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

惟觉撰述

心印笔记

〇 语录

只拟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三世十方佛祖出来,也只为求法,如今参学道流也只为求法,得法始了,未得法依前轮回五道。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

昔义:

①轮回五道:佛教将宇宙分成三界六道,若取舍宇宙万有诸法为实有,则随其取舍造作之业于三界六道中升沈轮转。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六道而只言五道,系省言阿修罗道,因阿修罗道摄于天、人、畜生、地狱、饿鬼诸趣之中。亦有言饿鬼道与地狱道众生无福报,阿修罗道众生有福报,故阿修罗道不摄饿鬼、地狱二道,只摄在天、人、畜生三趣中。

译文:

你只想求佛,但佛只不过是个名句,你还认得追逐求取的是甚么?三世十方佛租出世,也只为求明法旨,现在参学的道流也是只为求明法旨,悟得法旨才能了断大事,没有悟得法旨依前轮回五道中。甚么是法?法就是指心法,心法没有佃形象,通达贯彻十方法界,目前现用的都不离心法。一般人自信不到,于是认这名字认那言句,朝向文字言句中求取佛法,意度商量佛法圣境,则与真实法旨就如天地那般的遥隔。 讲话:

佛是自内证的自觉本体,所以不是向外驰求寻觅可获得的东西,若言心外有佛可求,其所求者只是一个假名相,未是真实自内证的自觉天真佛。那么,又要如何去自内证自觉佛性呢?首先应去体认向外驰求的人本来是阿谁?若能识得此人的面目,即见真实的自觉天真佛,所以知道将向外驰求的念头向内回照,当下就与佛租携手相对共欢笑。古德云:气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即教人如是自内证自觉天真佛。

三世诸佛,历、代诸祖皆从因地出生而运用自觉性智以成就众生菩提道果;所以今日参学办道的道流,也是要明见因地,从因地出生而运用自觉性智成就众生菩提道果,始谓大事了毕;若不明见因地,始终在六道中升浮没有了时。六道者,一、天道:为往昔广修净行而感报高上尊贵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二、人道:为往昔修善行而感报人身苦乐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三、阿修罗道:通人、天、饿鬼、畜生诸道:感报性好斗有天福无天德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四、地狱道:为往昔恶行而感报极恶痛苦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五、饿鬼道:为往昔悝贪而感报不周饮食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六、畜生道:为往昔愚痴而感报不能自立的受用之众生所居处。六祖惠能大师说:“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又云:“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钖;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可见六道轮回皆因心迷,若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乃至不作净土佛事诸胜境业,则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此心既无六道之形可碍,也无十法界之形可碍,通贯十方虚空界。所谓“不生”,不是一向不生,只是无所住而生;目前现成之受用,即此身心之全体作用;可惜学人信不及行不到,而不能体会“无心”之作用,所以不见本具佛性是在日常生活受用不尽的全体作用中。错认文字言句,著相而求者,著佛就心外意度商量佛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著菩提就心外意度商量菩提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著涅槃就心外意度商量涅槃句的道理是如何这般求得;被如此这般因果给管东,去住无自由分,所以如此修学这般见解,都和自性天真的清净佛全无交涉。

…… …… 余下全文

篇二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无竞斋质湖隐

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晏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呜呼此其所以为济颠者耶。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

仁和 沈孟柈 叙述

裂网掀番出爱缠 金田得入效金仙

发随刀落尘根净 衣逐云生顶相圆

悟处脱离烦恼海 定来超出死生关

皇恩佛德俱酬足 一朵争开火里莲

此八句诗。见三教中惟禅最妙。且说大宋高宗时。有一金身罗汉。在天台山。托化来临安府显圣。天台山在浙东台州府。国清寺有一长老。名一本。号法空。乃累劫修来活佛。时值年终。密布彤云。扬扬飞雪。长老在方丈中独坐。令厨下整晚饭。一声云板众僧皆集。至斋堂饭罢。长老仍于方丈禅椅中坐。侍者进茶。忽闻一声响过如霹[靂-秝+林]。长老曰。是甚么响。乃与侍者同行至法堂。转上佛殿。入罗汉堂。见一罗汉连椅仆地。惟长老阴知。佯曰。另作理会。众至方丈。令侍者燃香点烛。此时雪下愈大。有诗云。

姑射真人宴紫薇 双成击碎玉琉璃

朗然宇宙难分辨 大地众生正路迷

长老危坐禅椅。闭目垂眉。入定少顷回来。曰也去不远。众僧曰。某等心愚道浅。不谙禅机。愿闻其详。长老曰。便说无妨。适来紫脚罗汉。厌静思动。已投他处去了。异日若等亦有知者。老僧待一月余亲往。分付他一言。众各散讫。且说台州府天台县李茂春者。乃高宗朝李附马之后。宫拜春坊赞善。为人纯厚。不愿为官。辞职隐于天台山。止有夫人王氏。年三十余未曾生长。每每祈神求佛。忽一夜王夫人。梦吞日光。自此得孕。十月分娩。时值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初八日一更时分。生得一男。红光满室。瑞气盈门。赞善大喜。渐至月余。有国清寺长老来谒。赞善迎接。上堂茶毕。长老曰。近闻公相弄璋。特来拜贺。就求一观。可乎。赞善曰。承吾师盛意。柰小儿离胎日浅。身体未净。焉敢见吾师哉。长老曰。愿见何妨。赞善曰。吾师少坐。即入内。王安世者乃赞善之妻兄也。赞善曰。国清寺长老。欲见小儿不识可乎。安世曰。彼僧道高德厚。欲见此儿君勿吝也。赞善乃令丫鬟捧出面僧。长老忙接过手曰。你好快脚。不要差走了路头。儿但微微笑。长老看讫。递与丫鬟曰。此子日后通天达地。入圣超凡。老僧送一名。曰修元。令他修本命元辰。赞善起谢。长老作别。赞善曰。本留吾师素斋。柰舍下荤筵。尚容扣刹。长老曰。老僧十月西归。大人不弃。愿一送为感。赞善曰。吾师。春秋未盛。正当安享清福。相别回寺。赞善是日广设华筵。款待亲友。至晚而散。长老回寺数日。时届上元。长老于法堂升座。击鼓三通。僧众云集鱼贯。焚香两班排立。大众净听。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临济禅师法语

临济禅师法语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08-7-10

师示众云:“今日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道流!只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的路。如山僧指示人处,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师不别,你欲得识佛祖么?

只你面前听法底是,学人信不及,便向外驰求。设求得者,皆是文字胜相,终不得他佛祖意。莫错!诸禅德,此时不遇,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徇好境掇去,驴头肚里生。道流!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今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若能如是见得,只是一生无事人。大德!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不是你久停住处。无常杀鬼,一刹那间不拣贵贱老少。若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外求。你一念心上清净光,是你屋里‘法身佛’;你我一念上无分别光,是你屋里‘报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你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你即今目前听法的人。

只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据经论家,取三种身为极则。约山僧见处不然,此三种身是名言,亦是三种依。古人云:‘身依义立,土据体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大德!你且识取弄光影的人,是诸佛之本源,一切处是道流归舍处。是你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是什么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底,勿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若如是见得,便与祖佛不别。但一切时中,更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三界,受种种苦。若约山僧见处,无不甚深,无不解脱。道流!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

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山僧与么说,意在什么处?只为道流一切驰求心不能歇,上他古人闲机境。道流!取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十地满心,犹如客作儿。等、妙二觉,担枷锁汉;罗汉辟支,犹如厕秽;菩提涅槃,如击驴橛。何以如此?只为道流不达‘三只’劫空,所以有此障碍。若是真正道人,终不如是。但能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掌,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希求佛果。缘何如此?古人云:‘若欲作业求佛,佛是生死大兆。’大德!时光可惜。只拟傍家波波地学禅、学道、认名、认句、求佛、求祖、求善知识意度。莫错!道流,你只有一个父母,更求何物?你自返照看,古人云:‘演若达多失却头,求心歇处即无事。’大德!且要平常,莫作模样。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好晴、好雨,如是之流,尽须抵债,向阎老前吞热铁丸有日。好人家男女,被这一般野狐精魅所著,便即捏怪。瞎屡生,索饭钱有日在。”

…… …… 余下全文

篇四 :38.济颠禅师语录2

姓名:徐凯

学号:201010374

一.版本及作者

38.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不分卷。明沈孟柈叙述。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四香高齋平石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卷首有像,题“平石子临”。像有赞,题《无竞齋赞湖隐》。署“仁和沈孟柈叙述”。

卷末有木记云:“隆庆己巳,四香高齋平石监刻。”末页末行下端题“王龙刊”。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一字。此隆庆刊本,国内无。

二.故事梗概

且说大宋高宗时,李驸马之后裔李茂春,小字賛善,官拜春坊,为人纯厚,不愿为官,辞职隐于天台山。有一夫人,王氏,年三十,未曾生子。每每祈神求佛,忽一夜,王夫人梦吞日光,自此得孕,十月分娩,时值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初八一更时分,得一男,红光满室瑞气盈门,此人正是后来的济公济颠禅师。后来,国清寺长老倍感佛光冲天,径直来见婴儿,为其取名“修元”,“修本命元辰”之意。待长大成人,先时有次修元跟表兄弟王全去寺庙里玩耍,长老劝其出家,亦至其家中劝说賛善夫妇,修元执意不肯,长老无奈又回。后修元之父母賛善、王氏双亡,修元遂出家,法号道济。

刚入佛门,自感新鲜,可是一入佛门深似海,剃发容易,还俗难。不光坐禅坐不住,一坐好几个时辰,直至深夜,道济连连睡着,跌下床来。还被监寺鞭笞。而且总是喝粥,也吃不饱。再想想,遁入空门之前,是亦酒亦肉,而今受尽折磨,亦是悔之晚矣。说与长老,还俗,亦被长老驳回。道济就大破规诫,吃酒吃肉,还找小童来唱歌,跟太尉之流交往频繁,由于长老见其佛性通慧,亦宠他,其他僧人也无济于事。

后来,长老圆寂,生前将衣钵传与道济,此下道济更加癫狂,无法无天。云游四海无所顾忌。待他回来,已是更换了新长老。道济虽然生性不羁,酒肉穿肠,亦颠亦狂,但心地极善,济世救贫,灵心慧目,佛法极深,随口道出的机锋,竟如警世恒言,常赋以诗词作偈,为世人称赞。先后为庙化斋拉赞助,高达数千贯,又常帮人诵经安葬逝者,亦帮化解前世有冤之人,今生患病之者,救人于为难之中,惩奸除恶,善于开导。尽管喜酒,总做癫狂之事,然亦对百姓不贪图钱财,

…… …… 余下全文

篇五 :彻悟禅师语录

徹悟禪師語錄

徹悟大師遺集 卷首

彻悟禅师语录

印心年等焉冬經聽。〖,講是公圓相元解宗一頓,七開妙三六。得十八于其六年性要世〗相。,,二後磐宗石,七三世粹觀也如十。純乘三翁之法十,恉師八明,座年向上了下無,聽焉。年幻晨,質夕無研常詰,,發精出求世奧律義師志,圓。遂具病悟。已圓次,覺年全經大縣恉,。復依法師師幼,而一穎異,長,喜又讀書,經,史京群籍,靡縣弗人采。覽族。姓二馬十,父

徹悟大師遺集 卷首

者又十年復留眾,以期終歲當時法門開導說法初學者便于淨業堂已。五十尤宜遵承師,乃禪學,津津〖公元一。十俄五成年叢〖席公。元擔一柴八運一水○,年泥〗壁二補月屋,,一飲一食,與祖眾塔共,之辭,諸如是。柰為因第衲一子人依戀追五隨年,〖致公難元避一迹八。○師○為年法〗為,人退,心終無厭,遂

,如於外七瓶誦,別年。瀉習立〖遂雲。三公棲興師堂元心。于:一淨與禪七土眾淨曰九,精宗涅二主修旨槃年張,,、〗蓮蓮皆曰,宗風深安。日大造養、限扇其曰尺,奧學香遐。士,晤邇律。住客仰己俾持,化甚老八,嚴病年過道,者,此俗望有百惟歸人所廢禮心甚依盡拜,切,

託舉持,

。念而-4-

門宗不七匠倦七,,三尚十年歸四〗心年,淨如粹土一翁,日日,課聲十馳萬南彌北,陀,師,宗繼期風生大安振養。,,每率況眾今參末禪代,,策禪勵後

徹悟大師遺集 卷首

奉七日,一聲洪名今復蒙佛設涅槃齋吾得臻聖淨土相現覺身微病宜遵守,來,與眾命弟淨土好相山外護。面貌,如見生一,分慈相和好豐。滿遂,手髮結白彌變陀黑印,,光安潤詳異而常逝。。二眾七聞入異龕香,浮三空七,供親垂。接十引七,日吾申今刻去,矣告。眾眾曰稱:佛吾號昨愈已勵見。文師殊面、西觀端音坐、合勢掌至曰三:大稱士,

境,,汝吾等將當西為歸師矣幸。,眾何以苦住留世耶相。勸十。二師月曰十:六百日年,如命寄監,院終有所歸,

,命不大得眾改助絃稱易佛轍號,,庶見不虛負空老中僧幢與旛眾無一數片,苦自心西也而。來臨。示乃寂告半眾月曰前:

…… …… 余下全文

篇六 :月涧禅师语录

卍新纂续藏经第 70 册 No. 1392 月涧禅师语录

No. 1392-A

净慈仁知客。袖月涧和尚语录示余。余与翁别久。喜犹见翁。因重抚卷而曰。龙渊一滴。甚于毒药。曼衍四海。鱼龙鰕蟹。莫不丧身失命。毒流东湖。益见毒波浩渺。三十年后。支分派别。当无际涯。后之学者。切忌望洋向若。至元甲申秋住平江府双峨比丘觉庵 梦真 敬序。

月涧和尚语录目次卷上序住信州鹅湖仁寿禅寺语录饶州天宁禅寺语录 饶州荐福禅寺语录告香普说卷下再住荐福禅寺语录送行颂题跋小佛事赞自赞跋

No. 1392

月涧和尚语录卷上

月涧和尚住信州鹅湖仁寿禅寺语录

嗣法住饶州 (崇福禅寺 妙寅 荐福禅寺 □□) 编

师于 宋景定五年岁次甲子三月初三日。自饶州荐福首座寮受请。

佛殿。尽乾坤大地。总不出山僧者一坐具地。释迦老子。向甚处容身。唵苏噜?哩。

诸山疏。东邻西舍。隔壁深冤。真语实语咒诅语。度疏云。分明为我重宣。

拈法嗣香。随师三年。咳嗽相似。山僧随这老汉六年。相识还同不相识。虽然。也要天下人共知。此一瓣香。爇向炉中。奉为

扬岐第十世前住庆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西岩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

举法灯和尚公案。师拈云。山僧本欲深藏岩窦。隐遁过时。为缘天童先师。有个铁丝网子。飏在壁角。落头无人。着眼觑着。未免拈向鹅湖深处。一网看下。良久云。小出大过。

小参。说玄说妙。鸩毒不堪待客。全□□□。□□□□?须。山僧不循古人途辙。不落今时窠臼。要道一句。起佛祖膏肓。开人天眼目。良久云。剑去久矣。

举。沩山示众云。仲冬严寒年年事。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近前叉手而立。沩云。我也知你答者话不得。却问香严云。你作么生。严云。某甲偏答得者话。沩再如前问。严亦近前叉手而立。沩云。赖遇寂子不会。师拈云。沩山大似村媪弄儿孙。仰山既成安排。香严又成计较。诸人会么。谁家别馆池塘里。一对鸳鸯不成。

腊八上堂。一切众生。本曾不迷。悟之一字。甚处得来。堪笑老瞿昙。镜上又添埃。

…… …… 余下全文

篇七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慈明四家录第一 又名慈云明和尚五会语录)

小师 慧南 重编

慈明四家录(并序)。

慈明圆禅师(嗣昭禅师)杨岐会禅师(嗣圆禅师)。

白云端禅师(嗣会禅师)五祖演禅师(嗣端禅师)。

左朝奉郎新通判泰州军州主管学事章倧撰

临济宗风。特盛于天下。盖其儿孙。皆鹰扬虎视。唯。慈明负卓绝逸群之韵。气吞佛祖。锤拂之下。锻炼凡圣。机用超脱。诸方未有出其右者。临济之道恢廓焉。其嗣子杨岐跨三脚驴。踏杀天下人。而白云东山继绍其宗。以无字印。印破天下衲僧面门。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观其提持网要。若揭日月。后之览者。如堕妖雾。而获指南之车。道场正堂辨公禅师。嗟乎旧板既废。斯录无传。况今末学但玩鱼目。以为其真。岂识夜光者哉。特命工重刊。目之曰慈明四家录。庶几正续之宗不坠。然金刚圈。栗棘蓬。铁酸豏。于是灿然列于前。若欲吞透未出常情。既以不然。请阅斯录。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春朔日序。

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并序)。

智度山定林禅寺沙门本延述。

禅宗八代。至江西马祖大师。分枝列派。大盛于天下。师门既广。学者益众。即非之论既失。权巧之机遂张。将绝异端必从正见。所以南泉赵州截断于众流。黄檗临济迥超于三世。为师不易。求人更难。的乳相投。兴化忽逢于南院。灵苗益秀。风穴乃会于首山。方今河东有昭。湖南有圆。昭即玉振于首山。圆乃珠生于汾水。希代至宝。应用以何穷。末劫真灯。分光而莫尽。噫人皆谓海为百谷王。龙为万物首。殊不知归塘泄于大方之外。罔测波澜。金翅吞于巨腹之中。安能变化。今览圆禅师之语录。亦犹是焉。谨而序之。

时天圣五年丁卯十月一日序。

师初住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语录。

住筠州黄檗山嗣法小师赐紫慧南重编。

师在崇胜院开堂曰。大众迎至法座前。僧官宣疏罢。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今上皇帝。伏愿。龙图永固。玉叶弥芳。又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知郡郎中及诸官僚。福星高照。圣泽长临。又拈香云。此一炷香。为我汾州太子禅院无德禅师。且问诸人。还识无德禅师么。若也不识。炉烟起处一任观看。师遂就座。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乃云。大众会么。宜阳秀水南岳石桥。若也不会。山僧谩你诸人去也。所以达磨西来。教外别传一句。且道。别传个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如诸人。尽是祖师指出底人。

…… …… 余下全文

篇八 :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笑隐大欣禅师语录.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 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龙翔笑隐欣禅师语录序

咄哉此录。自元历明代。以迄今日。埋没四百余年矣。一旦无所从来。突向龙宫海藏推出。落在山翁和上手中。山翁以重主天童。道经[橘-矛+隹]李。值白法老人嗣孙巨方法师主楞严紫柏院藏册事。因念佛祖慧命攸关。特曳拄杖。同埽道人过院。相视料理。随以瓣香。送入此录。顿令侧理轻编。放光动地。如延津剑跃土拭华阴时。真不思议大奇特因缘。非有司其呵护者。未易向山翁杖头出现也。欣师行履机缘。具载奎章阁学士虞公集行道记秘书少监黄公溍塔铭中。大略得法于仰山晦机熙师。而晦机渊源。则自大慧杲妙喜老人。晚传佛照光。而北涧简。而物初观。而晦机因传笑隐。笑隐传觉原昙季潭泐等五人。惟觉原得传定岩戒。而后来不可复问。是以欣师蒲室集行世。而湖州乌回。杭州报国。中天竺以至金陵大龙翔四会语录。早赐入藏者。反湮没无闻。以少后人。为之拂拭也。妙喜际遇宋高宗。奉敕两主径山。宗风大振。时号临济中兴。笑隐际遇元文宗。从金陵入登皇位。遂於潜邸。启建大龙翔集庆寺。诏师为开山祖。召赴北阙。特赐三品文阶。统领五山释教。号广智全悟禅师。僧规旧着黑衣。特赐黄衣。并其徒尽得衣黄。师有初改黄衣诗。见于蒲室集。云。宣诏亭前受牒还。御黄新赐满城看。臣僧记得沙弥日。齐着青衣上戒坛。当日南住新刹。北赴召对。优礼崇褒。锡赉无算。一时国师光华。佛法胜事。千载希有。回视妙喜。两敕径山。尤为竿头进步也。快读欣师全录。万有齐彰。一尘不涉。眼筋舌骨。雷震诸方。大机大用。真能踢倒须弥。掀翻溟渤。从上有大慧。同时有中峰。解入无垠。庶得并驱争先耳。埽道人自归依曹溪憨祖以来。诸方善知识。靡不觌面。儒禅参同契。颇知究心。因念自一花五叶之言。成五宗五灯之统。沩仰临济二宗。出自南岳。云门法眼曹洞三宗。出自青原。而沩仰云门法眼。如优钵天花。一现即灭。惟临济曹洞二灯常焰然。如景德传灯五灯会元传法正宗记僧宝传指月录佛祖纲鉴诸书所载。嗣法世次。虽存其间。或人多年短。或人少年长。游移牵附。舛错难稽。两家姓氏。往往疑似肴讹。阅代纪年。茫茫存没履历。当周武唐武宋徽诸帝王时。以崇道陵释。法微而灯传易晦。当唐初宋初明初诸代兴时。以翻译流通。法盛而宗乘反衰。尔时岂乏当阳记莂。总在隐现明灭间。无凭显印此佛法。时节因缘。所由付国王大臣也。大川洪师。作五灯会元。自妙喜开法以后。编次馍糊。直云。自宋孝宗后。传法诸师。垂五百载。俱不可考。明初建安沈士荣。作续原教论。直云。自中峰撤席。未知道隐何方。尚赖教有明文。与心为证。慧命未绝。有若悬丝。两论现入大藏中。实格言也。要知个中一着。止分真伪。从门入者定非家珍。语其异。即一宗之内。有门庭施设之别。语其同。即两宗之外。无师承秘密之殊。即以一宗计之。如临济。以三圣为正传。乃三圣绝而兴化传。佛果以大慧为正传。乃大慧绝而虎丘传。洞山以曹山为正传。乃曹山绝而云居传。此一宗并传。难分旁正也。以两宗计之。如雪峰。九上洞山。三登投子。终嗣德山。是洞而济也。丹霞亲承马祖印可。终嗣石头。是济而洞也。此两宗互传。难分宾主也。智过于师。何烦提掇。魔外慑服。何烦斗争。善哉妙喜自赞云。如化鹍鹏。直自化耳。岂有法哉。笑隐亦抗声于晦机云。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此的的威音那畔话。乃一花五叶之真种子也。当此沧桑陵谷虚空消陨之时。有如山翁和上者。以普心大心。无边见心。止寻花叶根株。不问葛藤枝节。俾全没交涉。如欣师此录者。忽地冷灰豆爆。血溅梵天。岂得与逼塞虚空者。同日语哉。感而识之。阁笔三叹顺治丙申嘉平月望国子司业前戊辰二甲进士虞。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