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乡土中国读后感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13121634 蒋丝丝 女 广西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抵中国所有的乡村都在大国崛起中换了面貌,然其土性却是不怎么变的。乡土,乡土,其基本意义仍是泥土,若用更高级的说法表达,便是土地。华夏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先的便是农耕文化。在农耕文化中,土是根,土是本,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土地肥沃的地方更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地方。浅显点来说,土是人类生存之本。往深去思考,又不免发觉它本质其实是一种恋乡情结,一种对土地的执念。月是中国文人思乡托愁绪的载体,乡土便是游子心中的月亮。在本色一文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费孝通先生对土地的挚爱。

汗滴禾下土,中国劳苦大众的血泪早就与土地紧紧相连。这汗水,经过不断地周期循环,天上地下,黄泉碧落,将中国民众连结,逐渐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在时光洪荒中,乡土总是不失其本色。 庄子理想中的乡土生活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追求的乡土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眼中的乡土生活是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林逋期许的乡土生活是梅妻鹤子,信步闲庭。然而他们都不是真真正正的农民,也没有身体力行地到土壤上耕种过。中国的农民用7%的土地养活了23%的中国人口,历史却没有留下他们歌颂自己的只言片语。只能从“门外汉”笔下看到他们生活的气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然而,对于土里土气的乡下人来说,有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热爱的是足下的土地,别的无关紧要。于乡下人而言,土地不仅是谋生的方法,更是一种心安的慰藉。有了土地,便相当于有了生活的希望。前几年曾有人到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去租用土地,以期像美国那样实行大规模农业生产。价格虽高,却遭到强烈的反对。直逼得老一辈大骂孽障,不守本分。说乡下人的目光不长远也是有的,但他们更乐意的是土地牢牢地拽自己手中。自己想种南瓜就种南瓜,想种辣椒就不种芹菜。只要守着土地,他们便能“偏安一隅”。有了这种与土地相伴一生的执念,中国的基层才会稳稳当当。

…… …… 余下全文

篇二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

—读后感

吾爱看书,但也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在日记簿里写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因为还达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可以忘食,肚子饿了,我就会去吃饭的。虽然书本可以作为精神的食粮,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切不可忘食。

喜欢看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但由于时间的因素和自己“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匆匆地将这本书粗略地读了一遍。这本书的写作文字朴实无华,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语言。费孝通先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写出了中国乡土的切实情况,不得不让人敬佩。现代有些作家在写文章时,故意卖弄笔墨炫耀文采,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此文到底说些什么。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文章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能给社会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这样的文章就是好的文章;表面繁华,内涵欠缺,也不是好文章。

《乡土中国》写到“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多少有点数典忘祖的味道。我认为我身上也是带着土气的,土气是与乡土分不开的,从土气中可以看出人的朴实淳厚;不像那些富丽堂皇,总给人一种距离感。 在中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百分之七十,国家要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和富强民主,三农问题就不容忽视。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何让城里人认同乡下人,这些都需要解决。实体需要平等,观念也需要平等。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了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现在在法制下乡的情况下略有改变)。“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我想来自农村的人对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有所耳目。在乡村,整个村里的人或者旁边几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这种熟人社会,即使发生了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私了,或者找个德高望重者来作中间调解,事情大多会得到满意解决。如果迫不得已打起了官司,这两家目前的纠纷解决了,但在乡村也可能就从此变得老死不相往来。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学生,先前我是比较赞同法治下乡的,但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和自己的经历,现在我还是比较赞同乡村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所谓的人治就比法治的效果差。法治要有法治的土壤,没有培育出适合的土壤,法治也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的东西腐化了太多古老的遗迹,那本属于我们的记忆也渐渐地残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存在的实物不再有,只剩下虚幻的回忆。乡土社会也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入侵,若干年后,乡村的人会不会也变得那么陌生呢?也会不会,随便一件事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

…… …… 余下全文

篇三 :900多字《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有感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老收集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因此,书中的内容就现今而言,有些结论已经经不起时代的淘汰了,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了,不过还是有其参考的价值。

费老说过:“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的确,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很多关于乡土社会的情况已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分崩离析了。

也许像绝大多数城市人所认为的以“乡土”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村落社会满是一身土气,一个灶头再加一把锄头,但是文明绝不是饰品盒上的包装只是一时的华丽;书上的历史即使粉饰得再怎么五彩斑斓,退留下的也永远是墙上褪不去的那一块块黄土,也只有它还在静默地守护着历史的这份遗产,支撑着文明从古至今的绚丽。

乡土的确是很土。但土气的只是生活,文化却是古董,精神就是贵族,这一切都不会因为时间而衰落。而且我们强调的创新并不是对过去的剔除,创新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而精神文化的价值是不会应时代的变迁而淘汰的。“生于斯,死于斯”的传统社会也早已代之以流动的现代性。但是乡土的这种精神,我们却可以坚守。那是一种从熟悉而来的信任,那是一种邻里点头间的嘘寒问暖,那是一种礼制大于法制下的安守本分,那是男女搭配各自有分工中的自得自乐,那是我们城市文明的缺失处,那是我们当代社会只顾经济高速发展而从高处丢落的遗憾。

在当代的城市人眼中乡下就是一个落后的、守旧的和贫穷的村落,他们自以为是时代的天之骄子,鄙视一切与其身份不相称的物事。这是多么悲哀的事!精神的匮乏者却去鄙视精神的富有者!乡土社会的一代特色是自然,是淳朴,其生活不需要虚伪,不需要一字一词的修饰,只需要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一句的问候。乡土社会注重信任,承诺已经深入骨髓,而不需要如城市人般为其信任做保证,要画押,要担保,在乡村就是那么一个彼此的眼神,彼此的一声就完成了信任的交流。这也是现今城市文化的一个缺陷。

…… …… 余下全文

篇四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

《乡土中国》读后感

前序:怀着无比憧憬的大学梦,我如愿地踏入了邵阳学院这座美丽神圣的象牙塔。刚进入大学,我听学姐、学长说:在大学里,我们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以外,我们还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辅修。进入大二,在接到选修课通知的时候,我很果断的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因为她不仅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还能对文化、身心、道德修养起着熏陶、引导作用。虽然总共只有六节课,但通过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我深深地陷入到了中国文化底蕴的氛围中。

通过陈凡老师的推荐,我了解了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以及他的名著《乡土中国》。虽然,我第一次接触社会学和乡土文化概论,但通过费老师的深刻剖析和理想思考,我已渐渐地被乡土文化的氛围所吸引,所陶醉。

《乡土中国》共分为十四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经过一个星期三度的咀嚼,我深深地理解了《乡土中国》著作中提到的中国深厚乡土文化和封建礼俗制度。下面我就针对看过这本书各个章节后的感受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1、“乡土本色”、“礼治秩序”、“无讼”——礼治与法治的衔接

在“乡土本色”这一篇中,费老师讲到:“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礼治秩序”这一篇里,费老师主要讲了“礼治”和“人治”“法治”的区别,他说“法治”其实也离不开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在“无讼”中他说: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

或许,乡土社会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大阻碍。“旧俗”是否一定要破?“法治”的推行是否要完全抛弃我们两千年来的乡土习惯?法治思想能否与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亟待思考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一向不爱看太过学术的研究著作,因为自身能力的局限,也总觉得这些太过枯燥与晦涩。正由于这种心态,因而选了相对而言略显单薄的这本费孝通先生的作品——《乡土中国》 在费孝通先生对于这本书的重刊序言中,我大概了解这本书的14章内容均围绕着“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所展开的探讨。费孝通先生同时也写到他在书中所涉及的乡土中国,并非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涵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社会,那些影响同时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了发生作用。

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得是生动而又形象的例子,就似一位极富经验的导师将生涩难懂的知识用他平实精简的言语娓娓道来。而事实上,这本书正是费孝通先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所整理出来的14篇文章。从文章的论述中,费先生描述了具体的农村社会的结构、风俗等各种生活细节,深刻透彻地探讨着中国乡土社会。而接下来,我将从费孝通对于乡土中国的探讨中发表我的观点,以乡土中国看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

在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中,费先生所指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城市人因为乡下人的土气而藐视他们。而何谓“土”?“土”便是指乡下的泥土,乡下人均以农业为生,土地便成了他们的命根,他们就与土地不可分离。依赖于土地便造成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性,因此,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而农业小生产的生活小制度不需要太多人来分工合作,人们靠着祖祖辈辈的经验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导致了人们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也就因此,村子与村子之间往往都是独立的。这种聚村而居的方式,都带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也就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在地方性的限制下,人们便生长于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环境下,而这种常态生活的最终结果便是终老是乡。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这个“熟悉’是指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乡土社会里人们安于土地的生活,有熟悉至信任,简单而又质朴的生活方式,或许就是城里人所藐视的“土”。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

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

(费孝通)

在本书中,费老共用了十四个部分来对中国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和分析。深刻描述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在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礼治秩序、无讼和无为政治几个部分中。我更是深有触动,我出生在农村地区,但是这些以前自己都没有系统的思考过,而现在却发觉到这些东西潜在的影响了自己这么多年。每年过节的时候我都要陪着家人一起回老家去过年,接触却没有发觉,而通过这边书,我看到了农村也有许多特殊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 商业性

由于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特点,受血缘和地缘的影响,一个人一出生就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乡村的社会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也因此乡村的社会的贸易在那个年代看来,是充满人情味的交易,这对于的城市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并不是说乡村就没有现代意义交易,因为这是动态的发展的社会,那是时候的乡村的生活方式在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 文字的作用性

在文字下乡的两个部分中,提到了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是出于乡下人的“愚”,同时运用了许多例子来说明,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并不是愚到不识字,只是缺乏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且在乡村文字和语

言也并不是唯一能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而这种工具本身也是有限的。就像书里所提到的一样,乡下人是很少认识字的。可是乡下并不像城市里一样,只要你想看书,你就可以有条件随时去找到读书的地方,并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在城市,可能每个人的家里都会有很多书,但是乡村的家庭,你可能很难找到一本像样的书籍,在那个时候事实上,乡村人也是用不着文字的,语言已经是他们认为足够传递他们世代间经验的工具了。当一个人碰到难题时,他总能在一个比他年纪大的人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想,是不是因为诸如这样的一些原因,才会增加了文字下乡的困难或者说文字下乡的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用语言代替了文字的功能,人们不会或者不知道用文字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又或者说是某些文字缺失的原因?如果他们之间有关联,那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要将文字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呢?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1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在我的周围圈子中,有个很贴合费先生所讲的乡土本色的想象。我的很多好朋友送给了我一个调侃的称号,叫做:土人。当时我在第一次听闻这个称呼时,并没有感到诧异,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在我看来非常有深度的称号。

此次,在拜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之后,我对于“土人”这个称号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好感。“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乡土占据了中国人民太多的感情,先人们靠土地吃饭、生活,靠乡土建立感情依托,靠乡土让中国成为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华王朝,我们不能抛弃历史而仅仅着眼于现实,中国的根基来自乡土。“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土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因为离不开泥土,所以乡下人懂得泥土的可贵,我的童年就是在乡间度过的,在记忆深处,我能想起的是大片的庄稼和手挥镰刀的农民,我特喜欢泥土的味道,我喜欢把大把的小麦同时塞进嘴里不断的咀嚼,这些对我来说都已经变成了很遥远的回忆。或许对于乡土的回忆是许多游子共同的心念吧,许多华人华侨在老了之后,都想回老家看看,再一次见见曾经的人,踩一踩故乡的土,这是乡土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恩赐,也是每一个乡土人的共同心愿。

文字下乡

在城市人眼中,乡下人=愚=笨=无知,许多穿着新潮的城市男女在见到一个背着大包小包来城打工的农民时,多半会默念一声:乡巴佬。把乡下人等同于愚昧,真是太可笑的一种行为,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认识,乡下人在城市中表现出的种种不知所措,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上必然有许多偏差,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如若让一个城市人进入到乡村中生活,恐怕也是得差错百出。

认为乡下人愚昧无知,所以城市人主观臆断想通过文字下乡进行挽救。不得不承认,学习文字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是在陌生环境中生存的基础。但是,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并不一定十分的管用。乡土群体是一个Face-to-Face Group,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社群”,在乡下,人们出于一种熟悉的环境中,邻里邻间,走门串户,只需回答一声:“我!”。主人便知道来者何人。当彼此熟悉的程度达到另一种高度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便知道你的用意,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 …… 余下全文

篇八 :《乡土中国》读后感

土之味

——读《乡土中国》有感

这本书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从“土”到“愚”到“私”到“礼”??等等,我仿佛走进那充满土之味的乡土社会当中去了。

《乡土本色》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于是本篇便以“土”字开说,从“泥土”到“土地”再到“土气”。乡下人发起于土扎根于土,土之于他们既是命根子又是神圣的,他们不能像游牧者和商人、工人那样随意迁移,因为“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他们只是迁移速率慢一点,或者迁移了以后还从事老本行。乡土社会另一特点是地方性,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下,农民喜欢聚村而居,但村村之间却存在隔膜,狭小的活动范围使得乡土社会容易成为一个“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礼俗社会”,用作者的话就是“面对面的社群”。熟悉产生了不说自明的潜规则即礼俗,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就是“去熟悉”。“土气”就是这么一回事,“土”给人的感觉就是“沉稳”、“古老”、“长久”,只有“土”的人,才有足够长的时间去“熟悉”,而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不喜欢“土气”的原因,即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同,一个日日新,一个年年旧。

《文字下乡》反驳了现代人认为乡下人“愚”的错误思想,指出“愚”是相对的,不能仅仅凭借“文盲”就给其冠以“愚蠢”的嘲讽,因为他们哪有城里人的教育条件,再说,“面对面的社群”中,有时候文字是没必要甚至是多余的,还有除文字以外的许多符号可以传情达意的。所以乡下人不愚,不过文字下乡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将文字的产生分为时空阻隔两大原因阐述,《文》里稍提了空间,《再论文字下乡》着重解释时间阻隔,并从时间继承方面论述了乡下的乡土性。安定的乡下社会世代变化小,全靠经验传统一线牵,后辈把前辈的经验拿来就用,“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通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所以前辈与后辈之间时间上的间隔也可相当于没有。所以结论就是,时空间隔都相当于没有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有语言而无需有文字的社会,文字下乡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