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主题团日活动策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xx级二支部
一、活动背景
在全党推行争优创先活动的背景下,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
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全体团员青年中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在新形势下,团组织要适应新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加强自身建设,力求在团的工作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从而使全体团员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更自信、更主动、更积极。所以我支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积极组织全体团员展开“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主题团日活动。
二、活动主题
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
三、活动目的
1、建设学习型团支部,增强团支部的组织活力和创新能力,营造我支部良好的学习氛围;
2、树立和宣传团组织先进典型,推动新形势下全体团员立足实际、服务大
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促使成员间的交流学习,达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促进大家共同 进步,营造一种良好的“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氛围
的支部;
4、丰富支部成员在大学的生活,锻炼支部成员多方面能力,如: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使支部成员更好地全面发展;
5、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响应校团委的关于展开团组织活动的号召,积极组织全体团员参与组织活动。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晚19:00
五、活动地点
容园一号四楼活动室
六、活动流程
1、齐唱团歌
全体团员在活动开始之前,集体齐唱团歌,来表达对团组织的热爱之情。
2、发证与经贸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至活动开幕词
邀请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参加本次活动,并对本次活动进行全
程的指导以及建议。
3、学榜样,树学风
请上学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与全体
同学进行学习的交流。
(通知获奖同学自己准备交流内容以及交流方式,分享的学生包括上学
年的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张超、周欣霖、张东、田焱)
4、知识竞答
本环节是主持人通过提问,同学抢答的方式进行。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
小奖励
(知识竞答的问题为上学年我们所学的所有课程中的一些相关的简单的
小知识,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帮助大家回忆学过的知识)
5、文艺表演
孟瑞演讲(暂定)
杨雄歌曲(暂定)
蔡羽歌曲(暂定)
张超绘画(暂定)
6、为本学期班级考评中排名前五名同学颁奖
班级考评作为我支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进步的举措,学期期末
将会为考评考前的前五名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30元+证书
(考评严格按照班级考评办法进行)
7、期末考试总动员以及组建学习小组
马上临近学期期末,各科考试即将进行,作为“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
习型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必须将其提上议程。强化本支部的全体同学积
极复习应对期末考试。
学习委员:张静 做期末考试总动员
“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主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将会影
响一个长期的学业过程,必须长期的坚持。所以组建学习小组,此小组
会长期的近期学习上的各种活动。
学习委员:张静 安排组建学习小组
8、“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全体全员宣誓
为强化大家的认识,以及积极大家的斗志,组织集体宣誓,提高集体认
识,集体承诺自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向上,努力奋斗,迎接挑战,
只顾风雨兼程。
9、 集体齐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10、活动结束
发证与经贸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总结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简短
的评价。
全体男生留下清理打扫会场
七、 工作安排
1.活动策划:张维香
2.前期动员人员:刘永峰
3.活动歌曲人员:熊峥
4、活动拍照人员:刘灵
5、活动物品人员:蒋显灵
6、活动准备人员:张静
7、现场组织人员:张东 王俊杰
八、活动预期效果
1、
2、 使大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使大家形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加强大家交流学习,达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促进大家共同
进步,营造一种良好的“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氛
围的支部;
3、
4、 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支部成员更好地全面发展; 使支部成员形成共同的认识,积极争创优秀,努力学习,争做学习型
青年。
九、经费预算
水:1×10=10
小奖品:2×10=20
奖金:30×5=150
奖状:1×5=5
活动现场装饰品:10
总计:10+20+150+5+10=195
十、相关注意事项
1、主持人一定要提前完成活动的窜台词;
2、各个细节的负责人必须尽心尽责;
3、活动现场的秩序井然;
4、在活动进行中注意调动全部成员的积极性,都能积极的融入到活动中去,
积极享受活动的意义;
5、活动结束后现场的打扫以及会后的总结与体会。
法政与经贸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xx级二支部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国贸102班团日活动策划方案
20xx年x月国贸102班团日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大学生活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挫折与失败会接踵而至。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很多;失败时,不感恩的理由却只有一个。设计此班级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去看待一切挫折与失意,引导同学们树立美好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进取的信念。
二、活动主题:
感恩之程
三、活动目的:
牛津字典中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恩惠,是一种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对我们都有恩情。其实,感恩并非一定是那惊天动地的壮举,小事中也可以体现出感恩之心。这次班级活动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体会感恩的过程,让父母、朋友、同学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情谊。
四、资源需要:
人力:主持人,小组代表
物力:地点在主教楼
五、活动开展:
前期准备:班级团员分组合作,搜集与感恩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并写下自己的感恩心得,包括自己曾经做过的帮助过别人的事儿或是对以后的规划等,制作与感恩有关的幻灯片,剪切影片或视频通过电脑呈现。通知观摩活动的人员,事先安排好摄影人员等,学生代表写好活动总结。
活动中:团支书宣布活动主题,班级团员各小组代表对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讲述一些自己的经历或对未来的规划),欣赏有关感恩的图片或视频,最后玩游戏(游戏名称为),最后总结。
后期:对该活动做出总结,班级讨论本次活动的优缺点,以便在下次活动时改
正。
第三篇:班级团日活动策划书(1)
班级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简介
一.活动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城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让我们共同遵守交通法规,携手漫步生命的旅程。 时代背景:经过修改的《》已于20xx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这部法律的总则中明确表示,制定此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该法的实施为道路安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法律保护。
二. 活动主题: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精彩不断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疏于细节、不羁洒脱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意无限、大胆放松的社会,却也是一个缺少自制、要求散漫的社会。当成为生命的终点,当无数美好年华在越过安全线的那几秒中消失,交通安全终于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宣传交通安全意识,传播道路,倡导安全出行、守法出行,唤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电子商务083班将举行主题为“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的团日系列活动,带领你推开和谐美好之门。
三.活动主办方:xx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电子商务112班团支部
活动合作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团委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3中午12:00:00~18:00
活动地点:文采园前交叉路口处
活动单位:经贸学院电商083团支部
四.活动形式:
1,采访保卫处交通安全科负责人。多少人,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疏忽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丢失了珍贵的生命,带给了别人无法弥补的伤害。交通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重视。我们班决定通过此项活动来获取与交通安全相关的知识,用以宣传交通安全,提醒周围的人。在我们希望通过采访来了解我们周围的交通安全隐患,走出交通安全的误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交通安全,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2,美化公路铁丝网:组织同学把已剪成适当大小的荧光纸,贴在本校生活区与教学区间的公路铁丝网上。旨在让荧光纸在晚间给与同学提醒,避免因看不清铁丝网,而在绿化带穿行被划伤的事故发生。
3,维持交叉口秩序:活动中分配同学,在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十字路口维持秩序。旨在使得校道交通安全有序进行,并提高本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交通安全图片展:活动前期收集关于交通安全的图片,并在旁边注上简要的说明,把图片贴在一张大卡纸上,让同学们从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精练的语言中,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从而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5,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活动前期收集一些比较常用的交通安全知识,整理成册,复印成若干份,并安排人员分发给同学们,同时组织人员讲解,从而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6,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作为大学生,我们了解的交通知识已经不少,但某些同学有时为了一时的方便,忽略了交通规则。我们决定开展此活动,加强同学们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