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吴 月:感受大地的力量

——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吴月

凌晨一点,我终于看完《黄河边的中国》,长吁一口气。心中有淡淡的畅快,更多的是说不出的困惑与隐忧,正如作者曹锦清先生在书中的最后一句,“河南之行到此虽划一句号,但它留给我的依然是一个问号。”

中国观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制约的。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可从外往内、从上往下看,即通过“译语”与“官语”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而曹先生却转而从另一端,即站在社会生活本身来观察中国社会,从内往外、从下往上。这一视角的转变,所看所思就不同了。从外往内、从上往下看,或可看见中国离现代化目标尚有多近,而曹先生则看到了中国离原初出发点并未多远,积淀在乡村社会中的传统力量也不断渗入现代化的现实中。

历时半年的乡村田野调查,旨在对乡村社会进行观察与思考,从现代化角度透视农民、农业、农村与地方政权之现状。曹先生认为,让缺乏自我表达与组织的村民学会自我管理,通过平等协商建立合作组织,实现共同利益,是农村现代化的出路。对于农民缺乏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而这个缺陷在农村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上都有体现。

中国农民的一个特点是“善分不善合”(我认为这并不只是农民或中国农民的特点),也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小农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平等协商的精神与能力。改革开放在农村最重要的体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户分散经营,这一制度是符合农民的小农经济习惯的,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单产,确保温饱。然而,承包责任制也存在一些缺陷。传统农业是低效而脆弱的产业,而家庭更是脆弱的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难以抵抗水旱灾害;农户个人难以把握市场规律, 承受市场风险;地块分散,农户往返劳作机耕不便;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弊端日显;还有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芜粗放经营等。面对这些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的要求,农民重新联合起来,在平等协商、公平契约基础上建立起超血缘关系的经济联合体,如专业化合作体系、集中加工销售体系等,是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只有自发联合形成组织,才能解决生产、供销、农田水利建设、地方官吏侵权等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二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立足乡土,研究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

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有多种多样,我们提出农业现代化这一口号已经多年,但是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多为器物的现代化以及观念的现代化,而没有实现制度上的现代化。曹氏在书中也指出一些后现代的观点与当代农村实际存在着矛盾。诚然,有一些观点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它的实现必须有合适的土壤。要和具体的国情和实际密切符合,中国农村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个性,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沉淀几千年。现代文明的冲击终究只能改变表象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农村新面貌,但是扎根于农民性格之中的深层东西却无法轻易改变。曹氏的这本著作改变了以往调查报告只重规范而缺联系实际的遗憾,他用生动翔实的叙事文体和丰富多样的案例和样本为我们诠释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中部地区农村的实际,以小见大来反映三农问题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这本书通篇没有复杂的说理和对概念的演绎,但却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深刻研究。诚然,农村需要现代化,但是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农村建设改善,还是农村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不断改进,这都值得我们今人的不断思索。

众所周知,我国城乡发展呈现出二元结构,但是农村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级差,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已经逐步实现了农业向工商业的跨越,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小康水平。而广大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却依旧处于较原始的生产生活状态,农民生活也较为艰辛,维持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依旧。仿佛市场经济的风潮并没有真正的改变这里。东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差异早已经为人们熟知,于是在发展经济的号召之下,中西部地区农村没有合理的依据自身的实际而盲目制定发展计划,只是一味的模仿东部地区进行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建设,但是由于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差异,这种投入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这里依旧陷入了贫困的循环之中,如此长期以往反倒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思考,后发地区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我想单纯的模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农村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素质差异是我们制定具体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重要方面,现代化不是一刀切。而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发展过程。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原纪行,窥斑见豹——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徐素素:中原纪行,窥斑见豹

——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徐素素

批语:我的祖籍也在驻马店,而且我还在那里“上山下乡”几年,故有亲切之感。

曹老师的书写于十年前,许多情况已有所变化,比如三农问题的缓解。所以,听说曹老师不愿重印此书,觉得需要重新审视一些问题。

本周冰点文章说了一位驻马店籍的北大博士,以中原农村为例所写的博士论文,可供参考。当然论文的问题也不少。

你认为大多数农民是乌合之众,愚昧自私懦弱等,结论恐怕过于简单了。不妨看看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刚刚写的一篇“走转改”报道,写的是红旗渠所在的豫北林县,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黄河边的中国》,是以纪实文学的方式描述分析了中部内陆地区农村的发展状况。作者主要探访了开封市到驻马店市一带,我的家乡正是在驻马店市。

平时讨论中国现状的时候,我向来不愿与同学提起自己的家乡。大约因为我周遭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城市或者沿海的发达城镇。他们对于从媒体上接触到的内陆农村地区,大抵只有些许的同情心——他们的城市里出现的众多底层群体,包括农民工、街上卖艺者、乞丐、盗窃团体很多都是来自我们省。我不喜欢听到别人谈论起家乡时用诸如“穷”“人多”“人贩子和造价”之类的字眼,那会刺激到我关于家乡的复杂情感。

曹锦清教授书上所写所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熟悉的家乡过去与现在。 二

三农问题是很大很棘手的问题,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详略得当的记录于细枝末节处向我们展示了90年代中期的河南农村。记录与随感式的议论相结合,其中许多点睛之笔,读来振聋发聩。即使放在今天,书中所记怪象乱象,仍旧或者已换了形式存在于中原大地,亟待整改。

90年代中期,沿海地区由于在地理位置的优越和历史原因,农村得以迅速发展商业化农业和工商业。东西经济差距迅速拉开。河南地处中原,首当其冲感受到来自东部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脱贫致富的想法,上下基本一致。但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却出现了“工业生产落后,农产品走不出去,教育条件低下,官场浮躁腐化”的乱象,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都面临瓶颈。急功近利以致弄巧成拙的例子层出不穷。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浅论电视对乡村的影响——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浅论电视对乡村的影响——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吴艳林

在《黄河边的中国》里常有这般情景:“农家堂屋里半裸的挂历女郎占据了原来属于吉庆有余的年画的位置”;“依门而立的农家女精心涂抹着指甲油,想把自己打扮得像城里人一样”;少男少女的房间贴有大陆、港台、外国的明星海报??当然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在少男少女的生活方式上,还表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乡村是个封闭的社会,他是中国传统生活习惯的得以保留的最后“堡垒”。那么是什么力量将它逐渐的现代化呢?乡村与外界交往的渠道是媒介。而对于乡村来说,电视是最重要的单向交流渠道。它深深的影响着乡村的文化,经济,知识。它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以我所在的村子的变化来说明电视对乡村的影响。

我来自农村,对乡村的电视发展有些了解。80年代末,我家里有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那是母亲的嫁妆。当时在整个乡里只有这么一台电视。每日一到晚上,乡里方圆几公里的村民都会到我家看电视,有的为了抢到好位置提前两小时到,稍微远的甚至骑着自行车来。听说那时很火的是《霍元甲》,《雪山飞狐》,《封神榜》。家里总是人山人海,挤得快喘不过气。我本是超生的孩子,从小是躲着别人长大的。家里经常来这么多人。我很容易暴露。于是每次等到客人来时,我就被抱到楼上。幸好我从小不爱哭。客人在时从没哭过。因此也没被发现。后来人实在是太多,家里太小,他们就将电视搬到了屋外。乡亲们就站在院子里看电视。想起那场面真壮观。后来父母厌倦了繁多的客人,将电视卖给了邻居,从此重心转移。邻居家就成了人们聚集的地方。人们逐渐富裕了,很多人家都买了黑白电视,接着又是彩电,VCD,DVD。现在几乎每一家都已经拥有了至少21寸彩色电视,还有自家的数码转播器,能够提供四十个电视台。有的甚至有外国台。这让没有出国机会的村民们长了见识。他们看到了外国人,看到了外国的生活情况。电视的普及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 …… 余下全文

篇五 :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前段时间,在学校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xx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xx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xx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 …… 余下全文

篇六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曹锦清,19xx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19xx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

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

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

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以其丰富的乳汁养育着中国华夏儿女,也因为她泛滥的河水给两岸的人民带来过无穷的灾难。《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黄河边几个重要城市的观察,再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令人反省。

作者曹锦清在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看问题的两个视点:一是从外向内看,从上往下看。二是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其中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可以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所制约的。

作者对乡村社会的调查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入场”,二是如何保存“现场”,作者他沿着自己的私人亲情朋友的关系网络进入了调查现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亲情关系网络决定的,“村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得面对这个状况,尽可能获得现场资料。 书中记录的情况不仅仅只是反映河南农村的状况,还反映了中国中西部农村的现状,调查过程中,作者实行把理论悬置起来、利用亲疏关系,对该地方进行升入观察访谈,得出结论分析整理。中国农民需要代言人的绝度对于“致富带头人的分析,确实是中国农村许多”强村强人“现象的洞察。”能人有社会资源,个人能力还有资金优势,并且能利用这些优势,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而村霸是在家族势力和政权相结合以权谋私之后产生的。他们会谋取私利,甚至巧取豪夺,从而加重农民的负担。阻碍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乡村政治中,农村基本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有自治委员会,在理论上赋予了村民自我管理的权利。但是在当时想要出人干部的条件却是那么的苛刻,没有所谓的民主!正是因为如此。农村的财政出现了问题,导致两极分化,官富民穷。除了这些,农村的人们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请客人吃饭时老婆和孩子不能上桌吃饭;中原人士待客,依然十分讲究礼节,一律按尊卑长幼排坐,上菜敬酒,概以客为中心;三、重男轻女现象。“女人嫁给男人,就得替他生个男孩,如生不出男孩,在村里。家里都抬不起头来做人的;四、一个值得重视的婚配现象。一些由于家底薄(父母无力为儿子提供娶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本人体弱智低两种主要原因在婚配竞争中处于失败地位,成为光棍。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宇宙是什么?人与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人类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汲取了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图像和实例,揭示了宇宙奥秘的真相,解答着一个个令人类曾经迷惘的问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可以了解这浩然的宇宙有着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的产生会与马克思的唯物精神有关系,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诞生是物质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量变从而形成的质变过程,一次次的进化,都为我们展现了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从没有生命到产生地球这个生命星球,再到诞生了生物,诞生了人,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我们不难发现,事物都是联系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个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点一点的量变的积累,一次一次质变的飞跃,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如此辉煌的今天。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然而,这并不能让我产生“人类是万物之灵”这样的观点。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就连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滥用上天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最终将遭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无情的报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