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难句解答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难句解答之一 (2010-12-23 23:19:16)转载▼

标签: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劳动价值杂谈 分类:学习经典

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在经济思想史上是由马克思首先批判地证明了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先论证了它,并由此创立了他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本人认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资本论》“最好的地方”,是《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研究并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马克思之前,都曾提出了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正确见解。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不了解什么样的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因而不能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坚持到底。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须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思格斯<资本论>书信集》P.250)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他运用这一理论,论述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阐明了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奠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作为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源泉,使这一经济学史上从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圆满、彻底的解决。可见,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提供了依据。

…… …… 余下全文

篇二 :资本论的经典地位和理论价值

《资本论》的经典地位和理论价值

作者:李 新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深刻而急剧的变化,迫使人们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出反思,囿于理论上和方法论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面临困境,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诞生了。

《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资本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解释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自1843年开始经济学研究后,几乎考察批判了历史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文献,包括古代的、重商主义的、古典的、庸俗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1857年,在《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较为完整的“五篇结构”设想,后又对“五篇结构”作了进一步调整,提出“六册结构”计划。1862年年底,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之后形成了现在的《资本论》的“三卷结构”。

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作了如下说明: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占首位。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正是它决定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地位差别,以及他们间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科学地阐明物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自《资本论》问世以来,很快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一再证明《资本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

1.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本段话是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国内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时候,指出其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只是停留在对世界的解释上,也即维护现实世界秩序或者说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对现实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的机器悲惨境地的无视。对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马克思的历史观立足于现实,体现了对无产阶级生活工作状况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质。

2.“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 产 党宣言》

本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共 产 党宣言》中的最后一句话,放在宣言的最后,意思有两层,首先是作为一种思想宣传,是一个标语式的口号。其次,是他的科学社会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途径,也即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的依靠力量不是分散的无产者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革命,改变个人和整个阶级的悲惨境地,同时也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彻底的革命性和组织性纪律性,没有哪一个阶级因为本身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比无产阶级更多更大,因此他们的革命性组织性也最强。号召无产阶级组织起来与占有一切的资产阶级进行决斗!

3.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 产 党宣言》

本段话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科学技术的运用,新的劳动工具投入生产和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原来的封建庄园制社会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知识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关系落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自身调整。比如改良改革。再次希望大家注意西方有一位作者叫马克思·韦伯写过一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主要思想相对,是因为在当时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基督教精神造成早期资本家的资本积累最终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决定论,即唯心主义。可能会出现考题。

…… …… 余下全文

篇四 :研读马列经典《资本论》与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建党伟业》等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报告

研读马列经典、观看红色影视等

专 业: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学 号:631221030321

姓 名:刘畅

指导老师:肖慈远

“实践活动”合作说明及“诚信书”

研读马列经典资本论与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建党伟业等

研读马列经典《资本论》与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建党伟业》等 校内实践

实践意义:

一 让人们重温历史,感受先辈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学习他们的精神。

二 获得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认识和方法论,掌握合理的批判精神,掌握科学的见解和方法。这样才能排除世俗论、庸俗论和奴隶论,认识到现代工资劳动者的立场和劳动者阶级在人类史上的历史使命以及阶级使命以及阶级意识,从而站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一面。

实践目的:

一 为了更好的将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了解《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科学的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一面

二 重温中国共 产 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学习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的精神。

实践内容:

一我和冯倩同学在图书馆阅读了这本书,深深的了解到了《资本论》这本书对于世界的巨大影响。《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始于1834年,直至1894年,是马克是和恩格斯共同努力,呕心沥血50年,终于浇铸成的这不鸿篇巨制。是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为了使我更加的了解这本著作,于是我在知园小区开展了一个问卷调查,加深我对《资本论》这本书认识和理解的程度,看看同学们的想法。20xx年5月29号,和朋友一起把做好的表格发给同学,让他们填写对于马列经典《资本论》的了解程度和想法。在和同学们的实践过程中,我曾问过她们对于《资本论》这个本书的看法,他们简述了一下,大概就是不是很深入的了解。会知道一些基本情况什么的,但总的来说对于我了解这本书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经过一下午的努力,收集好同学们填好的表格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了解到了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同学们对于这部著作的看法,对于这个活动我觉得同学们还是都需要多了解了解这本巨作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2、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3、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6、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

7、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1848年)

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1848年)

9、从这个意义上说,共 产 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1848年)

10、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1848年)

11、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 …… 余下全文

篇六 :马克思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马克思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马克思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 《资本论》

【2】:没有义务的地方,就没有权利 --马克思

【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马克思

【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5】: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6】: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7】: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马克思

【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9】: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马克思

【10】: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马克思

【11】: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12】: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13】: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薛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马克思

【14】:我是个人,凡是合乎人性的东西,我都觉得亲切 --马克思

【15】: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马克思

【16】: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17】: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18】: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马克思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资本论》第一卷序有感

读马克思《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有感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在当

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资本论》 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的结晶,凝聚了马克思全部的智慧。《资本

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

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资本论》同时也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

重要的经典著作。序言的开始就介绍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向来源于《政治

经济学批判》的思维,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写和改进,不仅包含着价值理论和

货币理论,更有甚的发现资本社会的实质内容,由于疾病的困顿影响了《资本论》的

进度。

“万事开头难”序言从开始就告诉我们书中的难点是需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

序以“价值形式”为例,分析经济 研究的方法,要撇开那些较小的细枝小末,抓住主

要的枝干即事物的本质于共性,才能透过经济表象研究经济形式的本质。以免用显微

镜使事物的实质性研究变得繁琐化。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阐述了全书的研究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实质。“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

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现象。”这句话有预见的描述了资本的发展问题。在研究资本

社会的发展问题的同时序言也明确指出一切之本的来源于剥削,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

劳动力出卖者的剥削。更是以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例。

“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

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压迫工人

…… …… 余下全文

篇八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绝对剩余价值理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耗费毕生心血所完成的鸿篇巨著。书中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严谨的数学分析为手段,结合大量历史和现实数据与材料,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书中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因而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之作。自其问世两百多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已大大深化。但是《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断时至今日依旧闪耀着光辉。

马克思是一位具有崇高历史使命感和深厚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出身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亲眼目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他受教育的经历以及自身努力勤奋的性格又赋予了他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厚实的学术积累。因此,纵观马克思整个学术研究生涯,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核心。《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鸿篇巨著,同样如此。马克思在完成唯物史观的探索之后,为进一步寻找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在“劳动的火焰”中萃取武器。他得到的武器就是剩余价值学说。本书的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书非常重要的一章,在本章中马克思阐发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这一思想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他认为,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既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随后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采用了这种观点并对它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发,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