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应对办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就目前的现状看,中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地调适和解决。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并且人数越来越呈上升趋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对新环境的适应。刚入校的中学生面临两种新的环境。一个是生活环境。比如同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新型师生关系的定位,集体学习中要面对比家庭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另一个是学习环境学校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小学教育不一样了,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学生白己逐渐适应。这两个环境,都要求学生很快地适应。2、人际交往。“踏着铃声进课堂,回
到家里学习忙,互联网上诉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 部分中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中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等。导致中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中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由于一些电影电视中 “ 哥们义气”、 “ 江湖兄弟”观念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心理偏激的中学生盲目模仿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偏离了人生的航向。3、个人情感。中学生因生理特征的发育逐渐成熟,使得他们心理上也产生了变化。表现在情感上就出现了对异性生理“秘密”探求的渴望,对异性同学懵懂的、无理性的爱恋,我们称之为 “早恋”。有的中学生因为 “ 暗恋”,又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制约不敢表达,于是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封闭起来,从而导致精神不振,学习下滑,还有的中学生因为性格上的外向或向成年人模仿,在中学就谈恋爱,他们在师生中要么不被理解而被排斥,要么因沉迷于所谓的“感情”而不能自拔。4、现代网络与计算机现代教育已将计算机和网络引入了中学课堂。不少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沉溺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
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
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三)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金昌之行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可这次心理培训给我思想上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复。4月12至13日我受学校委派参加了由省教科所主办,金昌集团公司总校承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培训会由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钟志农教授主讲,省市县区各中小学校600多老师参加了培训。
钟教授平易近人的气度,睿智平和的语言,精彩生动的演讲,以及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无不体现了他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他对学术的执着和热爱,更是触动了我麻痹的心,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钟教授以“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抓好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为契机展开了培训的内容,他所讲述的内容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专业理论,也没有华丽丰富的辞藻,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与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和钦佩呢?钟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和兴趣,也让迷茫困惑的我心中一亮,似乎有所感悟,只是深感自己专业理论只是的欠缺,实在不能完全领略钟教授思想的精髓,在这里只能就自己一点体会和感悟来
谈一谈。
一、教师应该做学生心灵的引导者,而不是救助者
钟教授认为教育是前辈对后辈、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先知者对后知者、先行者对后继者的一种引领。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因此,作为学校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心灵成长,而不是等学生的行为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他以目前中学初一、高一学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为例,建议班主任必须抓好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认为学校九月份的班会课特别重要,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深入充分地开展班会。同时学科老师要有效利用军训时期和学生交流和学科经验指导,让学生在还没有真正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期间,就对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有了解和认识,这对学生应对之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帮助。
针对当前学校存在的新学生适应不良问题以及之后导致的种种后果,钟教授的建议无疑是一剂良药,因此,我也恳切的希望我们的学校老师也能借鉴钟教授的方法和经验,站在主动的位置,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背景,帮助学生度过危机期
钟教授在培训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到“如果你看到一个学生行为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一定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他前面的教育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与整个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的,因此也是有基
本脉络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育背景,以指导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如高中学生,他们正处在人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生理想、目标及生涯规划走向成熟,情绪和情感发展、人生挫折敏感的这样一个关键期,作为心理老师或班主任,要能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又能精细地了解每一个来访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抓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要害和本质。
三、有效利用“行为训练与行为纠正”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钟教授向大家特别推荐了“行为训练与行为纠正”方法,比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拖拉现象,住校生行为规范的管理,都可以用行为训练与纠正的方法得以改善。他期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必须研究心理学,使自己成长为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学生难管理、管理难的现状给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
作为一名新教师,非常感念学校给我提升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认识到自己专业理论的不足和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戒骄戒躁,深入钻研学科理论,积极实践,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