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结晶学期末总结

时间:2024.5.15

第一章 晶体与晶体的基本性质

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而形成格子构造的固体。

2.非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

3.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4.空间格子要素:结点(空间点阵中的阵点)行列(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结点构成一个行列)面网(联结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结点便构成一个面网,面网密度越大,相应的面网间距也越大)平行六面体(空间格子中可以划分出一个最小的重复单位)。

5.晶体的基本性质:自限性(晶体在合适条件下生长时总能自发的形成具有一定凸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任何部位其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异向性(晶体的性质因观察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对称性(晶体中相同部分或性质在不同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最小内能性(在相同热力学条件下,较之于同种化学成分的气体、液体及非晶体而言,晶体内能最小)稳定性(对于化学组分相同但处于不同物态下的物质而言,晶体最为稳定)。

第二章 晶体生长模型与面角守恒定律

1.层生长理论:质点在光滑的晶核表面堆积时,存在3种不同的占位方式,三面凹角、二面凹角和一般位置,三面凹角周围分布的相邻质点数多于二面凹角多于一般位置,这样质点进入三种位置后与周围质点成键的数量多少就不同,进入三面凹角的质点与周围相邻质点成键最多,释放能量也最大,结构最稳定,质点优先进入。在理想情况下,晶体在晶核基础上生长时应先生长一条行列,然后生长相邻行列,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生长第二层,这样一层一层逐渐向外平行推移,最外面的面网便发育成晶体的晶面。

2.面角守恒定律:同种物质的晶体,其对应晶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第四章 晶体的外部对称

1.对称要素与对称操作:对称面与反映操作,对称轴与旋转操作,对称心与反伸操作,旋转反伸轴与旋转加反伸操作。

2.晶体对称定律:晶体中可能出现的对称轴、旋转反伸轴和旋转反映轴的轴次只能是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和六次,或者说不可能存在五次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旋转反伸轴和旋转反映轴。

3.晶体的32个对称型和对称分类 P38

思考题:

1.怎样划分晶族与晶系?下列对称型各属何晶族与晶系?

(1)根据是否有高次轴以及有一个或多个高次轴把晶体分为低级晶族(无高次轴)、中级晶族(有一个高次轴)和高级晶族(有多个高次轴)。在各晶族中根据对称特点将低级晶族划分为三斜(无对称轴或对称面)、单斜(二次轴和对称面均不多于1个)和斜方(二次轴或对称面多于一个),将中级晶族划分为三方(有一个三次轴或三次旋转反伸轴)、四方(有一个四次轴或四次旋转反伸轴),六方(有一个六次轴或六次旋转反伸轴),高级晶族只有等轴晶系(有四个三次轴)。

(2)L2PC低级晶族单斜晶系 3L23PC低级晶族斜方晶系 L44L25PC中级晶族四方晶系 L66L27PC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C低级晶族三斜晶系 3L44L36L29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L33L2中级晶族三方晶系 L33L23PC中级晶族三方晶系 3L24L33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2.上题中的对称要素符合哪些对称要素组合定理?

定理1:如果有一个二次轴L^2垂直n次轴L^n,则①必有n个二次轴L^2垂直n次轴L^n,

②相邻两个二次轴L^2的夹角为n次轴L^n的基转角的一半。L44L25PC L66L27PC L33L2 L33L23PC

定理2:如果有一个对称面P垂直于偶次对称轴L^n,则在其交点存在对称中心C。

定理3:如果有一个对称面P包含对称轴L^n,则①必有n个P包含L^n,②相邻两个P的夹角为L^n的基转角的一半。

定理4:如果有一个二次轴L^2垂直于旋转反伸轴L^n-i,或者有一个对称面P包含L^n-i,当n为奇数时必有n个L^2垂直L^ni和n个P包含L^n-i;当n为偶数时必有n/2个L^2垂直L^n-i和n/2个P包含L^n-i。

3.如何通过国际符号判断晶体所属晶系?

对称型的国际符号有1~3个序位,低级晶族的斜方晶系只有一位1或-1,单斜是2或m或二者组合,斜方晶系序位有2或3个,由2或m及其组合组成,中级晶族国际符号第一位代表各晶系唯一高次轴的数字,等轴晶系的国际符号第二位总是3.

4.区别下列对称型的国际符号并写出相应的习惯符号:

(1)23与32 23:3L24L3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32:L33L2中级晶族三方晶系

(2)3m与m3 3m:L33P中级晶族三方晶系 m3:3L24L33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3)6/mmm与6mm 6/mmm:L66L27PC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6mm:L66P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4)3m与2/m 3m:L33P中级晶族三方晶系 2/m:L2PC低级晶族斜方晶系

(5)4/mmm与mmm 4/mmm:L44L25PC中级晶族四方晶系 mmm:低级晶族斜方晶系

(6)m3m与mmm m3m:3L44L36L29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mmm:3L23PC低级晶族斜方晶系

第五章 晶体定向与晶体符号

1.各晶系晶体定向表 P41

2.晶胞参数:在晶体的坐标系统中,轴单位a0、b0、c0和轴角α、β、γ确切的反映了晶体结构中晶胞(即平行六面体)的大小和形状,是晶体结构研究的重要参数。

3.晶体常数:根据晶体的宏观对称特点确定的晶体坐标系统的轴率a:b:c和轴角α、β、γ称为晶体常数。由晶体常数可以获得晶体中晶胞的形状但不能知道其确切大小。

4.晶面指数:通过晶面在三个晶轴上截距系数的倒数比来求取,并按照晶面与X、Y、Z轴的关系顺序排列。

思考题

1.晶胞参数与晶体常数的区别和意义是什么?

2.何谓晶面的米氏符号?某一晶面与X、Y、Z轴上的截距系数分别是2、2、4,请写出此晶面的米氏符号。

晶面在三个晶轴上截距系数的倒数比。米氏符号:(221)

Ps:():晶面 []:晶棱 {}:单形

第六章 单形与聚形

1.单形:由对称型中全部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

2.单形的推导过程 P51

3.聚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按照一定对称规律组合起来构成的晶体的几何多面体。

4.单形聚合的原则:能够在同一个对称型中出现的结晶单形才能相聚。

思考题:

1.在极射赤平投影图中找出2/m,mmm,4/mmm,m3,m3m对称型中的最小重复单位,并设置7个原始位置推导单形。

2/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010}平行双面,{100}平行双面,{hk0}斜方柱,{h0l}平行双面,{0kl}斜方柱,{hkl}斜方柱。

mm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010}平行双面,{100}平行双面,{hk0}斜方柱,{h0l}斜方柱,{0kl}斜方柱,{hkl}斜方双锥。

4/mm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100}四方柱,{010}四方柱,{hk0}复四方柱,{h0l}四方双锥,{hhl}四方双锥,{hkl}复四方双锥。

m3的单形分别为:

{100}立方体,{110}菱形十二面体,{hk0}五角十二面体,{111}八面体,{hkk}四角三八面体,{hhl}三角三八面体,{hkl}偏方复十二面体。

m3m的单形分别为:

{100}立方体,{110}菱形十二面体,{hk0}四六面体,{111}八面体,{hkk}四角三八面体,{hhl}三角三八面体,{hkl}六八面体。

2.在47种单形中下列单形能否相聚?为什么?

(1)八面体与四方柱:不能,它违反了只有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相聚的原则。

(2)六方柱与菱面体:能

(3)五角十二面体与平行双面:不能。

(4)三方双锥与六方柱:能。

(5)斜方柱与四方柱:不能。

(6)三方单锥与单面:能。

第七章 晶体的规则连生

1.平行连生:结晶取向完全一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连生在一起。

2.双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其结晶学取向彼此呈现为一定对称关系的规则连生体。

3.双晶要素:双晶面、双晶轴、双晶中心。

4.浮生:一种晶体以一定的面网和确定的取向关系附着生长于另一种晶体表面,或者同种晶体以不同单形相似面网的晶面附生在一起的规则连生。

5.交生:两种不同的晶体彼此以一定的取向关系交互结晶生长,形成交互体的现象。 思考题:

1.何为双晶?研究双晶的意义何在?

双晶是鉴定某些矿物,确定矿物空间取向的重要标志。机械双晶是地质构造变动的产物,据以可以确定构造运动的方向和强度,与一些矿物晶体的利用价值密切相关。

2.双晶面、双晶轴、双晶接合面的涵义,其空间方位如何表示?

双晶面:假想面,通过该面的镜像反映可以使呈双晶位的两个单体实现重合、平行或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晶体。空间方位常借助与其平行的晶面符号来表达。

双晶轴:假想直线,双晶的其中一单体围绕该直线旋转180°后,可与另一单体重合、平行或拼合成一个完整晶体。空间方位借用其垂直的晶面或平行的晶带轴的符号来表示。

双晶接合面:双晶单体间的实际接合面。空间方位借助单晶中与之平行的晶面的晶面符号表述。

第八章 晶体结构

1.14种布拉维空间格子:四种基本格子类型:原始格子、底心格子、体心格子、面心格子。

2.面网符号:表示一组互相平行且面网间距相等的面网,与晶面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形式基本相同。

3.空间群:晶体内部结构所有对称要素的组合。

4.点群:相应晶体的外部各种对称要素。

5.等效点系:晶体结构中由一原始点经空间群中所有对称要素的作用所推导出来的规则点系,这些点所分布的空间位置称为等效位置。

6.晶体结构类型:岛状、环状、链状、层状、架状、配位型、分子型。

思考题:

1.空间格子是根据什么原则划分的?各晶系空间格子有何特征?

所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能反映结点分布整体所固有的对称性,棱与棱之间的直角关系力求最多,体积力求最小。

等轴晶系:a=b=c α=β=γ=90°

四方晶系:a=b≠c α=β=γ=90°

六方晶系及三方晶系:a=b≠c α=β=90°γ=120°

三方晶系:a=b≠c α=β=γ≠90°,60°,109°28′16″

斜方晶系:a≠b≠c α=β=γ=90°

单斜晶系:a≠b≠c α=γ=90°,β≠90°

三斜晶系:a≠b≠c α≠β≠γ≠90°

2.什么是晶胞?晶胞与空间格子的关系是什么?

晶胞是空间格子的最小重复单位。

3.什么是空间群?空间群与点群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的对称要素有何异同?

空间群是在点群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空间群与点群分别是晶体结构对称与晶体外形对称的反映。

第九章 晶体化学

1.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两层重复一次的规律重复堆积(HCP):六方最紧密堆积。三层重复一次(CCP):立方最紧密堆积。

2.等大球紧密堆积的空隙:HCP和CCP每个球体周围都分布着6个八面体空隙和8个四面体空隙,n个球无论哪种堆积,所形成的八面体空隙都为n个,四面体空隙都为2n个,HCP中同种类型的空隙上下相对,中间存在一个对称面,CCP中,同种类型空隙上下错开,不存在对称面。

3.配位数:每个原子或离子周围与之最为邻近(呈配位关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成为该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

4.类质同象:晶体形成时,其结构中本应全部由某种原子或离子占有的等效位置部分地被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不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5.类质同象的类型:(1)按质点替代的程度划分:完全类质同象,不完全类质同象(2)按质点的电价是否相等划分:等价类质同象,异价类质同象(3)按质点相互代换的数量划分:成对类质同象,不成对类质同象。

6.影响类质同象的因素:原子和离子半径,离子电价,离子类型和化学键,晶格,能量系数,温度,压力,组分浓度。

思考题:

1.什么是等大球的最紧密堆积原理?有哪几种堆积方式?由此所形成的结构的对称有何特点?形成的空隙类型和数目怎样?

2.什么是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配位多面体有哪些类型?影响配位数的内因和外因有哪些?

配位多面体:任一原子或离子周围与之呈配位关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中心连线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称配位多面体。

内因:离子键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极化导致的离子变形和离子间距缩短。 外因:温度,压力,介质浓度。温度升高配位数减少,压力加大配位数增多。

3.什么是类质同象?类质同象与固溶体的关系是什么?类质同象的类型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研究类质同象有什么意义?

发生类质同象后形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固溶体。

类质同象研究是制定矿物温压计的理论基础,研究类质同象能够阐明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使基于矿物物性测定结果来确定矿物组分的变化,恢复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乃至找矿预测成为可能,类质同象理论是进行多金属矿床综合评价和稀有分散元素赋存状态研究与找矿的指导思想。

4.试述同质多象的概念,同质多象转变及类型。同质多象转变过程中温度、压力对同质多象变体的结构有何影响?

同质多象:在不同温度,压力和介质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下,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形成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高温变体的对称程度较高,但质点的配位数、有序度和相对密度较小。一般压力的增高促使同质多象向配位数和相对密度增大的变体方向转变。

5.多型的概念,多型符号的构成及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层状结构的晶体容易发生多型现象? 多型:是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晶体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层状结构存在的现象。

符号:由前面的一个数字和后面的一个字母(或字母加数字下标)组成,前面的数字代表一个重复周期内结构单元层的层数,后面的字母表示晶系。

由于多型是以结构单元层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多型只见于层状结构的晶体中。


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三章


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元素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经常伴随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以及空间上位移的作用。

f就是逸度,它的单位与压力单位相同,逸度的物理意义是它代表了体系在所处的状态下,分子逃逸的趋势,也就是一本物质迁移时的推动力或逸散能力

活度是组分的有效浓度(或称热力学浓度)。组分的浓度必须用一系数校正,方能符合于若干物理化学定律(例如质量作用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分配定律等等),此校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离子活度: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化学位(化学势) 物理意义: 恒温恒压条件下,在指定组成的无限大体系中,加入1mol的B物质引起体系的Gibbs能的改变。也就是说,在指定条件下1mol的B物质对体系的G的贡献。

离子强度 :自然水溶液中溶解盐类的总量用矿化度表示。为定量计算溶液盐度及其对溶液行为的影响, 热力学上用离子强度标度。

同离子效应: SrSO4(S) =Sr2++SO42-

CO32-=SrCO3(S) (3.29)

已经沉淀的SrSO4,若体系中出现CO3,反应向右移动, SrSO4溶解,SrCO3沉淀,即SrCO3交代了SrSO4。如果有足够CO32-供应。反应充分向右进行。则可以从溶液中彻底排除Sr2-离子。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增加或溶液中其它离子总浓度(盐度)增加都能降低该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效浓度,即低于其实际浓度的作用强度。特别在浓溶液中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称为盐效应。

交代作用:根据溶度积原理,一种难溶矿物沉淀以后,元素的迁移并未停止,溶液中饱和着组成化合物的离子,矿物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旦溶液中出现了能够形成更低溶度积的化合物的离子,则原矿物溶解,溶度积更小的化合物沉淀,地球化学上称为交代作用。 修曼序列:将金属离子与S2-化合物的溶度积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可以列出元素亲硫性及交代顺序: Hg2+>Ag+>Cu2+>Pb2+>Cd2+>Zn2+>Co2+>Ni2+>Fe2+>Mn2+称为修曼序列(Schurman)

酸碱盐补偿深度(CCD):从钙质沉淀区到非钙质沉淀区的转折是沉积相变的重要界面。

地球化学梯度:指在一个岩性相对稳定地区,特定元素在空间上离开矿床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表现的含量分布变化,离开矿床一定距离后从异常浓度降至背景浓度。

地球化学障:指地壳中物理或化学梯度具有突变的地带,常伴随元素聚集或堆积作用。即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地带时,介质中原来稳定的元素迁移能力下降,形成化合物沉淀。

地球化学热力学: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把自然化学作用限定为一定的体系,应用可以直接测定的参量估计反应能量效应,定量或半定量推算元素迁移性质和物理化学条件。 矿物稳定性: 一种化合物对所处物理化学环境是否处于平衡态决定它是否为稳定。如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暴露到地表与大气接触不稳定,氧化为褐铁矿;脱离环境的稳定性没有意义。

体系中任何一种矿物的稳定条件都包括一定的范围,称为稳定场,如锡石在表生环境的稳定场大于磁铁矿。

地球化学中把稳定范围窄的矿物称为标型或指向矿物。

相律: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内的相数服从相律,反映体系内自由度与组成数、相数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相:成分性质相同,同样状态方程式描述物质。体系内存在的、内部有一定化学成分、彼此2-

间有物理化学界面的个体数,如岩石中的矿物数;

独立组分数:构成平衡体系各相,所需独立物质最小数目。

自由度:确定体系独立可变强度变量最大数目。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化而不改变体系平衡的热力学(强度)参数。

吉布斯相律:体系处于平衡态时,相数(Φ),独立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之间存在严格关系: F=c-Φ+2

单组分(一元)体系,c=1:

F=3-Φ, 或 Φ+F=3.

体系中至少应有1相,因此一元系最大自由度为2,共存最大相数为3。对应于二维空间上的T、P图解。

二元体系,Φ+F=4,最大自由度为3,共存最大相数为4。 以温度、压力和一个组分分别作为三根坐标轴。 对应于三维空间上的P-T-X立体图。

戈尔德斯密特矿物学相律:自然条件下,矿物常形成一定的温度、压力变化范围,并在此范围内保持稳定。即: F≥2, Φ≤c

平衡共存矿物相数不超过组分数—戈尔德斯密特矿物学相律

柯尔仁斯基相律:在一定的T、P及活性组分化学位μ条件下,相互平衡共存的矿物相数不超过惰性组分数。

惰性组分:以岩石中质量为平衡因素的组分,在体系中它们的质量基本不变。体系对于它们是封闭的。

活性组分:以溶液中化学位或浓度为平衡因素的组分,过程进行时,它们可以在体系与环境之间进行交换,体系对于它们是开放的。

地球系统的化学作用类型:

(1) 熔-岩反应和熔浆化学作用:包括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火成岩,也包括岩浆与围岩间的化学作用;

(2) 岩-岩化学作用:如地球外物质撞击地球表面岩石、构造断裂带岩石间相互挤压造成岩石变质;

(3) 水-岩反应(water-rock interaction)和水介质中的化学作用:如大气降水与地表岩石的相互作用,聚水盆地中物质的溶解-沉淀,热液对围岩的交代作用等;

(4) 水-气化学作用:如地表水和大气中H2O、O2、CO2的相互作用和循环,火山喷气对大气和大洋水的改造等;

(5) 有机化学作用:如地球表层生物积极参与风化作用过程,地球一定深度石油的形成和天然气迁移等;

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过程 包括三个进程:

1、首先是元素从原来固定(稳定结合)状态转化为活动(非稳定结合)状态,并进入迁移介质;

2、随后元素在介质中发生空间位移。该阶段元素迁移形式可以发生变化,但不发生形成稳定固相的化学反应;

3、最后元素迁移到新的空间,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明显改变,元素在介质中存在形式变的不稳定,在新环境下形成新的稳定结合,沉淀或结晶出新矿物。

元素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1)观察元素迁移的方法:

① 确定元素发生迁移首先应测定元素在空间、时间和不同成因介质中含量的变化。

可以计算一定体积内元素带出带入的总量。对常量元素可以采用岩石化学计算法或矿物含量计算法估计元素的带出和带入量(等体积法和等阴离子法)。

② 观察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

包括岩石和矿石中矿物组合的变化:如花岗岩中长石钠长石化、黑云母的白云母化,说明元素迁移作用的结果。例如:锡石-石英脉型及锡石-硫化物型热液矿床中,花岗岩黑云母Sn的存在形式为类质同像,白云母化中Sn的赋存形式为微粒锡石,证明Sn经过了重新组合; ③地球化学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的测算

在一些地球化学作用中有可能直接观察或推算,如包裹体测温、测压、盐度及成分的测定;在空间上条件的变化可以从构造裂隙的分布、各种地质地球化学界面的对比,如内外接触带、海水-沉积物界面、氧化-还原界面、地层中不同岩性间的界面等都是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地段;

2)根据观察资料建立化学反应方程

水-岩化学作用的基本类型

1)水化(合)-脱水反应(Hydration-Dehydration)

2)水解反应(Hydrolysis)

3)去氢反应:

4)碳酸盐化-脱碳酸盐化(Carbonation-Decarbonation)

5) 阳离子交换反应(Cation-exchange)

6)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7) 硫化作用-脱硫化作用 (Sulfidation-Desulfidation)

溶液pH对元素迁移的控制作用

1)不同元素的氢氧化物在水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不同,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氢氧化物迁移能力也不同;

2)酸性离子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增高,有利于迁移,在酸性条件发生沉淀;碱性元素离子性质相反,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增高,碱性条件下沉淀;两性元素在极端酸碱条件下能被溶解迁移;

3)在自然地球化学作用中,凡在反应方程式中有H+或OH-出现作用,受热液介质pH值控制,如各种成矿反应、络合物平衡反应、弱电解质溶解类型优势场变化,以及胶体质点的稳定性等。

4)pH值影响元素共生或分离( Fe、Mn )

铜和钼在氧化、酸性介质中都具有中等的或很高的活动性,斑岩铜矿中,铜钼伴生。在pH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钼、铜的活动性差异很大:钼形成钼酸根络阴离子,在水中稳定迁移,铜-碱式碳酸盐沉淀。

5)影响两性元素的迁移形式: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两性元素的迁移形式不同, 酸性条件以简单离子或氢氧化物的形式迁移,在碱性条件下以酸根络合物的形式迁移;

6)盐类水解反应多生成酸,因此作用过程受pH值的控制。

氧化还原反应的地球化学意义

1)介质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离子在水中的状态及其共生关系:

2)根据矿物共生组合推测作用的氧化还原条件地球化学中把常见的变价及其相应矿物作为氧化还原条件的标型物。据标型矿物组合及某些矿物的不出现推测作用的氧化还原条件。 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中,将形成不同的代表性矿物,

3)地球化学梯度和地球化学障

地球化学热力学基本研究方法和计算步骤

1、根据研究的地质对象,界定体系的时空范围;确定:x、y、z、t。

2、建立地球化学反应体系:根据地质观察和矿物组合,确定主控化学反应及反应体系;建立成岩和成矿反应、控制反应、边界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3、应用地质学、岩矿、地球化学方法定量测定体系的热力学条件,如:T、p、c、pH、Eh、

pO2等参数。

需要通过对过程的产物研究,来获得过程进行时的物理化学条件(T、P、C、pH、Eh等):

成岩成矿温度的确定;

成岩、成矿压力的测定;

成岩成矿介质酸碱性的确定;

介质的氧化还原环境的确定;

介质成分的确定;

4、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出现的相按照其物态和多型变体特征查阅热力学手册,取得所有参加

00化学反应的化合物的基本热力学状态函数,如:ΔHf(标准生成焓)、ΔGf (标准生成自由

能) 、ΔS0f (标准生成熵) 、V0f (固体组分的克分子体积) 、Cp (等压克分子热容)等数据;

5、进行标准状态(ΔHr、自由能变ΔGr和熵变ΔSr等基本计算;

6、计算在任意温度、压力条件ΔG入必要的假设条件);求出反应自由能ΔGr与T、 p、c等条件参数的关系式

7、在给定初始值和设定近似解的条件下,用反应自由能ΔGr=0法或平衡常数法求解方程: T-p、T-p-a关系式。编制热力学相图: T-p 、T-p-a。或得出结果,解出数值解;

8、在本工作区对照地质问题检验计算结果,并对未知区进行预测;在有条件时可进行一定的模拟实验,检验和修定计算程序。

受介质pH值影响元素的迁移-沉淀规律:

1、溶液pH值增大碱性及弱碱性元素化合物溶解度降低,如Fe2O3,CaCO3等,酸性元素化合物溶解度增高,如SiO2,GeO2等。碱性元素在酸性介质中活化迁移,在碱性条件下沉淀;酸性元素在碱性条件下活化迁移,在酸性环境中沉淀。

2、两性元素Al(OH)3在强酸强碱条件下都能活化迁移,但在自然水正常pH=4-9范围内难溶沉淀。

介质pH值对元素迁移的控制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氢氧化物为碱性组分,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在碱性增强时沉淀。

不同元素发生沉淀的pH值不同,它们的迁移能力将因氢氧化物的沉淀而降低。

2)受介质pH值影响元素的迁移-沉淀规律

1、溶液pH值增大碱性及弱碱性元素化合物溶解度降低,如Fe2O3,CaCO3等,酸性元素化合物溶解度增高,如SiO2,GeO2等。碱性元素在酸性介质中活化迁移,在碱性条件下沉淀;酸性元素在碱性条件下活化迁移,在酸性环境中沉淀。

2、 两性元素Al(OH)3在强酸强碱条件下都能活化迁移,但在自然水正常pH=4-9范围内难

溶沉淀。

3)介质pH值控制所有含H+及OH-反应移动方向

5000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学期末总结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了,在学业上,好像我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但在这个匆匆离去的大学第一学期中,有很多值得我回忆的事。通过这些事,我发现自己进步了,成长了,也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踏入大学的大门…

大学学年个人总结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每个时间都是我的学期,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锻炼自己素质的地方。无论我的大学怎样,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走出迷惘!”时光像水中…

大学学期个人总结 精选2篇

范文一:时间如流水过匆匆而过,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是成功的人。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一、在学习上,上个学期由于是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经过上个学期的…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 精选2篇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一)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一学期的最后阶段了。如今我也快是大二的学生了,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回顾一下过去,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

大学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转眼间,大一的上学期已经过去。从学期初到学期末我收益颇丰。接下来我将从学习生活和业余活动四个方面作一个总结。一、在学习上,上个学期由于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一切还不是那么适应。经过…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不知不觉用走过了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如今回收就像昨天一样,所有的事情都历历在目。大二不再等同于刚刚进来的新生,没有了没了父母的唠叨,没了老师的叮咛,凡事可由自己决定了。然而,这也意味着再也没有人…

大学期末小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大二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这样从身边匆匆而过。不得不说,日子过得确实很快,所谓的大学生活本人也早已习惯,只是在学习之余略显无聊。对于大二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总的来说,一切还算正常、还算充实吧。在…

大学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学年总结距离我踏进XX的校门已经一年了,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对大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人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转眼间,我的大学一年级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而完结了。不知不觉的,我已经在XX校区学习生活…

大学学期总结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快到这个学期的最后阶段了回顾一下过去刚来到佛山大学报到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常说日月如梳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一在学习上比起第一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次测验...

大学学期总结

大学学期总结大学学期总结一来到山大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学期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应该不算少至少自己也不为浪费掉大量宝贵时间而后悔开学前三周我们gt军训简直快把我们锻炼成真正的军人了又苦又累但很快乐至现在还记得连长...

大学班长学期总结

大学班长学期总结时间20xx06212321来源未知作者信息员点击127次这一年多来作为班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这个方面上获益非浅班级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家庭也十分不同所以在交流上有时会存在理...

大学生活的点滴——大一第二学期总结

大学生活的点滴——大一第二学期总结,内容附图。

大学学期末总结(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