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实验十 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十 正丁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正丁醚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分水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液体的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是制备简单醚的常用方法。

主反应: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温度。

在此反应中,正丁醇、水和正丁醚能形成沸点为90.6℃的三元恒沸物。将恒沸物冷凝后,有机物密度较小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小,因此浮于上层,利用分水器可使它们自动地连续返回反应器中继续反应。

三、物理常数

反应物与产物的物理常数

2 反应中的恒沸物

四、主要仪器规格

电炉 升降台 三口烧瓶(50mL) 大小头(14#转19#)  螺帽接头(14#) 温度计(200℃) 球形冷凝管(19) 空心塞(14#)  分液漏斗 要干燥的:烧瓶(25mL、14) 蒸馏头(14) 螺帽接头(14) 空气冷凝管(14) 接引管(14) 三角烧瓶(2只、50mL、19)

五、主要试剂用量和材料

正丁醇(6.2mL , 5 g ,0.136 mol)  浓硫酸(0.9 mL, 1.66 g, 0.017 mol)  沸石 饱和NaCl (4.2mL )  5%的NaOH(3 mL) 饱和CaCl2(3mL)无水氯化钙 橡皮管

六、实验装置

七、操作步骤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正丁醇与浓硫酸混合时要慢要均匀,防止局部碳化。

2、分水器预先加入(V - 0.6mL)的饱和食盐水,V是分水器的容积。

3、温度要控制好,加热不可过速,防止温度过高大量生成丁烯。

4、回流过程中若分水器中的水层有明显溢出,可从活塞放出一部分水。

5、当分水器中水层不再变化,瓶中温度达到150℃,表示反应基本完成。

6、第一次蒸馏时蒸至无馏出物为止。

…… …… 余下全文

篇二 :正丁醚的制备实验

正丁醚的制备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醇分子间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学习分水器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二颈烧瓶;球形冷凝管;石棉网;三角烧瓶(50ml);分水器;温度计;分液漏斗;蒸馏头。

正丁醇(31ml, 25g, 0.34mol);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溶液(5%);饱和氯化钙溶液;沸石。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理论产量:                          实际产量:

产率:                             

性状: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 …… 余下全文

篇三 :正丁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2015 年 12 月 7 日

姓 名                   系年级               组 别           同组者               

…… …… 余下全文

篇四 :正丁醚的制备有机实验

正丁醚的制备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主要实验装置如下图: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合成正丁醚的步骤: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A前,需先从__________(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 117℃      c. 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__________。

…… …… 余下全文

篇五 :正丁基溴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一   正丁基溴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与方法;

2、练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正溴丁烷是由正丁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共热而制得:

【反应式】

主反应:

   

可能的副反应:

三、主要原料、产品和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试剂】

7.5ml(0.08mol)正丁醇,10g(0.10mol)溴化钠,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装置:图1

         

五、实验步骤:

1、投料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水,再慢慢加入12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7.5ml正丁醇和10g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硫酸在反应中与溴化钠作用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正丁醇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大,会加大副反应进行;若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小,不利于主反应的发生,即氢溴酸和正溴丁烷的生成)

2、以电热套为热源,按图1安装回流装置(含气体吸收部分)。(注意防止碱液被倒吸)

3、加热回流

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调整加热速度,以保持沸腾而又平稳回流,并不时摇动烧瓶促使反应完成。反应约30—40min。

4、分离粗产物

待反应液冷却后,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用直形冷凝管冷凝),蒸出粗

产物。(注意判断粗产物是否蒸完)。见【注释】(2)

5、洗涤粗产物

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的水洗涤(产物在下层),静置分层后,将产物转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5ml的浓硫酸洗涤(除去粗产物中的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尽量分去硫酸层(下层)。有机相依次用10ml的水(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未除尽的硫酸)和水(除残留的碱)洗涤后,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1—2g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直到液体清亮为止。

…… …… 余下全文

篇六 :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篇七 :实验十: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报告模版

实验十: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羧酸与醇反应制备酯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利用恒沸去水以提高酯化反应收率的方法。

3.学习使用分水器回流去水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主反应式:

副反应式:

三、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

乙酸正丁酯、水及正丁醇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液的组成及沸点

四、实验装置图

n-butylacetate.JPG

五、操作流程

六、思考题

3、问题讨论

1)酯化反应有哪些特点?本实验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提高乙酸正丁酯产率??又如何加快反应速度?

答:该反应为可逆的,增加某一反应物的量(采用丁醇过量),并使用分水器通过恒沸原理将水除去,破坏反应平衡,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

2)在提纯粗产品的过程中,用碳酸钠溶液洗涤主要除去哪些杂质?若改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可以?为什么?

实验步骤

1)50 mL圆底烧瓶中,加11.5 mL (0.125 mol) n-BuOH, 7.2 mL CH3COOH (0.125 mol) 和3-4d浓H2SO4(催化反应), 混匀,加2颗沸石。

2)接上回流冷凝管和分水器。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至略低于支管口(约为1~2 cm),目的是使上层酯中的醇回流回烧瓶中继续参与反应,用笔作记号并加热至回流,不需要控制温度,控制回流速度1~2d/s。

3)反应一段时间后,把水分出并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在原来的高度。

4)大约40 min后,不再有水生成 (即液面不再上升),即表示完成反应。

5)停止加热,记录分出的水量。

6)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到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水洗涤,并除去下层水层(除去乙酸及少量的正丁醇);有机相继续用10 mL混合物 10mL  H2O     有机相(上层)10mL1有机相(上层)  10 mL 10%Na2CO3 洗涤至中性(除去硫酸);上层有机相再用10 mL 的水洗涤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无机盐,最后将有机层到入小锥形瓶中,用无水可硫酸镁干燥。

…… …… 余下全文

篇八 :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1-溴丁烷的制备

课程名称:《化学化工软件应用与操作》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化学工程系

2014   12     7 


目录

一、       实验目的............................................................................................................ 1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