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情感化设计 读后感

1.对话主题:

如何实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2.作者的主要观点:

情感化在设计中非常重要。

3.文章分几部分说明?各个部分“次要观点”: 四个部分

a.产品可以将情感信息元素从设计者那里传递给使用者

b.有感官层面,行为层面和反思层面

c.设计是在深刻和广泛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人们使用的产品

d.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你必须要懂心理学和人类学

4.文章的基本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围绕Donald Norman: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好的设计者要帮

助企业制造出不仅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而且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的

产品。

Donald Norman:情感化设计

————读后感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以“情感”为主线来讨论、阐释各种设计,不是单纯的设计指导,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阐述。明确的指出了人们日常接触的物品中那些让人感知舒适愉悦的设计主要从三个方向寻找突破。

其一,人的本能,即设计的外观。漂亮的外观设计让人愉悦,人们因为愉悦而忽视设计的缺点。

其二,人的行为,即交互设计部分。为用户设计预想不到的动作带来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第三,人的反思,即人的思维。那些怀旧的设计或许并不好用但依然能给用户带来怀旧的愉悦,原因在哪里?因为它唤起了人的回忆,激发了人的感情也是情感化设计的精髓。 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我们日常使用的日用品,电子化产品以及网站产品你会发现,每一类型的设计都逃脱不料这个三个方向。而分析每一种产品的好坏也就有了依据。比如哪些需要占据人类眼球等直觉的设计必须关注人的本能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所以在用产品设计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的时候,你第一步要做的判别是眼前的东西属于哪个方向的设计。在这个方向感知眼前的设计是符合人的本能,行为或思维的。

那么最伟大的设计是不是在这个三个方向上都要做的最好呢?必须让人在感觉上舒适,使用上便捷,情感上喜爱呢?我个人的观点决定伟大设计没有共性,还要取决于人们在特定环境获取的知识,文化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一种好的设计可能在欧美人的生活习惯下它符合三个方面,但是在亚洲或者非洲用户手里可能不能满足设计的任意一个方向。所以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设计出现。

…… …… 余下全文

篇二 :情感化设计有感

《情感化设计》是Norman的力作,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且不做设计的民工,应该先去看看Norman的《设计心理学》。估计看完后者再看前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1. “美观的物品更好用”

这是一句不那么好理解的大白话——一眼看过去好像没有办法反驳,但是一下子又想不清楚为什么。Norman用了一章来解读。

“正面的情绪对学习、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关键。”

“人在焦虑时,思路变窄,仅集中于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方面,甚至会重复操作。美观的物品使人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是相互影响的,上面的两句话这应该是心理学领域一个很直白的观点吧,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新鲜的发现。 “负面情绪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细节方面。正面情绪更容易让人注意整体而非局部。”这个结论很有用。不过,反之是否也成立?多注意整体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是否更容易产生正面情绪?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幸运是一种很容易习得的技能,个性测验揭示不幸的人通常比幸运的人紧张,研究已经表明,焦虑会分散人们注意意外事情的能力,其实跟Norman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另一个角度想,容易紧张的人会不会更加喜欢美观的东西或更注重审美?因为这是他们减轻焦虑的一个好方法。喜欢美观的东西--减少焦虑--更富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喜欢美观的东西……这似乎是一个正循环。很多艺术家都有mental problem,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关?

2. 对产品和设计的启发

扯了半天,回到产品和设计上来。产品设计的易用、视觉设计的美观,肯定都是对用户的体验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界面,广告、文字链满天乱飞,导航入口到处都是,只能让人在注意力支离破碎之余,产生焦虑和负面情绪,让本来就不佳的体验雪上加霜。并不是说应该把功能和内容隐藏起来,而是在没有十足把握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因为“过犹不及”,想一口塞成胖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没吃进去,活活饿死。

…… …… 余下全文

篇三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工业史论文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对于情感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是物品的创造者与设计者,也是消费者,所以“人”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贯穿始末的主角。

设计者在创造一个产品的时候,除了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多数人没有去认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人与物之间浓厚的情感交流。

Donald A.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

本能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外观的美感,行为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的方式,而反思水平的设计关注的则是产品的形象与给人的印象。

我们常常发现:美好的物品会更好用。那是因为美好的物品会带来美好的情绪。情绪会改变人脑解决问题的方式,情感系统会改变认知系统的运行过程。当我们觉得轻松愉快时,思路会拓宽,变得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简单的说,就是让人更容易找到所面对问题的答案。 积极的情绪会唤起好奇心,激发创造力,使脑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有机体,所以这时的人们更容易接纳干扰而去注意任何新的思想和事件,很少聚焦于某事。

消极的情绪则会调动所有的注意力,并将其聚集于细节部分,集中在一个主题上而不分心,并逐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情绪状态对设计有如此重要引导作用,在任务发布后,大部分的公司会选择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头脑风暴,而不是批评严肃的氛围。以众不同的创造性思考需要正面情感所引发的轻松状态,这在创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实践阶段,项目经理经常会限定在一个只比感觉充裕稍短的期限,这是因为负面情感引起的注意力聚焦,能让人们更高效率的完成预期的任务。

挑战应该被看做是机遇,设计者从不缺少设计的物品,也不缺少研究的新方法。

反思水平存在于意识、情感、情绪和认知的最高水平。只有在此才能体验到思维和情感全部潜在的影响。解释、理解和推理来自于反思水平。反思水平最容易随着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变化而变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情感化设计与设计心理学读后感以及设计实例分析 - 副本

情感化设计与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在心理学上,人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包括三个层次:

本能, 行为和反思。本书的作者根据这三个层次,对情感

化设计进行了阐述。

首先,人的大脑有三种加工水平,其中,本能水平是自动的预先设置层,行为水平支配日常行为中的脑部活动,反思水平则是脑思考的部分。这是全书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从上至下是知觉驱动,从下至上是思维驱动。作者举了过山车的例子,坐过山车本身是会引起对害怕的本能感觉,但是过后又会因为是一种冒险刺激行为而感觉良好,还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所以坐过山车的行为是本能水平的焦虑与反思水平的快乐pk的结果。

针对这三种加工水平,设计也可以划分为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

本能水平的设计指的是产品的外形。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

行为水平的设计应该是我们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讲究效用,重要的是性能。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能否延续,关键就要看两点:是否能有效地完成

任务,是否是一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这是行为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会比较复杂,变化也较快。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物品的特殊品质使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我们就会对他产生爱。

举例说,我们购买外观可爱有趣的物品,出于我们的本能,哪怕很多东西将来我们用不着,甚至同其它物品并不相配(如房间的各种装饰),但为了“好看”,有时我们会甘心掏钱;我们购买方便使用的各种工具,出于行为水平的反应,“如果功能不足或者没有益处,那么产品几乎没什么价值”;我们购买一些旅游记念品,哪怕他们看上去很普通,又不精致,也没什么功能,但却满足了我们反思水平的需要,在回忆的时候,它们往往十分重要。

…… …… 余下全文

篇五 :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杭电 唐子璋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设计一件产品还要考虑情感,我只是简单地认为,产品就是用来解决某些事情的,只要能将问题事情解决完,不就OK了吗,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此观点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书中讲到,一个产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三点:可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这三点包括了产品的情感成分和实用成分。作者指出,在一个产品的设计里面,往往包含的情感成分比实用成分更重要。在外观上让人感觉快乐的东西会使人更好的工作,比如说电脑吧,原始的电脑是黑白色的,要是让我们现在用黑白色的的电脑来工作学习,和用彩色显示屏的电脑来工作和学习,我想肯定是后者的效率高,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美感,以此来带给你快乐,然后促使你更加努力的工作。

除了外形的美观,还有就是产品的使用带给你的感觉也可以促使产品受到欢迎,即使有的时候产品实用性并不高。比如过山车,过山车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恐惧,而且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它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其有两个原因:一是可能有人喜欢害怕的感觉,喜欢伴随着危险产生的高度生理唤醒;二是喜欢坐过山车后的感觉,战胜自己的那份喜悦。这两点都不是产品的实用性带来的,而是由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带来的,所以让一个产品受到欢迎,不仅仅是产品带给使用者的使用价值,还有产品带给使用者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感。

书中还讲到了认知和情感系统的三个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在运行中,他们之间会相互对抗。文中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点:传统的工具外观是漂亮的,但是它们效用的回忆是消极的,这就说明,认知的本能和情感的反思是相互冲突相互抵抗的。而在设计中,这种冲突时常有的,甚至是无法避免的:真实的产品提供了一连串的冲突人在多种水平上解释一次经历,但是吸引这个人的东西并不一定吸引那个人。在上述的三个水平中,本能水平的设计与产品的最初效果有关,涉及到了产品的外观,质地和手感,而行为水平与产品的效用以及使用产品的感觉(功能,性能,实用性)有很大的关系。而反思水平的涉及上存

…… …… 余下全文

篇六 :《版式设计》读后感

《版式设计》读后感

最具欺骗性的平面设计理念是: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就一定要极具天赋。实际上,在平面设计的专业领域,天赋在商业中仅仅被认为是“操作娴”。天赋只是入门的条件之一。

平面设计的职业生涯往往也意味着你要有天赋且习惯孤独。天赋并不能保证任何设计师、任何设计项目的成功。

看完这本呢书让我看到了平面设计中许多经典范例以及对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获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无论是视觉识别、广告、包装还是其他项目,能产生共鸣

设计既要了解整个过程,又要和其他编辑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以求达到理想的书籍形态。之前,书籍设计师即所谓的“美编”仅负责书籍的封面设计,技术编辑负责书籍的版式设计,这种分工不仅没有考虑到整体设计的需要,并且使得书籍设计的过程和工作分散,出现各自为政、各顾一方的局面,致使书籍审美的整体性和格调的统一性受到影响。不管“小书、大书”,书籍设计应该把封面、版面、材料、印装等当作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来进行。割裂开来做的结果,肯定是缺少整体的美感,

在书籍日益商品化且竞争激烈的今天,书籍整体风格尤为重要,因此,这种分工形式应该有所改变。在书籍从书稿向书的转变过程中,设计师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因为设计师不仅是将书稿编排整理变成印刷文字的中间环节,也是从无形状态的内容到有形的立体产品的中间环节;他既是书籍的形象设计师,也是书籍形态的工程师,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设计思维背后的基本理念。整本书读下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受益匪浅。许多观点和设计观念颇为受用,书中大量的板式运用引发的自己大量思考,脑海中的想法也源源不断跳出来。只要能够下意识的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迈进了一步。”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设计”书籍的读后感

1. 《设计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田中一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文章都不长,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或文字,都采取直线式的介绍方式。某位设计师一步步走下来,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这种介绍方式,看似是条理清晰,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潜在)甲方的限制,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不过,我以前所接触的各种书、杂志,大多是这样了。也曾感叹过,其实它们并没有展示出,或教给我真实的思考和设计过程。因为我只看到那只结成的苹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干,以及部分根茎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给养分的大树,更不知土壤、大气等环境。

之前对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肤浅的知道那些特征鲜明的几何形。但这本书为我展示了其后的大树。正所谓“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着他从小观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尝料理、介绍他认为是“日本设计之源”的琳派绘画等娓娓道来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学和其与西方美学的异同。(这让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游!)文中多次探讨西学东渐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以及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设计何以体现独特的日本文化。这对国内当前的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很有借鉴价值。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先生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笔朴实细腻,字里行间透着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气。总之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书。下面摘抄几段我划过的段落,和大家分享。

我的二十一世纪(1993)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 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叫做“空寂”的美学。破损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补,而漆本身的美渗入到茶碗中。这种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

读后感

建筑学2班

李达

11121211

如果算上寒假,这学期里我认真阅读了不少建筑学书籍。寒假里读了《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和《大师作品分析》。开学以后受王进老师推荐,阅读了《建筑空间组合论》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也想阅读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的设计》,但是苦于当当网、亚马逊上缺货)。

一直在读这些重理论的书籍,想接下来读一些能够跳出设计原理条条框框,从更开阔的思路来讲建筑或怎样学习建筑的书籍,于是拜读了张永和老师的《非常建筑》和董豫赣老师的《文学奖杀死建筑》。可能自己在哲学、艺术、历史、神话上欠缺的太多,在读后者时感觉异常的困难。

从开学第4周左右开始,每周三晚上都会去北大听董豫赣老师关于园林的课。突然对园林产生兴趣,因为园林中蕴含着很多映射着哲理的设计手法,也展现了很多带有情感的空间,认真研究也许会对当下所做的设计有所帮助。加上课上老师多次引用计成《园冶》的原文,自己买了本《﹤园冶﹥注释》来读。因为书中的字是繁体的,形式上也多采用文言文形式,读起来很需要清静的心情,而自己喜欢读书的地方不是很清静,所以读了几章就打算把这本书放到暑假里认真品味。但还是有所收获:在我的空间构成作业中运用了一些园林的设计思想,自己很喜欢,老师也很喜欢。

接下来买了《在AA学建筑》(下称《AA》)来读,了解了远在英国著名建筑学学校里的学生是以什么超前的方法来研究、学习建筑学的。之后得到网友推荐,阅读了赫曼赫兹伯格的《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下称《原理》)。

以上就是到目前为止(开学11周)我所读过的书籍(现在正在读《建筑学教程2:空间和设计师》),在这里也算做一个总结。至于写读后感的对象,我还是希望选择《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虽说王进老师推荐的那四本书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让我收获也很大,但是窃以为较《原理》不够有作者个性和思想。所以想写关于《原理》的读后感,以此来总结一些建筑设计的新视角。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