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书名:《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别:20xx年10月第1版

《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在拜读他的《乡土中国》前,我认为他一定是个高高在上的老学究,然而了解后才知道他要比想象中

《乡土中国》分为14篇文章。

第一篇:乡土本色

在这篇文章里,费老反复提一个词“乡土”,他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样的简短的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我认为这样的一句话突出了乡村和土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最有乡土气息的当然是乡村,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9亿多。农民无疑是与土接触最多的人,所以与其说是中国的社会具有乡土性,倒不如说是中国的农民或是乡村。土对与农民来说也是命根,因为扎根土中,他们才能世世代代的繁衍下去。因此费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子说明了“土”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

我同意费老所述的“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正是农民劳作和住宿的固定性,才会形成无数的聚集地,人与人的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才不是孤立排斥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往来,增进了感情。这与现代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单调,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农民不像牧民和工人一样的自由,但是这样反倒比他们更稳定。虽然费老多次用到“土”这个词语,但是丝毫没有贬低,从本篇文章可以看出费老对中国的乡土之根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对中国的乡村社会有独到的研究。

第二篇:文字乡下

不知何时起开始有了城市人与乡下人的间隙,城市人多半看不起乡下人的,嫌弃乡下人脏、愚、穷。可是那些自认为高于乡下人的城市人有谁能保证他们上数至他们的祖先都是城市人?说乡下人愚是以什么为评判依据?在这篇文章里,费老跟我们进行了分析。他举例说;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门,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个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那显然这个司机认为这个老头连车子来了该往哪边站都不知道,那就是愚。但是大学生把包谷误认为麦子,那她是不是也算是愚呢?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当我看到费老所说的“乡下人与城市人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知识比不上城市人,而并不是智力有问题”这句话后,心里顿生一股暖流。是的,在农村大家不用知道孔子的《论语》,不用知道牛顿的三大定律他们依旧生活得很好,当然我绝不是说乡下人就不需要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二 :乡土中国 读后感

于宏观角度发散性地抽象出中国社会的根性

《乡土中国》,一部抓住中国社会根性的社会学著作,有着其创新的思维方式,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是费孝通把社会学中国化的代表。

《乡土中国》是费老在学术高峰期所写,如他自己所言,初生牛犊,在学术研究上有一股闯劲,于是,在思维上便放得开,以一种发散性思维进行了乡土中国的探索,抛开了我们习惯的系统化,严谨化。而是以行云流水般的思维,从多方面,多层次,对乡土中国进行了探讨,所以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费老的学术可谓先表达,后证实。这与我们先确定正确性后讨论的做法可谓大相径庭。这也是费老独特思维所在,他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没有了担心错误的束缚。

看过这本书,我必须说,社会学的思维是精妙的。费老没有具体的描写中国社会的种种,而是从中提炼出一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系统-----乡土情结。第一篇里,关于乡土本色的讨论,点出了中国社会基层,即乡下人。费老对于乡下人“土”“愚”的概括,或者说对常人观念的颠覆,为“土”“愚”的辩护。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在写该书前,费老进行了农村调研,从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他以中外的社会对比,详细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产生的原因,让乡土情结表现得更为透彻。而他同样提到了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冲突,乡土社会的“生于斯长于斯’、熟人社会已经难以应付现代社会。我想这也是费老对中国社会难以前进的一种分析,乡土社会的观念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了新的时代。在这里,不禁感到惊讶,费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方面的多角度阐述,如中国小农经济与西方工业生产对比。熟人关系与陌生人社会的对比,清楚地展现了两种社会的差别,也隐含了乡土社会在发展中的流弊。在广阔的社会中,这种乡土的习性是普遍存在的,确实不易发现的,因为每个人都受其影响,都已习惯。只有从宏观角度,发散性的去探索才会有所收获。就我而言,让我谈乡土,我大概会仅仅从乡土的习俗文化上入手,去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与乡土有关的东西。而却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探究,这或许就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教会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超然物外,看清事物本质。

…… …… 余下全文

篇三 :乡土中国 读后感

《文化概论》作业

我的乡土情结

———读《乡土中国》有感

城市建设系09级地理科学一班

刘广杰 学号:0941004031

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细细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时间有些仓促,但是感觉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的特别透彻。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将近70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7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乡土的气息依然在我的心中存在。

今天的城里人不明白靠种地为生的人对泥土的感情,只懂得拥有一块城市地皮的可贵。机灵的城里人几乎可以是不劳而获的炒作一块小地皮或是地皮上的小房产就可以过得比乡里人滋润百倍。或者,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那里收购些土色、土香、土气的产品,到城里贩卖得个好价钱。更有人一到周末,就逃离城市的喧嚣与污浊,休闲地钻到乡下的树林里嗅闻着空气中散发的清新“土气”。其实,城里人并没能离开“土气”,只是身上沾着“土气”又不能明白“土气”的真谛,吸着“土气”骂“土气”罢了。而对于从小生活在乡土气息的我来说,“乡土”二字又别有一番韵味。

还记得那熟悉的乡村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

乡下的巷子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芬芳;夜晚在池塘边,你会听到田鸡的歌颂;广阔的草原,你还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村落的周围是巍巍群山。北面的一座山像天上的一盏灯,小村落就座山脚下。这座山上有葱翠的松树和枝头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远眺望去,像一幅颜色明丽的油画。听,这村落开始沸腾了。小鸭子在叫着争食,孩子们正在上学的路打闹;大人则拿着镰刀忙忙地向地里走去。 田边的小草,棵棵小草伸伸懒腰,仰起小露水的面庞,甜甜地浅笑。路边的小野花润泽了,清风拂过,它摇摇身子就分收回阵诱人的香味。

读完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感悟和教育。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 …… 余下全文

篇四 :念乡 读后感

念“乡”

------读《乡土情结》有感

数学系10级 朱洁 10101511243

日光倾城,原来是吒紫嫣红。

氤氲朦胧,如沐春风。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一说成空。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烟波画船。

满愿春色关不住,冥冥之中,

却随去路中??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

的土地,我们的心坎上总为那个称之为

“故乡”的,腾出一大块地方。它可以

是居住着爸爸妈妈的温暖的小窝;也可

以是充满回忆的小镇;更可以是育我养

我的祖国。它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留恋,

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在失意时,在失败时,在苦难时,都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那不正是我们的“故乡”吗?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打从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与它有着千丝万

念乡读后感

1

缕的联结。可这个结,叫什么,我却不知道。

直到学了柯灵的《乡土情结》之后,才了解,这个结叫“乡土情结”。文中。作者在文中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之情升华到了爱国主义。“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

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

血肉,不可分割。”从小就

长在上海的我,在我念大学

之前离开过这篇土地,也更

不知离别乡土的滋味。刚进

大学,看到同宿舍的姐妹们

背井离乡来上海求学,觉得

他们非常霸气,可是夜深的

时候,尤其是端午,元旦这些个本可以和家人共度的节日,她们默默抹泪,我总是不解。我一直认为,就应该乘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又有什么好感伤的呢?也许是我没有尝过背井离乡的日子,不能理解她们。读完此文,才了解到,就算是铮铮铁汉,内心也还是被一块叫“故乡”的地方给牵绊住的。如果人心中没有任何羁绊,那他应该已经进化成“神”了吧。

前两天在网上碰到异国求学的朋友,他总是念叨怀念上海的小笼包,怀念上海的小馄饨,怀念“吴侬”软语的上海话,怀念上海不够清澈但却有种特别味道的空气。每次说到这里,我这能苦笑,表示没有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城记》读后感

《读城记》读后感

——樊惠琴

一次偶然,整理儿子的书架,随手翻到一本易中天教授的《读城记》,竟一下子被吸引了。读了易中天教授的《读城记》,让我觉得的确是一本饶有趣味的书。走南闯北的人不妨一读,足不出户的人更可以细读。走南闯北的人读它,因为自己对某个城市已经有了印象,再听听易教授的说法,不禁津津乐道、忍俊不禁;足不出户的人读它,等于跟着易教授去旅游,长了见识,见了世面。

一、 城市的魅力

《读城记》共写了七个城市,从目录的标题上看,对各个城市的总结就很到位。易教授把北京称作为“北京城”。所谓“城”,就是古代的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大夫采邑。北京曾经是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的京城。北京更是新中国的首都,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全功能城市。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城。是城就有城墙,有城墙就有城门。北京的气派是大,有容乃大。而且大气,是王者之气。北京的胡同特多,而且起的名都透着一股乡土情结的亲切感。例如:米市胡同、酱坊胡同、盐店胡同、豆芽菜胡同、狗尾巴胡同等等。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鲜活、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的城市,北京是全国人民心中向往的首都。

1

上海则称为“上海滩”。什么是滩?滩没有圈子,是一个开放的格局。是滩,就很开阔,没有边际,气度非凡,海纳百川。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旧社会,上海滩的名声不好,被称作“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场所,但上海又是工人阶级最多最集中的城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金融、商贸、工业和航运中心,又是文化精英和艺术大师群英荟萃的地方。上海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积淀的产物。上海一旦崛起,全世界都将刮目相看。

广州称作“广州市”。如果古都是“城”,那么商埠便是“市”。专门用来做交易买卖的地方,叫作“市”。广州商街林立,生猛鲜活,广州的活力让人惊异。

…… …… 余下全文

篇六 :精读:乡土——读《乡土中国》有感

传统中国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时候,正直春运返乡高潮;写这篇读书报告的时候,正是羊年的正月,外边爆竹声声,夜晚的楼房映着灯笼喜庆的红色,归乡的人儿说着生疏却依旧熟练的方言。费孝通先生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性的。”先生19xx年著毕此书,19xx年出版。时隔七十多年之后,我代人再看此书时,或多或少总觉得生疏,毕竟,我们学习生活的城市,已经在发展中改革中慢慢的接近现代的生活习惯,而这个“现代的”是更符合工业化时代特点的、更偏向于西方近代文明的习俗。那些深入国人骨髓中的乡土性格,却又在我们这一代渐渐褪化。只有在每个中华人都欢庆的节日中,对“乡土中国”这四个字,才分外的有感触;只有在淳朴依旧的乡村,先生的字字句句震撼我心。

因此,在本文中结合现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剖析。

一、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

先生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言“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在当代中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土”作为形容词的用法,描述一个人不合潮流,不开通:~里~气∕ ~头~脑①,李实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中对乡土二子做如下解释: 中国文化中的“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缘关系,这体现出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随着社会的演变,这种宗法血缘关系逐渐淡化,但长期流行的宗族乡党观念却积淀在人们的文化之中,由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乡土”。土,即土地,以农立国,必重土地。孟子把土地当作立国的“三宝”之一,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荀子更是强调“土”的重要,认为“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可见,“安土”即是“安居”,人若不安其居,则离乡远涉,国家失去民众,就会造成“无人则土不守”的局面,国家就会由此而败亡。儒家强调“安土”,其目的在于兴国。要使人们“安土重迁”,除“制民之产”外,最重要的是施行礼乐之教,行礼乐之教,“则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使人产生“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这即是儒家的乡土之教。② 这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娘》的读后感

《娘》的读后感

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啊,我们欠父母的恩情却是倾尽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读完整篇散文,我被作者母亲的那种深沉的母爱深深的折服了。作者用了几万的文字书写了娘的一生,痛彻心扉地剖析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是一部描绘娘艰辛一生的作品,它给我的触动,不仅在于母爱的伟大,更在于作者心灵的独白和忏悔。

我无法想象,一个在中国文坛享誉盛名的儒雅作家居然会如此的对待生他养他的母亲。文中,中国女性特有的隐忍与蒲苇般的韧性在“娘”的身上鲜活的展现出来;而作者儿时那种虚荣、愤世嫉俗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湘西妇女,为了儿女的生存,不得不忍受世人的嘲讽四次改嫁,在不幸的婚姻中顽强而争气地活着。她从不去想接下来的生活会怎么样,只是坚强的一步一步迈下去。尽管生活那么艰辛,那么的不尽人意,但是她始终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即算是在她病瘫两年之后没有工分养活家人时,为了儿子的学业,为了给儿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拖着羸弱的身躯走家串户、拾捡他人遗落在田里的稻穗,支持儿子的学业。在被当成流窜犯抓进公社时,面对儿子的质问,面对儿子的虚荣与不理解,她依旧选择了隐忍。在她乞求儿子相信自己的那一刻,我被她心里的那一份渴望震撼了。哪怕其他人都不理解她,哪怕别人再怎么

往她身上泼脏水,她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她却对自己的儿子存着那一份希冀:希望他能理解自己,渴望他能无条件的相信自己。这是一位伟大母亲在对儿子深沉的爱中一点点卑微的请求,可是被作者无情的抹杀了。作者的虚荣深深的伤害到了她,我无法想象当时的她会有多么的痛心,更加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将这一道伤痕抚平的······ 在作者如愿考上大学、分配工作、选上人大代表,成为一方的知名人士后,对于母亲的乡土情结,朴素的母爱,他依旧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娘”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与城市的繁华、忙碌可谓是格格不入。好不容易找到一条通往城市,融入当地生活的路径,也被作者无情的斩断了。终日闲着无事,病情非但没有如作者所想,慢慢调养好,反而是每况日下,日益虚弱,终是病死在医院。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早些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林清玄散文》,拿起书来细看,蓝白相间的封面于隐约中透露着一股袭面而来的清丽之感,再仔细品味作者的名字,思绪仿佛立刻回到了忙碌的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曾在阅读短文中遇到过林清玄的文章,也就是那时候起,便被他清丽、充满禅意的文章深深的吸引了……

翻开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林清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有点谢顶,头发长而蓬乱,面带着些许微笑。照片下有几行小字,是他的简介。于惊讶间,终于了解到,原来以为会是温柔娴静的林清玄“女士”居然会是个男子,没想到,在他的笔下会流淌出如此细腻、敏感的文字,在他的骨子里会流淌着如此浓重的乡情……

林清玄是虔诚的佛门弟子和不疲倦的佛学宣讲者,读他的散文,总能于平实的文字中感受深邃而朴实的佛理,80年代中期以来,林清玄散文的佛学意蕴日渐浓厚,宗教称为他独特的个性色彩,很多人称他为“清玄居士”,他的菩提系列将人引入一个凝定,恬静,肃穆的宗教氛围,晨曦,菩提树,佛鼓,红尘……在文学创作的林眼中,看透了争名逐利的人间世相,他时时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性象征,从繁华街头的枫香树上,从露珠上,他看到纯净与傲骨,看到不肯为日渐恶劣的环境而低头的不屈风采。只要保持一份安宁的心境,一些沉静的智慧和一种温柔的心情,便能抵御都市的种种污染,从中发现美丽。

林的作品对以散文集出版,通常多为散文、报道,偶尔会出现一两篇小说,就是早期的《法圆师妹》,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军队班长和一个自小在尼姑庵长大的小尼姑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的故事看似曲折却又顺乎自然,兜兜转转之后,两人又神奇的相遇了,只是早已物是人非,记得文中有这样的几句话“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也许就是这样,因为班长一时的犹豫,在他们转移的时候没有带走法圆,所以法圆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她成长的尼姑庵,而又在以后的很多年后,班长在一家旅馆偶然又遇到了当年错过的法圆,人生总是在相遇和错过中不停的转换着,当时法圆师妹就对班长说,“有些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这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过着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相逢,人生就是这样”。此时的班长也许会悔恨当时没有把法圆带走,但命运就是如此,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而今,又因为种种联系又神奇的相逢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