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已成为教育一大亮点。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呢?我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平常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手段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中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远程教育资源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训练说写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语文教学中巧用远程教育资源,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 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发展思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远程教育资源,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篇: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广泛应用,一些与教学同步的优秀教育资源纷至而来,可以解决一些我们教师的燃眉之急。面对这整合浩瀚的远程教育资源,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远程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对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方式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运用好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崭新的课题。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情境 画龙点睛 兼容互补
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至远程教育进入校园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屏幕,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产生声情并茂的视觉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儿童在美的感受中,丰富了表象,激活了思维及情感活动。
例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人教版实验教科书《“0”的认识》,由于“0”对于一年级的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极其抽象,如果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素材,学生是不会说得很具体的,甚至会望文生义。因此,我在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利用资源出示四幅图:①河里有3只鸭;②河里有2只鸭;③河里有1只鸭;④河里没有鸭。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素材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提供了依据。当学生认识了“没有”可用“0”
来表示时,又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明所举例的事物可用“0”来表示,这样又让学生结合“0”来联想生活素材。所以,只有让学生有充分的、丰富的、形象的语言素材感知,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书本的知识直观化,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才会易懂易掌握,同时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畅所欲言,滔滔不绝。由这一教学片断我深深地体悟到: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在教学“0”时,出示鸭子情境图,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虽然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远程资源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二.利用远程资源画龙点睛,降低新知的难度。
小学生遇到知识的重难点,往往不易解决。这时运用远程资源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既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又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的一道题:李明家距王红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李明每分钟走60米,王红每分钟走70米。在运用远程教育辅助教学时,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显示:李明、王红两家用圆点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声音时,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李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王红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学生直观感受后,老师提问: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如何?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回答问题。这样用计算机所具有的特点,创设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要点,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悟,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利用计算机一步一步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①
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我想: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思维困惑或是重难点之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适时启发、点拨,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所以恰当选取远程资源,准确地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利用远程资源拓展延伸,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远程资源的加入,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突破了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数学不再是枯燥、封闭的,学生可以在“网络的原野上”自由驰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尝试、学会体验、学会发现、学会协作。在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美育以及创造精神的培养。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影响自己的生活。这就要借助远程资源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深化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兼容互补。
把远程教育充分整合于课堂教学,是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合理运用资源、广泛服务师生的重要举措。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也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夸大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决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远程资源应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我们教师绝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导作用。其实,教材中安排这样或那样的情境图,其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认知结构、造就知识建构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只需通过寥寥数语概括出情境图中的美景,然后提出问题,展开新知教学。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虽然远程教育资源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远程教育资源的最佳作用点,使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兼容互补,绝不可认为远程教育资源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事实证明,现代远程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好课堂,老师的好帮手,学生的好朋友,素质教育的好手段。远程资源给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资源,既可为教学提供帮助,又可提高教师本身素质。但是任何教学手段都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在拥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不能完全让电脑代替老师。教师仍然要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整合现代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要会用、善用、常用远程教育资源,就能够做到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更好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让师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更为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参考文献:
1.黄清云:《现代教育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xx年x月版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3.《面向21世纪信息与学习社会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和模式论文集》(20xx)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