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分析
【摘 要】融入探究式学习方法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包括:启发学生质疑、开展合作学习、巧析高考试题、结合生活感悟四个方面。本文旨在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推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启发学生质疑,以疑问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伟大的发现都要经过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去质疑。但不可把教师的设问全部代替了学生的质疑,因为学生自主性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习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北半球车都靠马路右侧行走?为什么绕场短道速滑是逆时针运动?为什么两条铁轨总是右侧磨损的严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与此相似或者与此相关联,并以此做为课程的开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程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知识进一步创设情景,假如短道速滑选手顺时针运动会如何?而且教师也要学会运用一系列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语言,比如“你是怎么认为的?你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抛砖引玉”。“砖”抛的科学才能引来有价值的“玉”,如果抛得不科学,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开展合作学习,以合作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三个原则: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引入适当的竞争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监控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掌握了这三个原则,教师就可以以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分配恰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合作学习。比如在学地球运动内容时,教师只给一个主题:给你一个地球仪,你能用它来做哪些地理实验(允许添加一些必要的辅助器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自己处在某一个小组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集体荣誉感,为了使本小组获胜,各成员都会积极的努力搜索文献、制作模型等,其结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意识,还可以有效的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巧用高考试题,以分析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高考题是经过层层筛选和实践检验的试题,是基于众多专家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形成的,它视觉独特,题型新颖,对于引导正确的教育方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晰学生的探究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信息提取——构建答题框架——建立联系思维——归纳表述”步步深入分析真题,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去认识相关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必然可以拓展学生的探究思路,提高思维品质。例如,20xx年重庆卷中有一题: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云南)的主要气候特征。教师在讲评分析该题时可以
1.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提取考题图文信息。2.引导学生建构答题框架。教师让学生讨论列出地理位置可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角度展开思考。地形因素可以从主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等方面展开考虑。3.指导学生建立联系思维,
掌握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之关键——建立由因及果的基本思维方式。围绕“气候特征”这个核心,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要素作为切入点,挖掘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地理联系思维。这样的经典高考例题通过步步深入剖析,最终让学生会的不仅是这道题,更重要是这种遇解题指导于习题分析之中,能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探究能力,提升地理思维品质,构建答题框架,提高答题针对性、有效性。如此,整个的解题过程便是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
四、结合生活实际,以感悟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新课程倡导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处不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什么原因所致?春末夏初的梅雨、盛夏的伏旱、夏秋多发的台风、冬春的寒潮等如何形成的?夏季为什么昼长夜短?浙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为什么浙江茶叶产量居全国首位?为什么农村房屋多斜顶?家乡有哪些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著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如何?等等。教师通过学生生活中有真切感受的现象事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解释,让学生不断增强学习成就感,增强地理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高中地理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的主“阵地”,因此绝不能以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的。应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提高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毅.探究式学习方式浅析[J].成功(教育),20xx(10).
[2]黄昌豪.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例和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xx
(6).
[3]陈邦联.探究式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xx
(29).
[4]邓存存.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培养[J].教师,20xx(25).
第二篇:高中生物课堂上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试论高中生物课堂上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摘 要】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值得大力推广。关于探究教学的理论,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教师在教学中一同研究,共同克服,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式学习 方法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偏执的知识本位教育观,由学生在课堂上看科学、听科学,而不是做科学。学生由于对科学知识缺乏了解,把科学知识看得很神圣,不敢质疑:由于对科学方法缺乏了解并对自己没有信心,导致缺乏科学的探究能力。本文在对高中生物学科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中,给教师提供在教学实践上可操作的方式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以及能力。
一、教师要重新扮演教学中的角色
首先,教师的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关注者和引导者。作为帮助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重视培育每位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其次,重视开发课程资源,才能保证新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现有的教学资源己经不局限于教材,教材只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若干资源载体之一。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由于不同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从而会形成具有各种风格的课程;最后,教师自身的要求。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学
习,增大知识的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掌握课堂的调控艺术,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探究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新的要求,探究式教学不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教与学的参与者都是研究者,探究式学习是教育学领域的范畴,其内涵必然要与教育价值和实践相联系。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首先,精心选好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从不同的方面,比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等方面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其次,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直观,创设实验情境。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包办代替”。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帮助学生的同时,把关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自主发展。
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对于这方面,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大胆质疑。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好奇心表现为探究过程中的“好问”。教师应当充分展示出生物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的思维过程,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地合作、轻松地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珍惜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七、应在多样化的内容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生物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
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
八、创新教学方式,提倡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声音、图画、动画及影片等融合,以鲜明的色彩、变换的画面创设逼真、形象的界面,用实验展现一些有趣的生命现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九、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高中生物案例,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进行探索,提出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所需渗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