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实验六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一.目的

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  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值等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向层析法。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

三、实验仪器

   1、 新华滤纸

   2、 层析缸

   3、 细线

   4、 点样管

   5、 橡皮筋

   6、 电吹风

   7、 喷雾器

四、实验试剂

1、 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2、展层剂: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蒸馏水=13:3:3:1(v:v)

…… …… 余下全文

篇二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实验项目: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室名:        生物化学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1-15           

任课老师:             杨艳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姓名:敖礼贤   学号:5602212013     班级:生物工程121

一、前言

   

  1、研究意义与前景 

 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一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固定相,称为流动相)中的分布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1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2】

分配层析法 分配色谱系色谱法之一种,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对待分离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分配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液相的溶剂,依靠图布、键合、吸附等手段分布于色谱柱或者担体表面。分配色谱过程本质上是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达到溶解平衡的过程。【3】

2、实验目的

     (1)掌握分配层析的原理,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包括点样、平衡、展层、显色、鉴定及定量)

     (2)学习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水解、层析及鉴定)分析的方法。

3、实验原理

      层析法也称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tt发现并命名的。他将植物叶子的色素通过装填有吸附剂的柱子,各种色素以不同的速率流动后形成不同的色带而被分开,由此得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 。 后来无色物质也可利用吸附柱层析分离。 1944年出现纸层析。以后层析法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气相层析、高压液相层析、薄层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等。 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一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固定相,称为流动相)中的分布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 余下全文

篇四 :生物化学实验二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二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方法和原理,学会分析待测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2、 学习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二、实验原理

⑴ 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时,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⑵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用Rf值表示:

⑶ Rf=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⑷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

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 实验器材

a) 大烧杯(5000mL):1只/组

b) 毛细管。

c) 喷雾器:公用。

d) 培养皿:1只/组。

e) 层析滤纸(长22cm、宽14cm的新华一号滤纸):1张/组。

f) 直尺、铅笔:自备。

g) 电吹风:1只/组。

h) 托盘、针、白线:1套/组。

i) 手套:1双/组。

j) 塑料薄膜:公用。

k) 小烧杯:50mL,1只/组。

四、 实验试剂

(1)扩展剂:将4体积正丁醇和1体积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5体积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弃去下层水层。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3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氨酸),0.5%的待测氨基酸液1种。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1

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实验

五、实验操作

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燥箱内120℃烘干。

(1)平衡:剪一大块塑料薄膜铺在桌面上,将层析缸或大烧杯到置于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约20mL展层溶液的小烧杯置于倒置的层析缸或大烧杯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平衡20min。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目的和要求

掌握分配层析的原理,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包括点样、平衡、展层、显色、鉴定及定量)。学习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水解、层析及鉴定)分析的方法。

原理

层析法亦称色层分离法、色谱分析法或色谱法。 1903年俄国化学家茨维特(M. Tswett)发现用挥发油冲洗菊粉柱时,各种颜色的色素在吸附柱上从上到下排列成色谱,故称“色层分离法”。1931年有人用氧化铝柱分离了胡萝卜素的两种同分异构体,显示了这一分离技术的高度分辩力,从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自1944年应用滤纸作为固定支持物的“纸层析”诞生以来,层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五十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气相色谱和高压液相层析,其它如薄层层析、亲合层析、凝胶层析等也迅猛发展。层析分离技术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可大可小,既可用于实验室分离分析,又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产品的分析制备。现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学科广泛应用而又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

根据所用的支持物及其理化性质不同可将层析法分成三类: 1. 用固体吸附剂做支持物的称吸附层析;2. 用吸附了某种溶剂的固体物质(如滤纸)做支持物的称为分配层析;3. 用其表面所含离子能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固体物质做支持物的称为离子交换层析。

纸层析所依据的原理是分配层析,故属于分配层析的范畴。

分配层析

分配层析法是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之得到分离的方法。将分配层析法中的一种溶剂设法固定在一个柱内,再用另外一种溶剂来冲洗这个固定柱,同样可达到将不同物质分离的目的。我们把固定在柱内的液体称为固定相,把用作冲洗的液体叫做流动相。为了使固定相固定在柱内,需要有一种固体物质把它吸牢,这种固体物质本身对分离无作用,对溶质也几乎没有吸附能力,称为支持物。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因此当流动相移动时,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易溶于流动相中的组分移动快,在固定相中溶解度大的组分移动就慢,结果得以分离。

…… …… 余下全文

篇六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Microsoft+Word+文档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1、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它是利用不同的氨基酸在展层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方法。

惰性支持物是新华一号滤纸,其上含有很多的羟基,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把它看成是含有静止水相的惰性支持物。水相因此称为静止相(固定相),有机溶剂称为流动相。

展层溶剂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它们互相混合时便分成两相:一相是以水饱和了的有机相,另一相是以有机溶剂饱和了的水相。

分配系数(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当用滤纸进行分配层析时,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氨基酸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以分离。

分配层析的原理可用一个模式解释(英国Martin等):把滤纸看成是一个层析柱,可以分成若干层板,设层板的物质为A、B;且A和B的分配系数(α)分别为1和1/3;又设固定相为S,流动相为L,两相互相接触但不相混溶。

当第一层流动相中加入一定量的A、B两项物质后,溶质根据各自的分配系数在第一层的两相中分配,流动相继续在流动,此时第一层固定相与新流到的流动相之间以及原来第一层流动相与第二层固定相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以此类推三次分配即可看出A与B最浓部分以分开,A在第二层最浓,B在第三层最浓,如果继续抽提下去,经过若干此后,A、B两物质便可完全分开。显然,分配系数越大的物质就越容易分开。

模式图如下所示:

图中的第二层流动相中的溶质A为1/2,B为27/32;第三层流动相中的溶质A为1/8,B为27/64;第三层

抽提一定时间后,溶剂流到接近滤液前沿1~2cm时。层析完毕,将滤液取出、干燥、用显色剂显色即可看到氨基酸在滤纸上的位置,此位置用Rf表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实验一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一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纸层析的基本技术

2.学习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二、实验原理

    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同一推动剂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经层析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若以K表示分配系数:

slide0012_image018层析溶剂(亦称展层剂或推动剂)是选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滤纸纤维素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葡萄糖基的-OH基能与H2O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能吸附很多水分(可达22%滤纸重,其中约有6%的水与纤维素结合成复合物),这部分被吸附的水因扩散作用降低而形成固定相。反之,展层剂中的有机溶剂与滤纸的亲和力很弱,可在滤纸的毛细管中自由流动而形成流动相。层析时,点有样品的滤纸一端浸入展层剂中,有机溶剂连续不断地通过点有样品的原点处,使其的溶质依据自身的分配系数在这两相间不断进行分配,即随着有机溶剂不断向前移动,溶质被携带到新的无溶质区并继续在两相间发生可逆的重新分配,结果使溶质离开原点不断向前移动。由于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前行中出现移动速率差异,因而通过一定时间的层析,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即可实现分离。

层析中某物质的移动速率以Rf值表示:

                         

各种化合物在恒定条件下,层析时都有其一定的Rf值,借此可达到定性、鉴别的目的。

应当注意的是,溶质的结构与极性、溶剂系统的物质组成与比例、pH值、滤纸质地以及层析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Rf值。

…… …… 余下全文

篇八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