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礼仪

时间:2024.4.20

佛门礼仪

儒家重礼乐,佛门尚威仪。佛法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佛门礼仪,既调服身心,陶冶性情,又助扬佛化,利世导俗。宋代大儒程伊川,曾去佛寺,见僧出堂威仪,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可见礼仪摄化之功。兹简介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一)三业虔敬

佛门礼仪,即是合乎佛教礼节、法度的行为仪则。它根植于一个人内心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而自然表现为身体、语言、思想三方面的恭敬行为,所谓“诚于中而发于外”。所以,若能信仰端正,三业虔敬,则为已得根本;虽未谙细节,其乎不远。

(二)安祥稳重

常言“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可知佛门礼仪之谨严细密,然其根本特质即是安祥稳重,诫绝轻浮妄动。安祥,则寂静从容;稳重,令尊信有加。

二、入殿

殿堂,为佛圣方便示居之所,僧徒克心修行之地。

1.进出大殿,应缘殿门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杂物不可带入佛殿。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

3.进入佛殿后要先礼佛,然后恭敬合掌,瞻仰佛圣尊容。

4.不可于佛殿内吐唾液、放屁、涕唾污秽等。

三、敬佛

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拯火救溺。

1.不可妄议佛像之庄严与否,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见有佛像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使其洁净。如无法修复,则一边念佛,一边恭敬焚化或分解。

3.供佛宜用鲜花、净水、灯明、水果、名香等,不可用荤腥肉食。

4.上香以一支为宜。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

5.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

6.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他人不得擅用。

7.拜佛时,臀部不可翘起。动作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若着海青拜佛,应注意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

8.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只需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

9.凡有人礼佛时,当避免从其前迳行而过。

10.若有事缘,不便礼拜,可单合掌,小低头,或心存恭敬。

四、敬法

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法身清净。

1.佛书当妥为保管,保持庄严清净,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佛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敬法当如敬佛。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3.置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

4.读佛经书时,应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不可翘腿,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若咳嗽不可对着经书,当以袖掩口并侧转头面。

5.不可在经书中涂抹做记号,或折叠经页。

6.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不可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说笑,以免亵渎法宝。

7.经书损坏应当修补。无法修补时,当敬心一边念佛,一边焚化之;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五、敬僧

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1.遇出家人,当恭敬合掌,念“阿弥陀佛”。亦当礼让,如让坐、让先等。

2.对出家人不得单称名字,当称师父或法师。对年长比丘尊称:长老、老师父、老法师。

3.请问师父名号,当先合掌念“阿弥陀佛”,然后说:“请问法师您上下”或“请问师父德号”。于大德前,应自称后学、晚学、末学、学人、弟子或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等。

4.如果有困惑需要请问师父,应说:“请师父开示”。

5.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站立路中。请开示,应请大德自定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六、四威仪

四威仪,是指“行、住(站)、坐、卧”要威仪端庄。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行如风: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

2.立如松: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心存正念。

3.坐如钟:坐姿不可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观照自心。

4.卧如弓:右胁而卧,夜无恶梦。不忘正念,心无昏乱,为调摄身心,如法而卧。 古德有四大威仪“执身次序偈”云: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七、敬礼法

在佛门,常见互相合掌,念阿弥陀佛;又有问讯、顶礼者。

1.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礼法,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思。

2.问讯。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作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结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3.顶礼。又作头面礼、接足礼。两膝、两肘及头著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常谓“五体投地”。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即礼之极。

八、应对出入

(一)、应对。多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无量寿”及“无量光”。一句阿弥陀佛包含整个宇宙法界深妙无比的意义,非仅一般问候祝福。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消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三)、入

1.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九、众行次序

1.僧众在前,俗众在后。

2.男众在前,女众在后。

3.比丘在前,沙弥在后。

4.耆德在前,新学在后。

5.戒腊长者前,戒腊幼者后。

十、穿海青

1.上下楼撩衣: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

2.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3.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

4.长跪时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5.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十一、受食

1.食前先供佛。

2.食时存五观。或念佛。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古德云:“五观若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3.持碗筷方法:拇指于碗口处,余四指托碗底,谓之龙口含珠。碗平端于胸前,以手持筷,稳缓夹食,以食就口,谓之凤点头。

4.食毕回向众生:饭食已讫,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十二、听经

1.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容器,方能满装智慧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2.闻、思、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3.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4.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


第二篇:佛门基本礼仪


佛门基本礼仪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近代以来,传统的优秀礼仪在世俗社会中多已失传,唯有佛门之中,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依规矩,则不成方圆,身教重于言教,礼仪是最直接的以身传教、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走进佛门这块净土,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佛门礼节的高雅、庄重与威仪―――   第一节 敬佛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佛寺是清净的圣地,所以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处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

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这样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将两肘两膝以及额头著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於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著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

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著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後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佛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後,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於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  拜佛的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著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随著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於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著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著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著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在礼佛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

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

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第二节 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二、如何诵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第三节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

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可尊称"高僧"、"大师"、"法师"、"长老"等。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最好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等。具体称呼如下: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

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故请问大德名号时,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号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第四节 四威仪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  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  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  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

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譌晏安,  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三、 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四、 斋堂仪规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能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五、 讲堂规约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能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怎样做一个居士 一、三类法门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若

从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第一是:人天道;第二是:解脱道;第三是:菩萨道: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着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从性质上说,1、人天道是偏重于福业的经营,比如布施、救济、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等。2、解脱道是偏重于慧业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最要者,还是在于恋世与出世的区别,如有出世之心,虽修福业。也归解脱之道。又自求解脱是福业,福慧双修便是菩萨道。人天道是人类必备而且必修的,因为在这三类中,人天道是得人身的基础,但在解脱道与菩萨道中出家与在家所偏重的有所不同,解脱道的修持是以 出家众更大更广。深入群众而接群众,正是摄化群众的最隹方便,所以菩萨常显在家相。1、 居士宜修菩萨道:首先应知道,人天道的主要纲要五戒十善:解脱道的纲要是戒、定、慧。菩萨道的纲要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包含了三学,三学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萨道才是佛教的根本的道。然在六度中乃以布施为首,可见菩萨道的实践是以布施为重心。因为要度众生,必须先要安慰众生,先使众生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安慰,然后才能对你发起好感之心,接受你的化导,并也信任你的化导。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财施属于物质的,法施与无畏施是属于精神的,出家者公仅能做到法施与无畏施,而在家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道的实行者,也可以做到三施并重了,自己有财富,可用物质救济贫困,自己深通佛法的教义,也可以用来教化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虽由出家的大菩萨乃至佛陀的度化,一般凡夫的出家人则不能充分表达出来,唯有了大乘心的要家居士,才是菩萨道的理想实行者。2、 居士应具的条件:一般的居士,应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呢?在《杂阿含经》中的规定,在家居士应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一、信具足1、信此娑婆世界是苦、无常、空;2、信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3、信佛法是由僧众结集流传主持弘扬的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三宝。二、戒具足:主要是指五戒,八关斋戒(每月六斋日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菩萨戒。三、施具足: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四、闻具足:听闻佛法`看经书,如理思维。五、慧具足:这是对

于谛的体会或领悟,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中而得的一种实证经验。3、居士的家庭生活:第一从个人而言,归依了三宝就该照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重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影响别人使他人乐意接受自己。第二对家庭要孝敬父母,慈爱子女,夫妻要相互体贴。第三从事正当的职业,除了屠业,盗业、淫业其他的或农、或工、从商、或从教都可选择。有了收入作四分处理;一分饮食,一分为培养子女,一分贮蓄,一分布施,佛陀责斥收入超过支出的守财奴,更责斥支出超过收入的人。第四一个居士应该时常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传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第五一个居士应该无条件地供养三宝,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减少了子女的营养,减少了惩治知费,降低了仆人的工资等,拿来供养三宝,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四、居士的社会生活从佛教的立场来说,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个出家的僧侣,深广得多,他所求属的社会,也比出家的僧侣繁复得多。就居士而谈社会生活,乃是必要的。一个居士,在家庭中,有着很多的身份,对父母而言,是儿女,对儿女而言,是父母,对弟妹而言,是兄姐,对兄姐而言,是弟妹,对配偶而言,是夫妻,对父母的父母,对儿女的儿女,乃至对亲属的亲属等,皆会成为各各不同的身份。由一个家庭扩大而成为一个家族再扩大乃至家族以外的社会,对老师而言,是弟子,对弟子而言,是老师,对领导而言,是下属,对下属而言,是领导,对政府而言,是人民,对团体而言,是团员,党员,社员,会员,尚有朋友的朋友,关系人关系人等,都是形成社会形态的因素。一个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一个理想的菩萨道的实行者(或者说一个发了菩提心的居士)便很乐意生活在如此繁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有了关系,才有接触的机会,有了接触的机会,才能引导他们归向解脱的唯一处所-----佛法僧三宝。佛教是以服务社会为菩萨的表征,佛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份,种种形态,种种种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类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谓王,就是领袖,那些领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的,全是以服务大众的道德价值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否则那不是王。佛为了解统摄一切团体-------社会的要求,说了四种纲要,称为四摄法,所谓四摄法,就是领

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种处世方法,切实地做好了四摄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众,也能领导群众了。四摄法的名称就是:1、布施,2、爱语,3、利行,4、同事。5、居士的宗教生活:一个居士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时间,来将身心全部交给自己 信仰,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过两次。这就是用来修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继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只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觉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诬陷诬陷变换气质的人,才是最有希望,最有新发现的人。古人宗教经验,往往也是从忏悔之中得来的。忏悔不一定要仪式,跪着,坐着,均无不可,不过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归命,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至少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这也就是解脱道的实践工夫。总之,一个居士,应当是一位菩萨道的实行者,首先要变换自己的气质,再来佛化家庭,然后佛化社会,居士当拥护三宝,切不可毁谤三宝。引文来源 怎样做一个居士 - 妙空一、佛经十大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二、明白的道理▲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一语成谶。▲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苦的来源基于此。▲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笑口常开的依据。▲佛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解密表象因果。

▲“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知足常乐。▲“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不自醒的提醒。▲“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自寻烦恼。▲“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人与狗的区别。▲佛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比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欲望等于刀尖嗜血。▲佛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坠;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坠自身。贤不可毁,祸必不已”——害人就是害己。▲“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被财富所累。▲“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人往往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低调不等于低等低能低级。▲“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等同于“谣言止于智者”——智慧经典。三、关于佛经: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广义的佛经总称“三藏”,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汉文藏经的编纂始于南北朝时,到唐开元时,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已有1076部,5048卷。之后,各代又续有新译经论和著述入藏。藏经最早有开宝藏。北宋初开始刊印。最初为蜀版,后有福州版、思溪版、碛砂版等。四、20大佛经介绍:1、大藏经  大藏经为汉译的佛教经典,与东土高僧著作入藏的总称,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  一切经的名称起源于隋朝,它的内容包括佛所说的经典及西方释氏的著作。现今的大藏经,又加入中国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据隋书经籍志记战:梁武帝在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这是佛经有藏的开始。2、药师经  药师经有五种译本:  一、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  二、南朝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  三、隋朝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四、唐朝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五、唐朝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前四译单译出药师如来之部,第五译前卷译出六佛,后卷译出药师佛。因此单言药药师经,则为前四译,尤其是玄奘的译本。义净所译的,则称为七佛药师经。3、观音经   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为观音经。4、六祖坛经   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慧能於韶州大梵寺坛上说法,门人记录下来,便尊称为六祖坛经。简称为坛经。5、金光明经  有三种译本: 一、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 二、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  三、唐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译中以第三译文义最周足。但金光明经因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因此以第一译流传最广。6、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7、金刚顶经  金刚顶经与大日经、苏悉地经同为密教三部经。也是金刚界诸经之总名。梵本共有十万偈十八会,现今中国所流布的有三种。8、金刚经   详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繁简适中,最便於诵持。共有六种译本。9、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又称为般若心经。心经的经文很简短,然而大般若经精要,都浓缩在其中,因此命名为心经。心,就是精要的意思。心经一共有七种译本。10、苏悉地经  详称为苏悉地羯罗经,译为妙成就业经,三卷,唐朝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11、佛说佛名经  佛名经有好几部。12、仁王经  仁王经有二本。13、高王观世音经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称为观世音救生经,又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称为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称为救苦观音经。14、天龙八部赞  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迦。15、阿含经  阿含,梵语,义译为无比法,又译为法归,它的意义是「万法悉归趣於此」。阿含经共有四部。16、佛母经  详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不空译。  佛母大孔雀明王,又称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因此称为

佛母,佛母乘金色孔雀,因此称为大金曜孔雀明王。  内容叙述佛在只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向佛求救,佛为他说大孔雀明王神咒而救之。  佛母经有好几种译本,最流通的是不空的译本。17、伽耶山顶经  有四种译本。18、尊胜陀罗尼经  在六种译本中,不空三藏的弟子法崇,就是第三译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于世。19、提谓波利经  有二部:一、提谓经一卷,真本。二、提谓经二卷,伪撰本。20、大有经  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  仁王经上:「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信佛和学佛的区别 现在的佛教徒大部分不大了解信佛、学佛、修佛、认识佛、成就佛等这五个观点,所以对佛法产生顾虑,在学佛的路上很迷惑以及疑惑,对自己产生很多疑问,听到别人成就也不相信,自己越学佛越糊涂,学佛十多年也没有一点改变,也没有感应,更没有证悟、领悟。有些学佛人最后对佛法产生邪见及诽谤。今天我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信佛学佛的路上有帮助。现在佛教徒大部分都是“信佛”,不是“学佛”人。学佛才能成佛,信佛永远成不了佛,因为,信佛就像相信自己能发财,但不知怎么去发财,而不去做,怎么能发财?学佛就像相信自己能发财,加上学习别人怎么去做发财,如,道悟布索跟着辛饶弥沃如来,学习辛饶如来佛的慈悲、菩提心、智慧和功绩,才能成佛的。现在出家与僧人大部分都是“学佛”,不是“修佛”。“修佛”才能即身今世成佛,“学佛”的人很难即身今世成佛,因为,学佛就像跟着别人学习怎么去发财,然后自己努力去做,但不会借用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更不会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结合一起而创造,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马上发财?修佛就像一个聪明人,学习别人发财的方法,应用别人的支持,借用别人的力量,然后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结合一起而创造的,如,密宗的大师们学习佛的知识,然后自己的身口意修炼成本尊佛的身口意,所以即身今世成佛的。现在有些人会“修佛”,但不“认识佛”。“认识佛”才能今世成得法身佛及虹化身,修佛的人不一定今世成得法身佛,因为,修佛人就像聪明人借用别人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融化一起做生意,但没有经验,遇见古董的时候,他不认识

古董,有时候无价之宝的如意宝在眼前摆来摆去也不认识;认识佛就像智慧者及经验的人看古董一般,他一见古董就认出来,如,夏扎哇大师,在山洞修行时,突然,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心性,最后成得虹化身而成就佛。现在“认识佛”的人很少,“成就佛”的人更少,认识佛和成得佛的区别,认识佛就像做生意,认识古董,但古董不一定在自己的手里,比如说,十地菩萨认识自己的佛性,见到佛,但自己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成就佛”就像认识古董,而且这个东西获得自己的手里,就像辛饶弥沃、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等佛主。成就佛不可缺少信佛、学佛、修佛和认识佛等四个观点,因为这四个观点是成就佛的资料。信佛是成就佛的基础与根基,如果一个人不信佛,对佛没有虔诚的话,你一辈子学佛,研究佛也不会成佛,因为你缺少诚心,你得不到佛的加持。现在很多大学的老师和专家们一辈子研究佛,探讨佛法,最后对佛法产生邪见,有些专家佛法编成故事,和工艺美术,但他们成就不了佛,因为他们缺少信仰与虔诚之心。在汉地烧香拜佛的人都属于信佛人;在藏地转山,拜神山,从家里五体投地到拉萨布达拉的人也属于信佛,不是学佛,因为他们不了解佛法,也分不清楚信佛和学佛的区别,更不懂修佛是什么。现在很多僧人和居士,他们很虔诚,很相信佛祖的话,对佛法也认识不浅,博大精深,他们讲法就像瀑布落水一般,从轮回法到涅槃法之间的法门讲得滔滔不绝,很多法门装在脑袋里,但他们从来不会讲自己修炼以来的经验和证悟,他们不会即身今世成佛,也不相信今世成就佛,而且他们敢排斥及诽谤即身今世成佛的法门,因为他们缺少即身今世成就的法门。在藏地在家人和出家人都喜欢修密宗,他们认可密宗是即身今世成佛唯一的法门,他们很虔诚地学佛,修佛,有些人在山洞里闭关二十多年,太可惜的事,他们多数人不认识佛,我这里讲的佛就是自己心中的佛性,认识佛指的是从内心中见到自己的佛性,他们大部分闭关时候,修的佛并不是自己心中的佛,他们自身观想本尊,诵念本尊的心咒,意念本尊的功德,盼望自己变成本尊,他们修法也是心外求佛,很难即身今世成佛,他们一般在中阴成佛的,而且成得的佛并不是法身佛,而是报身佛,或者化身佛,因为很多藏传佛教缺少明心见性,立即成位三身佛的大圆满法门。现在很多人喜欢说自己在某某圣地见到观音,梦见阿弥陀佛,某某活佛胸前见到坛城,某某方丈头顶有佛头;还有些人喜欢说自己开悟了,顶门打通了,见到本

性了,见到本尊了等等一大堆自己欺骗自己的妄语。真正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会宣传自己见到秘密的东西吗?会夸自己吗?你真正有特殊的功能,不用夸自己,别人自然而然的夸你。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信佛、学佛、修佛、认识佛、成就佛的区别。遇见灾难时相信三宝,烧香拜佛,盼望三宝来解救灾难的心态就是信佛;遇见灾难时,你想起佛法所讲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执着,随缘的思想都是学佛。一般信佛的人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他们只会烧香拜佛。遇见灾难时,修佛的人,彻底认识诸法是虚幻,没有一个实有的,更没有永恒不变的,都是无我,都是空性,他们不恐惧,不害怕、心情安静,心自然放松,安心下来,这些状态都是修佛。一般学佛人都会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要去执着,要随缘,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和无常,而改变不了现状,就会比别人活得更沉重,更痛苦,遇见灾难时比没有学佛的别人更恐惧,这些都是学佛,没有修佛的状态。遇见灾难时,认识佛的人,彻底认识一切诸法是心的现象,心的变动,心的变化。痛苦和快乐、灾难和平安、善和恶、天堂和地狱都是心的动念,他们不会分别灾难和平安,快乐和痛苦,善和恶。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心的现象,心就是佛,认识心就是认识佛。一切的念头自然安住在法界性空之上,自然放松在原始自然智慧的本性之上,自悟智慧妙用一切诸法,诸法归回心中,心归回心性之中。一般学佛修佛的人都会讲:一切诸法是心的现象,心的感受,无分别,可是有几个人能认识心呢?认识到了诸法无我,了知痛苦和快乐是无分别,而遇见痛苦和快乐时改变不了现状,就会比别人还分别心强大,遇见痛苦时心烦,遇见快乐时开心。根本不知心是什么,心性是什么,佛性是什么。我这片文章发在博客时,有人会想生根活佛在胡说什么,不说一位活佛,我们一般普通人早就认识佛,释迦牟尼就是佛,阿弥陀佛就是佛,药师佛就是佛,但大家想一想,这些佛并不是你们自己认识的,你们只听说而已。你见到自己心性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认识佛,然后不断修炼的话,最后一定会获得三身佛。作者 生根活佛

更多相关推荐:
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每月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6语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一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4土扶可城墙...

礼仪格言警句

礼仪格言警句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5关心学校...

文明礼仪基本知识以及关于礼仪的名言警句

文明礼仪基本知识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文明礼仪道德名言警句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子路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

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

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文明礼貌月宣...

文明礼仪格言警句

文明礼仪格言警句20xx0830145828转载杂谈标签分类语文基础小知识1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沟通心灵2与人为善心灵美开拓进取人文美3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4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5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

文明礼貌名言警句

文明礼貌名言警句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

文明礼仪名言录(100句)

文明礼仪名言录100句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

关于礼仪的那些名言名句

关于礼仪的那些名言名句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

诚信、礼仪仁爱、笃学名言警句

诚信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2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译文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4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王梵志诗译文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

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

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礼仪...

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每月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6语道德文明礼仪名言警句一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4土扶可城墙...

礼仪警句(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