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版式设计》读后感

《版式设计》读后感

最具欺骗性的平面设计理念是: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就一定要极具天赋。实际上,在平面设计的专业领域,天赋在商业中仅仅被认为是“操作娴”。天赋只是入门的条件之一。

平面设计的职业生涯往往也意味着你要有天赋且习惯孤独。天赋并不能保证任何设计师、任何设计项目的成功。

看完这本呢书让我看到了平面设计中许多经典范例以及对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获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无论是视觉识别、广告、包装还是其他项目,能产生共鸣

设计既要了解整个过程,又要和其他编辑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以求达到理想的书籍形态。之前,书籍设计师即所谓的“美编”仅负责书籍的封面设计,技术编辑负责书籍的版式设计,这种分工不仅没有考虑到整体设计的需要,并且使得书籍设计的过程和工作分散,出现各自为政、各顾一方的局面,致使书籍审美的整体性和格调的统一性受到影响。不管“小书、大书”,书籍设计应该把封面、版面、材料、印装等当作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来进行。割裂开来做的结果,肯定是缺少整体的美感,

在书籍日益商品化且竞争激烈的今天,书籍整体风格尤为重要,因此,这种分工形式应该有所改变。在书籍从书稿向书的转变过程中,设计师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因为设计师不仅是将书稿编排整理变成印刷文字的中间环节,也是从无形状态的内容到有形的立体产品的中间环节;他既是书籍的形象设计师,也是书籍形态的工程师,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设计思维背后的基本理念。整本书读下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受益匪浅。许多观点和设计观念颇为受用,书中大量的板式运用引发的自己大量思考,脑海中的想法也源源不断跳出来。只要能够下意识的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迈进了一步。”

…… …… 余下全文

篇二 :书籍设计与印刷艺术 读后感

书籍设计与印刷艺术 读后感

作 者:毛德宝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书籍装帧设计的图文书。从书籍的目录中可以看到,开始绪论全面思考书籍是个一个整体,第二章是书籍的大小,第三章书籍的材料,第四章书籍的蓝图,第五章书籍的制作,第六章书籍的印刷,第七章为书籍增色,第八章书籍成型。

人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捧起一本书翻看或是面对一套书的时候我们会它有一种感受,来自我们的,视觉、触觉、嗅觉甚至听觉的感受,指引我们做一个判断:要么对它爱不释手,要么厌恶至极,或者无动于衷。短时间做一个判断,便是这本书的整体印象。

书籍的作者是善于通过写书来体现自己的话,那么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更好的把书籍本身—作者、书籍内容、书籍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怎样把文字中的精神转变为可视可感的具体元素呈现在读者面前,怎样安排设计过程,怎样和其他编辑共同完成整本书的编辑和成书工作,怎么把细节做好,书籍设计不是一本书的全部,但是作为设计者,不得不考虑到这本书的全部,这就是整体设计书籍的第一步。

整体设计是对书籍外部装帧和内文版式全面、统一的设计,是在整体的艺术观念指导下组成书籍的所有形象元素进行完整、协调、统一的设计。就是要求书籍设计者对书籍由内而外的全部元素进行综合,全部地协调布局。

这本书中写道,整体设计包括开本、封面、插图、护封、扉 页、书脊、内文、版式、环衬、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封面、版式设计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内容。综合设计包括书籍类别、读者对象、承印工厂的机器性能、各种纸张的性能、诸材料的特性、员工技术水平、印刷工艺、成本的核算、价格的确定等综合因素。

把每种元素都看做整体的一部分,整体的风格鲜明、统一是一本书设计成功的首要标准。这是很实用的。

设计是一个立体、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是当代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书籍艺术为人类文化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关于“设计”书籍的读后感

1. 《设计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田中一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文章都不长,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或文字,都采取直线式的介绍方式。某位设计师一步步走下来,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这种介绍方式,看似是条理清晰,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潜在)甲方的限制,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不过,我以前所接触的各种书、杂志,大多是这样了。也曾感叹过,其实它们并没有展示出,或教给我真实的思考和设计过程。因为我只看到那只结成的苹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干,以及部分根茎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给养分的大树,更不知土壤、大气等环境。

之前对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肤浅的知道那些特征鲜明的几何形。但这本书为我展示了其后的大树。正所谓“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着他从小观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尝料理、介绍他认为是“日本设计之源”的琳派绘画等娓娓道来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学和其与西方美学的异同。(这让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游!)文中多次探讨西学东渐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以及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设计何以体现独特的日本文化。这对国内当前的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很有借鉴价值。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先生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笔朴实细腻,字里行间透着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气。总之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书。下面摘抄几段我划过的段落,和大家分享。

我的二十一世纪(1993)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 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叫做“空寂”的美学。破损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补,而漆本身的美渗入到茶碗中。这种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育书籍读后感

玫瑰,教育的理想之园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不管何时何地,谁收到玫瑰花都会怦然心动。你看,一朵有一朵的吉义。比如,“1朵”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8朵”是“真诚与坦白”;“99朵”是“天长地久”。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摘自《玫瑰与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为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我自知自幼农村长大,没有书香的熏染,师范里自己倾心于玩耍,而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浅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羡慕过李吉林童话般优美的文字,倾心过于永正幽默而活泼的课堂,感叹过支玉恒的四两拨千斤,震撼于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现在,面前放的是一本《玫瑰与教育》。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通过眼睛,我们有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愿望,更多的是疑惑:被说三道四、世人表面热心其实漠然的教育怎么和这么美的字眼、这么美的形象“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在她高雅的“清谈”中感受其深深的“忧患”,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

…… …… 余下全文

篇五 :质量书籍阅读后感

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原理的解释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读后感悟

20xx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抓质量水平提升 促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为了积极响应这一活动,安质部对科室质量员提出读一本质量书的要求。为了加强科研活动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对《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进行阅读,将读后感悟汇集如下,同时积极其它质量方面的知识,做好科研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在组织方面,全面质量管理是上层管理部门的工具,用来委派产品质量方面的职权和职责,以达到既可免除上层管理部门的琐事,又可保留上层管理部门确保质量成果令人满意的手段的目的。 原则上,总经理应当成为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总设计师”,同时,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职能部门还应促进公司在效率、现代化、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挥。 从人际关系的观点来看,质量管理组织包括两个方面:a.为有关的全体人员和部门提供产品的质量信息和沟通渠道;b.为有关的雇员和部门参与整个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质量管理工作必须有上层管理部门的全力支持。如果上层管理部门的支持不够热情,那么,向公司内其他人宣传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质量成本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建立质量体系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处都会用到数理统计方法,但是,数理统计方法只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内容,它不等于全面质量管理。

…… …… 余下全文

篇六 :陶行知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在读到“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产品经理该阅读书籍的相关读后感

读后感

《用户体验要素》第二版

读后感:

产品经理该阅读书籍的相关读后感

1、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

2、正确的产品形态不是由功能决定的,而是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用户体验设计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

3、转化率(conversionvate):通过转化率来衡量产品用户体验的效果,计算方式: 如:36个人浏览了网页,其中3个人注册并进行了付费。转化率=3/36=8.33%

4、用户体验开发流程中的五个层面

(1)表现层(surface):文字、图片、按钮等

(2)框架层(skeleton):按钮、控件、文本等之间的位置。

(3)结构层(structure):如何指导用户去某个页面。完事之后能去什么地方。结构层定义了导航栏上各信息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浏览不同的分类,结构层定义了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哪里。

(4)范围层: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过程(process):当整个事情还处在假设阶段的时候,它能迫使你去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一些粗略的点。能确定现在解决哪些事,而哪些必须要再迟一点才能解决。

产品(product):被定义的这个产品给了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了这个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它也提供了一门用于讨论这件事的共同的语言。定义好你的要求能保证在设计过程中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5)战略层:定义产品的目标

5、消费心态档案(psychographic profile):是用来描述用户对于这个世界,尤其是与你的产品有关的某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心理分析方法。

6、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仔细的分析用户完成任务的精确步骤的方法。

7、用户测试(user testing):请用户来帮忙测试你的产品。

8、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CMS)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孙雪峰《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书籍读后感》

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书籍读后感

近来我发现一本叫我爱不释手的书,它的名字为《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

在它的内容简介和前言后扉页上反复隽写着这样一段话:”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

现时正值冬季,一切诸如旅游.大运动量的健身活动,对于我这个身体常年有病在身的人来讲,是该“蛰伏猫冬”的时候了。这个时期,最好的活动就是猫在家里“读好书,充电”的大好时机,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捧起了这本好不容易找到的书,利用大把的时间细细读来,一是充实自己的头脑,二是给自己增加点文学知识“补点货”。要不,在这个飞跃发展的时代,自己会掉队跟不上趟儿呢!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才行!

翻开《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这本书,第一部分“世界最经典的散文”中收录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鲁迅的“秋夜”,其入选理由醒目的登载在书眉最显眼之处。它指出:(秋夜)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之一,(秋夜)是一篇优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秋夜)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全新的风范。带着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无比敬仰的心情,遵循主编们推崇的主旨,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

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这篇文章起意的特别之处给予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记得自己在上初中时,从十六中图书馆借到的鲁迅的《野草》散文诗集。我第一次看到“秋夜”时,文章起始处这样的文字映入眼帘,当时觉得十分诧异。后来语文老师专门就鲁迅这篇文章开头讲过,为此留给我深刻印象至今还记得。鲁迅在文章中先叙写在洒满着繁霜的后园所见到的情景。主要写了奇怪而高的天空,瑟瑟地做着春天的梦的小红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最后,鸟鸣声和吃吃的笑声使自己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文章由此过渡,转而写室内情景。室内的情景着重些以身扑火的小青虫。结尾处,并对这些执着地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的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表示默默的敬奠之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