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散文的古典文学传统

时间:2024.4.27

论朱自清散文的古典文学传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他的写景散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善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对古代散文的常用手法运用自如,语言注重炼词炼句,也讲究创新,运用新鲜的口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古典文学 传统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晦涩,也没有华丽的铺排与藻饰,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又不乏神奇清新之处,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纵然许多地方是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的,但朱自清从小接受传统的文化教育,以后又长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因此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是形成他的散文风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说:“柳子厚的山水诸记,也常常引我入胜”,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山野掇拾》)。朱自清还很赞赏韩愈杂说的“理趣”。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中,朱自清所受的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陈营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 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①仔细品味朱氏散文中的古典文学传统,对认识其散文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无裨益。

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博大精深,朱自清对古典文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古典文学的精髓在他的许多篇章里熠熠生辉,这里不可能全面论述,笔者试图结合其散文名篇,就其散文的意境,抒写主观情感的特点,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借鉴等三个方面粗略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极力追求写景文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营造散文的意境美,是朱自清散文继承古典文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表现。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②这几句话凝聚了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文学家也用文字“在笔墨有无间”“因心造境”,形成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朱自清曾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山野掇拾》)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要求景物描绘做到形似和神似。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形神兼备,乃是文艺描写的最高境界,《荷塘月色》就是一幅国画写真。但他的画,不用大笔重彩,而是工细白描,追求形似,他认为:“不追求‘形似’,当然就无所谓‘逼真’”。他笔下的景物,常由形似而升发为神似,加上作者对景物的体贴、想象,而具有生动的气韵。在他的另一名篇《 白水祭 》里,他是这样描写瀑布“白水祭”的: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縠”,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

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太薄”、“太细”,是“白水祭”瀑布的特征。“白光”、“飞烟”、“影子”、“软弧”、“幻网”,是对“薄”、“细”的具体描绘,既状形又传神,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作者想象的巧手争夺影子,更是情趣盎然,妙不可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可谓神来之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③这几句话让我们认识到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情”和“景”、“意”和“境”的关系是和谐一致相得益彰的。追求诗文的境界,是我国古今文学家的一贯追求,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之所以无限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 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作者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意境美。

朱自清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强散文的古典美,他在《松堂游记》里,描写自己与友人“晚饭后在廊下暗里等月亮”,“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象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姗姗来迟而又被云半遮的月亮,喻为害羞的“乡下姑娘”;但他感到意犹未尽,顺笔嵌入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不仅使害羞的“乡下姑娘”具象化,而且让人感觉情趣无穷。《荷塘月色》里作者描写过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后,“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顺手引用了梁无帝《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让人情不自禁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场景,相比之下,作者独立徜徉在塘边小路,难怪他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让读者对《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抒情风格又有了更为深入的体味。

二、以“抒写自我”为核心,朱自清散文对古代散文中的抒情风格、抒情方法多有继承。

明清时代,唐宋“古文”被推崇为文章的正统。重“道”轻“文”的倾向十分突出,

而偏离这一正统的,则以晚明所谓“小品文”为代表。它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标榜,其风格亦以轻灵活泼、自由抒发为主要特点,它不仅在清代保持着一定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的创作,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④对此,叶圣陶也曾提出“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人的。”⑤这种以“我”为主的特点既可以看作是我国新文学与世界现代文学在精神上的呼应,也可看作是晚明以来的文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名篇,都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真实的“自我”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具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在他的多部名篇中,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无不闪动着“我”的影子。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提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给亡妇》等,人们会立刻联想起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浸入其中的作者,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⑥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其特点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委婉细腻、微微沁出;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这样一种抒情方式,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这种抒情风格的形成,是“自我”的体现,同时也与朱自清对古代散文的抒情传统的继承是分不开的,从《孟子》《庄子》到《史记》《左传》到唐宋八大家,许多传之后世的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真挚热烈的心情,尤其是提倡“独抒性灵”的晚明小品文,更是不乏率情率性之作,朱自清的抒情名篇无论是在抒情的风格上,还是在具体的抒情方法上都可以析见古代散文的影子,下面就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归有光的抒情小品《项脊轩志》与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一粗略比较以求见其端倪。

首先是题材,风格上的的一脉相承,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古文家,他追求文章的平易浅近,尤其是他的一些杂记文,善于用疏淡的笔墨,记述一些家人、朋友间的生活琐事,如话家常,情趣盎然,亲切有味具有浓烈的抒情味。《项脊轩志》是这类杂记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它历叙项脊轩的环境及其前后的变化;作者亲人生前对自己的关切,以及自己对他们死后的怀念,“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 ,很小很普通,但作者却对这间小屋一往情深,专门写一篇文章记述它,原因就是这间小屋牵系着作者的祖母、母亲、亡妻等亲人,是作者时时追怀、不能忘却的。小小的项脊轩是作者家庭变异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在情感表达上,这篇散文有发展、起伏、流荡,但从总体上是平静、含蓄、深沉的,全篇以叙事为主,穿插写景和议论,写得质朴自然,毫不矫饰,没有惊人之笔,也没有色彩强列的词藻,作者只是平静地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却表现得极为诚挚动人。

朱自清的《背影》《 给亡妇》诸篇也是写家庭琐事,以回忆的笔调,写亲人之间的深情,其中《背影》是对父子的一次分别情景的追忆,其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作者笔下的

朴实无华,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父子之情是比较难于表现的,因为父对子的体贴一般比较含蓄,即使身为儿子也常常体会不深。作者写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家庭的惨淡,如同流水一样,平平淡淡铺叙下来,不加任何修饰,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父亲生活担子的沉重,内心的郁闷。朱自清这篇散文的风格是朴质无华、蕴藉腴厚,没有怪异的词句,甚至很少形容成分,连他最喜爱的叠字也不用了,正是“豪华落尽见真淳。” 同是写家庭琐事,同是写对亲人的深情,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⑦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杨振声评朱自清“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⑧正可以看出二者的一脉相承。

不仅在选材、风格上可见《背影》与《项脊轩志》的传承关系,在具体的抒情手法上,也明显可见前者对后者的借鉴,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即是一例,季羡林《世界散文精华·序》中,专门谈到用“身边琐事”以小见大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坶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 ⑨

季老在这里所说的“身边琐事”或“个人感触”,指的都是取材的“小”;但它和“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即作用的“大”,却是内里相通、全然一致的。在季老看来: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作为“散文”写作成功的一条“规律”,它无例外地都是“即小见大”!

《背影》和作《项脊轩志》在抒写思亲之情的时候,都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 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及不平常的意义。如《项》文,仅以一个动作,一句问话,便写出慈母对儿女的关怀、爱抚:“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写先大母也是:“‘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亲切的语气,精细的动作、性格以及对孙辈那种又是责备、又是疼爱、又是喜悦的复杂心理,都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了。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平平淡淡两件事,却极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感情。典型细节的运用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无一不是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艺术效果。

《背影》一文中,也是在细处下功夫,在小处见真情。买橘子是作品中的一个特写镜头,是全篇中的精彩之笔,儿子已经上了车,送行应该算完结了;但当父亲发现对面站台上有人卖橘子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去买。临走,他对儿子叮嘱再三,宛如保护两三岁的娃娃。当父亲走去时,儿子看到的正是父亲胖胖的背影,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下身去 ”,“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用白描手法,写了一连串的动作,父亲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终于感动的落下泪来。这一段买橘子的描写,把父亲的认真

仔细,一腔温情以及儿子的心理变化和盘托出,真称得上是生花妙笔。作者笔下的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们却是作者感受很深、历久不忘的,又是读者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所以题材尽管细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两篇散文的共同特色。

另外,《背影》一文在构思上也从《项》文颇多得益,如《背影》篇首即“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留有悬念,发人深思,《项》文在回忆旧事前,亦有一句总起:“然余居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背影》在写“背影”之前,先荡开笔去,写“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全文的回忆奠定了凄凉抑郁的调子。《项》文回忆亲人前先写了叔伯父分家,写出了一个大家庭的零落衰败、分崩离析,使全篇笼上了悲凉凄惨的色彩,《背影》抓住“背影”这个人物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项》文用“项脊轩”贯串前后文,这样,两篇散文浓郁深厚的情感都有了依附的载体,所叙内容虽多,却不庞杂零碎,收到了形散神聚的艺术效果。

三、朱自清多年研究古典文学,在散文创作中,对古典文学中常用的艺术技巧也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古典文学的艺术技巧涉及许多方面,本文拟择其一二,作简要分析,以求窥其一斑。巧妙地运用艺术的辩证法,通过铺垫、衬托、烘托等传统笔法,使散文的意境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映衬属间接描写。运用映衬是通过对陪衬物的描绘来为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主体铺垫、烘托、渲染,使主体的特征更鲜明、突出。在散文中,映衬常用来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烘托心境。如《荷塘月色》中的正衬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先通过具体描绘渲染环境,再用“小睡也别有风味”点出心境;“淡淡的月色”衬托“淡淡的喜悦”,真是恰倒好处;“静静、薄薄、淡淡”等词营造了梦一般的艺术氛围,和作者“淡淡的喜悦”融合成柔美的诗和意境。反衬的例如发“没精打彩”的灯光映衬明亮柔美的月色,用蝉声蛙鼓烘托四周的寂静,用“热闹”反衬寂寞。在状写难写之景的时候,映衬作为一支奇兵,常常可以化险为夷。月色是难写之景,写得不好容易单调。《荷塘月色》综合运用正写和侧写多种手段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就把月色写得灵动、丰满。最重要的映衬是着力摹写月光的投影,有灌木参差斑驳的黑影,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有影才衬托出光的皎洁,光影交错才谱成和谐的旋律。而有光有影,有实有虚,才把岸边树、塘中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繁杂而美丽的动感图画,充分表现了月下荷塘和塘上月光动人的风情。

又如,朱自清在《松堂游记》的篇末写道:“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象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用被大屋顶压得“喘不过气”的蜡烛光焰,衬托松堂的高大宽敞;以“远近几声犬吠”,烘渲周围环境的寂静。用笔不多,却描绘出深邃的意境,真可谡艺术上的“以一当十”。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其语言风格上也可看出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韩愈倡导古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也就是说,首先要求准确掌握词汇意义,正确运用语法规律,恰当利用修辞技巧,朱自清散文非常讲究词

语的选择,务求最佳效果。

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为什么雾是青色而不是白色的?为什么是浮起而不是升起或飘起?用“青”字是因为雾很薄,透过雾气可看到田田的荷叶,由于荷叶的光华,似乎雾都染成青色了。这是错觉,但又准确地传达了作者当时的感受。如果是四处弥漫的大雾,当然就是白雾了。用“浮”字,是因为当时只有“微风”,所以不会升空而去,也不会飘来飘去,它只是浮在荷塘上面不远处,薄薄的,柔柔的,使叶子和花“像笼着轻纱的雾”。“轻纱”的比喻惟妙惟肖,“笼”字也妙不可言,它表现了雾“薄、透、轻”的质感,如果换成“盖”“罩”就显得过于密实、厚重了。《荷塘月色》的叠字叠词也值得重视,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蓊蓊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 ,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 于音乐美。文中的一些量词也十分精妙:“一丝的颤动”,“一道凝碧的波痕”,“一带远山”,“一两点路灯光”,其中的量词都有形容词的功效,描写性很强,能够准确入微地刻画物象,增强形象色彩。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除了形象性之外,还隐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味,需要进行深入的揣摩品味。同样在《荷》文中,通过写荷香、荷波,描绘荷塘的动态,“微风过处”是重要条件。为什么“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却能想象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这是因为荡漾的水波已由颤动的荷波、凝碧的波良呈现出来。因了水波,荷波才更见“风致”,而荷波的风致多姿,恰恰显出水波的脉脉多情。“脉脉”一语还有更深的意味。结合后面写古代采莲的两段文字,借助“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有趣的事”,“无福消受”等语的提示,才能敏锐地发现“脉脉的流水 ”是拟人,“莲(怜)子清(情)如水”是双关,“水”是“情”的代称,从而品味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深刻意味。

古代散文作品语言的另一个优良传统是“唯陈言之务去”,就是要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鲜口语,提炼成为生动的书面语言。《欧游杂记》的序文里说 :

??记述时可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可以说“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的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

他的注重语言的原则似乎只有两条:一是准确,二是自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一点。因为要求自然,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说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有些甚至是在别人文章里很少见到的纯口语。我们在上文所举的一些片段就不乏这样的例子。譬如《威尼斯》一文里说“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松堂游记》里说“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由他罢,懒得去管了”等等。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时追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善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

继承晚明小品传统,抒写自我,真切自然地抒发真情实感,对古代散文中常用手法灵活运用,语言注重炼词炼句,也讲究创新,这些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表明朱自清散文“多富有中国味道,表现着中国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美文”。⑩

注释

①李广田《朱自清先生的道路》,19xx年11月《小说》1卷5期。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12月第一版第二页

④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发行公司19xx年4月版 ⑤叶圣陶《读者的话》,见《剑鞘》,霜风社19xx年版

⑥中华诗词网/理论精粹/诗词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卷七·情采第三十一》

⑦《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xx年版,转引自周先慎《项脊轩志》赏析

⑧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19xx年9月《中建》(北平版)1卷4期。 ⑨冯至主编《世界散文精华》,江苏文艺出版社19xx年1月版

⑩周锦(台湾)《中国新文学史》19xx年版,第299页

参考文献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序言》百花文艺出版社19xx年版

刘锡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20xx年第二版 刘玉凯《诗情画意 优美清新——〈荷塘月色〉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一版 刘玉凯《浑朴纯正 韵味无穷——〈背影〉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一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第一版

朱德熙《谈朱自清的散文》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20xx年第二版

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20xx年第二版

周先慎《〈项脊轩志〉赏析》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xx年版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不断细化小而具体有感而发三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四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一标题1揭示课题2揭示论点二段落的组织三整体结构合乎规范...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古代文学论文

一研究者的阅读能力与层次t1阅读能力t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因为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语言的文字声韵语法等知识能够自如地阅读古文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内容以广为流传的唐代诗人...

大学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柳永词的雅和俗...

金融学学年论文范文

学年论文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论文题目互联网金融冲击及商业银行应对指导教师职称20xx年09月05日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值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是金融体制改革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传统金融的有...

文学评论写作知识

我是20xx年考的厦大古代文学其中文学评论写作考了137写作80分是给了一个老舍的小说节选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文学评论首先大致看一遍小说看的时候可以画一画一些觉得写作可以用上的句子实际上我认为就跟写论文很像你找一...

数学论文范文

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洛书见图1中每个小圆圈都代表一个1所以把它写438951276图1成现在的形式就是图2...

医学类论文范文

学校代码10226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1062例儿童青少年忽视与父母过保护及干涉的相关性分析专年级20xx级学号051420xx姓名何丽娜指导教师张慧颖教授杨柳王忠清研究生起止日期20xx年12月至20xx年...

古代文学作品选1大纲答案_自己编辑[1]

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1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语言学方面对方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说汉语的音节说同音词说同义词说汉语的词类划分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递归性和...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毕业论文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论文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满...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参考文献书目先秦文学教学参考书1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xx2先秦文学史禇斌杰谭家健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xx3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选...

开题报告(20xx浙师大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23456

古代文学论文(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