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卫生局
关于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落实
卫生监督协管任务的汇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促进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卫生”的要求,紧紧围绕健全市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和强化基层卫生监督服务能力两个关键环节,有效整合城乡卫生资源,积极探索实施市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卫生监督服务模式,认真落实医改任务中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考核制度,着力构建高效的卫生监督服务网络体系
胶南市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总面积1894平方公里,下辖17处镇、街道办事处,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8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4.79万人。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市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村县市,如何为占全市人口绝大多数的基层农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卫生监督服务、构建高效的卫生监督服务网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xx年我市依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意见》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南政发?20xx?68号),按照“政府主导、以城带乡、完善体制、健全网络”的总体思路,探索实施了市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卫生监督服务模式。
一是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加强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各镇(街道)建成了18处“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按2.5人/万农民的比例配备了165名农村公共卫生防保人员,确保有专人负责辖区内的卫生监督工作;
同时按照全市行政村数录用了982名村级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员,负责本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市财政每月对其实行工作补助。
二是明确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监督工作职能。18处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在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卫生监督方面,主要负责辖区内的被监管单位、业户的公共卫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卫生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负责本辖区内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对辖区内各村级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
三是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和工作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后,市财政承担了全部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工作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对村卫生室中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实行工作补助,为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将工作站卫生监督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标准,并与工作经费发放挂钩,对工作站实行月抽查、季考核,按照考核成绩按比例发放工作经费,体现了工作绩效的原则。
通过市镇村三级卫生监督一体化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使我市卫生监督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特别是村级卫生监督这一服务盲点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在手足口病防控、甲型流感防控等传染病执法工作和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业务指导,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20xx年,面向城乡居民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在我市顺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念得到初步体现,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
将卫生监督协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规定20xx年卫生监督协管内容是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为将这一群众得实惠的利民政策落到实处,我市卫生监督机构积极参与,全程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发挥卫生监督机构技术优势,参与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考核标准。为保证我市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实施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市卫生监督所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组织业务科室技术骨干参照国家、省和青岛市的项目规范,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参与制定了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方案在完成上级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突出我市特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二是主动参与,深入基层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基层单位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遇到的难题,利用每季度一次的业务指导机会,重点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考试,目前有95%以上的从事卫生监督执法的基层工作人员取得了执法证,基层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对辖区内承担的卫生监督任务明确清晰。三是加大项目实施和督导检查力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业务督导的同时,把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病危害、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率和协助开展的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次数作为硬性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划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重要依据,保证了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的健康持续开展。
三、开展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市基层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是依托于卫生院设立的,在基层工作站的人员既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又有从
事卫生监督的,工作职责分工不是很明确,只能按照当地卫生院的工作情况临时分配工作,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原则上是按1/万服务人口的比例配置的,但在镇区级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的工作人员只有65人,人员上缺少1/3以上,这部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在46周岁以上,学历结构、知识层次低,不能满足当前卫生监督制服工作的需要。另外工作站的设备配置只有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各1台,数码相机、录音笔等调查取证工具不足,没有专用卫生监督执法车辆,开展执法监督工作较难,工作效率太低。
为保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一是建立基层独立的卫生防保机构,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工作。二是本着年轻化、专业化的原则,从社会中考录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此项工作。三是政府财政部门加大对基层工作站的财力投入,每年逐步投入部分资金,逐步解决交通工具、执法调查取证设备、办公设备缺乏、办公用房不足的难题等。
二〇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卫生监督协管总结
卫生监督协管站工作总结
我院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出发点,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实施产品质量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各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排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结合我镇实际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等方面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规范执法,从严管理,现将我院今年以来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报告如下:
一、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1.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领导,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举行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决定相关事项完全落实。
2.成立了由院长为协管站站长、公共卫生科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了责任制。
3.安排协管员、信息员,负责协管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
4.节假日期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培训、督促自查、现场指导、落实整改,确保了节日期间的安全措施。
5.结合我镇实际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对本辖区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为,加大对卫生的宣传和督察力度,并积极配合县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开展督察和检查。
6.对我镇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全镇共有学校13所、幼儿园 2
所。一是开展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工作,通过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各类学校食堂设施、功能间布局、内部操作流程、食品采购台账、管理台账、消毒记录等软硬件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二是开展春季开学期间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学校春季开学之初,我镇卫生监督协管员对辖区内学校逐一进行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对我镇小学12所,幼儿园2所,中学1所进行检查,部分学校分管后勤老师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导致学校食堂管理不严,进货台帐记录不全,未建立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晨检、午检、晚检记录不清。
7.今年对我镇、分散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我镇自来水厂1家,提供有水质检验报告,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8.按照卫生监督所工作要求我镇对各村卫生室进行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档案,摸清底数,各项协管工作已步入规范化。
9.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以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为基础,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要达到100%,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管理,规范放射诊疗机构许可证工作,做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10.做好卫生监督宣传工作。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服务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好打击非法行医等工作的宣传报道。
11.加强医疗服务安全监督。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的日常监督,以投诉举报和违法医疗广告为线索,做好重点和薄弱环节的医疗服务监督执法力度,
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加强医疗执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艰巨,任重道远,我院虽然对卫生监督这个工作有了认识,但由于对这个岗位的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薄弱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今后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和进步;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规范与程序。卫生监督做到有序可循,有法可依,结合本镇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卫生监督职责并落实到个人,同时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稽查,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慎重对待每项工作,认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等相关法律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克服和改进不足,为卫生监督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