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控制测量心得

时间:2024.4.21

全站仪控制测量心得

我们是地处四川盆地周边地区的山区县,长期以来以水电工程控制测量一直采用光学经纬仪加水平仪,工作起来费时费力,工作难度大,计算操作复杂。前年我们搞了一个小水电站,该电站有2km的隧洞,由于考虑其控制测量复杂,工作难度大,将该控制测量工作转给施工方去做,原以为要一个周完成的工作(该电站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林密),谁知他们两天就完成了。检查他们提供的成果,发现他们使用全站一次进行高程和平面控制测量。查教材知道这种高程控制测量叫三角高程,由于一直以来使用经纬仪测距精度不高,三角高程计算出来的精度不高,几乎被我们遗忘了。通过网络查询、网友请教、资料收集,发现由于光电测距仪的使用,三角高程控制测量已广泛用于工程实际。

去年我们单位购了一台科力达公司的KTS-442全站仪,这为我们能实践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提供条件。刚好今年年初单位接手了一项一次测量三个小水电站的任务。我说服同事们,决定采用全站仪进行这次电站的控制测量。我在网上广泛收集了相关的手册、教材和规程规范,按五等标准设定限差设计了测量方案和综合测量记录薄。实际运用时,除受气候影响,每个电站3.5km左右的测线,一般两天一个,高效完成了控制测量任务。

测量时,我们采用直返觇法进行观测,既可消除拆光影响,又可检验测量精度。同时将全站仪气象改正设为零,用气压表和温度计实测气象条件修正。

操作中,我们遇上了一些实际问题,有些是规范上有要求的,但未实际体验,未领会其要义;另一些是规程规范和资料未曾提到的但实践中又出现的问题,在这里一并提出,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仪器测量前必须严格校验盘读数指标差,特别是竖盘读数指标差的校验。有规范要求仪器使用时第一、二、三天每天校验,以后一个周一次。使用中发现,我们使用的仪器必须每天校验,只要发现竖角盘左,盘右读数指标差偏差过大,就要校仪器,一般都有效。不知是我们这台仪器有问题,还是这个型号仪器的通病。还好竖盘校零方便,打开仪器内置菜单,对准目标按仪器提示操作就行。

二、 严格控制安置仪器的地方:路上的非原生石板、石块、杂草丛生的地方、雨后的耕作土等。实践中,只要仪器安置在这些地方,人员走动、吹风、垂球的摆动,都会造成竖角10秒左右的抖动。即使无这些外界因素,操作人员的心跳也会造成仪器读数2秒的跳动。使用中一旦发现仪器竖角有两秒跳动,仪器三角架一定没安实。这是使用光学经纬仪无法体验到的现象。同时要求读数时,其余人员远离仪器,不得随意走动,并取下对中垂球。

三、 视线对地满足规范要求:《水利工程测量规范设计阶段》要求视线对地不小于1.5m。在有一个电站中,控制测量需要引用下一级电站的控制点,在使用这个控制点时,直觇前方约5米处,视线侧边对山壁只有0.4的距离,结果290余米的测站距离,直返觇视距误差达0.089m(我们有一站最远视距1116米,直返觇视距误差0.057m),测几次都不能达到要求,只好重选前视距,290米的一站就耽误半天。

四、 严禁视线上有障碍物:我们在测核桃树至高滩直觇时,视距230m,在视线150余米处有一片竹叶在视线上晃动,对准棱镜后,调整焦距可见竹叶,焦距对准棱镜时竹叶不可见。读数时正镜的几次视距读数差为0.85m左右,其它情况下,视距读数距都为零。派人清理后,读数值才保持不变。

五、 雨后天晴不宜观测:冬天里,山区雨后天晴的天气,雾气浓、空气扰动大,不宜进行测量操作。我们在一个雨后天晴的上午进行返觇观测,棱镜在山阴下,仪器在太阳下,逆光观测,雾气又浓,望远镜里根本找不到目标。直到上午11点半,阳光照到棱镜上后,才能进行观测,但目标在镜筒仍抖动不也。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六、 为加快测量速度,控制测量尽量采用三角架摆棱镜,这样只搬棱镜,不搬脚架,减少摆镜时间和摆站的误差。我们测量时用了三个三角架,有两个铝合金的,很轻,但铝合金脚架在水泥地上有不稳的感觉。如有四个三角架配合使用,三个使用,一个走前视,这样速度会更快。

七、 光学对中器使用注意事项:全站仪和棱镜连接器都有光学对中器,很好使用。但使用中一定要按:调平—对中—再调平—再对中的顺序使用。因为光对中器在基座不平时,视线是斜的,这时对中,调平后又不对中了,有时要动脚架,影响测量工作进度。在实践中,有个新同志摆后视棱,仪器搬走后没动脚架,应该快,发现半天都没摆好,还动脚架。经询问,发现他没按此顺序操作。全站仪配有垂球,摆脚架时将其挂上,在三角座基本水平时,让垂球基本对中,固定脚架后,架仪器调平后用光学对中器精确对中,这样操作起来很快。棱镜标配里无垂球,建议前视镜站另配垂球,加快摆站速度。后视是搬到测站,脚架先固定了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八、 视距测回数:规范要求视距测量时测四测回,每测回读数四次的平均度,再把三测回的数平均作为视距测量数。但在实践中只要视线上无干扰物,视距任意次读数都不会变,不知规范这样要求的要义。

九、 视距直觇和反觇读数:在进行直返觇法进行控制测量时、五等测量时规范要求视距只读直觇、不读返觇,但实践中发现利用直返觇读数比较可以发现错误和误差来源:如视线障碍、对地距离过小、读数错误、记录错误、对测站中心不准等问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因素。

十、 利用竖盘读数指标差提高测量成果精度。反复对中后读数指标差仍不满足求,就校竖角指标差,不管工作前校没校,一般都有效。通过正反镜指标差的验证,查找误差原因,使得测量成果的人为失误因素降为零。提高测量成果准确率。

十一、 仪高、棱镜高测量不易精确。按规范上要求:棱中心到基座用游标卡尺量下后,作固定值记录,测量过程中用钢卷尺量基座以下部分,两者加起来作镜高。实际操作时,发现游标卡尺只能量到三角基座调平螺旋的上座。因上座到下座之间有调平螺旋,调整后数字是变化的,每一站不同。所以量仪高(镜高)时,从测桩中心量到角架座盘(斜10cm),再到棱镜三角联接器上座(斜5cm),直线按曲线量,不准确。现场我们采用钢卷直接量到棱镜(仪器中心)反而误差小些。角架座盘到棱镜中心的倾角比到棱镜基座的倾角要小些。但仍然不准,不知大家有什么高招。

十二、 视线倾角不大于15°问题:《三角高程测量规范》中要求视线倾角不大于15°,我们在实际操作前认为不易达到这个标准。实际操作时,发现倾角多数在2°左右,所以不足为虑。但《水利工程测量规范》中用h≤20×s×10^3/T来表示高差限制、不太直观,不知为什么不换算成角度。

十三、 测量结果要求现场计算,以检验测量成果。由于计算复杂,我们采用提电脑,用电子表格编写测量记录薄现场进行计算。这样方便、快捷、不易出错,只是手提电脑在强光下不好用。

十四、 用CAD几何作图法计算各控制点坐标。平面控制测量中控制点坐标计算是最繁锁的,我用CAD几何作图法先作各边长度和转角,在查询端点坐标。

我不是学测量专业的,上学时只学过一门《水利工程测量学》,测量的很多知识没涉猎、更未接触过。这次大量利用网上的知识,完成我的工作,我要感谢网络和网友们。我也知道,我的这次工作并不是做得很严谨,很规范,我把他写出来,请大家指正。环境关系,生活中不能接触更好的老师,各位网友就是我的老师。


第二篇:全站仪控制测量心得


全站仪控制测量心得

我们是地处四川盆地周边地区的山区县,长期以来以水电工程控制测量一直采用光学经纬仪加水平仪,工作起来费时费力,工作难度大,计算操作复杂。前年我们搞了一个小水电站,该电站有2km的隧洞,由于考虑其控制测量复杂,工作难度大,将该控制测量工作转给施工方去做,原以为要一个周完成的工作(该电站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林密),谁知他们两天就完成了。检查他们提供的成果,发现他们使用全站一次进行高程和平面控制测量。查教材知道这种高程控制测量叫三角高程,由于一直以来使用经纬仪测距精度不高,三角高程计算出来的精度不高,几乎被我们遗忘了。通过网络查询、网友请教、资料收集,发现由于光电测距仪的使用,三角高程控制测量已广泛用于工程实际。

去年我们单位购了一台科力达公司的KTS-442全站仪,这为我们能实践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提供条件。刚好今年年初单位接手了一项一次测量三个小水电站的任务。我说服同事们,决定采用全站仪进行这次电站的控制测量。我在网上广泛收集了相关的手册、教材和规程规范,按五等标准设定限差设计了测量方案和综合测量记录薄。实际运用时,除受气候影响,每个电站3.5km左右的测线,一般两天一个,高效完成了控制测量任务。

测量时,我们采用直返觇法进行观测,既可消除拆光影响,又可检验测量精度。同时将全站仪气象改正设为零,用气压表和温度计实测气象条件修正。

操作中,我们遇上了一些实际问题,有些是规范上有要求的,但未实际体验,未领会其要义;另一些是规程规范和资料未曾提到的但实践中又出现的问题,在这里一并提出,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仪器测量前必须严格校验盘读数指标差,特别是竖盘读数指标差的校验。有规范要求仪器使用时第一、二、三天每天校验,以后一个周一次。使用中发现,我们使用的仪器必须每天校验,只要发现竖角盘左,盘右读数指标差偏差过大,就要校仪器,一般都有效。不知是我们这台仪器有问题,还是这个型号仪器的通病。还好竖盘校零方便,打开仪器内置菜单,对准目标按仪器提示操作就行。

二、 严格控制安置仪器的地方:路上的非原生石板、石块、杂草丛生的地方、雨后的耕作土等。实践中,只要仪器安置在这些地方,人员走动、吹风、垂球的摆动,都会造成竖角10秒左右的抖动。即使无这些外界因素,操作人员的心跳也会造成仪器读数2秒的跳动。使用中一旦发现仪器竖角有两秒跳动,仪器三角架一定没安实。这是使用光学经纬仪无法体验到的现象。同时要求读数时,其余人员远离仪器,不得随意走动,并取下对中垂球。

三、 视线对地满足规范要求:《水利工程测量规范设计阶段》要求视线对地不小于1.5m。在有一个电站中,控制测量需要引用下一级电站的控制点,在使用这个控制点时,直觇前方约5米处,视线侧边对山壁只有0.4的距离,结果290余米的测站距离,直返觇视距误差达0.089m(我们有一站最远视距1116米,直返觇视距误差0.057m),测几次都不能达到要求,只好重选前视距,290米的一站就耽误半天。

四、 严禁视线上有障碍物:我们在测核桃树至高滩直觇时,视距230m,在视线150余米处有一片竹叶在视线上晃动,对准棱镜后,调整焦距可见竹叶,焦距对准棱镜时竹叶不可见。读数时正镜的几次视距读数差为0.85m左右,其它情况下,视距读数距都为零。派人清理后,读数值才保持不变。

五、 雨后天晴不宜观测:冬天里,山区雨后天晴的天气,雾气浓、空气扰动大,不宜进行测量操作。我们在一个雨后天晴的上午进行返觇观测,棱镜在山阴下,仪器在太阳下,逆光观测,雾气又浓,望远镜里根本找不到目标。直到上午11点半,阳光照到棱镜上后,才能进行观测,但目标在镜筒仍抖动不也。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六、 为加快测量速度,控制测量尽量采用三角架摆棱镜,这样只搬棱镜,不搬脚架,减少

摆镜时间和摆站的误差。我们测量时用了三个三角架,有两个铝合金的,很轻,但铝合金脚架在水泥地上有不稳的感觉。如有四个三角架配合使用,三个使用,一个走前视,这样速度会更快。

七、 光学对中器使用注意事项:全站仪和棱镜连接器都有光学对中器,很好使用。但使用中一定要按:调平—对中—再调平—再对中的顺序使用。因为光对中器在基座不平时,视线是斜的,这时对中,调平后又不对中了,有时要动脚架,影响测量工作进度。在实践中,有个新同志摆后视棱,仪器搬走后没动脚架,应该快,发现半天都没摆好,还动脚架。经询问,发现他没按此顺序操作。全站仪配有垂球,摆脚架时将其挂上,在三角座基本水平时,让垂球基本对中,固定脚架后,架仪器调平后用光学对中器精确对中,这样操作起来很快。棱镜标配里无垂球,建议前视镜站另配垂球,加快摆站速度。后视是搬到测站,脚架先固定了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八、 视距测回数:规范要求视距测量时测四测回,每测回读数四次的平均度,再把三测回的数平均作为视距测量数。但在实践中只要视线上无干扰物,视距任意次读数都不会变,不知规范这样要求的要义。

九、 视距直觇和反觇读数:在进行直返觇法进行控制测量时、五等测量时规范要求视距只读直觇、不读返觇,但实践中发现利用直返觇读数比较可以发现错误和误差来源:如视线障碍、对地距离过小、读数错误、记录错误、对测站中心不准等问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因素。

十、 利用竖盘读数指标差提高测量成果精度。反复对中后读数指标差仍不满足求,就校竖角指标差,不管工作前校没校,一般都有效。通过正反镜指标差的验证,查找误差原因,使得测量成果的人为失误因素降为零。提高测量成果准确率。

十一、 仪高、棱镜高测量不易精确。按规范上要求:棱中心到基座用游标卡尺量下后,作固定值记录,测量过程中用钢卷尺量基座以下部分,两者加起来作镜高。实际操作时,发现游标卡尺只能量到三角基座调平螺旋的上座。因上座到下座之间有调平螺旋,调整后数字是变化的,每一站不同。所以量仪高(镜高)时,从测桩中心量到角架座盘(斜10cm),再到棱镜三角联接器上座(斜5cm),直线按曲线量,不准确。现场我们采用钢卷直接量到棱镜(仪器中心)反而误差小些。角架座盘到棱镜中心的倾角比到棱镜基座的倾角要小些。但仍然不准,不知大家有什么高招。

十二、 视线倾角不大于15°问题:《三角高程测量规范》中要求视线倾角不大于15°,我们在实际操作前认为不易达到这个标准。实际操作时,发现倾角多数在2°左右,所以不足为虑。但《水利工程测量规范》中用h≤20×s×10^3/T来表示高差限制、不太直观,不知为什么不换算成角度。

十三、 测量结果要求现场计算,以检验测量成果。由于计算复杂,我们采用提电脑,用电子表格编写测量记录薄现场进行计算。这样方便、快捷、不易出错,只是手提电脑在强光下不好用。

十四、 用CAD几何作图法计算各控制点坐标。平面控制测量中控制点坐标计算是最繁锁的,我用CAD几何作图法先作各边长度和转角,在查询端点坐标。

我不是学测量专业的,上学时只学过一门《水利工程测量学》,测量的很多知识没涉猎、更未接触过。这次大量利用网上的知识,完成我的工作,我要感谢网络和网友们。我也知道,我的这次工作并不是做得很严谨,很规范,我把他写出来,请大家指正。环境关系,生活中不能接触更好的老师,各位网友就是我的老师。

二○○六年x月

这位朋友所谈全是精髓啊,偶用过的测量仪器可谓五花八门,从上世纪xx年代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测量仪器到20xx年世界先进水平的测量仪器都用过,而却没有做出楼主这样详细

的分析与研究,我只是简单的说那个仪器好用,那个不好用,对于全站仪我想说的是,国产的全站仪普遍在三角测量时误差较大,大家使用时要注意。

此帖由 longcf 在 20xx-05-04 12:08 进行编辑...

更多相关推荐: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必须得反复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1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令人疲惫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晒黄的皮肤见证了我们实习的辛苦,在测量期间,我们测绘人穿梭在校园的道路上,高声的喊话、疲惫的身影。。。。。。。通过本次实习,巩固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杨秀洪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二等水准测量的仪器操作和测量的的过程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

控制测量实习个人心得与体会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实习报告报告名称实习心得与体会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专业测绘工程姓名学号组别第二组指导教师刘万林成伟王利张双成赵丽华等实习地点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在各位老师们辛勤的安排和指导下我圆满完...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一、序言2二、测区概况3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5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8五、内业计算12六、实习总结13一、序言1、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2、实习地点:3、实习时间:2011年05月--…

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测量实习,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将书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的测量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在于我对专业的学习和仪器熟悉程度,同时在对自己做事的严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也极大有促进作用。我们的目的是小区域控…

控制测量学实习日志及心得

控制测量学实习日志及心得实习日志20xx年6月17日星期日晴今天正式开始控制测量学实习我们7点钟到雅园12号点架设全站仪安放棱镜由于长时间没有操作仪器所以棱镜很难调平在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掌握了技巧逐渐熟练了...

20xx年导线控制测量实习总结报告26041001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导线控制测量实习专姓名abc学号组别指导教师刘万林成伟赵超英张双成赵丽华瞿伟杨成生黄观文实习地点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实习时间一实习的内容与任务1四等导线测量1每组选定一条闭合...

20xx年水准控制测量实习总结报告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名称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专业测绘工程姓名学号组别第二组指导教师实习地点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实习时间20xx6320xx69一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1实习目的1了解精密水准仪的特殊结构的作用和...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姓学小名黄利号081408102组第一组指导老师魏亮目录一序言二测区概况1测区地理位置概况2已有测绘成果及资料3标石保存情况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略图2最佳布网方案的论...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记录方式练习使用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电子精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及其电脑软件的解算方法光学精密水准仪的的操作方法及其解算方法掌握导线测量的测量步骤仪器使用的方...

测量学实习心得

测量学实习心得测量学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测量实习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