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试题

时间:2024.5.2

高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hu?) 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 ....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

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 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 ....

D.瓦菲(fēi) 浪遏飞舟(?) 桀骜(ào) 殒身不恤( xù ) ....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激浊扬清 磅礴 五岭逶迤 B.戮力 含蓄隐诲 喋血 清澈晶莹

C. 尸骸 中流击辑 瓦菲 意趣盎然 D.刀俎 风度翩翩 嗔目 箕倨而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B. 前段时间,大盘不断以盘中假摔的动作来迷惑投资者的视线,今日大盘终于图穷匕现,....出现了真正的调整。

C. 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

D.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传体史书《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描写了邹忌、荆轲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东周前期各国的 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既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艾青,现代著名诗人,他在狱中创作的、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D.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其诗歌和散文创作成就最为突出,文笔秀丽、清新,他的《再别康桥》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

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渲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则付阙如,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了。

6.下列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

B.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C.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D.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

的东西。

7.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

文化,它们是并列关系。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成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

写内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8.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

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使然。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

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C.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

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为文简畅有法 为:写作

C.劝帝早朝晏罢 晏:晚 D.还边兵,革宫市 革:改变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 ①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4分)

(2)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5分)

13.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璧,可谓仁之方也已。”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 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②排云: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4分)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个小题。(8分,每空1分)

(1)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2)我身旁飘过这女郎,___________,远了,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尽上指冠。

(5)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

(6)惨象, ;流言, 。

(7)真的猛士, , 。

四、现代文(文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寻人启事

金文吉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

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16、第三段“没有温暖的家”是什么意思?请你根据这篇小说对“没有温暖”作出具体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母亲”的三次“寻人启事”看作一个变化过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及给母亲打电话后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 ( )( )(4分)

A.女孩出走,一是想对妈妈的“苛求”给予无声的反驳,二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存下去。

B.本文情节虽然平铺直叙,但表现的主题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语言虽朴素,但朴素中人物个性鲜明,篇幅短小,但容量较大。

C.女孩身上体现着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不甘各种各样的束缚,敢于追求个性自由,敢想敢为,但往往容易冲动,缺乏理智的思考。

D.本文以“寻人启事”为明线,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暗线,在情节叙述中,适当点染环境和侧面描写,人物形象真实,艺术感染力强

E.作品中“寻人启事”措辞的不断变化,表现了母亲面对女儿离家不归的无奈与妥协,同时也折射出母亲要找回女儿的坚定信念。

五、语言综合表达(12分)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22.某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大堰河、刘和珍、荆轲、项羽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六.作文题(60分)

23、以“足迹深深”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 D(A.溯:sù,B.彳:chì,亍: chù,C.荇:xìng)

2.【答案】 A(B.诲—晦,C.辑—楫,D.诅—沮

3、B 4、D 5.A

6.C(A项没有涉及“二重性”;B、D分析不准确。)

7.A(A项不是并列关系。)

8.A(B项分析太片面,C项,三学并没有促进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D项,由第五段“追逐屠得??不很明显”,可知错误。)

9.D(革除,废除)

10.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11.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12.(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皇上回京,皇上没有答复。 (译出大意给2分;“币”(解为“财物”“礼物”均可)、“谢”、“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 (译出大意给2分;“因”、“趣”、“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3.略

14.⑴答:积极昂扬、乐观豁达的心境。(2分)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2分)

⑵答:借托一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坚定的心志:在厄运挫折面前决不低头,在困难面前决不妥协,(2

分)豁达昂扬、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2分)

15.略

16、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对女儿限制太多。

17、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

18.女儿一步一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19、( B ) ( D )

20.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21.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浪花跳起优美的舞蹈,向你展示大海的汹涌。

22.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

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

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 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

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延和的功劳,不可埋没。”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许中银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1考试的内容本次...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的漫长过程因此对于高中学习的每一次阶段性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有喜也有忧喜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针对忧我对每门科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语文出人意料的课外文言文作为题目可以...

高一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期中考试反思高一期中考试反思一高一期中考试反思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2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

20xx高一语文考试反思

20xx高一语文考试反思高一语文考试反思反思一这次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差不多尤其是作文因为我每次的作文分数不是26分就是28分总是40分因此我非常希望下次的作文可以考到30分以上并且我打算在以后的每个星期...

高一开学考试反思

高一10月月考反思统观这次考试,我最不满意的就是数学和英语,而且根据老师统计的分数段,只有英语在规定分数段以下。我想应该恶补英语了。很显然这次月考表现的是高中生活第一个月的学习效果,经过检验得出结论:不理想。语…

高一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期中考试后的反思编写人:艾永乐一、期中考试,同学们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一)、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讲-复习的习惯没有形成(二)、学科能力欠缺1、高一、高二学习新知识,同学们表现出普遍现象是:对基本概念理…

高一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期中考试按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做法做一小结,以便以后教学中参考。(1)考试的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

张胜洁高一期末教学反思

高一期末教学反思张胜洁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

高一上学期期末反思

期末反思本次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虽然说在文科上没有被拉很多分但是这次的败笔就在于理科的全线崩盘拿到成绩报告单后我与父母认真分析了原因在各种问题中有一点是一直困扰我的我的任何一门立刻在阶段性测试中都是在班级的前列然...

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反思

高一下学期学期末教学反思在接近本学期期末之际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模块教学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我深感有很多收获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正是对这些不足的反思和改进使得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高一考试完反思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高一期中考试后的反思我们高一年级本学期期中考试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中于上周结束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积极反...

考试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

高一考试反思(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