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上海今日公布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上海今日公布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20xx年01月21日 02:2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上海今天公布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记者昨日下午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天上午,上海将发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20xx年12月31日夜间11时35分左右,上海外滩因人群拥挤,发生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新京报记者 张婷

人流对冲有人摔倒导致踩踏

20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位遇难者名单全部公布,遇难者年龄最小12岁,最大37岁。遇难者中包括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学生。

据介绍,考虑到往年人流量众多等问题,今年外滩取消了往年组织的大型跨年灯光秀活动,但外滩作为世界闻名的地标,仍是一个各方人员在节假日的自行聚集点,也一直是海内外游客以及本地人观赏景色的主要地点。

根据事先部署,上海相关部门已组织了超过平时的700多警力到场。目击者称,当天20时许,外滩人流开始陆续增多,到20时30分已接近20xx年跨年时有灯光秀活动的人流规模,公安等部门第一时间又紧急抽调了数百名警力赶往现场。至23时30分前后,陈毅广场和清水平台的人流产生对冲,有人摔倒,造成了踩踏事件的发生。

…… …… 余下全文

篇二 :独家调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死神如何跨过4道应急关卡

独家调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死神如何

跨过4道应急关卡

凤凰网 2015-01-06

对于外滩跨年当晚的其中36人来讲,死亡比新年更先到来。

东方卫视全球直播的镜头里,“5、4、3、2、1”的倒计时声音响亮,东方明珠亮起的灯光在黄浦江岸显得耀眼夺目。镜头最后定格的右下角之外,陈毅广场通往观景平台的一个台阶处刚发生了一场惊魂未定踩踏事故,其中一些人已经咽气,一些人瘫坐在地上护住倒下的人,听到观景平台上的人在倒计时,心中百味杂陈,近在咫尺,却是一段死亡与狂欢的距离。

台阶上遗留的痕迹,在事故后不久就被清扫干净。多名警察在台阶上方站岗,稍有停留,便立马上前告知:“不要停留。”

就是在这个台阶处,死神跨过了最后一道应急关卡,而此前已至少有3道关卡失守。 人群聚集,失控的死亡台阶

陈毅广场通向观景平台的台阶分为上下2段,上9级下8级,中间是20平米不到的一个平台。在人群完成自救与警方抵达之间,有将近10分钟的空档。12月31日当晚,在拥挤的人流为倒地者腾出了一小片空间后,部分遇难者就在这个平台上躺了10分钟左右,度过了跨年。在场的人试图拨打求救电话,打不通,空气中弥漫着汗液、呕吐物等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有躺着的人鼻子和嘴一直往外冒血。而台阶往外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 警察被挡在人群的另一端。根据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在1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警方在11点30分左右开始强行突入,第一波警力从人群外抵达事发现场耗时约5至8分钟。而据多位当时在场者的回忆,大批警力是在跨年前后到达事故的核心区域。

一家研发移动终端推送技术的公司解释了当天求救电话打不通的原因:“人流过于密集,基站承载量过高,导致电话打不出去,但网络可以使用。类似的事情,汶川地震时也发生过。” “这个事情估计能做的,只有预防。”24岁的上海人陆震宇是当天的幸存者之一,他站在上半段台阶的位置,看着身边的人先是挣扎、呼救,渐渐地基本不动。即便是在等待救援的无助时刻,他以为死亡人数是一两人,而等回到家搜索新闻,35人死亡。这个数字意味着当天倒地的绝大部分人都没能得救。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上海踩踏事件

外滩踩踏重大伤亡,深刻教训有哪些? 新华网上海1月21日电 “领导干部思想麻痹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

“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21日,上海市发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还原此次事件发生的经过表明,这是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令人痛心的是,“海恩法则”又一次残酷魔现,36个鲜活的生命消亡于松散的安全链条上。

本需强调的“一字之差”:灯光秀易址信息不畅

自2012年元旦跨年启动以来,外滩灯光秀一直是上海跨年的一个招牌活动,外滩风景区也是国内外游客来上海的“首选之地”。2014年11月,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向上海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12月9日决定在外滩源举行,活动现场观众控制在3000人左右。

调查报告指出,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调整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地址变更的宣传报道、与公众的沟通很不够,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外滩和外滩源的区别也不甚了解,导致现场人流量并没有因活动的取消而减少。”调查组邀请的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安监局副局长闪淳昌说,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沟通上都存在问题。

调查报告认为,“作为历年新年倒计时活动以及2015年新年倒计时活动的承办方,黄浦区旅游局对活动场所变更风险未充分评估,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负有管理责任”。

本该进行的“事前预防”:没有专门风险评估

正是由于外滩灯光秀的取消,当晚相关活动安保的级别也因此下降至区级管理:没有采取封站和封路等较高级别流量控制手段,没有安排与2014年跨年夜相当的警力,没有启动大规模的志愿者服务。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时评

1日凌晨,上海外滩举行的跨年活动中发生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其中25位为女性,48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周围有人自发手拉手挡住人潮,为伤者留出安置的地方和救护车救治的通道。据悉,上海今天所有的跨年活动全部取消。

有人在反思“跨年活动”,有人在感慨“以后不敢再去人多的地方了”,有人在总结“看以后谁还敢凑热闹”,这些都属于对突发悲剧刺激后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冷静的思考。反省如果缺乏理智,只不过是一时的浅层、偏激情绪罢了,很快就会健忘,真正的教训需要在对真相的调查和责任的追问中吸取。不能让踩踏健忘症再跨年

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20xx年1月1日 14:58

本报评论员 曹 林

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早晨打开手机看到的20xx年第一条新闻竟然是: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35人身亡43人伤。20xx年的新闻日历,竟以这样的惨剧翻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可以想像每一个数字背后亲人的悲痛欲绝。亲历者描述着自己与死亡一步之遥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微博微信以碎片化的方式还原着跨年前那十几分钟可怕的踩踏细节,那恐怖的程度,甚至让无数不在场的事后听闻者都能嗅到那里死亡的气息。

踩踏悲剧发生后,网络舆论场在还原现场的同时,也在猜测悲剧原因中陷入了混乱。愤怒的人们习惯性地陷入灾难情绪中,从网络碎片化的传闻中寻找导致悲剧的原因并义愤填膺地脑补当时现场:有传闻称当时有人往下抛洒美钞造成哄抢,立刻便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可能的抛洒者,并进行人肉和攻击;有传闻称踩踏源于几个“大叔”的推搡,网友立刻又把愤怒指向了“大叔”;又有传闻对“怎么又是碰巧35人死亡”的数字提出质疑,议论着“人祸35人死亡上限”这个传说。

这种不辨真假的混乱归咎,是另一场可怕的舆论踩踏。对悲剧确实要寻找原因和追问责任,踏事故的原因尚在调查之中,不能听信传闻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制造敌人”,应该根据警方通报和权威信息作调查。踩踏是在失去理性的混乱中发生的,舆论场的信息和情绪混乱,同样会制造“踩踏”。这时候公众不能像广场通道中失控的人群那样无序狂奔踩踏,不是先找个靶子去批判,不是随意找个“原因”,而应该结合调查结果和现场还原追问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上海踩踏事件作文素材

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安全作文素材

时间凝固在20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外滩观景台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罹难者满怀对生活的憧憬,却未能迎来新年的钟声。惨烈的悲剧令人扼腕至痛,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等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感想

12-31关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感想

20xx年12月31日23时30分,就在即将迎来新的一年的晚上,上海外滩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最终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这件事情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一月六日,就在发生此次重大踩踏事故的外滩,举行了对事故中遇难者的悼念活动,遇难者的家属在此悼念亲人,大都失声痛哭,也有大批市民自愿前来悼念死者。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心生悲痛之情,对此,我们要对死者哀悼。许多花季生命在这次踩踏事故中凋零,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和悲痛,然而,逝者已矣,我们不能再做些什么来挽回这一惨痛的损失,但是这次重大事故带来的惨痛教训却是可以一直印刻在我们的心上。

对于此次踩踏事故的原因,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有关部门的安保措施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还存在着不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现在国内有关部门在这种安全防护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很容易轻视掉一些细节问题,不能事先预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患于未然。而且,应急措施也还做得不到位,现场缺乏有效控制,当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及时的制止事故的进一步严重发展,最终导致事故中这么多生命的逝去。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有关部门应在以后的管理中加强对重大事故的预见性和有效的应对性,对于这种人流量大的活动应该提前就在活动场地和附近路段做好交通管制以限制人流量,并注意时时监察异常情况。此外,在公共场合应设置有效地应急设施,并定期的检查维修,当事故发生时也能有效的减少损失。

在这次事故中,可以发现,许多遇难者的年纪都在二十左右,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年纪段的年轻人。这样就看出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足,导致容易凑热闹的心理,对未发生事故的担忧也不够。年轻人普遍有一种从众心理,这样的心理虽然会使我们自觉遵守社会普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但是也往往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年轻人更容易去凑热闹,而年纪限制了他们对危险的重视程度,未能考虑到潜在的危险,容易忽视不安全因素,最终很容易就导致悲剧事故的发生。比如在这样的大型活动中会吸引许多年轻人来观看,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上海踩踏事件反映出的管理问题

上海踩踏事件反映出的管理问题

元旦本来是喜庆的日子,结果20xx年12月31日晚上,在等待新年的钟声的前几分钟,上海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件, 造成36人死亡,给20xx年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悲剧的发生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有可能成为20xx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的考查热点。下面华智小编就此事件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发生原因:

1、整个事件前后缺乏预见性。这次上海的元旦守岁,一下子来这多人,整个主办方没有预见性。据说在燃放观景台买票,2000多张票,而现场出现这么多人,主办方竟然对要来临的危险毫不察觉。

2、事件发生生前缺乏应变性。当出现很多人拥挤不堪的时候,现场缺少应变性。警察提出不要挤了,竟然能够笑场,真是奇怪的事情。

3、燃放爆竹缺少配套管理。这么大的活动前后的没有强有力的配套措施,现在政府部门各管一摊,缺少内部协调,自然结果令人扼腕。

二、反映的管理问题

1、管理体制有问题。整个过程缺少整体控制,放任自流。现场去哪里真空。先不说问题怎么出现的。就是结果出现以后,政府领导重视。书记、市场亲自去,反映出中国的权力集中现象渗透到各个细胞。为什么需要领导去,因为需要领导指示,为什么需要领导指示,因为领导出面容易调动资源。这是典型人治现象,,没有合理的极致保证。

2、在事件过程中,现场人员设备不错,资源不足,权利不足。不能够控制局面。当然这种现象在国外很难出现,一方面国泰很难出现这么多人集中。另一方面从国外的情况看,很多时候主办方拥有巨大的权利,不象中国只有领导重视,才能调动资源。

3、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现在只是流行大数据,而更应该流行的大系统理论非常缺乏,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三、深层次的思考

这种事情发生从深层次来看,

1、反映出中国的节日还没有形成过节模式。特别对在富裕起来的国人。中国现在基本是节假日要出去,到哪都是人山人海。到国外是东西一抢而空,气势真的惊人。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上海踩踏事件的反思

1“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永远不要跟别人去争,所以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大家都争要好,都争钱,人之必争,会带来祸害,放下贪念,要“布施”对治争贪,避免人祸!

2、人命无常,在于一口气之间。珍惜所有,活在感恩的世界,所谓“不见棺材不流泪!”黄泉路上无老少!随遇而安,随缘方就,随缘自在。不要攀缘,平平淡淡过一生;有求则苦,无求则乐。

3、人生如昙花一现,花无百日红,断恶修善,行善积德,能趋吉避凶,平安吉祥。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没有定力,勿去人多事杂之地!

4、人生苦短,勿贪着,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凡事以大局为重;世间一切苦空无常,我们要求可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做好本分,其他全放下,因为带不走!

5、罹难者平均年龄仅22岁,劝诫年轻人好好自律,自爱,自觉;勿沉迷于花花世界,吃喝玩乐,浪费时间和精神,珍惜光阴好好培福,多回家孝敬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

学习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否则乐极生悲,

上海踩踏事件的反思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最后我们以一颗真心祈祷向给不幸罹难者!愿他们离苦得乐!也祝愿2015新年全世界和平,无灾无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海踩踏事件的反思

上海踩踏事件的反思

上海踩踏事件的反思

从身边做起,我们应当做到: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或恐慌气氛。

2、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3、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4、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6、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有

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7、若自己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