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2025.3.24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命题者:刘祯辰 审题者:郑学化)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9分

1.房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停了下来,听着。一些男人转过身,冷笑着。其他人轻蔑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笑着。有人提高了嗓门:“快溜吧,夫人们。你们的孩子都成泥猴了。”听着这话,所有的男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但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她手中拿着一张纸,站在其他十四人前面,丝毫未动。————选自《苏珊 安东尼》

给划线字注音:轻蔑 讪 笑 嗓 门 3分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3分 A.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B.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 产 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握手又拥抱,别提多高兴。 D.扬州拥有红木雕刻、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

的传统工艺品。

3.默写14分

(1)出门东向看, (2)兔从狗窦入,

(3) , 尘暗旧貂裘。 (4)此生谁料, , 。

(5) , 全仗你抬声价。(6)天下英雄谁敌

手? , 。

(7)千古兴亡多少事, , 。

(8)树欲静而风不止,

(9)英雄末路当磨折。 , ? ! 4.名著阅读 9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小说的主人公是 ,他游历了 、 、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等四个国家。4分 (2)格列佛被大人国王后买去,得与大人国王相处。?? 终于又回到英国。 根据原著补写省略号部分5分

二、阅读61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5——10题。(2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王之蔽/甚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 ( ) 3分

A、 孰吾与徐公孰美 B、 朝

孰视之皆朝于齐

C、市门庭若市

能谤讥于市朝 D、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4分)

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

指 ;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 的巨大成效。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

10、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1——13题 14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

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

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

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公输盘不说.。( ) ②起.于齐( ) ③子墨子起,再.拜( )④义.

不杀少而杀众( ) 1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子何命焉为?

(2)吾义固不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13.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盘的?(4分)

(三)比较阅读《炳烛夜读》和《孙权劝学》,回答14——17题 15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 _ 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 ______

⑶即更刮目相待___ 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 ___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译文: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4分

17、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永久的悔》语段完成18—22题(10分)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麽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後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①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拿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②‘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麽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③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

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於地下。④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麽名誉,什麽地位,什麽幸福,什麽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8.简要概括选文回忆了母亲生前的事情: (2分)

19.找出第二段中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语句:( )→“逐渐理解了”→( )(2分)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作者“永久的悔”和复杂的感情的一项是( )(2分) A.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经济不能独立,无法实现迎养母亲。 B.深切怀念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C.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D.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

2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句中作者“难解”是因为自己年幼时不懂事,不理解母亲生活的辛酸悲苦,“易解”是指年长后终于明白了因为家境贫困,儿子远离,母亲受尽苦难,所以无从笑起。 B.②句反映了母亲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C.③句表明由于儿子始终不回家,母亲思念过度而含恨离开了人世。

D.④句作者认为回报母亲的爱是至高无上的,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之情以及对母亲的 浓厚感情和做儿子未能尽孝的自责心情。

22.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你吗?请列举事例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打算怎样和父母相处呢?(2分)

三、作文以“好想说声对不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1)字数在600左右,书写工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二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分析人:欧富贵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点难度。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语序排列、古诗默写、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综合性学习等。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第一个古诗鉴赏语段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小作文加大作文),累计50分。文题命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我们老师在改卷上也更有可操作性。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的得分率不高,这与学生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关,或者说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有关,这足以证明语文基础知识一定要抓,并且抓实。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 1小题语音。

第二部分的阅读理解题,学生的得分率也不高。古诗鉴赏语段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问题很大,甚至可以说文不对题。课外阅读,说明文阅读得分率低,主要是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也是本次语文成绩整体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有记叙文阅读得分率也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在回答这种主观性的阅读题时回答不完整,没有根据题干中的要求针对性地来回答。从第7题对古诗文中一个句子进行分析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也是这样的问题。课外文言文12题得分率很低,

第三部分的作文,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教学的思考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抓得不够扎实,有夹生饭现象。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四、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建议整体设计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带动和丰富课外阅读。

4、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

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是对祖国语言热爱的体现,有活力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本学期的作文教学是一个盲点,要有效的加强。

更多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阶段性反思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阶段性反思赵学清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老师的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答题技巧因此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月考结合月考实际进行一下阶段性反思一命题思路本套试题满分...

20xx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20xx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拿到试卷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教出的学生满眼尽是六七十分的学生简直是惨不忍睹看到这样的分数自己非常难过感觉非常对不起学生是我有限的教学能力限制了...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默认分类20xx0918201144阅读2650评论8字号大中小订阅初三语文备课组20xx年9月18日初三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由于是第一次初三考试语文科增加了些新题型新的文体阅读学生还是第一...

初一第一次月考反思

初一第一次月考反思反思一初一第一次月考反思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考试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这次的月考我考的最不好就是语文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很惊讶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我平时不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我没有养成细致认...

第一次月考反思与总结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月考反思与总结》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已经公布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积极反思,调整…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时间20xx1011一成绩分析数据表一高三各班成绩统计微机室提供二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的学习内容同时兼顾了语文读本及本年级倡导的课外读书的论语和古诗词背诵...

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

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二1班桂玉平转眼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对于初次接触低段语文教学的我来说一直处在摸索阶段学校组织的这次第一次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学地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情况地检测从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中反...

初一英语月考反思

初一英语月考反思反思一初一英语月考反思本次月考试卷只有笔试部分共十个题型包括单项选择补全单词连词成句阅读理解口语运用句型转换书面表达等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但从学生成绩来看并...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反思(20xx 11 18 )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反思20xx1118巩世珍这份试卷学科特点鲜明在明确中考方向的前提下试题既注重检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又有意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考察前三单元的生字词和作家作品试卷情况分析一回...

高三第一次月考反思

一个高三学生的心路历程按唐朝去年高考考上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南宁市三十三中的一个应届毕业生算是成功的事后她无意中跟我说起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八篇总结她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她就是反复看这八篇总结对照其中出现过的...

20xx初一英语月考反思

20xx初一英语月考反思反思一初一英语月考反思本次月考试卷只有笔试部分共十个题型包括单项选择补全单词连词成句阅读理解口语运用句型转换书面表达等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但从学生成...

20xx年秋季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5以友情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友情是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二阅读理解52分一阅读散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后来发生...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反思(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