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强忍疼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一.积累与运用 49分 二.综合性学习(11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开展了以“我和冬天有个约会”①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②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积极参与吧! 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 A ,在细雨中 B。③大块的青石砌就了妩媚弯眉,1你们班的同学决定出去寻觅冬天的足迹,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冬天到来的痕迹吧。荡漾的水波yǎn yìng( )这含情的眉目。④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50字左右)(5分) 青色的弯弯一撇, C ;⑤淡淡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娇憨的眉。我的描绘: ⑥那么随心所浴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潋滟( )的水纹,掩入整副水墨中。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1)写出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给文中画线的词注音。 yǎn yìng( ) 潋滟( ) (4分) (2)文段的第⑥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 改正为 ; 改正为 (3)”妩媚”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画线的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 (6分)a、轻巧而温婉 b、透明而质朴 c、清雅而迷离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 4.按要求填空。(26分) (1)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诗人归田劳动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融叙述、写景、抒情于一炉,暗写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少年是增长才华的最佳时期。汉乐府民歌《长歌行》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旗帜与人生教科书,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籍)人,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该书时已经2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颂雪的佳句,请积累两句。(4分)
3班上决定为此次活动办一期黑板报,聘任你为主编,请你为黑板报拟写主题语2分 主题语: 三. 三 峡(2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在横线上填上原文。(4分) 2、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或 王命急宣 (4)自非亭午夜分 3、找出下面各组中画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 )(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奋笔疾书 B、属引凄异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沿溯阻绝 / 络绎不绝 D、每至晴初霜旦 / 通宵达旦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横线的句子跟李白的哪两句诗表达了相同的意思?(4分) , 6、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然后回答下列问题(21分)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xx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
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xx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xx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 、 、 和 等几类。8分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6分) ① ② ③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4分) 答: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3分)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 。 五.阅读《呵护那一点点光》,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马路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走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被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照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了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孩子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的。所以,一朵花枯萎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也许这个孩子就是你、我、他,也许这位母亲就是你、我、他的母亲。这个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 1.看见地上的蚂蚁,文中的母亲是怎样教孩子的?(2分) 答: 。 2.为什么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2分) 答: 3.孩子上学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妈妈用什么方法让他不迟到?(4分) 答: 4. 儿子在课堂上偷看几张人体画的画册,这可是个恼人的问题,母亲是从哪个角度教育孩子看待人体画的?2分) 答: 。 5. 倒数第2段两个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请补写一句话嵌入第一个省略号处,使文句上下连贯。(4分) 答: 补写: 。6. 阅读全文后,用几句话评析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