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8

地理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

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本学期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主要位于第二、四章,复习重点应落于后半部分。本册重点图:P4图1.4;P7图1.7;P10表格;P22图2.2;P32图2.14;P33图2.15;P36图2.17;P48图2.32;P53图2.36;P68图3.9;P79图3.21;P89图4.4;P91图4.6;P98图4.11;P100图4.13;P101图4.14;P102图4.16;P107图

4.22;P110图4.25及其意义;P111图4.26;P112图4.27;P114图4.30及其意义。


第二篇: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基本的两大天体:恒星、星云,还有小行星带、流星体、彗星

2.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及太阳系概况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近地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体积、质量、密度居中,与其他七大行星基本一样,无太大差别

自身:适中的体积、质量,有大气层,人类能够呼吸,原态海洋的形成

外部:适合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能看见,黑子——标志,xx年一周期,影响气候

色球:日珥 耀斑

日冕层:太阳风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电磁波,来自H、He核聚变

6.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关系

自转 公转

轨道 赤道面 黄道面

方向 绕地轴自西向东 绕太阳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日:23h 56min 4s 恒星年:365d 6h 9min 10s

太阳日:24h 回归年:365d 5h 48min 46s

速度 角速度:极点为0,其他都是1h 15° 近日点:1月,快

线速度:极点为0,向赤道增大 远日点:7月,慢

黄赤交角:23°26’

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

昼夜更替:晨昏线

地方时:15°一时区,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东八区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右南左赤道无;手心向上,四指→运动方向,大拇指→偏转方向

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纬度、季节)

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日期 高度角 直射点 昼夜情况(北半球)季节(北半球) 春分 3.21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0° 昼夜等长 春 夏至 6.22 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23°26’N 昼长于夜 夏 秋分 9.23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0° 昼夜等长 秋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23°26’S 夜长于昼 冬 四季更替

春:3~5,夏:6~8,秋:9~11,冬:12~2

五带划分

寒带:有极昼极夜,温带: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有太阳直射

8.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及其结构特点

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命活动

CO2:光合作用,保温作用

O3:生物体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原料),影响天气变化

固体杂质:凝结核

外层

热层 电离层:由大量离子和自由电荷构成,影响无线通讯短波的传播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易吸收紫外线;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飞机;大

气水平运动为主,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剧烈,天气复杂多变

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71%海水,咸水湖多在内陆(∵不循环)

多为极地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可饮用的只占0.3%;人体内含水65% 生物圈:所有生物体所在的最活跃的圈层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如海岭等)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版块、非洲版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张裂(生长地带)——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板块挤压(消亡地带)——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洲东海岸岛屿(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美洲版块、太平洋板块)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

影响:地中海消失,红海扩大;太平洋缩小,大西洋扩大

4.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水平运动

褶曲——褶皱——高山、谷地——形成地貌形态的基础——绝大部分山脉为褶皱山脉 背斜成山有石油,中心老两翼新;向斜成谷有水,中心新两翼老

垂直运动

断层(前提):地堑成谷,地垒成山

5.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侵蚀作用:流水(气候湿润的山区)、海水、冰川、风力(气候干旱、地势较高)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6.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地质作用

二者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7.大气热量的来源——地面辐射, 波长:辐射源温度控制

8.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

吸收:O3——紫外线(平流层);H2O、CO2——红外线(对流层);有选择性

反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无选择性

散射:微小颗粒——可见光短波中的蓝紫光;较大颗粒(尘埃、雾粒、小水滴)——所有光;有选择性

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9.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受热不均

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风)运动的直接动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近地面

近地面:三个力,风斜穿等压线;高空:两个力,风平行等压线

风压定律: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高压在右后

10.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11.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亚洲 海洋 风向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冷干燥) 阿留申低压 陆地吹向海洋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海洋吹向陆地

东亚:东南季风

南亚:西南季风

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差异;南亚: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大气运动 气候特点

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气流幅合上升,对流强烈,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旱,是热带沙漠气候

中纬西风带 40°~60°,大陆西岸地带,终年盛行从海上吹来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和副高 30°~40°,大陆西岸地带,交替受西风和副高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

13.锋面、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团

冷气团: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气团: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大陆气团:干冷;海洋气团:暖湿

准静止锋

江淮——梅雨;昆明:冬雨

气团运动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雨量

冷锋 冷气团到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雨,大风降温 气温降低,气温升高,晴朗 阵雨

暖锋 暖气团到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阴雨天气 气温升高,气温降低,晴朗 连续降雨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产生于低压区,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辐聚,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产生于高压区,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4.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地球各个圈层,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再生、持续利用

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6.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北顺南逆,西暖东寒

中高纬:北逆南无,西寒东暖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

寒流:降温降湿

暖流:增温增湿

渔业

三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把深层物体带到表层

航海

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物

利:加速污染物流动扩散,使其稀释净化

弊:扩大污染范围

更多相关推荐:
期中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11自然地理环境6要素及其关系2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的各个环节及意义3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有功能和4自然地理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5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要素有,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要素是。6世界自然带…

高二地理必修: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

o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2…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17.影响雪线的因素①气温: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雪线分布总趋势有低纬向高纬递减)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人文地理

[知识要点]一.我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有(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5.降雨类型一、地形雨潮湿气流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沿迎风坡上升,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降水,称为地形雨。气流越过山顶,沿背风坡向下流动,则形成增温、乾燥等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乾热的焚风。二、对流雨对流雨盛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常用知识点??1、周日视运动规律:??2、季风及其成因??3、天气系统: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日照时数长短的因素☆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教学地理每年的会考,都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考察。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20xx-06-0919:01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地理知识点总结(6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