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疑问中磨课,在磨课经验中成长

时间:2024.4.27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验中成长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323000)

近日我上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流程是:从认识开始,接着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分数,最后找生活中的分数。与教研组老师一起磨课中,我经历是困惑,反思,疑问,提问、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过程。一次一次反复磨课,一点一点经验积累,是一个教师成长要经历的必然过程。

下面我将自己磨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以及对问题的讨论过程和一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学生如何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

数学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该如何让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呢?我的导入是这样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数。

板书:“1”。

师:“1”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张纸,1个人、1个班级……

师:现在我们先来研究1张纸。请把1张纸折一折,分成两份,画出折痕,涂出其中1份。

展示,分类,产生平均和不平均的分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下产生的数。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

生:一半。

师:对,这涂色部分就是正方形的一半。你能用一个数表出一半吗?

生:

师:你对有多少认识?它表示什么意思?

对于这种导入老师们是这样评价的:

教师A:这种导入直奔主题,目标明确,去除无效数学信息干扰,把握上课开始的最佳精神状态。而且根据学生说的素材开始探究,比较流畅。

教师B:用正方形纸分成两份,学生并不感兴趣,与他们生活相去甚远,从 “分直观的、常见的物体”开始,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体验分数产生显得更真实自然。

教师C: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是否可以在认识了之后再拓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根据老师们的意见,认识完之后,我增加了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可以用“”来表示的情况吗?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最基本的分数现象,再用数学语言加以总结提升,可能比教师把情境强加给学生更合理一些。在这个环节还增加了“分数产生的历史”,介绍分数最早是如何产生的,中国出现分数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丰富学生对分数产生的认知再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选择什么学习材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

数型结合是历来分数认识的基本方法。我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材料呢?第一次,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来表示分数,如图形、线条、点子图等。我的想法是:第一,学习材料数量变化隐含着“单位1”不但可以表示1个(如1个圆形、长方形纸等)还可以表示多个(多片树叶、多个圆片、多辆小汽车学具)。第二材料涉及到了图形,物体,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一定能“生成”更多充满“惊喜”的分数表示方法。

但结果与我的想法却是大相径庭,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意义根本不如我想象那么扎实,他们对单位“1”的变化感到慌了手脚,面对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学习材料,更是无从下手。丰富的材料不但没有帮助学生生成更多惊喜,反而成了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绊脚石。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准备只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分数。孩子们根据我的思路,亦步亦趋,课上得别提有多顺,他们完全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决不“旁溢斜出”。以至到最后巩固练习的时候,孩子做题的正确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堂扎实流畅大功告成的课,但仔细分析发现,单一的学习材料不利用于学生思维的开放,约束了个体的求异思维,也不能暴露出学生容易错的地方。所以整节课就像是一问一答式,缺少变式地探索,更不要说是生机勃勃的课了。

应该如何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材料呢?是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热闹课堂呢?还是以简单素材做挖掘,提高课堂深度呢?通过比较,我有了这样的设想,材料要简洁,而且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个材料的提供都应该是为本堂课的重点“平均分”服务的,都应该是有“预谋”的。我们要充分挖掘简单的学习材料,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

所以,第三次的学习材料就以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为主,再用上少量的等腰梯形、圆形、六边形等。

1、用正方形来表示。先讨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表示,为什么涂色部分的形状不一样,却都可以用表示?”的问题,再比较用不同大小的正方形表示的,加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由易到难。最后出示等腰梯形(最好是不平均分的),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感悟。

2、用长方形图形来表示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准备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目的是在“比较同一个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少”要引导学生发现前提是单位“1”要相同。再出示少数几个不同形状,再次让学生体会,只要是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与单位“1”的形状大小无关。

3、引出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在表示“几分之一”的图形上,再涂上这样的几份,表示出“几分之几”,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尽量减少烦杂的学习材料,使同一材料得到充分挖掘应用。二是学生经历“同一张纸从表示几分之一再多涂几份,表示出几分之几”这个比较过程,总结并思考“随每份数增多,分数值的变化规律”。

这样的学习材料准备,比正方形有所延伸拓展,同时也有效暴露学生可能出现的的错误。相比较第一种他去除了纷纷扰扰的表面形式,让学生能从有效的数学图形上得出分数的实质含义。

三、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渗透什么数学思想?

认识分数是一节概念课,要解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除了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是几份,就是几分之几”这一概念之外,我还应该渗透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呢?我把教学流程做适当延伸。

1、 认识。把不同图形表示的摆在一起比较发现,只要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就可以用表示。学生透过现象,及时发现总结,认识到平均分的本质,并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2、 认识几分之一。学生在图形上表示出很多不一样的几分之一,我选取等,渗透同一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少的函数思想。

3、 认识几分之几。学生汇报时,我有意识的记下这么几个分数,……这时候我将原来的图形隐去,学生比较分数,观察发现:分母相同,分子不断增加,所表示的份数就越多,这个分数值就越大。

这种数学思维的渗透也引发了老师们的讨论:

教师A: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发现、总结、表述规律,有价值,也使得一堂课有深度。

教师B:这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对分数意义理解。本堂课的重点是平均分,要使课有深度,应该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一开始就研究它们的规律,要求是否过高了?

我这样设计出于以下考虑:

1、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材料。用同一张白纸,既能演示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利用同伴的多张白纸创造的不同形式分数进行横向比较,排除非数学本质,理解分数的真正本质含义——平均分。与纸张的大小无关,与所涂的颜色也无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数学本质。

2、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思考——发现——总结”的数学思考品质。学生在学习知识本身的同时,能开始反思事物之间的联系,知识只是载体,学习方法、学习品质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3、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数学。本环节在规律的探索上经历 “把表示分数的图形摆在一起比较”—— “将表示分数的图形隐去进行比较”的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观察发现总结。对于规律的得出,并不要求孩子们一步到位,通过每人发现一点,慢慢将规律概括完整,对于能说的孩子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机会,对于其它孩子也是一种学习。

4、是后继学习“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铺垫。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比较出分数的大小,而在于培养学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并能用有序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分数意义的理解与平均分同一单位“1”,分的份数与每份数之间的规律探索结合在一起。

四、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运用?

在生活中分数运用不如小数运用得广泛,那如何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呢?我有以下的思考:

1、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体为原型找分数。比如找红绿灯、接力棒上的分数。其实生活中很少人会用分数来表述红绿灯,但为什么还要出示这样的载体找分数呢?因为它能引导学生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释、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我想这样的数学思考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游戏环节,以一只手指头数为单位“1”,伸出1个指头,这1个指头就是一只手手指数的

对于这个游戏,老师们产生了如下争议:

教师A: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分数,又贴切,又自然。找生活中的数学首先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对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并能进行积极思考很有好处。

教师B:用手指表示分数有创意,但是不科学。手指的大小高低不同,会引发学生的争议。不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

教师C:这个分数是从个数产生的,不是比较形状大小,没有关系的。这与男生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的道理是相同的。难道我们也去深究每个同学的高矮胖瘦不一样吗?数学就是要看到现象的本质。

教师D:“人数”问题不像手指那么直观,手指一伸出来,大小不一的形状马上呈现在眼前。对于初学者,我也认为是不利于他们理解平均分的。

生活与分数除了从手指数上去挖掘,还有很多渠道,我们尽量避开有争议的或是引起学生误解的素材。

2、在估算中运用分数。经过观察生活,几句有“分数影子”的话我记录了下来:一瓶水喝了一半;这本书我们已经学了三分之二;我的卡片是你的四分之一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分数来估一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体现。所以教学过程中估算这个环节不可少。如一瓶喝过的矿泉水,估一估剩下的是整瓶水的几分之几?数学书三分之一的位置大约在哪?要期中考试了,预示着这个学期快过去几分之几了?一年四个季度,春季就要过去了,过去的日子大约是全年几分之几?一大堆豆子,请你抓出它的四分之一;桌子的高度大约是你的身高的几分之几等。不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还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整合了几个领域的知识。

最后以自己的一段感悟来总结这次磨课的感受吧。我们在上一节课时,特别是公开课时,总是想着把自己水平风采尽可能的发挥展示,但是完美的事物不存在,完美的课更不存在。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最后的处理方式,未必是理想的。它只代表了我个人一些想法,或是只表达了我比较倾向的一种理念。可能我放弃的是更多有价值的理念。我想我们就是在这不断的矛盾之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吧。可能这堂给我更多的收获不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堂课要如何去上,更多的是让自己意识到,上好一堂课,需集思广义,更需有自己的思想精髓,否则会成为课堂的傀儡。这样的思想精髓是日积月累的沉淀,废寝忘食的艰辛,坚忍不拔的毅力,更是要拥有一颗为教育无私奉献和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赤诚之心。亲解线条、点子图、均分的


第二篇:在经历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


在经历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把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做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感受过程,获得方法,培养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经历;体验;做数学;和谐发展

1.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听一节农村小学二年级《克和千克的认识》随堂课:五十有余的老教师沉着从容。根据教材编排,引导学生看课本,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克与千克的大小,以及这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在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教学下,学生边听边说,整节课还算顺利,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似乎很令人满意。可在接下来的达标测评中,却出现了教师不想看到的局面:教师让学生估计一下自己的体重,有学生说500克、800克、1000克的,显然这样的结果不能让教师满意;教师比较民主的让学生接着说,一名学生说自己体重3000克时,我听到班里异口同声地“哇”了一声。从这一“哇”声中,我体会到多数学生对这名学生说的数量感到太大,好像3000克这个数太重了。从学生们的这一表现,我感到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并没有真正形成克和千克的正确观念。

案例二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在郑大学习堂举行的“全国青年教师个性课堂教学大赛暨名师大课堂数学教学观摩会”上,听浙江温州谢作长老师的《升和毫升的认识》一课。谢老师以动画创设情境,从儿童喜爱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感冒服药引出升和毫升;继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拿出自带的矿泉水和饮料瓶,初步感受升与毫升。接着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操作中通过利用量筒、量杯、注射针管等教具、学具,由1亳升、10毫升、100毫升、1000毫升再到1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时地观察、测量、闭眼感受、倒饮料、喝饮料,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活动、游戏、探究、交流。一节课下来,学生好像都是在玩,而教师的也不像平时授课那样讲得透彻,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人难以把握。可通过检测发现,不管是选择正确的单位填空,还是估计某一物品的容积,学生的回答都让人十分满意,说明学生对升和毫升形成了正确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适时渗透了思想教育,如通过献血200毫升等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不能过量喝饮料进行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等,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 对比与思考 内容相似的两节课,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差别悬殊。《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节中,教师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听得认真,却没有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升和毫升的认识》一节中,在教师的引导中,师生互云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玩”得很开心,形成了正确的容

积单位的观念,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都获得较大发展。

通过对两节课的对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在这种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变“教数学”为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1 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做数学”提供空间与时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一节课中往往看中的是显性的、外在的结果,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掌握,对于隐性的、对学生终身发展起作用的内在目标的关注不够。导致不少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而以自我为中心,把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力求讲深、讲透,留给学生的时间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模仿练习,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就像《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教师注重的是记住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记往它们之间的进率,而对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它们的质

量观念的目标认识不够,不能放手让学生在掂、估、测、再掂、再估的过程中建立观念,导致学生只会识记,会许能做题,但与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节,学生就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过程中体会知识,同时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水平低,已有知识经验少,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差,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反应慢,不能及时理解。同时,小学生对于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形成深刻的认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都为“做数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建构知识。

2.2 创设“做数学”情境,让学生有事可做。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内容灵活开发课程资源,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做数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中,设计了一个套圈的游戏。让学生全班或以小组为单位,站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套圈游戏。由于位置固定,站后不准移动,学生位置与套圈目标之间的距离不同,会导致游戏活动的不公平。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边游戏边思考,同学们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活动的公平。学生则在不断的活动与思考中,得出:只有一组同学围

绕套圈目标站成一个圆圈,即围成一个圆,才能保证每位学生与目标的距离相同,才能保证活动规则的公平。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围绕圆的有关知识,在“做数学”中思考,体会圆的相关知识,把枯燥、平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3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 “做数学”。受学生年龄水平及身心发展条件的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等都很有限。教师在创设“做数学”的教学情境中,既要敢于放手,又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做数学”,学会在“做”的过程中思考数学、体会数学,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节,教师可结合学生身边的实物,通过一枚硬币、一颗纽扣、一个粉笔头等重量接近一克的物体,让学生在掂的过程中,体会一克的实际重量。然后,以一克的感受为基础,让学生估计一支铅笔的重量;接着引导学生测量,把测量结果与估计结果比较,让学生再掂、再感受、体会;然后,再拿不同的物品,通过掂、估、测、再掂的不断修正过程,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建立标准,再根据标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掂、估、测、再估、再测的过程,逐步建立形成质量观念。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比较、归纳、对比等思维方法,学会与同学交流,学会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体会过程,形成方法,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进

行数学思考,要活动的有目的、有价值,在活动中有思考、会体会,才能发挥“做数学”的作用。

2.4 扮好参与者的角色,在“做数学”中与学生共成长。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在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进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第三,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生成中,教师也能学到新的知识,体会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与学生共成长。

如:在教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节课中,经过学生的交流、总结,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借助水和量筒测量;把不规则物体改造成近似的规则形状,然后测量;用大小相似的橡皮泥替换原物体,再变形为规则形状进行测量;用橡皮泥等把不规则物体填补成规则形状,测量其体积,再取下橡皮泥测量其体积,通过计算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学生的汇报中,其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令老师叹服,学生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启示,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与学生一道收获着知识与快乐。

更多相关推荐:
在反思中成长

在反思中成长初中语文课改小结与反思这一学期以来围绕新课改的要求本人进行了大胆地摸索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有破冰的抵触有行进的迷茫有模仿的失误还有感到一些成效的喜悦说到课改过程可说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在此本人对自己这一...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国培总结20xx年9月12日至11月5日我有幸和全省各地的幼儿教师聚集在兰州城市学院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幼师国培项目培训首先要感谢国家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城...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洛阳市涧西区小太阳幼儿园王丽平通过几天的培训我想我们每一个学员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对我来说非常有必要聆听了几位专家的经验讲座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

在反思中成长

第四课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提升【教育案例】做事磨蹭的豆豆没少听爸爸妈妈的唠叨。“豆豆起床了。”“怎么还不起来,时间不早了。”“豆豆快点吃饭。”“豆豆快点换鞋。”......豆豆一天的生活中离不了“快点”两个词…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经常听到家长们反映说自己家的宝宝把老师的话视为圣旨无论老师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永远都是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难免会有这样的语言习惯即能怎么样或者必须不能怎么样对错都在老师的话语之间得...

在反思中成长

在反思中成长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课题反思性教学的研...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桂林市龙隐小学三年级张莉为了积极提高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在学校中开展以共磨一节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在三年级组近半学期的磨课即将结束之际通过五位教师心灵上的交流思维上的碰撞带给...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课标体会)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近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

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研修)

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研修),内容附图。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走进新课改,适应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

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副校长常建国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在反思中成长(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