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李叔同歌曲及语录

1、《送别》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三宝歌》

词:释太虚曲:释弘一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磐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3、《春游》

词曲: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於纱,春人妆束淡於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

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4、《梦》

词:李叔同 曲:斯蒂芬·C·福斯特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日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5、《清凉》

词:释弘一 曲:俞绂堂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 …… 余下全文

篇二 :李叔同语录

说明:内容皆摘自张笑恒编著的《李树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每一小节前面的李叔同语录。

第一章 历练平和之心

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2、知足长足,终身不辱,知止长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3、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5、冲繁地,顽顿人,拂(fu)逆时,纷杂事,此种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6、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功夫只在个定火。”

7、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是为亲切有味。”

8、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9、花开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0、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第二章 历练说话之法

1、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闲人莫论是非。

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4、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淡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5、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6、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则善之大戒也。

7、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8、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辱,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9、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怒气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 …… 余下全文

篇三 :弘一大师李叔同法语录整理

弘一大师李叔同法语录整理

2008-10-08 01:46:27| 分类: 佛音佛语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 …… 余下全文

篇四 :李叔同语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 …… 余下全文

篇五 :李叔同语录

1 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2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3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持之以坦荡。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4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5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6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7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8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9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0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1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2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1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4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5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6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17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18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9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0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1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22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23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24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5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26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7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28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 …… 余下全文

篇六 :李叔同语录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它的意思是,要胜人,就只能靠自我检讨才可以做到;要超越别人,只能靠自强,而决不是靠压低别人。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褊急,是气量狭隘、性情浮躁的意思。他人狭隘,我以宽宏受之;险仄,乃心襟奸、小的意思。他人奸小,我以坦荡荡的胸怀待之。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人有顺境、逆境,李叔同认为要用心境来予以调适。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所谓恩威并施,原指管治下属的方法,李叔同提出的是不轻怒、不妄施。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 这一句含意极深,所谓不近人情实指性格乖张,会造成四面楚歌。所谓不体物情,就是糟蹋浪费,暴殄天物,一辈子难有作为。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这是一种宽容的人生态度,做事要同时多方面考虑;议论别人,应先想到自己又如何,设身处地考虑和论及别人。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 所谓大才、大智,不是只看本领,还要看性情,即控制情绪的能力(情商)。否则,不能冠之以“大”矣。

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

―――这两句,对于驰骋于名利场的世俗之人,真是值得每天深思、领会。过分执着于“利关”,一定会每天为患得患失而惊;过分执着于“名关”,也一定会

每天因为世间对自己的或毁或誉而心动悬念不已。只有看得破名利关,人才可得安心。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就能一天一天地提高其操守;襟怀宽阔能容纳各种人,其品德就会越来越高;交朋友注重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问就会与日俱进;慎重检点自己的行为廉洁奉公,有利于民生,其社会风气就会大好。

…… …… 余下全文

篇七 :弘一大师语录

( 一)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 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临事须替别人想, 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对失意人, 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 德盛者其心平和, 见人皆可取, 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 其心刻傲, 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步步占先者, 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 莫大于纵已之欲。 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 则杀吾身。 则杀吾身。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 盛喜中, 勿许人物。 盛怒中, 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 多失信。 怒时之言, 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

…… …… 余下全文

篇八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二)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