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

教学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 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 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 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 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 义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 教师报告。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 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 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 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 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 筋、协力、果断、快速。

规则:

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 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 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 …… 余下全文

篇二 :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报告

     年级    班   受测者          性别        

测定者         任课教师       测定时间         

…… …… 余下全文

篇三 :体育运动负荷检测及分析

20xx年体育教研组

对体育运动负荷检测结果及分析

(搏测定登记表

脉搏测定曲线图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报告)

体育组

…… …… 余下全文

篇四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XX届毕业生教育实习课的分析

指导老师:***

带队老师:**

高三年级 实习教师: ** 20xx年12月04日

教学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 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 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 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 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 义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 教师报告。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

一、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 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6’)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 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 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 意前方。

二、抢运球(5’)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 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 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 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 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 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 断论处。

…… …… 余下全文

篇五 :体育课负荷分析报告

体育课负荷分析报告

分析人:云凯琪 张安妮

…… …… 余下全文

篇六 :运动负荷分析

运动负荷与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

科学合理的运动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何为科学合理的运动,

在体育课中,我们一般将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作为一种很好的衡量方式。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接触的是当代七年级的初中生,针对本人在实习期间对课堂的观察及科学合理的测量,仅就我所在的初中学生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作以下分析。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根据新课标的一系列要求,结合当今社会初中生的身体及心理情况,通过游戏竞赛等方法,是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及活动积极性提高,以达到运动检测的效果。

1.1研究对象

宜昌市花艳中学701班学生44人,以一次体育课50米跑教学任务为例进行运动负荷监测。

1.2研究方法

分别测定课前安静时、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脉率。课开始的准备部分为10 min;课的基本部分为30 min,分别测第5、10、15、20、25、30分钟脉率;结束部分为5 min。

以每分钟脉搏平均值为基础,以课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各部分每分钟平均脉搏数、主要教材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绘制脉搏测定曲线图,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和生理负荷量等级,确定生理负荷量指数。要特别注意课前安静时脉率,尽量设法排除课前影响脉率的各种外部因素,否则,计算出来的生理负荷指数可因安静时的脉率的上升而偏低。

1.3结果 课前安静时脉率为80次/min;课的开始部分脉率为100次/min;课的基本部分第2分钟脉率为128次/min,第7分钟脉率为130次/min,第12分钟脉率为142次/min,第17分钟脉率为158次/min,第22分钟脉率为178次/min,第27分钟脉率为140次/min;结束部分脉率为100次/min。通过分析得知,此次体育课的平均生理负荷量脉率为133次/min,已知课前安静时的脉率是80次/min,所以生理负荷指数为:128/80=1.6。通过对照运动强度指数评定表可知,这次课的生理负荷量等级属于中等

…… …… 余下全文

篇七 :浅谈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策略

浅谈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策略

汝阳县内埠乡初级实验中学 张向阳

摘要:科学地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害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认识,对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进行分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身心能够在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负荷、认识、策略

1、前言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前的体育课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视了心理效应,而今许多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生理效应,不重视运动负荷的适宜安排。其实,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课上就必须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2、运动负荷的认识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

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3、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3.1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体育课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关于体育课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关于体育课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前言】: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它反映着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的生理机能一系列变化。课的运动负荷是否适宜,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随着学生的机能能力的改善和提高,适当地增加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增加是逐步的、适度的,增加过快、过猛,不仅不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有损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产生意外的伤害事故。所以,科学地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害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在课结束前,要逐步减少运动负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随着体质的增强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在教学开始阶段,如在学校每学期的开始几堂课,运动负荷适当小些,以后逐渐加大。具体安排一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要遵循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的要求,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来安排运动负荷。 由于课的主要目标不同,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应一样。如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复习课一般比新授课的运动负荷要安排大一些。

2、运动负荷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水平。 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安排运动负荷还应考虑其他有关的制度,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气候变化、练习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3、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教师不仅在课前要周密地安排运动负荷,在课的进行中还要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调节运动负荷。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前的体育课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视了心理效应,而今许多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生理效应,不重视运动负荷的适宜安排。其实,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课上就必须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