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高一二班 顾心盟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可学。看起来似乎如此,但我们还是要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语文课,并且用一次次的小测和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语文水平。究竟如何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加强我们母语的学习,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呢?
方法很简单,很普通,甚至听上去有些俗气,但它却是学好语文的唯一路径。请注意,它不是一条捷径。
第一,平时注意积累。暑假时老妈给我找来了一篇高考模拟文言文阅读题让我做,在我经过了疯狂抗议,平静下来之后,竟发现这篇文言文正是我在一本课外书上读过的。更幸运的是,那本书的作者给这篇文言文做了全篇的翻译!当时的感觉,非常兴奋,又有点小遗憾:为什么这篇文言文不能等到我高考再出呢……但是自从那次之后,我开始注意积累了,为的却不只是碰高考文言文的运气,而是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不然,就算高考时碰上一篇自己读过的文言文,却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岂不可惜!现在有关古典文学评论的书很多,并且大多不晦涩难懂,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非常有好处。其实不只是文言文,现代文阅读题,甚至是基础题的成绩都可以通过平时积累来提高。也不只是读书才能提高,平时阅读报刊、看电视节目都会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尤其在提高语文语感的方面。语感这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病句题和词语搭配题的正确率。
第二,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语文的阅读作业似乎是很好钻空子的,因为你只要瞎答上一两句,就说自己认真读了,老师好像就拿你完全没辙了。但实际上,到了考试,没辙的就是你了。你在答题卡上写,老师,我真的很认真读了,你少扣点分成不,结果老师还不是照样扣分,搞不好算你在答题卡上做标记,直接作废了。而且不幸的是,文科,尤其语文,和理科不同,它不可能顿悟,一下子提高几十分,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屡试不爽的公式,顶多是有一些答题规范格式罢了。一道阅读题,难度大一些,要求深层挖掘的,你把头发揪光了也没想出来,其他同学转了转笔就想出来了,不一定是人家比你聪明很多,也许是人家每次都很认真地做阅读作业,很专心地听老师讲题,并且仔细比较正确答案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从中一点点地学会怎么去入手,怎么去思考。你看,不难吧,你都做得到吧,何苦拿自己那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出气。
第三,不要对语文有畏惧和反感心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不就跟你老妈一样嘛,平时有点严厉有点唠叨,但她拥有一颗温暖寂寞的心灵,有时会像你一样耍小脾气,怨天尤人,甚至你会吃惊地发现,她的情感完全取决于你的喜怒哀乐。我们嘴里叨咕的,笔下挥舞的,用来安慰别人的,用来鼓励自己的,不就是这带着抑扬顿挫的方块字么?一篇精彩的文章,难道底下加了几道你自己也会问自己的问题,就是你不喜欢这篇文章,甚至于不喜欢语文的原因么?一篇篇文章,不过是一个个和你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用和你一样的语言,或论证着真理,或挥洒着感动,或记述着他的,你的,大家的悲喜人生而已,何苦为之纠结,为之痛苦?语文不过是你的日常交流工具,不过是你血液中流淌的、有关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当它是你的一个负担呢?
还有作文呢?作文,当你做到以上三条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周记本在你拿到之前,已经被其他同学带着赞赏的神色翻阅过了……
身旁的音箱里传出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对于这美丽的语言的,带着各自感情和音调的诠释。汉语,就这样带着她独有的风情万种,于有意无意之间,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动,甚至于依恋。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却在谈语文学习方法,似乎有点可笑吧。但我并不在乎,一再重复着那些陈词滥调,不为那世俗的考试成绩,只为多一个人能渐渐懂得这上下五千年无人能解的寂寞……
第二篇: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着很得要的影响,学好语文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现结合我们中国教育频道的特点,为广大学员提供以下的
一些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教育频道里面提供了较多个版本的教材,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学习自己所用版本外的教学版本。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所用的版本都是有所出入的,但是高考就考一份卷子,每个学校都有考得很优秀的学生,所以多了解其他学校所学的版本对学生也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 3、提要钩玄;4、写读后
感。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要下苦功
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
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5、勤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维定势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
6、勤于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如果是真的不敢问周围的人,就得想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清心中的疑惑。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学习需要谦虚,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探讨、研究,甚至是激
烈的争辩。
7、勤于写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日记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进行过多的加工。最初可能写得很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许多好的日记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而被人称颂的。写日
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识地培养。只要有决心,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这对人的一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尽。
希望大家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