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新思考2

时间:2024.4.29

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新思考

    摘 要:学习色彩构成,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把设计观念引入色彩构成课中,使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以后的色彩设计及色彩(水粉)技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色彩构成;认识;重要性; 训练;借鉴

引  言

中职美术中的色彩构成课在如今的课程设置中一向只作为选修课被构成基础课笼统的包含进去,有时甚至会因课时安排紧张而忽略掉,只着重在平面构成,不被大家重视,教学内容也多半是将高中的美术欣赏课拿来上一下,远不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些教学思路或现象在我国的中职美术教学加强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效果与作用的今天已经越来越不合事宜了。我认为在中职学校里开设色彩构成教学课程就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中职学校,十个有九个有计算机、CAD等专业,而这些专业都要开设平面设计、图象处理、网页设计和三维动画等课程,这些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色彩与透视知识做基础,学生即便学会了技术,也很难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这就导致了很多此类专业的学生在应聘设计类工作时出现被歧视和被拒之门外的状况。

    而色彩构成教学是美术专业学科中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美术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要使学生在比较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就需要美术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

因此色彩构成就需要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学生的教学设置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很多实用的理论,帮助他们在其他专业课中举一反三。对于色彩构成,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进研究。
    1、色彩构成认识
    现在的中职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来自农村,没有多少美术基础,色彩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固有色观念十分牢固,这是教学的最大障碍。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使学生明确大自然中色彩产生的原因。包豪斯的色彩教学理论中早就明确提出了"感知的教育"这个课题,它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可采用“演示”、“谈话问答”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光是色彩产生的源泉”,明确“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的道理,让学生明确五彩缤纷的色彩都是光反射的结果。光的特性是能传播、能反射、能折射。客观物体对光既能反射又能吸收;不同物体反射和吸收的色光不同,所呈现出的色彩也就各异。红色物体,只所以是红色,是因为这种物体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出了红光,这种红色光使我们的视觉产生作用,因此这种物体是红色。其它物体以此类推,其道理相同,等等。搞清这些“光”、“色”关系,就为进一步研究色彩奠定了基础。明确“色彩构成课是认识课不是技法课”这一教学概念。因此,我认为可以尽量减少,避免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构成课作为技法课上的现象,过度的技巧及大量的训练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直觉审美天性。虽然这些方法有利于明确把握和积累颜料的色彩经验,但往往会使作业显得呆板、程式化,缺乏新意,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助于将精力和时间运用在更广阔的色彩领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自我提高。

2、色彩构成训练
    那么我们学习色彩构成到底应该怎么学?怎么才是科学的适当的训练方法呢?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的色彩设计,色彩写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特别是对于计算机,CAD等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电脑为辅助教学工具,他可以大大节省制作时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色彩构成的兴趣,并起到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且可以更方便的进行色彩感知训练,如利用电脑进行同类色、对比色、补色等训练变得易如反掌,效果也更丰富、更显现,比手工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这也是有利于他们运用电脑设计实际操作,直面社会实践,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色彩欣赏与借鉴
    如在训练当中要求高质量的作品那就需要真正提高色彩的审美能力,用心去理解和思考。有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是过去艺术家艺术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艺术家艺术修养的浓缩。在色彩构成课中我们还可以注重对已有优秀色彩案例的分析和审美,让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以培养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能力。比如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对色彩表现成功的名作,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营养,受到启发。另外,借鉴传统色彩,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构成理念融会起来,借鉴民族色彩中的精华,将它有效地运用到现代构成理念中去,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那些过去他们曾熟视无睹的色彩搭配,唤起他们对色彩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规律。如在中国传统色彩典范中建筑彩画、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以及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等,是今天用以当代设计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人们以许多的启迪和广泛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而民族风格仍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可以提升我国现代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特别是今年,民族风引领了时尚界的流行风。这些宝贵的民族精华不仅对教学课程还是素质教育都是授意非浅的。

4、色彩构成与设计思维

我们的中职学生的设计与其他大专等高等学校学生在设计上相比,我们的学生在操作中是占有利地位的,缺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学生的设计水平还未跻身于先进行列,虽说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创意上的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也许英国利兹大学教授M?索斯马兹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传统学院式教学的贬值在于它不注重领会和体验,而过于注重仅仅是验证那些理性的即成'事实'……。致使技巧方法变得比创造能力更为重要;问题解决的有教养变得比个人灵感体验和自己探究的能力更为重要。",目前来看我们中职的教科书多从原理入手来展开色彩训练,注重对色彩原始本质的理性分析,这个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而我们在重视原理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始想想在教学中怎样注重对色彩现象创造性的主观分析和开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重新树立创新意识”是当前我们亟待偏重和重视的教学倾向问题。在色彩的基础设计教学当中,主题性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是如何灵活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关键。那么,首先在课堂中老师怎样给学生一个有空间有创意的好课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来自音乐的感受”等主体性设计课题,这类课题可以强调多元化,教师可播放一些古典或现代音乐,一些风景图片,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起研究与分析,是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这样做,可以在主体性设计课中,把设计观念引入色彩构成课中,使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根据感受制作出色彩构成作品,就能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能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色彩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情感表现力,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

  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当今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色彩构成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探究,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华丽的色彩,去体会生活之美,在美术教育中,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通过美术活动提示,发展学生认知颜色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甘肃教育. 1997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色彩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 王大虎、田秀萍、刘增银、刘虹、庄侠、李汉民、孙虎鸣、孙玉珍、张文、郑平昆、宣大庆、徐家森、唐胜化、高耀攀、焦成根、龚铁、谭志丽、解平华.《构成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 姜余.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色彩构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5] 吴卫、肖晟编著《色彩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浅析改进色彩构成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美术报.20##年


第二篇: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

美术鉴赏课是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和教育的过程。鉴赏,顾名思义就是鉴别和欣赏。美术鉴赏,就是通过寻找各作品间的差异,进而认识各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不同创作风格,从中感受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有:作品的构成形式(包括色彩、明暗、形体和构图等)、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的个性特点、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学生通过美术鉴赏活动能自觉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如果学生对作品形式美的感悟进一步升华并通过绘画等艺术形式加以表现,那么美术鉴赏教学就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美术教师,我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鉴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由于美术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等, 在鉴赏活动中,鉴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并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才能达到学生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鉴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

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说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美术符合中华民族的特性,有着传统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基础。中国画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强调中庸之道,具有中国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则强调人与自然分开,人是高于自然的、唯物的。中国画赋予万物的生命和思想,“梅花即我,我即梅花”,作者借物抒情,以此表达含蓄的思想感情。唐代王维的泼墨山水,以诗入画,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境。到后来苏轼等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从此确立了文人画的地位,使绘画更具文学性。而美术的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无疑让学生领略了更多的知识,加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多数学生普遍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很感兴趣,但对艺术形象来源于自然、却比自然更集中、更典型这一重要基础知识,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并直接影响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此,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在对比中找出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对自然进行了加工提炼,使美更典型,更富有意境,正所谓美到极处是自然。

二、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注重学科本位,把握学科特征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

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小到遣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美术鉴赏教学离不开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撑

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美术鉴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鉴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技能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鉴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

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赏方法难以掌握。鉴赏能力难以形成;导致美术鉴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所以高层次的美术鉴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支撑,就象欣赏一辆好车,如果不了解汽车的构造风阻、引擎马力、气缸容量以及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等技术性能,那就不能感受到一辆好车的真正魅力。同样,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地狱般的色彩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表达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

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鉴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四、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使鉴赏对象更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如果过多使用就会喧宾夺主,丧失美术的学科本位和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不仅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各方面综合修养;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当然,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尚在摸索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数理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那是教学水平的话,艺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则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美术教学不仅要讲清楚,更追求讲艺术,有人认为“鉴赏”就是拿作品给学生看,多么轻松啊!其实不然,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多年来从事初中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初二后...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作者陈增敬初中美术广西初中美术二班评论数浏览数72317发表日期20xx1028092506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丁虹宇中学课业不算轻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美术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

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来源:发表时间:20xx-1-1419:27:54访问次数:2326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观。但想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

初 中 美 术 课 教 学 反 思

初中美术课教学反思鸡西市滴道学校刘永健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多年来从事初中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

20xx初中《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一二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反思之一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

美术教学反思

我的美术教学反思朱镇乡中心学校陈宋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

中学美术色彩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色彩教学反思高中美术班的色彩课程不同于其他文理科的文化知识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向的把握进行思考目前高中美术班的色彩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色彩规律提高色彩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通...

初中美术反思性教学

浅谈初中美术反思性教学摘要:俗话说:“把手握住,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张开,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在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教学模式影响下,教条和经验在教学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这种做法往往会变成程…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