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无竞斋质湖隐

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晏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呜呼此其所以为济颠者耶。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

仁和 沈孟柈 叙述

裂网掀番出爱缠 金田得入效金仙

发随刀落尘根净 衣逐云生顶相圆

悟处脱离烦恼海 定来超出死生关

皇恩佛德俱酬足 一朵争开火里莲

此八句诗。见三教中惟禅最妙。且说大宋高宗时。有一金身罗汉。在天台山。托化来临安府显圣。天台山在浙东台州府。国清寺有一长老。名一本。号法空。乃累劫修来活佛。时值年终。密布彤云。扬扬飞雪。长老在方丈中独坐。令厨下整晚饭。一声云板众僧皆集。至斋堂饭罢。长老仍于方丈禅椅中坐。侍者进茶。忽闻一声响过如霹[靂-秝+林]。长老曰。是甚么响。乃与侍者同行至法堂。转上佛殿。入罗汉堂。见一罗汉连椅仆地。惟长老阴知。佯曰。另作理会。众至方丈。令侍者燃香点烛。此时雪下愈大。有诗云。

姑射真人宴紫薇 双成击碎玉琉璃

朗然宇宙难分辨 大地众生正路迷

长老危坐禅椅。闭目垂眉。入定少顷回来。曰也去不远。众僧曰。某等心愚道浅。不谙禅机。愿闻其详。长老曰。便说无妨。适来紫脚罗汉。厌静思动。已投他处去了。异日若等亦有知者。老僧待一月余亲往。分付他一言。众各散讫。且说台州府天台县李茂春者。乃高宗朝李附马之后。宫拜春坊赞善。为人纯厚。不愿为官。辞职隐于天台山。止有夫人王氏。年三十余未曾生长。每每祈神求佛。忽一夜王夫人。梦吞日光。自此得孕。十月分娩。时值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初八日一更时分。生得一男。红光满室。瑞气盈门。赞善大喜。渐至月余。有国清寺长老来谒。赞善迎接。上堂茶毕。长老曰。近闻公相弄璋。特来拜贺。就求一观。可乎。赞善曰。承吾师盛意。柰小儿离胎日浅。身体未净。焉敢见吾师哉。长老曰。愿见何妨。赞善曰。吾师少坐。即入内。王安世者乃赞善之妻兄也。赞善曰。国清寺长老。欲见小儿不识可乎。安世曰。彼僧道高德厚。欲见此儿君勿吝也。赞善乃令丫鬟捧出面僧。长老忙接过手曰。你好快脚。不要差走了路头。儿但微微笑。长老看讫。递与丫鬟曰。此子日后通天达地。入圣超凡。老僧送一名。曰修元。令他修本命元辰。赞善起谢。长老作别。赞善曰。本留吾师素斋。柰舍下荤筵。尚容扣刹。长老曰。老僧十月西归。大人不弃。愿一送为感。赞善曰。吾师。春秋未盛。正当安享清福。相别回寺。赞善是日广设华筵。款待亲友。至晚而散。长老回寺数日。时届上元。长老于法堂升座。击鼓三通。僧众云集鱼贯。焚香两班排立。大众净听。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

惟觉撰述

心印笔记

〇 语录

只拟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三世十方佛祖出来,也只为求法,如今参学道流也只为求法,得法始了,未得法依前轮回五道。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

昔义:

①轮回五道:佛教将宇宙分成三界六道,若取舍宇宙万有诸法为实有,则随其取舍造作之业于三界六道中升沈轮转。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六道而只言五道,系省言阿修罗道,因阿修罗道摄于天、人、畜生、地狱、饿鬼诸趣之中。亦有言饿鬼道与地狱道众生无福报,阿修罗道众生有福报,故阿修罗道不摄饿鬼、地狱二道,只摄在天、人、畜生三趣中。

译文:

你只想求佛,但佛只不过是个名句,你还认得追逐求取的是甚么?三世十方佛租出世,也只为求明法旨,现在参学的道流也是只为求明法旨,悟得法旨才能了断大事,没有悟得法旨依前轮回五道中。甚么是法?法就是指心法,心法没有佃形象,通达贯彻十方法界,目前现用的都不离心法。一般人自信不到,于是认这名字认那言句,朝向文字言句中求取佛法,意度商量佛法圣境,则与真实法旨就如天地那般的遥隔。 讲话:

佛是自内证的自觉本体,所以不是向外驰求寻觅可获得的东西,若言心外有佛可求,其所求者只是一个假名相,未是真实自内证的自觉天真佛。那么,又要如何去自内证自觉佛性呢?首先应去体认向外驰求的人本来是阿谁?若能识得此人的面目,即见真实的自觉天真佛,所以知道将向外驰求的念头向内回照,当下就与佛租携手相对共欢笑。古德云:气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即教人如是自内证自觉天真佛。

三世诸佛,历、代诸祖皆从因地出生而运用自觉性智以成就众生菩提道果;所以今日参学办道的道流,也是要明见因地,从因地出生而运用自觉性智成就众生菩提道果,始谓大事了毕;若不明见因地,始终在六道中升浮没有了时。六道者,一、天道:为往昔广修净行而感报高上尊贵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二、人道:为往昔修善行而感报人身苦乐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三、阿修罗道:通人、天、饿鬼、畜生诸道:感报性好斗有天福无天德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四、地狱道:为往昔恶行而感报极恶痛苦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五、饿鬼道:为往昔悝贪而感报不周饮食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六、畜生道:为往昔愚痴而感报不能自立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六祖惠能大师说:“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又云:“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钖;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可见六道轮回皆因心迷,若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乃至不作净土佛事诸胜境业,则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此心既无六道之形可碍,也无十法界之形可碍,通贯十方虚空界。所谓“不生”,不是一向不生,只是无所住而生;目前现成之受用,即此身心之全体作用;可惜学人信不及行不到,而不能体会“无心”之作用,所以不见本具佛性是在日常生活受用不尽的全体作用中。错认文字言句,著相而求者,著佛就心外意度商量佛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著菩提就心外意度商量菩提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著涅槃就心外意度商量涅槃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被如此这般因果给管东,去住无自由分,所以如此修学这般见解,都和自性天真的清净佛全无交涉。

…… …… 余下全文

篇三 :38.济颠禅师语录2

姓名:徐凯

学号:201010374

一.版本及作者

38.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不分卷。明沈孟柈叙述。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四香高齋平石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卷首有像,题“平石子临”。像有赞,题《无竞齋赞湖隐》。署“仁和沈孟柈叙述”。

卷末有木记云:“隆庆己巳,四香高齋平石监刻。”末页末行下端题“王龙刊”。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一字。此隆庆刊本,国内无。

二.故事梗概

且说大宋高宗时,李驸马之后裔李茂春,小字賛善,官拜春坊,为人纯厚,不愿为官,辞职隐于天台山。有一夫人,王氏,年三十,未曾生子。每每祈神求佛,忽一夜,王夫人梦吞日光,自此得孕,十月分娩,时值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初八一更时分,得一男,红光满室瑞气盈门,此人正是后来的济公济颠禅师。后来,国清寺长老倍感佛光冲天,径直来见婴儿,为其取名“修元”,“修本命元辰”之意。待长大成人,先时有次修元跟表兄弟王全去寺庙里玩耍,长老劝其出家,亦至其家中劝说賛善夫妇,修元执意不肯,长老无奈又回。后修元之父母賛善、王氏双亡,修元遂出家,法号道济。

刚入佛门,自感新鲜,可是一入佛门深似海,剃发容易,还俗难。不光坐禅坐不住,一坐好几个时辰,直至深夜,道济连连睡着,跌下床来。还被监寺鞭笞。而且总是喝粥,也吃不饱。再想想,遁入空门之前,是亦酒亦肉,而今受尽折磨,亦是悔之晚矣。说与长老,还俗,亦被长老驳回。道济就大破规诫,吃酒吃肉,还找小童来唱歌,跟太尉之流交往频繁,由于长老见其佛性通慧,亦宠他,其他僧人也无济于事。

后来,长老圆寂,生前将衣钵传与道济,此下道济更加癫狂,无法无天。云游四海无所顾忌。待他回来,已是更换了新长老。道济虽然生性不羁,酒肉穿肠,亦颠亦狂,但心地极善,济世救贫,灵心慧目,佛法极深,随口道出的机锋,竟如警世恒言,常赋以诗词作偈,为世人称赞。先后为庙化斋拉赞助,高达数千贯,又常帮人诵经安葬逝者,亦帮化解前世有冤之人,今生患病之者,救人于为难之中,惩奸除恶,善于开导。尽管喜酒,总做癫狂之事,然亦对百姓不贪图钱财,

…… …… 余下全文

篇四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第十一部分 工业统计

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

(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

(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制革等;

(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

(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等。

在垦区,管理区及以下办工业属于工业生产范围。但以下单位或活动不列入工业生产范围:

(1)管理区农户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传统工业生产,如竹藤棕草编织等;

(2)从事流动上门干活的工匠的活动,如木工、油漆工、赶集的屠宰户等;

(3)机关、团体、科研机构和部队所属的产品不对外销售,且不对外承做工业性作业的工业活动单位;

(4)附设于建筑大队、工地、工段的工业活动单位;

(5)从事住户生活用品的修理活动的单位,如钟表修理、自行车修理等;

(6)交通运输部门所属的铁路机务段、车辆段、船舶航修站、汽车保修厂等;

(7)以汽车、摩托车维护与保养为主的汽车、摩托车修理部;

(8)一些商店、饮食店、小商小贩和饮食摊点对一些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活动,如加工豆腐、挂面等;

(9)洗染、照相、裱糊、刻图章等活动。

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 …… 余下全文

篇五 :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 语风圆信

编集

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谁。师云。某甲。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之云。无火。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汝道无。这个聋。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云。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已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务。百丈云。将得火来么。师云。将得来。百丈云。在甚处。师乃拈一枝柴。吹两吹。度与百丈。百丈云。如虫御木(径山杲云。百丈若无后语。洎被典座瞒)时。师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师。作么生。师以手撼门扇三下。司马云。太粗生。师云。佛法说甚么粗细。一日。司马自湖南来。谓百丈云。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百丈云。老僧住得否。司马云。非和尚所居。百丈云。何也。司马云。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徒不盈千。百丈云。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司马云。待历观之。时。华林觉为第一座。百丈令侍者请至。问云。此人如何。司马请謦欬一声行数步。司马云。不可。百丈又令唤师。师时为典座。司马一见。乃云。此正是沩山主人也。百丈。是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华林闻之云。某甲。忝居上首。典座何得住持。百丈云。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华林云。不可唤作木[木+戾]也。百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百丈笑云。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师遂往焉。是山峭绝。夐)无人烟。猿猱为伍。橡栗充食。经于五七载。绝无来者。师自念言。我本住持。为利益于人。既绝往还。自善何济。即舍庵而欲他往。行至山口。见蛇虎狼豹。交横在路。师云。汝等诸兽。不用拦吾行路。吾若于此山有缘。汝等各自散去。吾若无缘。汝等不用动。吾从路过。一任汝吃。言讫。虫虎四散而去。师乃回庵。未及一载。安上座(即懒安也)同数僧。从百丈来。辅佐于师。安云。某甲。与和尚作典座。待僧至五百众。乃解务。自后山下居民。稍稍知之。率众共营梵宇。连师李景让。奏号同庆寺。相国裴公休。尝咨玄奥。繇是。天下禅学辐辏焉。有得法上首仰山寂禅师。故世称沩仰宗。

…… …… 余下全文

篇六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慈明四家录第一 又名慈云明和尚五会语录)

小师 慧南 重编

慈明四家录(并序)。

慈明圆禅师(嗣昭禅师)杨岐会禅师(嗣圆禅师)。

白云端禅师(嗣会禅师)五祖演禅师(嗣端禅师)。

左朝奉郎新通判泰州军州主管学事章倧撰

临济宗风。特盛于天下。盖其儿孙。皆鹰扬虎视。唯。慈明负卓绝逸群之韵。气吞佛祖。锤拂之下。锻炼凡圣。机用超脱。诸方未有出其右者。临济之道恢廓焉。其嗣子杨岐跨三脚驴。踏杀天下人。而白云东山继绍其宗。以无字印。印破天下衲僧面门。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观其提持网要。若揭日月。后之览者。如堕妖雾。而获指南之车。道场正堂辨公禅师。嗟乎旧板既废。斯录无传。况今末学但玩鱼目。以为其真。岂识夜光者哉。特命工重刊。目之曰慈明四家录。庶几正续之宗不坠。然金刚圈。栗棘蓬。铁酸豏。于是灿然列于前。若欲吞透未出常情。既以不然。请阅斯录。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春朔日序。

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并序)。

智度山定林禅寺沙门本延述。

禅宗八代。至江西马祖大师。分枝列派。大盛于天下。师门既广。学者益众。即非之论既失。权巧之机遂张。将绝异端必从正见。所以南泉赵州截断于众流。黄檗临济迥超于三世。为师不易。求人更难。的乳相投。兴化忽逢于南院。灵苗益秀。风穴乃会于首山。方今河东有昭。湖南有圆。昭即玉振于首山。圆乃珠生于汾水。希代至宝。应用以何穷。末劫真灯。分光而莫尽。噫人皆谓海为百谷王。龙为万物首。殊不知归塘泄于大方之外。罔测波澜。金翅吞于巨腹之中。安能变化。今览圆禅师之语录。亦犹是焉。谨而序之。

时天圣五年丁卯十月一日序。

师初住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语录。

住筠州黄檗山嗣法小师赐紫慧南重编。

师在崇胜院开堂曰。大众迎至法座前。僧官宣疏罢。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今上皇帝。伏愿。龙图永固。玉叶弥芳。又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知郡郎中及诸官僚。福星高照。圣泽长临。又拈香云。此一炷香。为我汾州太子禅院无德禅师。且问诸人。还识无德禅师么。若也不识。炉烟起处一任观看。师遂就座。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乃云。大众会么。宜阳秀水南岳石桥。若也不会。山僧谩你诸人去也。所以达磨西来。教外别传一句。且道。别传个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如诸人。尽是祖师指出底人。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又名真寂禅师语录)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又名真寂禅师语录)

嗣法 福深 录

云庵真净禅师语录叙。

真净和尚语录。板留玉几。学者艰得。每得之。遂失之。衲子酷爱之故也。半山古潭和尚。重镂板印行。以其乃舒王建寺。请开山之祖也。虽然。关西子没头脑一著子。决定不在此录中。览者宜具眼始得。

丙子正月钟山比丘守忠拜书。

云庵真净禅师语录目录。

序文(僧守忠 苏辙)。目录(请疏附)。

卷第一。

住筠州圣寿语录。

住洞山语录上。

卷第二。

住洞山语录下。

住金陵报宁语录。

卷第三。

住庐山归宗语录。

住宝峰禅院语录上。

卷第四。

住宝峰禅院语录下。

偈颂上。

卷第五。

偈颂中。

卷第六。

偈颂下。

附录。

大丞相请疏。

伏以。肇置仁祠。永延睿算。归诚善导。开迹胜缘。文公长老。独受正传。历排戏论。求心之所祈向。发趣之所追宗。俯惟。慈哀愍徇勤企。谨疏。

元丰八年三月日。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守司空上柱国荆国公食邑九千五百户实封三千户王安石硫。

判府左丞请疏。

伏以。施绿野之林园。蔚然华构。立青莲之场地。宠以嘉名。申祝寿祺。推明美报。必资达识。为觉迷情。

文公长老。夙悟真乘。久临清众。若心数法。非外假于虚名。由闻思修。可内观于实相。举扬密义。和会胜缘。谨疏。

元丰八年三月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江宁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江南东路兵马铃辖上护军魏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实封四百户王安礼疏。

附录。

云庵真净和尚行状

门人高安释德洪撰。

师。讳克文。黄龙南禅师之的嗣。陕府阌乡郑氏子。生而颖异。在龆龀中。气宇如神人。与群儿戏。辄相问答。语言奇怪。闻者骇愕不能晓。则复轩渠笑悦而去。奕世缙绅。既长。喜观书。不由师训。自然通晓。事后母至孝。母嚚。数困辱之。亲旧不忍视其苦。使游学四方。旅次复州。北塔寺长老归秀。道价方重于时。词辩无碍。因侧聆坐下。感悟流涕。愿毁衣冠为门弟子。秀笑曰。君妙年书生。政当嗟手取高第荣亲。乃欲委迹寂寞。岂亦计之未熟耶。对曰。心空及第。岂止荣亲。又将济之。委迹寂寞。非所同也。秀奇其志而纳之。服勤五年如一日。年二十五岁。试所习为僧。明年受具足戒。即游京洛。翱翔讲肆。贤首慈恩。性相二宗。凡大经论。咸造其微。解帙捉麈。词音朗润。谈辩如云。学者依以扬声。燕居龙门山。偶经行殿庑间。见塑比丘像。蒙首瞑目。若在定者。忽自失。谓同学者曰。我所负者。如导子画人物。虽曰妙尽。终非活者。既焚其疏义。包腰而南。平易艰险。安乐劳苦。诸方大道场。多所经历。自重其木。以求师为难。尝至云居。谒舜老夫。机语不契。不宿而去。又至德山应禅师。方夜参。雌黄先达。有六祖不乃云门之语。失笑。黎明发去。闻云峰悦禅师之风。兼程而往。至湘乡。悦已化去。叹曰。既无其人。吾何适而不可。山川虽佳。未暇游也。因此行寓居大沩。夜闻僧诵云门语曰。佛法如水中月。是否。云清波无透路。豁然心开。时。南禅师。已居积翠。径造其庐。南曰。从什么处来。曰沩山。南曰。恰值老僧不在。曰未审。向什么处去也。南曰。天台普请。南岳云游。曰若然者。亦得自在去也。南曰。脚下鞋。是甚处得来。曰庐山七百钱唱得。南曰。何曾得自在。师指曰。何曾不自在耶。南公大骇。参依久之。辞去。至西山。翠岩长老顺公。与之夜语。自失曰。起临济者子也。厚自

…… …… 余下全文

篇八 :昙芳守忠禅师语录

昙芳守忠禅师语录

昙芳和尚语录叙

至正二年。昙芳忠公。自钟山上迳山。四方禅人趋而从者甚众。其有得于所闻者。口口相语。传之四方。其徒正茂至临川山中。告余以入山诸佛事。余闻而叹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径山其有焉。因为题其端。已后三年。奉 旨来住大龙翔。举扬宗风。缁素敬仰。于是其门人住善权继祖等。更辑其崇因蒋山崇禧径山龙翔所说语。通为一书。名曰五会录。其四在建康。其一在杭。皆最高无上。如彼楞伽人。登其一已为希有。师所至。说法沛然。孰能尚之。弟子师睿。来请为之题辞。吾闻。昔贤如裴相国。述黄檗之心要。苏黄门启真净之高风。皆定其宗旨。不事虚言者也。余岂能言之哉。尝观达磨之来。临济一宗。端绪远大。宋南渡时。圆悟之子。有隆有杲。皆深荷于正宗。力求于继法者也。隆之尊严。渊寂无眹。杲之弘毅。若决江河。杲庵于洋屿。未及一夏。发其悟者。一十三人。近世所未有也。而杨岐正脉。乃以归诸隆之高弟应庵华焉。杲有无我之公。隆有得人之实。是故自杲而出者。千枝万叶。一一光明。而应庵之成于二师者。宛然可怜也。华得密庵杰。杰之将寂。沉吟久之。其侍者进曰。师岂有思乎。曰非汝所知。进曰。某窃留岳。在此久矣。惊喜召岳。一见付衣而寂。盖此宗之不苟于得人。有如此者。是为松源一支。岳得无得通。通得虚舟度。度得玉山珍。今吾昙芳。则珍之弟子也。夫以心传心。宗无别法。随法说法。法无定言。因言以观法。因法以求宗。而心心之传。由语录而溯之。则存乎其人矣。呜呼不立文字之宗。今如山海。不得有无之语。已在言前。聊伸鄙辞。以为叙引。

至正六年岁丙戌冬十月既望

微笑居士蜀郡 虞集 叙

昙芳和尚语录目次卷上叙建康路崇因禅寺语录建康路蒋山太平兴国禅寺语录集庆路蒋山大崇禧万寿寺语录杭州路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语录卷下大龙翔集庆寺语录偈颂佛祖真赞自赞附录题?行业记塔铭

No. 1410

昙芳和尚语录卷上

昙芳和尚建康路崇因禅寺语录

常州路善权禅寺住持嗣法 继祖 等编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