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
A.嫣红(yān) 诧异(chà) 哽咽(gěn) 毡子(zhān)
B.瞭望(liào) 蹊跷(qī) 蜷曲(juǎn) 点缀(zhuì)
C.阿房(páng) 澎湃(pài) 逶迤(wēi) 骨碌(lu)
D.懵懂(měng) 踉跄(qiàng) 宁可(níng) 蔫巴(n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万籁俱寂时,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清,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3.选出语言连贯的一组( )
咸阳市拥有文化繁荣、交通便利、 等项有利条件,是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 A.丰富资源、活跃市场 B.资源丰富、市场活跃
C.丰富资源、活跃市场 D.资源丰富、市场活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自习课没来,老师断定他大概又去游戏厅了。
B.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我对长征有了很深的了解。
C.美妙的钢琴声吸引了我的视线,我忍不住驻足倾听。
D.在铁的事实面前,美方代表无言以对。
5.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以诗的形式,歌颂了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B.《草》是一部革命回忆录,歌颂了周副主席和红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C.《把牢底坐穿》是首现代诗,作者在诗中抒发了革命志的壮士豪情,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D.《枣核》一文中“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5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道谦 矗立 酣然入梦 调虎离山 千锤百练 围追堵截
泥泞 笼罩 花天酒地 掐指一算 据礼力争 镜花水月
洋溢 遨游 灰飞烟灭 民怨沸腾 苛捐杂税 故弄悬虚
改 正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感时花溅泪, 。
(5)商女不知亡国恨, 。
(6) ,铁马冰河入梦来。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8)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共51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8-12题(15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秆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5分)
齐之习辞者也 吏二缚一人诣王
齐人固善盗乎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9.翻译下列句子: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2分)
译:
②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分)
译:
10.“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么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2分) 答:
12、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2分)
(二)、阅读,完成13-16题。(14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3.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3分)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1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摆渡老人,完成17-22题(22分)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
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7.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6分)
18.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中加粗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和________的心情。(2分)
20.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4分)
21.“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6分)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参考答案
1—4 CDAC
5.歉 炼 理 玄
6—8 略
9.计划、打算 即使 隐患(祸患) 代词,代饥民的行为
10.(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
11.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酌情给分)
12.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13.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每点2分,共4分)
14.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
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每点1分,共4分)
15.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16 “财富”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一种关心弱者、助人为乐的高尚行为。
17.一位小姑娘送一笔财富给在下雨天给她打伞的人
18.①这是对人物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对位她打伞的人充满了感激,并为从一个陌生人那里得到帮助而感到快慰,更为美好的现实满足了她良好的愿望而感到快慰;
②这一句简短的话表现了“他”对外国小说中的小姑娘的同情,也表现了“他”对小姑娘生活的那个社会人们的麻木和冷酷的惊讶
19.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两个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的对比,同一个心愿的两种不同结局的对比。通过对比,深刻而鲜明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20.略
21.略
三、作文略
第二篇:六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太阳升小学六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模拟试卷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tān lán chuǎi cè gǔn tàng kuí wu
( ) ( ) ( ) ( )
xióng pú kuì jiù qiè ér bù shě cháng tú bá shè
( ) ( ) ( ) ( )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包袱(fū fu)迷惘(wǎng máng)希冀(yì jì)果实累累(lěi léi )
要挟(xiá xié)支撑(cēng chēng)哈巴狗(hǎ hā) 方案(fāng àn fāng’àn)
3、比一比,读一读,组词。(4分)(每空0.5分)
掂( ) 嘹( ) 湛( ) 壁( )
踮( ) 缭( ) 堪( ) 璧(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纷至( )来 迫不( )待 引以为( ) ( )理名言
惹( )生非 ( )思苦想 ( )有兴味 ( )然大悟
5、按要求填空。(3分)(每空0.5分)
“失”字是( )结构,应查大写字母( ),部首( )。“失”字在字典里解释有A.丢掉 B.没有掌握住 C.没有达到目的 D.错误、疏忽 E.改变常态。“失足青年”应选 ( )义项,“ 失声痛哭”应选( )义项,“失败”应选( )义项。
6、照样子,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4分)
翩翩起舞
承上启下
7、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妈妈对我说:“你现在回去吧,我事情没办完 。”
改为转述句:
(2)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真令人骄傲!
改写为反问句:
(3)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百多万件珍贵文物。
缩句:
(4)荷叶展开了,又大又圆。
改写成比喻句:
(5)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蜡烛,如果 ,那 。
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中的毛病。(2分)
樱花开得很艳。春天到了,我每天常常去花园赏花。赏花的人有大人、小孩、青年人、老年人。我向欢快的鸟儿在樱花丛中飞来飞去,心情愉快极了。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共27分)(每空1分)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 ,唯见长江天际流。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3) ,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4)道德行为凭自律 , 。
2、填空。
(1)未至, ,弃其杖, 。
(2)两小儿笑曰: 。
(3) 都不是 ,完美的青花,应该 。
(4)、《校园交响诗》中分别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比作:
;在我的心中,我把校园中的 比作
(不能与原文相同)。
(5)读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一文,我才明白: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 而是 。
(6)“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被《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中 的父亲和 的母亲所感动。还被《船长》一文中哈尔威船长 的高尚品质所感染,更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的大爱精神受益终身。
(7)、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填空:忌讳“讳”读 ,忌讳指对科学家来说
闭目塞听“塞”读 ,闭目塞听形容 。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就会带来 的可怕后果。
三. 课外阅读(23分)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 买 咱买一把伞 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 "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
"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2分)
喜出望外: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
近义词:坚决-( ) 反义词:快活-( )
3、给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用"______"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根据开头续写作文: 根据材料续写惊喜下课了,操场上又成了欢乐的海洋。但与往日不同的是有许多同学聚集在宣传栏前,他们都伸着脖子看着什么,个子小的同学,还不停地在那一蹿一蹿地跳着看。出于好奇,我马上随着人流向那儿跑去…… 要求:(1)展开合理想象,想想宣传栏上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使“我”惊喜。(2)用提供的材料作开头,续写一篇五六百字的记叙文,内容要具体,要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等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