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回眸

时间:2024.5.4

民生答卷惠民暖心 民政给力创新发展

——十堰市“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十堰市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水平、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为着力点,深化细化实化各项工作,在民政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自身建设显著加强,为“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的创新、跨越、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十一五期间的民政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服务了大局、惠及了民生、发展了自身;最突出的标志是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大幅增加,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空前;最明显的变化是民政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凸显、基础稳步扎实、事业突飞猛进、干部精神振奋。

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由保障基本民生到着力改善民生的转变。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城乡低保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构建了基本的制度性救助保障体系,使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由临时救助过渡为制度性保障,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农村低保实现从无到有制度化。5年来,全市农村低保人口由11.9万人增加到24.3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0%;月人均补助标准由10元增加到51余元,年支出保障金由1400余

万元增加到1.4亿余元。

二是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化。全市城市低保人口由3万余人增加到并保持在9万人左右,月人均补助标准由70元增加到137元,年支出保障金由2500余万元增加到近1.5亿元。

三是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实现及时补缺人性化。5年来,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600万元,救助贫困大病患者8万余人次。资助低保对象140万人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参保资金1300万元。发放临时特困救助金3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万人次。慈善资助特困特优学生600余人完成了高中学历教育。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3800余户。

四是五保供养实现集散结合标准化。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1.5万人,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散居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开展了福利院提档升级活动,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中心福利院174所,管理和服务水平逐年提升。

五是救灾减灾实现协同联动科学化。完善了十堰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及预案,成立了十堰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逐步实现了由单纯救灾向减灾、备灾、抗灾、防灾和灾害救援并重的转变。积极投入20xx年“8.14”特大暴雨灾害、20xx年“7.28”暴雨灾害、20xx年雨雪冰冻灾害和20xx年持续多次的暴雨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和常年自然灾害的救灾工作。5年来,共计下拨救灾款2.86亿元,恢复重建因灾倒塌民房10.2万间,切实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

六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现及时互动常态化。5年来,累计救助接待送返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9万人次,其中救助流浪未成年人8900人次,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5倍和1.4倍。

七慈善福彩实现快速发展社会化。成立了市慈善办公室,7个县市区建立了慈善会。5年来,全市共计接收社会捐款达到7000万元,实施慈善救助项目10余项,救助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福利彩票销售稳固攀升,5年来,全市共计销售福利彩票

8.4亿元,筹集公益金7980万元,资助福利设施项目156个、惠及困难群众近10万人。

二、健康活跃的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实现了由建立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到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跨越。

一是初步解决了社区有地方办事问题。围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调整划分社区,将城区原有的132个居委会调整为63个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干部386人,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达到441人,初步解决了社区有人办事的问题。将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建设连续两年作为市政府“十件实事”整体推进,新建和改扩建社区服务大厅63个,实现了十堰城区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全覆盖。

二是初步解决了社区有钱办事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将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列入了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三是初步解决了村(居)规范办事的问题。以农村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逐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村民监督为重点的村民自治制度,创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1个,

村民自治示范乡镇52个、示范村161个,培训新一届村委会干部7000余人次,1821个村全面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公开率达到98%以上。

三、和谐稳定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实现了由提供优抚安置政策服务到军地合作共建的深化。

一是优抚政策全面落实。着力完善涉军维稳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先后4次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抚恤优待金3.22亿元。社会帮扶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3150万元,集中解决了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和住房困难12.22万人次。

二是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4个县区达到了省级双拥模范城标准。全面落实残疾军人、现役军人医疗、购物、乘车和游览武当山风景区、参观博物馆、公园等优待政策,年减免各类费用460万元。

三是退役士兵安置积极稳妥。稳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5年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9400余人。军休人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得到有效保证。

四、规范惠民的公共服务日益强化,实现了由服务特定对象到服务社会公众的扩展。

一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不断规范,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积极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和社会公益性组织,全市共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669家,其中社会团体67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93家。

二是区划地名界线管理不断规范,完成了3个乡改镇和1个乡政府驻地迁址工作,开展省市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和“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妥善解决了边界纠纷和勘界遗留问题,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启动实施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成了城区169条道路命名、更名和594块道路标牌、15万余块法定门楼户牌设标工作,乡镇地名设标率达95%以上,地名数据库建设完成。

三是殡葬和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不断规范,5年来累计办理婚姻登记13.1万件,收养登记395件,登记合格率达到了100%。殡葬管理规范有序,全市3个火化区内死亡人员火化率达到了95%。

五、民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实现了由强化部门自身建设到优化民政事业发展环境的提升。

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打开了新局面。十堰民政工作赢得了国家民政部、省厅的更大关注和关心支持,“十一五”期间,全市有18个重大民政福利服务项目被纳入国家、省厅扶持项目,省民政厅与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型民政事业协议”。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解决了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二是基本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打破了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全市有149个大小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审批立项,纳入了国家和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建设用地575亩,计划投资6.7亿元,建设面积23.1万平方米,市社会福利服务

中心、丹江口市社会福利中心、竹溪县社会福利中心等10个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大力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蓝天计划”、“霞光计划”,全市建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613个、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96个、县级综合性老年人活动中心38个。

三是民政系统建设取得了好效果。探索推出了局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干部绩效考核方式方法,责任目标管理更加成熟,民政干部队伍责任心、事业心、战斗力明显提高。持续推进民政法制化、信息化建设,民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执行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突出保障民生实践特色,认真落实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和优秀共 产 党员“五带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的实际成效全面带动了民政工作和队伍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市民政局先后多次被授予省、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行风建设优胜单位”、“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领导班子”等光荣称号,多项业务工作受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表彰。

(尹 骅)


第二篇:鼓楼区民政事业发展


鼓楼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其它 来源:鼓楼区民政局 发布日期:20xx/12/7 10:44:35 访问次数:

169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期,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推动我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持续协调建设,根据省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我区“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区民政工作实际,特制订《鼓楼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区民政事业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为民”为主线,围绕建设和谐民政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民政各项工作,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城乡经常性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医疗救助以及教育、住房、就业、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配套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至20xx年x月,全区城市低保对象共有746户1447人。全面落实低保户的医疗保险,我区的低保户全部参保,每人每年的参保金额为300元,全部由政府买单。利用困难群众数字救助平台,开展多层次的助困活动,困难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现低保户月人均收入超过了420元。加大低保边缘户的救助力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为全区近700户的低保户发放医疗救助卡近100万元。五年来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100人次,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进程加快。 “十一五”期间,投入近一千万元,扩建了鼓楼老人公寓。现我区共有养老机构9家,床位1400张,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10张床位的标准。投入 万兴建了32家居家养老服务点,组织人员对62名孤寡老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开展无偿服务,对低收入的空巢老人开展低偿服务。全区初步形成以公办养老机构为示范,以民办养老机构为骨干,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以创建双拥模范城区为契机,以保障优抚安置对象基本生活为重点,落实各项优抚法规政策,切实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认真贯彻执行优抚对象抚恤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高抚恤标准,共向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000万元。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切实为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共接收退伍军人1100人,与900多名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签订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共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偿金

20xx多万元。做好205名参战人员的身份确认和落实生活困难补助工作。做好220名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工作。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持续深化。建立健全了社区居委会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指导开展20xx年度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25%的社区居委会开展直选和户代表选举。社区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社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共驻共建活动更加经常化、制度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依法行政,民政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取得成效。民间组织管理不断加强。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按照职能、人员、财务和场所“四分开”的要求,不断规范行业协会的管理。目前我区各类社会组织数量达258家,其中社会团体56 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02家。社会组织登记总数位列全省前列。殡葬改革成效显著。以“倡导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全区火化率年年100%。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改善了婚姻登记场所和服务设施,婚姻登记机关服务条件有效提升。强化婚姻登记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等内部制度,优化婚姻登记程序,提高婚姻登记工作效率。制订婚姻登记应急预案,平稳应对婚姻登记高峰。

二、民政事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民政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1、民政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许多现行法规政策需要调整和完善,有的业务工作甚至无法可依。民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观念需要进一步增强,具体工作程序和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

高;

2、基层民政工作基础薄弱。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与民政职能不断拓展、任务越来越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民政工作受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工作手段等条件制约难以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难免造成民政政策特别是关乎民生的社会救助政策难以及时落实到位。

3、维稳工作压力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偏低。低保标准提高远远跟不上过快的物价上涨,救助手段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的需求,上访求助人数不断增多。军队退役人员上访仍然频繁,有时行为还十分过激,他们的诉求又没有政策依据,维稳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4、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需求增长与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快,高龄人口剧增,空巢化速度加快。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民政基本建设基础差,老年福利服务机构还不能满足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急速增加的老年福利服务需求。解决老龄人口问题,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并且长期的战略任务。

三、“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主线,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着力加强民政能力建设,吸纳各种资源和手段,大力推进民政事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大局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以惠民生、促改革、强服务、夯基础为基本思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民政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鼓楼和实现鼓楼跨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到20xx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社会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各项民政事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城市低保。发挥各级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推动建立统筹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的新体制新机制,探索各类社会救助经费和资源的统筹使用、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健全以城市低保、医疗救助、灾害救助为基础,以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市里文件精神及时提高低保补助标准,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严格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根据物价等变动情况适时启动各项补贴措施。实行低保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全区低保工作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开透明度,实现与各项救助工作的资源共享。

对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实施延伸专项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救助标准。建立健全区、街、社区、志愿者联动的救助网络系统。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区慈善总会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区慈善总会、街(镇)慈善超市及社区居委会救助站等慈善组织积极开展救灾捐助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区慈善总会利用好区政务网的 “慈善援助快车”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慈善信息,宣传和表彰慈善人物及其事迹,推

动我区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以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做优养老服务,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社会化模式,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建成一家拥有200张以上床规模较大、环境较好、档次较高的民办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现有民办机构挖掘潜力增加床位,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争取到20xx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名老人达25张的目标。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服务队伍建设,争取20xx年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各社区要因地制宜的开展日间照料、就餐助餐服务,建立社区为老服务热线,扩大老人应急呼叫救助“一拨通”覆盖面,逐步拓展以助餐、助洁、助医、助急、助浴、助行为主要内容的老年照料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居委会组织法》,继续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居民自治活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区居委会班子由选民直接选举。“十二五”期间,我区要扩大基层直接选举的覆盖面,提高基层民主化程度。将目前我区社区实行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社区居委会的比例由20xx年的15%,提高到25%,极大地保障城市居民的民主投票权利,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监督的积极性。

4、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继续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认真落实抚恤优待各项政策,加大重点优抚对象救助力度,以解“三难“为重点,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待遇。落实优惠政策,拓宽安置渠道,引导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调整机制。加大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力度,增强退役士兵就业竞争能力。按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同时做好参战人员的维稳工作。

5、完善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1)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加强分类指导,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加大扶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社会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坚持依法行政,查处违规活动和非法组织。完成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四个方面的脱钩工作,严格限制在职党政干部兼任社会组织负责人,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任职行为。(2)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配合抓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地名规划,完善标准门(楼)设置管理。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地名数据库建设,提升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依法管理行政区域界线,加强界桩管理,促进边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3)婚姻和收养登记。深入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工作,改善婚姻服务场所和服务设施,着力协调解决婚姻登记场地、机构编制、经费问题。继续开展预约和延时等便民利民的婚登服务,提高服务

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收养登记质量,保障收养当事人合法权益。

(4)殡葬改革。大力倡导绿色殡葬、人文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和便民殡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好骨灰有序流动,继续保持火化率100%。

四、主要保障措施

1、加大民政资金投入,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财力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政府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使民政事业经费与当地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确保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加快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民政设施落后的状态,使民政事业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拓宽渠道,充分发挥慈善捐赠、经常性社会捐助等募集资金的辅助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加强民政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增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意识,提高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快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技术保障。“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提高民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民政信息化程度,促进管理和服务规范化。要基本建成基于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孤残儿童信息系统、优抚安置管理信息系统、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区划地名管理信息系统的民政信息管理平台。

3、加强民政队伍能力建设,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组织保障。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是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组织保证。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年青干部,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奢侈浪费。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的民政领导干部队伍。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紧紧依靠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快基层的民政服务网络建设。同时,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顺工作关系,从政策上、体制上、机制上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实施“十二五”规划保驾护航。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重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和法纪观念教育。紧密联系思想实际,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的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使民政系统的党员干部既“不想腐败”、“不能腐败”,又“不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制约机制,注重抓好以党风廉政制度为主线的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定期督查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持制度的严肃性,构筑廉政法制防线。注重建立健全民政系统的店面招投标管理制度、大宗物品采购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热点问题的制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紧紧抓住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监督形式,提高监督的实效性。

福州市鼓楼区民政局 二0一0年x月x日


第三篇: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来源: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财务和机关事务司 时间: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01-04-03 15:29

20xx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世纪交替的一年。 民政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依法履行了社会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些重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民间组织管理

社团清理整顿工作基本结束,社团结构趋于合理,整体质量有所提高。经过清理整顿,撤扰社会经济秩序的社团,取缔了非法社团,合并了业务相同相似的社团,注销、整改了不够法能正常发挥作用的社团。全年共登记社会团体9858个,注、撤销社团17459个,年末实有社

4.4%。其中,全国及跨省域活动的社团1528个,比上年下降17.4%;省级及省内跨地(市)域上年增长5%;地级及县以上活动的社团53791个。比上年增长6.9%;外国商会及港澳台社团5动的14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初步建立。20xx年全国共有60余个市县开展了复查登记试与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文化部制发了双边文件,就有关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记民办非企业单位18622个;年末实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2654个,分布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行业。

二、优抚安置

继续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20xx年颁布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45个。

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20xx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2.5万人,比上年下降0.8万人,比上年下降0.6%;定期抚恤烈属44.8万人,比上年下降2.1%;定期补助优抚对象309其中: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10.6万人,比上年下降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用于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经费,由前年的18亿元,增加到24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各地还利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措士家属的生活、医疗等困难。

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人均经费进一步提高。烈属全年人均抚恤支出1507元,比上年提高17恤支出1586元,比上年提高 18.9%;在乡复退军人全年人均补助支出878元,比上年提高16著,优待烈军属385.5万户,比上年增加3.5万户;统筹的优待金为46.9亿元,比上年增长 继续深化改革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扩大"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适用范围,自谋职业和到非全年安置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59.5万人。同时,接收安置伤残军人5000余名,基本解决了留问题。

全国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531个,比上年增加81所,20xx年接受军队离退休干部1.5万超额完成了当年任务;各种优抚卫生事业单位127个;光荣院1332个, 比上年增长2.9%;优抚

张,比上年增长0.6%,其中:光荣院床位数43202张,比上年增长1.9%;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单位795个, 比

2.7%;分散烈士纪念建筑物7427处。

三、救灾救济

20xx年,我国先后发生了旱灾、洪涝、风雹、台风、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尤其旱灾是近20年来最严重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远远超过常年平均水平。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5469万公顷,其中成灾3437万收1015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9%、28.5%、49.2%。全国共有4.56亿人受到各类灾害影响,比上年增长2灾人口2.79亿人,比上年增长23.4%;因灾死亡3014人,比上年增加18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67.1万人,降29.7%;因灾倒塌房屋147.3万间,比上年下降15.5%。部分地区的工矿企业、公共设施也因灾造成了不同失。全年各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

自然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灾区,指示全力以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及时向灾区提持。群众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全年有4000多万人次得到口粮救济,720多万人次得到衣被救济,120多万人次救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灾民生活安排方面共投入资金47.5亿元,接收分配救灾捐赠款物3.1亿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并得到进一步完善,覆盖面逐步扩大,国家继续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制金的投入力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明确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和老工业基助。"这一规定对全面推进和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可靠保证。截至20xx年底,国家用于保障救助支出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6.6402.6万城镇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长51.4%;部分农村也开展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00.2万了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长13%。

农村原有的社会救济工作得到巩固。截至20xx年底,农村共有社会救济对象5907.8万人。国家临时救济贫166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5%,定期定量救济贫困人口62.3万人, 比上年增长12.1%,人均救济支出302年增长2.4%。20xx年农村集体组织为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筹集生活困难补助资金2.9亿元,比上年增长村五保户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集体供给的五保户208.1万人,比上年增长6.5%,集体供给金20.5亿元,长1.5%。救济精减退职老职工49.7万人。

四、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1万处,比上年增长15.3%,从业人的67万人增加到75万人,安置下岗人员28.6万人,比上年增长23.9%。各类社区服务中心12674个,比上年增职工8.2万人,比上年增长57.7%;全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207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9%。便民利民网点4比上年增长11.3%。各种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6.6万个,志愿者377.2万人。目前,全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社施4个;每十万城镇人口拥有社区服务中心2.8个。社区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创造了条件。

截至20xx年底,全国设有建制镇20312个,比上年增加556个;乡23199个,比上年减少1546个,其中民族乡街道办事处5902个。全国县辖区255个,比上年减少90个。

全国设有居委会10.8万个(其中家属委员会1.1万个),比上年减少0.7万个, 居民小组127.2万个,比上年

个;居委会委员48.4万人,比上年减少3.4万人。村委会73.2万个,比上年减少6.9万个,村民小组553.4万个减少2.3万个;村委会委员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36.3万人。

村民自治模范活动深入开展。全国开展村民自治模范的县(市、区)587个,比上年增加26个;模范乡镇140上年增加315个,占乡镇总数32.3%;模范村26.6万个,比上年增加2.4万个,占村委会总数36.3%。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乡镇18855个,覆盖率43.3%,比0.4个百分点。

20xx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848.5万对,比上年减少36.8万对;结婚率为13.4‰,比上年下降0.7个千分点。离万对,比上年增加1.1万对;离婚率为1.91‰,与上年持平。

五、行政区划与勘界

截至20xx年底,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设23个省, 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74个地(州上年减少了21个;663个市(其中地级市259个,比上年增加23个,县级市400个,比上年减少27个);1674个县、旗、特区和林区), 比上年减少8个; 787个市辖区,比上年增加38个。

全国行政区划主要变更有:撤销天津市武清县,设立天津市武清区;撤销上海市黄浦区和南市区,设立黄浦广东省县级番禹市,设立广州市番禹区;撤销山西省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撤销江苏省江宁南京市江宁区;撤销浙江省丽水地区和县级丽水市,设立地级丽水市;撤销安徽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城市,设立地设立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撤销江西省吉安地区和县级吉安市,设立地级吉安市;将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销河南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撤销湖北省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撤销四川巴中地区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撤销贵州安顺地区和县级安顺市,设立地级安顺市;撤销云南省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级保山市;撤销陕西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等。

全国设有5个民族自治区;30民族个自治州;116个民族自治县,3个民族自治旗。

20xx年是全面勘界的最后一年。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民政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一些多年遗留下较大、矛盾集中的难点问题,全国勘界任务基本完成,结束了我国省、县无法定界线的历史,为今后行政区域界管理、依法治界打下了基础。对于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截至20xx年界5.97万公里,占总任务量的96.2%;勘定县界40.8万公里, 占总任务量的98.0%。

六、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国城乡各种福利事业单位4.0万个;床位113万张,比上年增收养85.4万人,比上年增长3.4%。社会福利单位实现收入39.8亿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9亿元。社会福利社已经形成,国有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22.1万张,占总数19.6%,与去年基本持平;集体所有制福利单位拥有床张,占总数77.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民办福利单位拥有床位3.1万张, 占总数2.7%,,比上年上升1.2个目前,全国每万人口平均拥有福利床位9张,比上年增加0.4万张。每千名65岁及以上老人平均拥有老年收养构床位10张。

社会福利企业实现减员增效。截至20xx年底,全国有福利企业4.0万个,比上年减少0.4万个;职工其中残疾职工72.9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福利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31.7亿元,利润99亿元,分别

长15.9%、29%;亏损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8%。

全国收养登记机关共办理儿童收养登记5.6万件, 比上年增加1.8万件。

全国有殡仪馆1363个, 比上年增加45个;职工3.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比上年增长21.8%;火化遗体373.7万具,火化率46%,比上年上升4.5个百分点。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692个,长10.9%;安葬遗体200.9万具,比上年增长8%;其中,本年安葬遗体22.3万具,比上年增长8.3%。

七、老龄工作

新的老龄工作体制基本建立。截至20xx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同期相比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绝大多数省、区、市已经按照中央了老龄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为开拓老龄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资金保障

20xx年全国用于民政事业支出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属于国家财政性支出277亿元,额72.2%;福利企业上缴管理费3亿元,占支出总额0.7%;自筹基本建设资金16.9亿元,占支出总额4.4%;集出70.5亿元,占支出总额18.4%,比去年减少2个百分点;社会各界捐赠16.4亿元,占支出总额4.3%,比去年个百分点。

全国民政事业费支出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5%,与去年持平。其中业费60.8亿元,比去年增长19%;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退休人员费用24.7亿元,比去年增长34.2%;社会事业费65.4亿元,比去年增长25%;自然灾害救济费35.2亿元, 比去年下降1.1%;地方离、退休人员费用11比去年增长4.5%;残疾人福利事业费9.9亿元;其他民政事业费22.8亿元。

全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24.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8亿元。施工项目1337个。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13.4亿元,比去年增长8.6%;筹集社会福利基金41.9亿元,比去年增长37.4%,基金支出38.7亿元。

集体优待五保统筹支出70.5亿元,比上年下降6.3%。

全年民政部门组织筹集的社会捐赠资金及物资折合金额12.5亿元,比去年下降23.8%。慈善团体募捐亿元。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来源财务和机关事务司时间20xx0403152920xx年是quot九五quot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世纪交替的一年民政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quot三个代表qu...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xx年是实施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开拓进取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9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19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来源财务和机关事务司时间19xx0404082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19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家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经受住了考...

民政部发布20xx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民政部发布20xx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xx年06月10日150418来源中国新闻网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发布了20xx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报告称20xx年度中国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奠...

20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20xx年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着力提高三个群体生活水平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有效促进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的落实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显...

20xx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xx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xx-07-27字数:1547阅读:242620xx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20xx年度老龄…

20xx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xx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xx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学前教育入园机会大幅提高...

20xx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

20xx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金融业与互联网业的交叉融合金融背后所经营的是建立在数字载体之上的资本信息信用和风险具有很强的数字化基础表现形式极易被技术改造虽然以互联网为代表...

《20xx年—20xx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xx年20xx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20xx年02月13日0920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要投稿产品服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随着社交网络的繁荣和金融脱媒化趋势的形成人类迎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

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原标题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xx年底提升了2...

20xx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

20xx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调查1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

20xx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

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