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对村民自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对村民自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创新精神已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创新是报业获得不竭动力的源泉。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面前,地州党报中谁敢于大胆创新、不断创新,谁善于进行观念和管理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谁善于把握机遇、控制风险,谁就有可能捷足先登,掌握报业发展主动权。因此,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报业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结果得到肯定。要以“不断创新”为目的,切实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扩大报纸影响力,增强报社竞争力,在确保党报权威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最大化。

一、创新报业文化和报业制度

报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成功的报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文化。要创造出一个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力向上的心理环境和能够推动报业发展的报业文化,以提升报业整体品位,形成全体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能够产生最高利润的资源,善于经营人才的报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因而报业文化建设就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要以报业文化和报业制度的和谐为前提,寻求报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建设时间文化。时间是一种可与资本、技术、产品质量甚至创新平起平坐的战略武器,在时间反应上享有优势,可以为其它竞争差异提供基础,从而构成报业整体上的竞争强势。比如记者要“比警察更早到达新闻现场,取得同业采访不到的最初讯息”,就得靠在时间上抢占先机。

建设绩效文化。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体员工的创造活力。建立起一种绩效为重、任人唯贤的强大报业文化,以此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员工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使他们从专业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的事业和精神得到与其贡献相称的尊重,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得到奖励和擢升。如采编人员每天采编多少稿件就得多少绩效量化分,尝试实行“日结、周示、月奖”,实行“阳光操作”,让员工体会“快乐劳动”理念。

…… …… 余下全文

篇二 :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一 》社会问题调查报告的格式

1.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2。调查报告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

1、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②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2、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 …… 余下全文

篇三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缺陷问题调研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缺陷问题调研报告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七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标志着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此项法律自实施至今,在适用案件范围、听证主体、具体操作及有关配套法律方面仍存在着问题,致使行政处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言堂”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公民、法人等法律主体未能真正有效地利用此项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传统观念和行政人员自身观念的束缚、行政机关案件调查人员素质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各项配套制度不健全及公民、法人等法律主体听证权利意识淡薄等。针对这些问题,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此项法律: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机关执法人员素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听证配套制度、加强对听证制度本身的研究、营造适合中国本土法律资源的法律文化氛围。行政处罚听证制度顺应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行使国家行政权的世界潮流,必将随着我国市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将为行政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七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标志着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其中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各地各级行政机关先后作出了一系列有关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规定,对听证制度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适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毕竟是一项新事物,行政机关在适用听证程序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

一、处罚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证范围的界定不明确

对需要举行听证的项目规定过于单一、缺乏弹性,不能适应保障公民权益和各市场主体权益的需要。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适用听证程序,而对公民影响更大的,譬如刑事和行政拘留等,则不在听证之列。

…… …… 余下全文

篇四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

涉及诉讼的鉴定习惯称为司法鉴定,主要包括物证鉴定、法医学鉴定和精神病学鉴定。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在建国50多年的司法实践中自然形成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对司法鉴定立法,使鉴定工作在法律定位、管理体制、鉴定程序、鉴定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同时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极大浪费。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有8个代表团的266名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尽快立法规范司法鉴定工作。今年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又有7个代表团的234名代表提出该议案。为妥处理上述议案并答复提案代表,从去年5月至今年5月,全国人大内司委多次派出调研组赴广东、重庆、福建等省、市,围绕司鉴定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今年上半年,又分别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的有关负责同志,就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和制定司法鉴定管理法等问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现将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亟待规范的几个主要问题调研综述如下。

一、确立鉴定的法律属性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司法鉴定的概念及法律属性做出明确的界定。

多年来,实践中就如何解决鉴定机构设置和管理多元化的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甚至虚假鉴定越来越严重等问题,有关部门所持主张及具体做法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同志认为,目前鉴定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混乱造成的,并提出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将分设在公、检、法、安、司机关中的鉴定机构进行改造、整合或重组。有的提出仿照行政体制,逐级建立自下而下、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对此,有一些不同意见:有的认为,鉴定是侦查破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侦查工作的组成部分,公安机关设立鉴定机构是必须的;有的认为,检察机关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都需要对侦查中的鉴定结论进行审查、确认或重新鉴定,而且检察机关还担负着一部分案件的侦查工作,因而,检察机关必须设立司法鉴定机构;还有的同志认为,鉴定是法院审判职能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法院应建立鉴定机构,并实行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我们认为,解决鉴定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不应在现行体制框架内去理顺管理机制,首先应该是通过立法,明确司法鉴定的性质,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都规定,鉴定结论是证据之一。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自主进行鉴定是为了发现犯罪、证明犯罪、指控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辩护人申请进行鉴定,是为了获取证据,以便向法庭举证,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护。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委托鉴定是为了将鉴定结论作为向法庭提出主张的一种依据,都是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某一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它既不是一种行政行为,也不属于检察和审判职权范畴,更不是一种诉讼活动。鉴定的概念和法律属性应当是为了向法庭提供证据,对某些专门性问题,由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依照法定程序所作的检验、鉴别和判断,是一种依法为诉讼活动提供帮助的科学鉴定。

…… …… 余下全文

篇五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20##年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二)创建活动考评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 …… 余下全文

篇六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基层安监工作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基层安监工作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报告

基层安监工作在平安创建、和谐构建中,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但新形势下基层安监管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构筑坚固的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安全生产监管现状

(一)完善规章制度,密织"安全网"。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去年将安全生产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严格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自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讨论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安全生产行政领导责任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在安全监管中应负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县乡两级政府每年年初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印发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事故指标控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安全生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已经形成。

(二)着力安全防范,筑牢"防火墙"。一抓安监"正规军"建设。基层各乡镇成立安监办,专司其职抓安全工作,还配备了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一支安全监管"正规军"队伍越来越壮大。二抓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我乡持续开展了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8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整治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实行"谁家的孩子谁家抱",重大问题齐协调,明确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时间和责任人员,确保在限期内整改到位。安全生产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三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围绕主体抓"落实",围绕业主抓"意识",今年以来在部分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销售单位等高危行业推行了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制度。此外,定期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充电",使他们了解、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违章指挥。

…… …… 余下全文

篇七 :问卷调查报告的写法

编辑本段问卷调查报告

问卷调查报告,属于调查报告的一种,是一种应用文体。调查者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将整个调查研究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问卷调查报告的类型

一、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将其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1、 综合性调查报告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反映的情况比较丰富,篇幅一般也较长。

2、 专题性调查报告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也较短小。

二、是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划分,可分为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两大类。

1、应用性调查报告:应用性调查报告,就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大体包括下面六种:

(1)认识社会的调查报告。 (2)政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3)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4)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5)支持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6)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

2.学术性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可分为理论研究的调查报告和历史考察的调查报告。

(1)理论研究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作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

(2)历史考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调查,来揭示某些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区分,也是相对的,是就其主要目的而言的。事实上,应用性调查报告也可以作出理论概括,学术性调查报告也可以指导实践,为现实生活服务。

问卷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

1、单标题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二小学504班  姜航彦)

最近,全国各地媒体集中揭露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肯德基”的汉堡里有苏丹红、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大米里浇了石蜡油进行”抛光”等…… 一个个可怕的镜头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此刻,我们也警觉起来,不由得问自己:我们现在的食品安全吗?可以放心食用吗?为此,我们专门对食品的安全问题展开了调查。为了更好地展开调查,我们小组先制定了研究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菜场、路边的临时摊点的食品是否安全?

我们的猜想:菜场的部分食品和路边临时摊点上的食品不安全。

主要方式:采访、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

我们的实施过程:

活动之一 ——菜场调查

前几个星期,我们小组在菜场连续调查了好几天,可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我们打算回去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旁边摊子上的蔬菜的颜色十分鲜艳:青菜、扁豆、黄瓜… …一样样蔬菜都令人眼前一亮。于是,我们就问摊贩,可他却怎么也不理我们。我又问妈妈,妈妈想了想,对我说:”可能是他们加了什么化学物质吧。”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是我们在调查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回到家后,我们又上网,进行了查询。希望电脑能告诉我们答案。从资料中,我们得到了启示:

那些蔬菜之所以这么鲜艳,可能是因为添加了建筑颜料、工业矿物油、吊白块等化工添加剂。但这些都是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性的。

活动之二——路边临时摊点调查

在我们学校附近,有许多临时摊点无证经营,虽然之前曾受过城管等部门多次制止,可屡禁不止,仍然乱买食品,比如炸鸡肉、烧蛋卷、炒面…… 这些食品都是由油炸而成。大家知道,油炸食品是最不安全了。在连续几个早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摊点上的油炸品所使用的油都是同一锅的,而且马路边,特别是现在的季节,扬起的灰尘不时飘落在食品上,哪有安全、卫生可言。我们还发现,这些临时摊点上的工作人员,自身也不讲究卫生,他们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更不戴卫生手套。在我们的同学去买食品时,他们往往一手接钱,一手拿食品,钱上的细菌就连带到了食品中,这样的食品吃下去,安全吗?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采访了几个正在买这些食品的同学,为什么常吃这儿的食品?答案大致有: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