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

时间:2024.3.31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语言。藏语具有独自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至今还有一些人也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康主要指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主要指现在的青海,甘肃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区。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字为中心,又有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等。都齐全时,很象一个十字架。古时称叠字(崩益),可能就是据此而来的。书写时由左向右横写。

关于藏文产生的时期,藏族的众多历史著作中,有两种看法:大多数认为藏文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借鉴当时梵文体系的某种字体创制的,还有一些则认为在七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藏文,苯波教徒曾用以书写教义,主要流通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称为“崩益”(意为叠字)。目前学术界主要看法是,七世纪以前,藏族已有文字,但不完备,流行地区和使用范围也不广,主要是巫师、苯教徒书符、画咒、记述教义使用。到了七世纪前叶,吞米·桑布扎加以整理规范化,又经松赞干布大力提倡推行,才较普遍地使用开来。据说,当时吞米还撰写了几部文法方面的著作。

史载,吞米创制藏文后,藏族地区开始掀起学习藏文的热潮。开启了吐蕃人的智慧,哺育造就了像噶尔东赞等一大批杰人志士,顺利地实现了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19xx年4月12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和职工聚集在守图书大楼前,隆重举行吞米·桑布扎塑像揭幕仪式。

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主要是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牧区还有肉食和奶制品。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糌粑分为以下几种:乃糌(青稞糌粑)、散细(去皮豌豆炒熟后磨成的糌粑)、散玛(豌豆糌粑)、毕散(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的糌粑)等。食用方式,主要是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以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藏族群众有时用萝卜、油菜叶加一点糌粑煮成粥(藏语叫土巴),以代替主副食。酥油茶除了食用外,也是藏族平时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它的做法是,把砖茶(加少许土硷)熬成很浓

的茶汁,倒入一个长约一米,直径约十厘米的木质桶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一种活塞式的棍轴 在桶内上下冲击,使水、油交融即成。打好后,倒入陶质的茶壶内,置于温火上,随时可取用。有时也饮用盐茶。西藏由于气候干燥和藏族食肉较多原因,藏族对茶水的需要量是很大的。有人估计, 一个人每天大约要喝

三、四十碗茶水。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如果不是赤贫,招待客人的首先就是酥油茶。客人不能轻意谢绝,否则即为失礼。一般情况下,客人至少得喝三碗,才能离开主人。

除了酥油茶外,藏族人民的饮料就是青稞酒(藏语称为酉仓)了,尤其是后藏地方,喝青稞酒的习惯极为普遍。红白喜事时,更是不可缺少的最佳饮料。婚礼在藏语里称为酉仓萨,意为喝青稞酒的地方。 牧区的群众食物是以食肉、奶制品居多。由于不产粮食,奶糌粑看得很珍贵.另外又因为民主改革前大多数牲畜属领主和牧主,广大牧奴只有少量的牛、羊,舍不得宰杀,所以,大都是靠奶渣、酸奶水和野菜维持生活;有时则猎取得野物充饥。牧区的群众也喝酥油茶等饮料,而且对茶水的需要量比农区群众还要大些,这跟肉食多有关。餐具方面,无论农民或牧民,均有木碗、塘古(揉糌粑的小皮口袋)及悬挂在腰间的小刀。外出旅行,十分方便。城市居民除食用糌粑外,还常常吃些大米、白面及萝卜、白菜、土豆、莴笋等蔬菜,口味多与四

川人相同。藏族群众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与广大贫苦群众比起来,三大领主的生活就十分豪华考究。主食方面,吃的糌粑是去皮青稞磨的,很细腻,叫乃贾。此外 还有大米、白面等。饮料方面,除酥油茶外,还喝甜茶、咖啡及各种进口的名酒。喜欢用汉式酒菜宴客。不少大农奴主家里都有专门的厨师,中西餐点都会做。

过去的俗人男子都留发辫,有时为了便于操作,就把辫子盘在头上。一般都穿两耳,左耳带一个大耳环,藏语叫纳龙。喇嘛则一律穿紫红色的裙子,长齐脚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张有身长两倍左右的紫红色的披单,称为袈裟;脚穿特制的喇嘛靴,普通喇嘛打赤脚注的也不少;按规定应戴帽子,多半是在经堂念经时才戴,平时出寺庙一般不戴;不过僧官和活佛有规定的帽子,出门则要戴上。另外,喇嘛和尼姑的服装有等级界线,无论式样、颜色和质量,均要根据地位决定;地位较高的,他(她)们的坎肩上均镶有缎子,长裙和披单

则为毛料,鞋上也镶有一块缎子表示其地位。

农区和城镇的妇女,冬季穿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内着各种颜色和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横条的邦垫(围裙),但姑娘一般不准系。由于西藏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不同,服装的样式也有差别。装饰方面,地区特色更为明显。一般说来,少女时梳一条发辫,成年后分成两条,另在头顶分出一小撮以供挂巴珠。巴珠是一种三角形的头饰,普通以布扎成一个三角形的架子,上面缀以珊瑚、松耳石,胸前照例戴一个嘎乌(佛盒),两耳前面挂一双鱼形饰物(耳挂)。

三大领主除骑马外,高层官员外出还坐轿子。渡江河,有些地方设有极其简陋的板轿,藤桥和溜索,在无法建桥的地方,使用马头木船或牛皮船来回摆渡。

解放后,衣食住行都有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行,由于交通状况的大大改善,正在起着质的变化,除边远地区外,都有了汽车、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

第二节 婚 姻

婚姻和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是由经济所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层建筑的特点。错那县藏族的婚姻制度极为复杂,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婚姻形式。民改前,这里游行的婚姻形式,除一夫一妻制外,还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和母女共夫、父子同妻等形式。这一时期,婚姻基本属于阶级内部的婚媾,领主和农奴主间禁止通婚,领主内部也是要门当户对。一般情况下,大领主只和大领主联姻,小贵族只能和小贵族通婚。在阶级内婚媾的同时,还存在着血缘外婚的习惯,严禁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

的通婚,违者视为犬马,并受法律惩罚。另外,在封建迷信和等级观念的影响下,铁匠、屠户、猎人、葬尸者和印经人等视为最下贱者,就是和一般平民婚配,也要受到严惩的限制。一夫一妻制是错那藏族婚配的主要形式,尤以城镇最为突出。第二种婚姻形式是一夫多妻制。这种形式多流传于农奴主和富商当中。一般平民家庭中也有此处情况,但大多数是姐妹共夫。第三种形式是一妻多夫制,这种形式多流行于农区和商人家庭。内容为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这种形式的缘起,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这种家庭,以性为中心,农区的习惯为主妇

占一间房子,各夫轮流与之同居。习惯次序为先长后幼,何人要与主妇同房,即将自己的鞋或鞋带留在门外,另夫看见,自行退避。很少有为此而不和的。父子同妻的情况多为妻死再娶,而再娶之妻,年龄较小,子与后

母发生关系后,便成为事实上的父子同妻家庭。母女共夫情况多为寡妇再嫁,带过去的女儿成年后与后父同居,便形成母女共夫的家庭。 佛教徒"除格鲁巴"外,其余教派的僧人,并不严禁结婚生育,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对象,其结婚仪式很简单,只在寺院内举办一个宗教仪式就可以了。由于民改前错那处于封建农奴社会,故婚姻礼俗等级森严。一般情况下,婚姻程序和礼俗要以过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合婚,如有媒人介绍或自己找到对象时,先请活佛算命,看其婚姻是否吉详,男女双方能否成家,这一切活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活佛认为算卦的结果如意,男女双方才能进行下一步;即求婚,一般是男方或女方请亲友和媒人带一条哈达和各种礼品到对方家中正式求婚,若对方同意,就将礼物收下,并回赠一条哈达给来人,然后选择吉祥的日子举行订婚仪式,藏语称此为"隆配仓"。此时,男方或女方向对方家赠送礼品或一笔钱,所赠之钱藏语称之为"吾仁"意为奶费。尔后,制定婚约,大摆宴席庆贺。最后,请算命先生占卜,择定吉

祥的日子娶亲。迎娶的新娘或新郎时,亲友们牵马赴对方家中。藏俗极重妆奁,出嫁时,父母根据自家的情况安排妆奁,世家更须多陪嫁妆。常以此炫耀财富和地位。亲友们出门引入家中,待坐入早已预设之垫子上时,便向其献哈达,以示热情。晚间新郎新娘入室内后,又要敬酒唱大歌,祝福其白头偕老。永远幸福。新婚之后的三个月或六个月,新娘或新郎须陪同配偶回自己的老家住几天,相当于内地的"回门礼",至此,整个婚礼结束。以上婚俗,多属城镇居民和中等到以上差巴户的情况,至于广大农奴的婚姻,在民改前,又是另一种情况了。由于广大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故婚前必须向领主送礼禀告,同意后主能婚配成家。若男女双方分属不同的领主和农奴主,要想成婚,必须得到双方各自领主的同意,否则,即便生下子女也要拆散,生下的孩子,儿子归男奴的主人,女儿归女奴的主人。双方永不得团圆。离婚的事情时常发生,其主要原因或是双方感情不合,或因女方缺乏持家能力,或与其父母关系不好等等。离婚手续十分简单,若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男方可以不给任何补偿,女方将其陪嫁财产全部拿走。若男方主动提出离婚,除将女方的全部陪嫁妆奁退还外,还要给相当数量的离婚补偿,藏语称之为"洛仁",所生子女,男归父,女归母,之后,双方都有另找对象的权利。民改后,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更,藏族的婚俗也有了根本的变化。现在已实现自治区根据全国的婚姻法制定的变通执行的婚姻法,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婚配,婚俗十分简单,除了保留某些传统礼俗外,没有更多的民族特色,也开始多民族通婚。过去藏族是有姓氏的,据藏文史书记载,古代藏族就有十八大姓,但佛教兴起之后,农牧区和城镇居民普遍不重视姓氏,只请活佛给婴儿取一个宗教上吉祥的名称作为名字,因而藏族人的名字的宗教色彩浓厚。后来的人们就不讲姓氏。就是贵族,也是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冠以房名或庄园名等,以区别是那一家的贵族。如朗顿贡嘎旺久、拉敏索朗伦珠等等。平民中,也有以他们房名作为姓氏的,如冲索扎西、绕色顿珠等等。没有姓氏,自然也就没有宗族组织,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小的独立单位。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平均人数只有六、七口,很少有几世同堂的情况。家里均以妇女为中心,既操持家务,掌管经济,又是家中的主要劳动者。特别在一妻多夫的家庭里,女权就更高些,子女都听命于母亲。对亲属的称呼比较简单。祖父和外祖父均称为波啦(爷爷)、祖母和外祖母统称为莫啦(奶奶)、父亲和岳父都称为爸啦(爸爸)、母亲和岳母都称为阿妈啦(母亲);其它凡属父亲的男性亲属统称为阿古啦(叔叔)、女性的均称为阿尼啦(姑姑);对母亲的男性亲属一律称为阿乡啦(舅舅)、女的则一律称为索姆啦(姨妈)。另外,平时人与人之间直呼其姓名,是不礼貌的,因此,总要在名字前后加上点什么,借以表示尊敬和亲切。在一般的普通家庭中,除对长辈是用敬语称呼之外,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是直呼其名字的。

第三节 丧 葬

错那藏族的丧葬形式同其它地方相比之下,没有特别之处,主要是天葬、火葬、水葬和土葬四种,这些葬法的不同,是以每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定的。藏族的丧葬是经历了历史变化的。根据藏文史籍记载,在远古的"七天墀"之时,诸王死时是"如虹散花、无有尸骸"。这反映了那个时代尚不注重对尸体的处理。也就是说尚且未出现丧葬问题。丧葬的出现始于止贡赞普之时,在决斗中止贡赞普被洛昂达孜所杀,其尸体被装入铜箧中,投于大江,后被止贡赞普的儿子尼雅墀所得,遂于强多拉甫建筑陵墓,这是关于吐蕃为王建陵的最早记载。以后诸王均采用此葬法,这说明吐蕃葬仪以土葬为主。但在今日的西藏认为这是最坏的葬法,一般患恶性传染病、夏季死的人以及强盗、杀人放火犯、被刀砍死的人的尸体,法律上不许他们天葬和水葬,只允许挖坑埋进地里,意思是惩其灭根绝种。死者的亲属感到很不光彩和遗憾。

火葬多在僧人中进行。僧人死后火焚,其骨灰制成舍利宝塔供于殿内。活佛及达官贵人死后,举尸而焚,焚尸完毕,拣起骨头灰烬,带到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到大江水河之中,让水带走。俗人中,认为是最好的办法。

水葬在古代未见记载。大部分是乞丐及鳏、寡、孤、独等经济地位十分 低下的人使用这种葬法。水葬时,将尸体坠以石块,在固定的地点投入江中,也有的将尸体切开投入江河之内的。过去无论进行土葬或水葬,都先进行喇嘛念经,然后进行。

现在的错那以天葬最为普遍,藏语称做"杜重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天葬起于何时,未见记载。一个人死后,先把死者放在屋内的一角,尸体用白布围住,并用土坯做垫,而不是用床或其它物品垫。这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死后,灵魂和尸体不是一起走脱。为了合灵魂不滞留屋内,用土

坯垫尸,尸体背走了,土坯便扔到十字路口,灵魂也就随之跑了。在停尸骨的三至五天中,得天天请僧人来从早到晚地念经,超度死者的灵魂。在这数天之内,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家中吊唁。来时带一壶酒、一条哈达、一点酥油和一

把柱香;有的还带一包纸,其中包些钱,钱包上写上慰问字样,哈达是献给死者的,其他的钱物赞助死者家庭。人死以后,家人一律不梳头、不洗脸、取下一切装饰、也不能笑,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唱歌、跳舞,为的是让死者灵魂安安静静的上天堂。

人死了,这家门口便得吊挂一个红色陶罐,罐口用白羊毛或白哈达围上,罐子里放有三荤(血、肉、脂)、三素(乳、酪、酥)的糌粑火烟,并每天加进一些。这些罐子的东西是送给鬼吃的。他们认为,人死了成了鬼,灵魂脱离肉体,不会思维,不能按时进食,故由生人定时加添。一家死了人,邻居也得表哀悼。在人家办丧事期间,不得办喜事,不歌舞娱乐。藏族人普遍说:邻家牲畜死了也得哀三天,何况对人呢!正是这种观念使四邻同哀。

天葬有天葬场,藏人死后,停尸数天,还要请喇嘛念经择定日期送葬。由专门的背尸人或称助殡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司葬者先慢慢煨桑供神,而秃鹫一见烟火,立即云集至此,聚集于附近的山峦等处,司葬者将尸体衣服剥去,然后按一定次序将尸体肢解,骨肉剥离,骨头用石头砸碎并拌以糌粑,继之司葬者吹起海螺或仰天长笑,秃鹫闻声而至,将尸体吞食干净,然后离去。

第四节 礼 俗

藏族的礼俗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礼仪: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象、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条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成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两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黄色象征大地,红色是空间护法神。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

。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哈达是在元朝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磕头

磕头也是藏族中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教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为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磕长头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面,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鞠躬

过去遇见长官、头人或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得过头,弯 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第二篇: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


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地处高寒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公元七世纪的吐蕃时期创立文字,传入佛教。佛教在与本土苯教的反复较量中形成带有地域和民族色彩的藏传佛教,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神话、戏剧、传记、散文和小说。其中有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萨迦·斑智达、仓央嘉措、策仁旺杰等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藏族人民与大自然的邪恶势力的斗争,形象地记录着一部民族的历史,给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南沿海发动侵略战争的同时,以英国殖民地印度为跳板,对地处喜马拉雅山区的西藏进行野亦的经济和文化掠夺,直到发展到武装入侵。接着,帝国主义者拉拢西藏反动上层,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以达到最终实现殖民统治的罪恶目的。帝国主义和分裂主义势力相勾结,极力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农牧制度的统治,一方面利用宗教文化推选愚民政策,一方面压制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地阻碍着包括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藏族地区相继解放。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藏族文学带来了新生。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在总体上与全国其他民族保持着同一的方向和步调,但其发展道路和表现形态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又受到“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思想影响,马列主义传入较晚,解放前没有传播新思想的任何藏文报纸刊物,致使“五四”时期全国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藏族地区影响甚微。一部当代藏族文学史,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新文学在藏族地区从无到有,逐步走向繁荣兴旺的历史。

当代藏族文学不但拯救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在指导思想、创作方法和服务对象上进行了一次重大革命。它第一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观察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结合起来,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新文学作品的服务对象从庙堂和书斋狭窄的圈子中解放出来,走向市民、农村和牧场,成为人民大众共享的精神产品。这既密切了作家与群众的关系,也极大地刺激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这场文学史上的重大革命是通过藏族作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民族间的文艺交流实现的。特别是解放初期,一批进藏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和到藏族地区开展工作的汉族文艺工作者成功的创作实践,给藏族作家强烈的艺术熏陶,促进了创作方法和文艺观念的重大变革。其中的主要作品有徐怀中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胡奇的儿童文学《五彩路》、高平的叙事诗《大雪纷飞》、白桦的叙事诗《鹰群》、杨星火的抒情诗《叫我们怎么不歌唱》、汪铖的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任萍的歌剧《草原之歌》、陈其通的歌剧《柯山红日》。他们用当时通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展示边疆山河的美丽、富饶,讴歌藏族人民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创建幸福生活的伟大斗争,鼓舞各民族青年积极投身于藏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强大生命力。这些作品对当代藏族作家的成长和新文学创作产生积极、深远影响。一批有高深文学修养的藏族老作家和热爱文学的知识青年,或者与汉族作家合作,或者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走上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创作道路。最早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有:老一代知识分子擦珠·阿旺洛桑、江金、索郎杰布、才旦夏茸等,以政治抒情诗见长;青年诗人伊丹才让、饶阶巴桑、丹真贡布、格桑多杰等,分别有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问世;从事新闻工作的藏族记者格来、悦登平描则写了许多文情并茂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像一束束报春花,宣告社会主义民族文学在西藏的诞生,预示着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擦珠·阿旺洛桑(1880-1957)的政治抒情诗《金桥玉带》,是老诗人最早的成功尝试,《人民日报》曾译为汉文发表,影响深远。擦珠是一位活佛,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宗教学者和诗人,解放前就有作品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亲朋好友中传诵,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不言而喻的。西藏和平解放后,虽已年逾古稀,却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积极参加建设新西藏的工作,担任《西藏日报》副总编辑,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诗作《金桥玉带》、《欢迎汽车之歌》深刻反映了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给西藏带来的可喜变化。《歌颂各族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世人同声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爱国青年大团结》抒发了这位宗教学者从寺庙走向社会,放眼世界、关心五洲风雷的博寺胸怀。既保持了藏族古典诗歌华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又洋溢着新生活的激情。

《金桥玉带》全诗共八十行,是一首情景交融、气吞山河的政治抒情诗。通过高原险峻的自然环境和筑路英雄开山劈石的感人场面,把通车庆典的欢乐推向高潮,诗人澎湃的革命激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思绪也像白云一样在蓝天翱翔,纯净而又高远:

修路队伍大团结,征服天险、地险,

汉藏两族的兄弟们,

在拉萨人民广场上,握手,拥抱,亲切会见。

??

是拥抱,还是摔跤?

是汽车的低吟,还是各族人民的赞歌?

我这泪湿的老眼啊,没有力量分辨。

那是在欢呼,他们完成了毛主席的召唤;

那是在拥抱,他们象征着汉藏民族的团结圆满;

那是汽车在低吟,也是各族人民的赞歌;

因为我这颗心,有说不完、诉不尽、按不住的喜欢!

诗人最后从两路通车的欢乐场景中升华出来,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又告诫同胞莫忘了共 产 党的恩情,莫忘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务必加强团结。“我们要永远紧密一条心,像水乳交融,像树干和枝叶紧紧地连着根”。词句铿锵,意味深广,给人无边的遐想,是一首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诗篇。

五十年代中期,一批青年作家陆续走上文坛,以期作品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引人注目。他们当时刚刚二十岁出头,出生贫苦家庭,解放后进入各级学校读书,或者在解放军部锻炼,掌握了文化知识,在革命激情的驱动下写出自己的处女作,开始了漫长的文学生涯。

甘肃诗人丹真贡布前期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拉伊勒和隆木措》。美丽的姑娘隆木措爱上了勤劳的牧民拉伊勒,豪门花花公子阿木加为达到霸占美女的目的,残暴地杀死了拉伊勒。隆木措悲痛欲绝,在火葬拉伊勒时,也纵身殉情。年轻的情侣魂魄飞天,变成夜空中两颗相依相伴的星星。它原是藏族地区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诗人用民歌形式予以改编,情节起伏,情意绵绵,深化了原故事反对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是当代藏族文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民族生活,用民歌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青海诗人格桑多杰长期在草原工作,诗集《牧笛悠悠》收入了他早期的大部分诗作,像一曲曲悠远深长的牧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抒发对万恶旧制度的愤懑和翻身解放的喜悦,分外荡人心魄。《喳曲卡的传说》把康南的一个温泉比喻为美丽少女姿仁卓玛,把地下涌出的热流比喻为祖国母亲。喷涌的温泉“像母亲对儿女的深厚情谊,是那样无限的博大无尽的永恒”。但在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下,姿仁卓玛被牧主赶进牛棚,寒风吞没了凄惨的笑声。直到天空一声春雷,大地阿妈把心窝的热流永不间息地向女儿输送:

从此后牧犊姑娘有了温暖,

康南草原花团锦簇永不凋零,

姑娘们都爱称姿仁卓玛,

为的是不忘地母温暖的思情。

短暂的七十余行诗,讲述了一个娓娓动听的古老传说,注入的却是一个新颖而又深刻的思想主题,表现出诗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功力。

云南诗人饶阶巴桑是一位从横断山区走向广阔世界的部队诗人。故乡壮美的山河造就他纯朴、善良的天性,边疆哨卡点燃化对祖国母亲火热的情怀。19xx年发表处女作《牧儿的幻想》以后,一直诗作不断,时而是战士,抒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时而是翻身农奴,唱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礼赞,还带着藏族哲理诗的色彩,在五十代的藏族文学中独树一帜。老舍曾经在全国第三次文代会的讲台上朗诵过饶阶巴桑的一首小诗:“我从遥远的边疆,渡过了黄河和长江,虽然还没有走到长白山,但是我在心底轻轻地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更宽广”!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在不同民族的读者心中引起强烈共鸣。

这时期的青年作家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和积极向民间文学吸取营养,不像同时代的老诗人那样刻意追求古典文学的华丽和典雅,表现出通俗、纯朴和清新的美,更接近于新民歌。这既是表现人民新生活的必然选拔,也与他们更多受到民族民间文学的陶冶直接相关。事实上,很多人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激发出创作灵感,从而进入文学殿堂的。甘肃诗人伊丹才让在出版诗集《雪山集》前,已经出版了他搜集、翻译的藏族风俗歌集《婚礼歌》。四川作家阿旺·期丹珍发表《花和果》之前,曾在民间文学专家肖崇素的指导下从事过藏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丹真贡布的长篇叙事诗得力于民间流传的动人故事。饶阶巴桑、格桑多杰也与民歌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是藏族民间文学的甘甜乳汁哺育和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使他们的作品散发出青稞酒醉人的芳香。

五、六十年代的藏族文学以写新人新事为主,属于歌颂型文学。这是因为刚刚砸碎一个旧世界,人们充满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憧憬,日子过得简朴而又充实,忙碌而又和谐,处处昂扬着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作品感情纯真、火热,从不同角度歌颂共 产 党的丰功伟绩,歌颂欣欣向荣的祖国统一、互助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歌颂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真实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与此相适应,在艺术上大都追求一种轻快、明朗的调子,通俗流畅,给作品笼罩上温馨和煦的气氛。所以,诗歌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以诗歌开当代藏族文学的先河,诚然与传统文学中的韵文优势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诗歌有利于表现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作者: 李佳俊

[关闭]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lf@tibetinfor.com Tel:(010)-58891318

更多相关推荐:
“第十届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初中组 题目

“第十届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主题语:和平崛起!“第十届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中组初赛题目一、初中组1、(语言文化)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注音表意型文字,相比于拼音文字,汉字可以说是…

优秀文化作文范文

优秀文化作文范文把握幸福让生命飘香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幸福是路边果树上压垂枝条的累累果实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工地上工人挥汗如雨创造的一件件成品然而幸福不等人需要你努力拼搏去...

传统文化作文范文30例

民间流行的腰鼓腰鼓是民间的传统文化它在陕北最为流行属于打击乐的一种腰鼓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面蒙皮是挂在身上敲的腰鼓在民间十分流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扭秧歌的时候每次都要跳腰鼓舞腰鼓舞最初流行在陕西后来在全国发展...

小学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小学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春节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

作文之当代文化生活例文

魂兮归来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

文化作文的范例

文化作文范例例1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

作文范文

串讲资料现象分析型作文的范文三原创转载表明出处一1每年高校许多大学生受到鼓舞去西部贫困地区支教2支教活动的意义3我的看法1Withthedevelopmentofhigheducationthephenomen...

作文范文

PartTranslation30minutes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

作文范文

DearIam自我介绍IfeelbadtotroubleyoubutIamafraidthatIhavetomakeacomplaintaboutThereasonformydissatisfactionis总...

作文范文

DirectionTheHazardsofMoviegoingisagoodexampleofthestandardshortessayyouwillwriteincollegeEnglishItisacompositionofo...

20xx高考语文 作文例文及写作指导 文化影响力

20xx高考作文例文及写作指导文化影响力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居前两位的是美国和中国代表美国文化的符号有华尔街好莱坞麦当劳NB...

作文范文

DearXiaoMingIamverysorrytohavelearnedthatyourparentsarealwaysquarrellingwitheachotheratpresentIcanfullyunderstandyo...

文化作文(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