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

时间:2024.5.4

浅谈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

胡华调

“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语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成人也经常运用音乐来抚慰、教育婴幼儿。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即对音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欣赏,幼儿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有些作品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印象。这样,不但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同时也能帮助幼儿积累音乐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因此,幼儿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目标,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多通道参与,在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下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去表现、去创造音乐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幼儿的音乐欣赏教学,下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选择适合幼儿欣赏水平的音乐作品。

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在胎儿期就开始出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倾听、区别声音的能力已有了很大的发展。3-6岁幼儿,在成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培养下,音乐

能力已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对音的色彩、高低、力度、速度的变化也能从听得出具有明显的对比逐渐发展到听得出其渐变的过程,并了解了它们在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对于音乐的简单结构如乐句、乐段。中大班幼儿通过有趣的活动也能分辨出来,同时,他们对分辨音乐的性质、体裁、风格的能力也有了大大的发展。五六岁的孩子,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时还会加上许多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情节加以解释,并用语言表达。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必须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欣赏水平出发,由于歌曲有歌词,幼儿容易理解,因此在选择小班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时歌曲的比重可大些,所选歌曲可以是幼儿即将学唱的歌曲,也可以是高一级幼儿所唱的歌曲,也可以是一些幼儿容易理解的群众歌曲和外国民歌等。对于中大班幼儿,可适当增加一些器乐曲。器乐曲分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标题音乐一般有名称、有内容、有情节,往往是描述某件事情或某种情景,如《彼得和狼》、《龟兔赛跑》等,比起无标题音乐它们更具有一定的图画性、形象性、语言提示性和戏剧性,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感受,可多给幼儿欣赏这类作品。但有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无标题音乐作品,也往往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另外,音乐游戏、舞蹈或打击乐中的乐曲也可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

其次,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较为单纯,情感也不够稳定,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较差,活动时往往会受到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歌曲的目标、内容,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感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欣赏音乐作品《赶花会》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种气氛:许多色彩鲜艳的鲜花摆成

各种形状,鲜花的选择也可有不同的层次:有完全开放的,刚开放的,含苞欲放的??随着音乐的进行,教师扮成“鸭妈妈”,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做着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到花群前面,跳着欣赏花的动作,脸上的表情丰富多彩,体现出“鸭妈妈”对这个花会的一种热情。很快,幼儿也被感染了,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跳起了鸭子舞。这时,老师发下了小鸭子的头饰,小朋友很快地戴了起来,“鸭妈妈”马上给“小鸭子”们说出了今天的活动内容——赶花会,并提出了活动的要求。“小鸭子”们愉快地进入了角色。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一摇一摆地来到百花争妍的花会处,共同欣赏着这些争妍斗艳的鲜花??随着音乐的进一步深入,幼儿们充分发挥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通过一系列自由动作的创造,表现出小鸭子在赶花会过程中的各种思想情感,从而达到了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良好的音乐氛围不仅仅是指教师所进行的音乐活动中,整个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也可创设这种氛围。如在幼儿进行晨间活动、进餐、午睡的前后时间,可适当播放一些歌乐曲。这些歌乐曲可以是幼儿已欣赏过的,也可以是幼儿即将欣赏的。使幼儿置身于这个音乐环境中。久而久之,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第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进行欣赏。

幼儿欣赏音乐应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感受。如何使幼儿尽快地融入到这个活跃的气氛中,单凭教师营造良好的音乐气氛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听觉、视觉、动觉等,借助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性质和表现手段,从而帮助幼儿加深感受,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如在

欣赏《小鸟和大熊》的音乐作品时,幼儿会向:为什么有的音乐听起来象大熊走路,有的却象小鸟在飞?要使幼儿感受这些形象性的音乐语言,教师单凭解释和幼儿的听觉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幼儿边听边动作,如边听音乐边富有想象地模仿着大熊走,这时,他们肌肉活动所使用的力量就比平时走路所用的力量大,速度也比平时缓慢得多了。当他们边听音乐边学小鸟在空中飞翔时,却需要用前脚掌轻轻地小跑步,这时肌肉所使用的力量要小些,动作却要快些。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然会将自己的动作力度、速度与音乐的力度、速度一致起来,从而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他们的各种感官结合起来,如欣赏《龟兔赛跑》的音乐前,教师可通过放录像片《龟兔赛跑》,让幼儿欣赏到龟兔的各种神态和动作。也可让幼儿边看录像边模仿乌龟和兔子的动作,然后在让幼儿欣赏这个作品时,让幼儿模仿乌龟是怎样爬的,小兔是怎样跳的,使幼儿对作品的感知理解,表现得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刻。

第四,充分发挥言语的作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诱发联想、想象与创造。

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音乐欣赏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充分运用言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中特别的、细微的不易察觉的部分,同时,也可教给幼儿一些新的词汇有利于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形成一些新的音乐概念。如一个将近四岁的幼儿,在听了进行曲后,当教师问她听了这个音乐想做什么时,她很快回答说;“我想甩膀子”,意思是想随音乐做有精神的走步动作,因为平时听音乐走路时,总是把胳膊甩得高

高的,当教师告诉她这种曲子叫进行曲的新名词后,只要一听到进行曲类的音乐作品她就会高兴地说,这是进行曲并做有精神的走路姿势。另外,教师通过还可以让幼儿听音乐画图画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把听到的音乐感受用图画表现出来。然后根据图画,用言语讲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种方法称之为“画音乐”。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当然,在采用这个方法时,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记忆储存、想象水平不尽相同,我们应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看法,并给以积极的肯定。

第五、运用比较的方法,并给以评价。

欣赏音乐,可以说是听觉上的观察,与视觉一样,若能进行比较,那么音乐作品的特点、性质也就能更明显地感受到。教师可在让幼儿在感受不同性质的音乐后,加以评价,使幼儿更加明确各种音乐的性质特点。如在欣赏过几首同一类的摇篮曲后,再欣赏舞曲时,可将二者进行比较,然后再总结,让幼儿明确摇篮曲和舞曲的特点,比较时最好从差别大的开始到差别小的,以利于幼儿掌握。另外,对于同一首乐曲,也可以根据乐曲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如在欣赏《小兔和老狼》的曲子时,乐曲的结构是A+B+A的格式,教师首先让幼儿了解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根据什么来分?然后,再分别让幼儿来感受轻松愉快的小兔音乐和沉闷危险的大灰狼音乐,当幼儿再次听到小兔战胜大灰狼回到家时的欢快活泼的小兔音乐时,幼儿马上就体会到乐曲的三段体格式。同时,又通过比较小兔音乐和大灰狼音乐的不同特点,让幼儿更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第六、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进行音乐活动要具有良好的听觉,而倾听与一般的听听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带

有注意的留神听。不仅需要有注意的参加,有时还需要有情感的参与。因此,倾听是一种能力,需要有目的去培养,因为音乐本身来自生活,在许多音乐作品中,往往有许多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蛙鸣、暴风的呼啸、雨水的滴嗒等。如果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以后倾听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的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时,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组织幼儿倾听活动室活动、郊游、参观以及生活中可能听到的种种声音,并能试着用音乐表现出来。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地抓好这一环节,才能真正地去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

“幼儿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所谓的“律动”是一种肢体有节奏的运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可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性,并进而发展出更敏锐的听力、专注力、对音乐各要素的觉察力、节奏的控制力、相互协调、弹性、对音乐符号的确认与了解、并能够感知音乐中具有表达性的特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向学生传递着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在律动教学方面的几个要点:

1、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教师还要注意多提供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识记,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如果识记的任务与有兴趣的活动及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时,识记的积极性和识记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的做法是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巧妙地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

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又如:大班《狮王进行曲》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用语言把幼儿带入到森林之中情境中。“小朋友,你们听,森林真热闹,可是怎么忽然音乐停止了呢?”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根据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造型和动作。再如小班《洗手帕》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起床后小朋友洗手帕的情景。教师重复播放让幼儿边听做,通过谈话让幼儿安排好洗手帕的顺序,然后在晾晒起来。这样律动《洗手帕》就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对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的诱发。

2、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欣赏活动是音乐律动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基本前提。而要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如:在大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欣赏“森林里的早晨”的音乐,并启发幼儿进行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有走表的声音、有小鸟的唱歌的声音”;有的说:“有滴水的声音、有天鹅的叫的声音”等。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都一一的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最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己设计了不同的符号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孩子们就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2)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动中,把它的设计重点放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该突出抒展??;民族音乐就得根据不同的民族的习俗和风格来设计,应借助民间的舞蹈语言使律动渗透民族特色。如:大班欣赏律动《采茶》,首先让幼儿在聆听乐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感知茶农采茶的过程,并让幼儿了解采茶音乐的特点。然后,带领他们随着音乐的起伏拍打节奏,教师以舞蹈动作编排成律动表演给幼儿看,恰当地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基本舞步,鼓励他们随韵律再创造,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绪,这样教学活动进入高潮,“听”和“动”,“感受”和“表现”就密切地结合起来。又如:在学习律动《猴耍》时,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提问:想想猴子在干什么?幼儿一边听音乐,边看图片,边动起来了,想象着猴子的动作。教师及时请个别动作好的幼儿示范,让幼儿分析他们动作所代表的意思,对他们的动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老师吸取和提炼幼儿的动作,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幼儿不约而同地拍起了小手,跟随着音乐做起了小猴子调皮可爱的动作,笑的是那么自然,那么甜美。

(3)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我们将音乐律动改编成许多律动游戏,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体验、感知、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例如:小班律动游戏“小兔和狼”,教师事先在教师创造情境,玩“狼来了”的游戏,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就赶快躲起来。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强时弱,时快时缓的音乐,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论证,总结出一些行知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1)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用一种新的动作替换掉原有律动中部分或全部动作,这一方法适合于初步学习创编动作的小、中班幼儿。它能调动幼儿创编动作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学习的新鲜感,使幼儿在整个创编活动中轻松自如。此方法一般用两课时进行较好。第一课时,教师可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替换某一乐段(乐句)原有动作。如我们设计的小班律动《大猫小猫》,音乐为ABA三段体结构,A段表现大猫,B段表现小猫。第一课时,教师做大猫,幼儿做小猫,并在教师带领下按音乐节奏拍手。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猫除了拍手还可以做什么,启发幼儿创编出新的动作替换原有拍手动作。

(2)想象法

想象力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的贫乏。但教师一定不要忽视了引导的作用。如创编《儿童乐园》律动时,一位幼儿想出了荡秋千的动作,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律动的主题想出其他儿童乐园游玩的动作,如“翘翘板”、“转椅”等。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使幼儿的创造思路更加清晰,创编的动作更加丰富。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幼儿的想象力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广泛的对音乐意境的生动想象,而音乐教育正是通过音乐形象,唤起幼儿对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印象以及有关事物的联想,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学唱歌曲,丰富了幼儿的口头语言;学习律动,发展了幼儿动作语言,“而幼儿的语言越发达,想象的有意性、自觉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就越发展”。所以说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3)匹配法

匹配法是指幼儿在熟悉音乐性质及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将律动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帮助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并根据情节线索创编系列相关动作,将动作

与音乐恰当匹配。此法适合于具有创编经验和一定舞蹈动作词汇的中、大班幼儿。如大班律动《过年》就采用了此法。第一步,教师将根据音乐性质与结构设计出的动作情节提供给幼儿:“过年了,一群小朋友一路小跑来到了大街上看花灯。他们左看看、右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看到了许多非常漂亮、有趣的灯,高兴地跳起舞来。”第二步,引导幼儿根据情节创编动作。第三步,将完整动作与音乐匹配,使幼儿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掌握动作。

(4)变化法

变化是指用一种动作变化出几种动作,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中注入“变化”的因素,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富有弹性,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变化的关键是帮助幼儿掌握变化的规律,幼儿掌握一种动作后,可让幼儿根据这种动作变化出许多相似的动作。如幼儿学会原地走“三步”后,可启发幼儿将“三步”作些变化,向前走、向后退,转圈走,加入手的动作走等。随着创编经验的积累,幼儿逐步体会到:可以通过改变动作的姿态、节奏、幅度、力度、方向创编出许多新的动作。

(5)组合法

组合是指将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新的动作。在组合动作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掌握顺序规律,如在创编律动《哆唻咪》中,我们先让幼儿熟悉音乐,再让幼儿自下而上按乐句创编动作,最后将动作组合与音乐匹配。这样创编的动作,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显得连贯协调。在组合动作时,还可启发幼儿根据角色形象、情节内容进行创编,如大班韵律活动《爱丽斯梦游玩具王国》,教师根据乐曲回旋多的结构,设计出与之相呼应的“爱丽斯—木偶—爱丽斯—小喇叭—爱丽斯—公鸡”等角色,将主题动作与变化动作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的组合既有整体感,又有利于幼儿创编和掌握。

“动”是手段,“学”才是目的。通过“听赏”、“感受”、“表现”三个阶段的教学,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达到了“从听入手,动在其中,诱发情感,培养素质”的目的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判断能力的提高、心理的发展、身心的健康、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和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既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也符合音乐感知的规律,又有利于多解的创造心态。对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效果。

总之,音乐教育是改善幼儿心理品质,促进幼儿智能发展,增强幼儿身体健康,丰富幼儿审美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幼儿需要音乐,没有音乐的幼儿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音乐它可以鼓舞人,给人以灵感和力量,虽然只是简单的律动,也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更多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新年带着幸福来活动教学反思本次的音乐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欢快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愉快情绪在一接触这首歌的时候说实在的作为老师的我并不觉得这首歌好听所以活...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一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反思小鸭洗澡小鸭是我们班上孩子平时活动中比较喜爱也相对比较熟悉的家畜之一小鸭走路的形态也是孩子们争相模仿的动作因此我在我们班开展了小鸭洗澡的音乐教学活动本...

中班音乐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教学反思中班音乐教学反思一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音乐欣赏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下面就我对中班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反思一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篇一幼儿园gt音乐教学反思节奏乐愉快的劳动之歌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劳动号子曲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为了更好地将节奏乐和劳动的音乐融合我根据我班幼儿节奏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从孩子的兴趣点出...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教学反思一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学反思我爱我的幼儿园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浅显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其次音乐来源于生活许多音乐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我爱我的幼儿园这是一首来自幼...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篇一小班gt音乐教学反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真正接触乐器的时间较短对于演奏方面的知识了解较浅所以我把活动目标简单定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表现大雨小雨并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其次是引导幼...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草丛里的小老鼠教学反思草丛中的小老鼠这段乐曲诙谐欢快跳跃仿佛将你带入一个无忧无虑的丛林童话世界整个音乐分段清晰节奏分明每段的旋律风格迥异易于孩子快乐自由地想象能随乐表现小老鼠一天的惬意生活针对幼儿年...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一、案例描述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2.熟悉动物对话,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3.知道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体验关爱之情…

大班音乐《拉拉勾》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拉拉勾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拉拉勾教学反思暑假里学习了许卓娅教授的歌唱教学的模式指导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怎样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和如何利用其他不同领域的活动来支持幼儿的歌唱学习还知道了声音技能教学...

大班音乐《在钟表店里》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在钟表店里教学反思大班音乐在钟表店里教学反思在钟表店里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世界管弦名曲作者用乐器出色地模仿各种挂钟闹钟怀表走时报时的声音内容浅显生动使人容易联想到钟表店里热闹的景象这是我选择开展这次音乐欣赏...

教学反思:音乐歌唱活动所带来的反思

教学反思音乐歌唱活动所带来的反思教学反思音乐歌唱活动所带来的反思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音乐歌唱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令我反思现象一今天的歌唱活动是歌唱春天我坐在钢琴前面范唱并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听歌曲可是真正在认真听...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教学反思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反思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