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评价建议

时间:2024.4.14

评价建议专题六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的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话题一评价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的传播和新课程的实践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和巨大的作用。各地教师和教研部门十分关注和感到挑战最大的依然还是评价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评价的难度还是很大,不论是理论探索,实践推进,还是手段拓展,需要思考、解答和实践的问题依然很多。在本话题,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与大家共同研讨小学英语评价修订的基本理念与修订的主要内容。

1.英语评价的基本理念

与十年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推进时相比,现在谈论评价改革,教师们的实践经验丰富多了,理论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评价部分要反映这些进步,进一步确认和明确阐述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评价理念和实践要求。还要为建构英语新课程体系,特别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给予总结、规范和阐述。

(1)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教育评价是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精准地提供数据和信息,更在于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后续教学行为的调整。因此,首先要对教育评价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意义确定评价的设计和工具的选用,使评价能有效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能据此对教育和教学作合理解读。也就是说,评价不是为了简单获取数据,教育评价,特别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的评价,具有参与和干预课程的功能。课程标准把这种作用具体表述为能够对教学过程起到“监控教学、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

评价都对所评价的项目具有一定影响,即常说的“反拨”作用。这种作用是对特定项目进行评价的必然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影响往往表现为在评价结束时,在出现评价结果后,相关人群对它的理解和采取的后续活动。

教育评价的“反拨”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当前凸显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把评价与教学过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那么,此时的评价就不是在项目后的外部效果评价、达成度评价,而成为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目标和操作的内部过程性监控、过程性总结、过程性调整。所以,明确评价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评价为教学服务,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因此,必须科学思考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总结已有的评价改革经验和理论,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研究和建构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理解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意义,我们先从一个案例说起。我们经常看到小学快到期末的时候,老师会跟学生说“大家高兴一学期了,玩儿了一个学期了,该严肃下来了”。这句话的“话外之音”是,整个学期的教学,我们都是按照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满各种有趣的活动,包括听、说、做、玩、唱、演,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愉悦地享受的过程。但是,该考试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要变一变了,要用考试这个“紧箍咒”束缚一下了。这使我们联想到一些老师说的话。他们说:“新课改这么多年,我们按新的理念在教,也按新的评价去评,可是我们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行了。”也确实还存在案例中讲到的这个问题,就是说教学中大家很高兴,但是最后一评价,孩子的成绩不是我们所希望那样,即所谓“教学过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教学效果凄凄惨惨惨不忍睹”。于是,对新课程、对新评价产生犹豫、彷徨,甚至抵触。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体现在整个教学的各个方面,要兼顾我们所教的学生的现实成果和发展潜能。如果我们能考虑到这一点,就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评价的改革也是如此,不管是测试型评价,还是非测试型评价,我们都应该不断调整我们的目标和具体方式,使之能够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所以评价不是为了期末有一个考试分数,不是要把孩子分成三

六九等。评价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会在具体过程中遇到各种的问题和挑战。就要抛弃我们习惯的“评价就是考试”、“评价就要区分”、“评价就有好坏”的旧评价,就要树立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体验的新的评价理念。十年的课改中,我们小学的大部分教学评价体现了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信心。

(2)评价应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这次的评价改革中,或者在课程标准修改过程中,我们更加强化形成性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形成性评价也可以称为过程性、进展性评价,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状态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达成语言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和实践最大的意义在于拓展了教育评价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的着眼点不在于“考”而在于“导”,引导教师们更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地利用评价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更好评估自己的发展状态,学会学习。

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该伴随教学发生,为教学服务。因此,它不同于教学前的分班测试或者阶段教学后的成果测试和评价,具有随机、灵活、简单等特点。它可以通过一般测试形式加以灵活运用,也可以融入到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展示语用能力和情感、合作、学习策略等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评价。任何评价都要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但形成性评价参与的双方是平等、互动的关系。

(3)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是评价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课程标准修改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评价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本质是尊重每个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如潜能等,实施过程性评价——不是为了筛选,而是帮助学生发展。既关注全体学生,又对每个学生提出具体帮助。

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筛选,而是帮助学生发展。筛选的评价理念似乎是评价的天然禀赋,或者叫天然功能,只要一说评价,一说考试,我们总要有top students,bottom students,或者是who pass, who fail的区分。但是,如果我们在小学教学中,深入理解形成性评价的评价理念的话,就会明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通过提供一些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检测手段、评价手段,但是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表现出来我能行。在教学过程中,在评价中,我们摒弃了评价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就得有成功、不成功的想法,树立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特别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感受到,通过不同的活动,能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2.对课程标准评价部分修订的具体内容

这次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主要修订了以下一些内容。

(1)进一步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评价的促进学习和发展的功能。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评价的促进学习和发展的功能。这个基本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是整个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而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没有这么明确。

(2)丰富了对形成性评价的讨论和介绍,加强了指导性和示范性。关于对形成性评价的指导意见的修改,主要是增加了很多案例。而增加的案例对形成性评价,或者说对原来我们觉得不太好操作的非纸笔考试,都给予指导性和示范性的介绍。这将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和激励性的理念。

(3)小学评价部分增加了具体化的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对小学的评价部分讲解得更细,给出的案例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我们必须强调一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想象的。它们是对全国上百万英语教师和上千万学生,十年实践经验的总结。

让我们看看评价案例5。这是一个一至二级听力的形成性评价的参考案例。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类似的东西。但是这次我们做得更全面、更精细一些。大家如果看这个表的话,会看到,它除了提供简单的活动介绍,也提供了用什么方法去评价,并且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评价的标准。大家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操作。

再让我们看评价案例12。这是一个口语活动的表现性评价的参考标准。我们明确提出了将模仿、朗读、回

答问题,都列入口语评价内容。我们对在日常教学当中,评价这些活动经常使用的方法、材料进行了总结。并且比较详细地制定了评价标准。三星表示什么程度能力,二星、一星表示什么程度能力,使评价有一定的区分度。

第三个案例,评价案例14。是对口语能力综合评价的标准。

这个案例能够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表现性评价有了更多的依据,有了更多的参考。特别是案例14,原来我们没有把它量化细化。儿童学习很强调情感和策略,在案例14当中,我们从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第一个是任务完成情况,第二个是过程当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是从情感与策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评价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全面的学习过程。

第四个案例,评价案例13。是对一至二级的玩、演、视、听的表现性评价标准。课标只有在一二级小学阶段才有玩、演、视、听的要求。但是怎么来评价呢?案例13给出了一些要求。这个表告诉我们,玩、演、视、听当中,游戏、诗歌、歌曲、话题表演、观看教学节目进行模仿等,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评价视野,也都应该是评价当中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关注对这些教学活动的评价。因为孩子们是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些活动当中,完成语言学习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一些方法,通过这样的评价手段进行评价呢?

话题二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理念和新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继续强调评价应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评价的维度,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力求体现课程内容“以人为本”和“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力和跨文化人才”的核心理念。课程标准分九点分别对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和要求。这九个方面不是完整的理论论述,也不可能完全包括评价的全部内容,重点在于对课堂教学相关的评价方法和实践的讨论。评价改革能否成功要看广大教师能否把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和手段有效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能否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进学习,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校管理教学。因此,论述重点是课堂教学相关的评价任务、方法和实施注意问题。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guiding and leading)

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完善。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

一般讲评价,讲测试,都强调从测试学的角度或者评价的角度,对工作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教育评价是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精准地提供数据和信息,更在于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后续教学行为的调整,评价对所评价项目具有一定影响,即常说的“反拨”(washback effect)作用。教育评价的“反拨”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当前凸显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把评价与教学过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那么,此时的评价就不是在项目后的外部效果评价、达成度评价,而成为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目标和操作的内部过程性监控、过程性总结、过程性调整。所以,明确评价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评价为教学服务,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课程标准在强调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时,提出上述的四个“有利于”。第一个“有利于”是“有利于学生不断地体验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保持学习的自信心”。我们采用的评价手段、评价的模式方法,都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行的。在小学教学中,老师们提出一个问题,Who can do it?然后两个小组进行竞赛,学生们感觉到很有意思。学生们到前面来表演一个什么活动,然后老师和全班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操作好的话,都有利于学生感觉到自己今天的学习是有收获的,在学习过程中是愉悦的,学习给自己一种成功的体验。那么第二个“有利于”就是老师通过评价过程,要有所思考,提炼出对他教学改进有反馈作用的信息。所以我们说,评价不等于简单的考试。简单的考试,单纯

的分数,不能够完全代表整个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状态。所以,老师在设计评价活动、测试活动的时候,要有纠正、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意识。第三个“有利于”就是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完善,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监控教学过程。教学需要外部监控,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主动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当然,评价还有一个更上位的方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评价,以便教育部门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小学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以学校、班级、课堂为基础的评价。采取大规模考试的形式评价某一地区的教学,未必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当中发生的事情。所以进行这种规模化、规范化的测试性的评价要慎重。希望教育部门关注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很多老师反映说,我们的教学很生动,我们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也很丰富,可是这样大规模的纸笔测试,考非所教,考非所学,这个导向功能就值得研究了。还有一个“有利于”,就是我们的评价最后要反馈给相关的人士,也包括我们的家长,让家长理解。这也是需要我们跟家长解释清楚,我们在评什么,评完了之后,孩子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这个也很重要的。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但是,在现实中,面对很幼稚的6~12岁的孩子,怎么样体现他的主体地位,这并非易事。我们所说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做这样的理解:我们教育者是输出教育的,应该深刻地理解,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然后我们尊重孩子所处的状态和他们的发展要求,使我们的教学行为、评价行为,都能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评价中,评价目标的设定、评价工具的使用,评价结果的应用,都要让孩子们感觉到对他的成长是有效的,是积极的。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概念是为了使决策者在作出评价或测评的决策时,充分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在评价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情感,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实施评价,这是学生主体的深层意义所在。因此,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完善评价机制,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大家要重新审视或者进一步研究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些评价手段、评价工具,是否多样化,是否指向我们的教学目标,评价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可能要作一定的取舍,作一定的调整。课程标准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多方法评价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参与评价。我们相信再有十年的时间,老师们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氛围内,能够更熟练地运用更多的评价方法,让孩子们主体地位得到比较好的体现。

当然,在强调学生是评价主体的时候,还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就是一切让学生做主。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经常就全以生为主了,老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在评价的主体问题上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看见过这样的现象。课讲完了,老师发给学生一张表,让学生自己填去吧,我今天学会几个单词,我今天学会几个句子,我今天干什么了,全部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儿了。老师说学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那么教师的作用在哪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绝不是说老师就可以放手不管。我们提倡尊重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但表现形式上,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有控制的作用,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研究透,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是否起到了激励作用。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这一条的要点是: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与标准的依据;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本标准所规定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由五个维度组成。一般来讲,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可见的、好操作的、可检测的。考试一般考的都是这些。但是当我们从五个维度考虑的话,要包括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应该如何进行评价。传统的纸笔

性测试的方式,恐怕很难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所以我们要扩大评价视野,要采取更多的丰富的评价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通过长期的发展性、记录性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既实现显性学习目标的发展,也实现隐性的目标的发展。可是老师们一直所担忧的,一直所没办法操作的,也就是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考查和评价。

的确,从测试角度看,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五个方面中,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可细化的,是可观察、易检测的。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所开发出的评价工具也很丰富。大量的语言测试主要也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了解、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

相对而言,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是学生的主观状态和态度,是渐进性、累积的发展过程,很难用现成的测试手段和工具定点或量化并检测出学生的发展状态和需求,因此难以提供有意义的教学信息和成长状态记录。这就需要调整评价思路,扩展评价视野,拓宽评价方式,认真考虑学生所处学段的能力发展阶段性,认知能力以及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测试方式,采用更多评估手段和工具进行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科学评价。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课程标准要求,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一个维度、一个尺度、一种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说只用纸笔考试。我们不能够完全否定纸笔考试的评价功能,但是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是进入型、活动型、情感型、综合型、融合型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充满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我们的教学活动、评价活动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符合孩子平常学习中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我们要通过相应活动检测学生的学习。

要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为教学提供信息,就要拓展评价理念和方式,有针对性地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和活动评估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潜能。拓展的、能力型、表现性语言评价可以有多种的语言评估方式。比如:语言行为表现(角色扮演、朗诵背诵、图表演示、项目研究、实验报告、课堂教学评价等);观察分析记录(学生表现记录、学生个人反思、活动总体表现、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人际交往(采访、个别交谈、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测试性评价(标准化考试、阶段测试、单元测试、随机测试等)。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这次课标修订对形成性评价增加了更多的篇幅,做了更多的论述,强调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学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称为过程性、进展性评价,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状态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达成语言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和实践最大的意义在于拓展了教育评价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了教育评价内涵。形成性评价的着眼点不在于“考”,而在于“导”,引导教师们更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地利用评价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更好评估自己的发展状态,学会学习。

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和实践需要,具体讨论了在外语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功能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该伴随教学发生,为教学服务。因此,它不同于教学前的分班测试或者阶段教学后的成果测试和评价,具有随机、灵活、简单等特点。它可以通过一般测试形式加以灵活运用,也可以融入到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展示语用能力和情感、合作、学习策略等学习能力。其次,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何评价都要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但形成性评价参与的双方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学生被动的“被评价”关系。形成性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能力发展过程和情感、态度、策略等各个方面,这就需要被评价者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提供所需信息,才能使评价顺利进行。同时,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在实施评价时,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策略,实现形成性评价的真正价值。学生如果不能主动参与,则这种评价的特殊价值就无法体现。而且,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是双重的。课程标

准也指出评价对教师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提高效率。教师在设计和进行评价时,要从学生情况出发,同时也要思考评价能够给自己带来哪些有用的信息和有益的启示。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原则是:激励性原则(要使学生喜欢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与教学关系密切,具有多样性,可以是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形成性评价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不论是利用什么样的评价手段或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认识自己,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还应结合具体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了解评价目标,学习操作过程,通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这才是形成性评价的真正意义所在。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课程或项目结束时,对学习者习得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的测验,以界定其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水平。这类评价一般采用较为正式的大规模测试形式。

终结性评价不应仅是使用间接性、客观性试题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测试,而需要更多任务型和表现型评价活动,并且应与学生平时学习状态记录等形成性评价手段组合,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状态,达到全面的终结性评价。但是,由于测试面临的现实可操作性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各地的终结性评价主要使用客观性测试形式。因此,要研究如何用好这种测试,力争体现评价的科学功能。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和评价是完整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也就是说,考或评都是为了教和学。评价服务教学是宏观层面对评价的定义。无论是大规模客观性测试还是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型检测,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出发进行设计和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设计和过程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也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要研究不同测试手段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是否对教学起到正面的反拨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测评工具都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需要。终结性纸笔考试的分析性、单点检测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很强的反拨作用,必然导致关注语言形式,关注语言点,忽视语言技能运用的教学模式。因此,这种模式不符合强调语言运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需要。还要考虑具体评价方法和手段是否能提供教学需要的信息。很多测评结果只是原始的分数,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解读不能够给教学提供有意义、有作用的引导信息,达不到评价反馈教学的目的。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对评价和测试功能评价和教学的正确关系的认识,决定教师能否在教学中主动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促进教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手段,特别是非测试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面对终结性测试,教师要理解测试的目标和特点,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发展状态,研究整个教学学段过程和最终评价目标的渐进、发展、逐渐达成的相对关系,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准备过程。决不能忽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需求,把生动的课堂教学变成考前复习和考前强化,盲目安排大量的试题练习,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课程标准建议:“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方式。”

这条建议有三层意思。其一,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课程标准对各级别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标准都规定得十分清楚,英语教材又为教学提供了详细的语言话题。因此,小

学英语评价应该关注平时的教学内容,关注教学过程。

这条建议的第二层意思,是小学评价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我们应该要看到,小学的英语教学的深层次目标,不是简单地学英语,而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认知自我,学会培养自己的健康品格。这个目标的意义大于在英语教学当中,记住多少词,会说多少话。不容否定,我们要学习这些语言,但要通过积极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的评价手段,使我们的孩子感觉到“我能行”,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所以,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重点,要看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而这种表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good和 bad。我们还要看到学生努力的程度。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小学评价的激励性。

这条建议的第三层意思,是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方式。在小学低年级,与平时教学相近的评价要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就是说,小学的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到学期末,甚至年度的时候,可不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是不是非得一定要采取最终回归到纸笔的方式进行。比如让学生选择三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可能是能唱多少首歌曲,可能是一个表现性的活动,由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完成,之后,我们对它作一个评价。对于低年级活动,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只落实到纸笔上。就是纸笔考试,可不可以更丰富一些,能不能渗透一些活动的因素。此外,我们能否把整个学期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最终的活动设计为我们能观察的一些活动,比如表演性的活动,全体同学参与,全体同学都拿一个成绩。要打破终结性评价总要把孩子分出等级来的思想。能不能用一种大的框架,让学生在一年当中,一个学期当中,都积极参与了,都有所表现了,对他的表现,记录一个成长的曲线,最后作出他的整个成绩,也可以作为终结性评价,或者是整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建议第九条,好像跟我们小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我希望大家看一看。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一个九级的体系,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达到小学初级水平就可以了,我们是要为他们更上一个阶段在做准备,那么我们看一看初中毕业的时候,或者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上端,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怎么检测学生的能力,这能为我们反馈一些信息,使我们认识到小学的教学应该在什么地方使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我们在学生的检测当中,应该鼓励学生表现出哪些能力。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升入初中的时候,在心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上,在语言知识整个的储备积累上,有一个更好的准备。

话题三评价案例解读

课程标准的评价部分附加一些评价案例。本话题谈谈附加这些案例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分析这些案例,如何在应用课程标准时正确地使用这些案例。

1.对课程标准附加案例的总体说明

修订之后的课程标准的评价部分着重强调形成性评价。如果我们回头思考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这十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话,我们会感觉到,确实有些内容是比较熟悉的,也有些内容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的。可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还很大。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大家对长期操作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如说纸笔性的客观性的测试,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不管是当年我们做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历的,还是我们在现时的初中、高中教学中见到的,或是在大规模测试当中经常出现的,都是这样形式的评价。但是课程标准比较多地强调过程性、形成性、表现性评价,应该说是我们知道得相对少的,我们更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需要探索的地方很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十年中,我们老师做了很好的研究和探索,也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因此,我们在这次修订课标的时候,决定要拿出一部分空间,甚至相当大的空间,在课标正文的后面做了几个附录。在这个附录中,有两个附录是案例,一个是课堂教学的实例,一个是评价的案例。我们之所以加入案例,是为了让我们的课标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回顾课程标准实验的这么多年,各地涌现了很多的实践经验,其中不乏比较成功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评价的理性思考、操作环节的提示。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这些案例,就是“过河”的“石头”,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评价的参照物。我们加入了哪些案例呢?加入的案例可以说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从知识的角度到技能的角度,以至于对听、说、读、写,

玩、演、视、听的评价,都有相应的案例。我们对小学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的评价案例,都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是这些案例有一条主线,考虑到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对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标准、教学活动环节、教学活动设计,乃至于对这些活动的反映,对教学活动的评析,都做了充分的展示,希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也不可能把老师们所有的比较好的意见都收纳进来。

那么,这些评价案例是依据什么原则收录的呢?综合各地教师的反应,修订组认为所选择评价实例应该较为全面,同时应有阶段特色和针对性。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重点关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应用,即关注对日常课堂教学、过程性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于大规模客观性终结性测试的基本形式和使用更为熟悉,而另一方面,新课程提倡的过程性、表现性、综合型评价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不够熟悉和了解,在教学中急需得到指导。因此,课程标准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各种形成性评价方法和测试手段。

课程标准最终收录的评价案例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介绍基本思路和评价标准的,另一类是介绍具体的测试试题。对于第一类,我们在案例解析中进一步提出操作建议;对于第二类,则讨论其设计的思路和应用时应注意或者调整的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例是示例,而不是范例。就是说,这些案例是来自一线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它们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向,可能在具体设计和操作上还有某些不足或者适用性欠缺。只要能够激活教师们的思考和实践热情,就达到选取这些实例的基本目标。因此,要以平和的心态、平视的眼光看待这些实例,争取在广泛的实践中出现更多、更成熟可推广的实例。

基于以上原则和思考,课程标准共收录41个评价案例,每个案例附有一定的说明、分析或点评,对教师运用这些评价方法会有一定帮助。

2.案例突出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案例部分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与方法。我们对于大规模纸笔测试、客观性试题的评价,已经有过很多的关注,很多的经验,所以,这次案例收录把重心放在形成性评价方面。但是,对于小学评价来说,我们提供的大部分评价方式,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又可以用于终结性评价,很难区分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我们给出了听、说、读、写的一些评价案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基于此,课程标准给大家所呈现的这些案例的基本指向是:第一,从形成性评价的角度入手,实行多维度的评价,拓展我们的评价视野,使我们的评价更好地反映教学目标。第二,要求案例反映的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都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水平等心理特点。包括我们在评价标准中提供的一些具体的描述性语言,都考虑到这一点。这样,就能够让我们的评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成长的实际。第三,就是希望这些评价案例有助于教师掌握一些评价工具,用这些评价工具及时地了解、监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所以,我们在活动设计的后面,都加上了一些具体的评析,告诉老师该怎么操作,怎么思考。希望老师在进行评价活动之后,都要有一个反思的活动,反思的过程,反思一下这些评价对我的班级这次的活动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该如何修改它,更好地去利用它。

总之终结性评价也好,形成性评价也好,这些评价应该形成一个合力,构成一个体系,共同为了解信息、监控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这个思想在论及“评价建议”的第八条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表述。

下面,我们具体研究一下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标准。

案例5是一至二级听力的形成性评价的参考标准。案例的主体是一份《听力活动表现性评价参考标准》。该“参考标准”分为四个栏目,第一个栏目是评价活动,标明一些具体的评价活动。但是这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list,就是说还可能增加更多的评价活动。第二个栏目是评价的方法。这些评价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听了之后做什么,听了之后有什么反应,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跨技能”,就是listen and do,listen and respond.第三个栏目是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以学生能够在听之后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反应的程度,也就是完成任务的程度,来作为评价标准的尺度的。这些标准还做了一定的量化,比如说听的次数,参与程度,反应速度,需要哪些帮助,来作为我们最后给学生评价的一些标准。

案例12,这是一个口语活动评价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口语活动的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在参与过程当中的具体的表现。它考虑的绝不只是语言一个维度,它考虑得更多的是语言操作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比如说他表达得怎么样,能不能进行即兴表达,在两人之间交流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和交际策略等。这些都是我们说的对小学生的形成性、过程性的评价。我们给出这样一个评价标准,让大家掌握一些工具、量表来作这样的评价。

案例13,是一二级的玩、演、视、听的表现性评价参考标准。这个评价参考标准比较具体,反映了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大家如果对比这些评价参考标准表的话,会发现它们的呈现形式和关注点都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老师在长期实践当中体会到、关注到了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对游戏活动的评价,我们给出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还提出了评价的注意事项,要求“游戏前,应让学生明确规则及要求”,“玩游戏时,老师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注意观察学生情况,调动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这体现了我们始终强调的重要的一点,不宜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当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活动之中,并且处于一个积极兴奋的状态的时候,如果只关注语言,就把评价的方向搞错了,我们的评价就可能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3.听说技能评价的案例

小学生英语教学的听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的英语教学强调是听、说、做、玩、唱、演。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语言学习首先是口语的交流,先要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说得出,通过“听得懂,说得出”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建构自己的自信心。学生真正能用英语做一些事情,他就有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应该说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评价案例中有5个是关于听力的评价案例,有7个是关于口语的评价案例,还有2个是玩、演、视、听或综合语言评价的案例。

案例5展示了形成性听力评价的参考标准。这个标准与我们课程标准的一二级的听力的要求相对应,覆盖了学生听力当中能够听,反应听,理解听,并有一些情感性的表达,甚至一些跨技能的表现。这个评价标准,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给的主要是一个评价标准,看上去像是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我们也可以把它改造成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的评价。

大家看评价案例2,听录音涂颜色。根据听到的英语,将下面的图画涂上相应的颜色。

学生在听了之后,去做一些涂颜色的活动,这就能够反映出他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小学生应该比较喜欢。可是在真正的考试当中,让学生去涂颜色,第一个我们可能不带彩笔,第二个可能因为这个颜色搞得考试乱七八糟,让考试没办法正常进行。那么这样是不是说,听音涂色的评价就不能做了?在这里,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是一个一般性的评价活动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把它改造成很多的操作模式。比如说把一个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到前面来,把听到的东西涂一下,让全班观察这个同学的活动。虽然全班同学都在观察,但是实际上他们也在参与这个活动,他们得帮助作判断。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小人,然后老师们让学生说希望填什么颜色,甚至可以录制一个录音材料,比如说I want it什么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些类似red blue的颜色。如果我们把它改造成一个终结性的纸笔性的测试的话,确实会出现刚才讲的那种情况。就是在终结性考试、纸笔考试的时候,我觉得也可以进行改造。比如对颜色数总量控制一下,注意学生认知了多少颜色,他们是否能够听懂,听懂之后,再与事物进行匹配。这样的测试是语境化的,是有情节的。事实上这在很多地方已经做到了。有一些国际性的考试也在做这一点。所以,这样的听力评价体现了把评价语境化、语音化的一个理念。

评价案例3。看两幅图,听小朋友对话,想一想他们的对话与哪幅图有关系。

1.Tom: Hi, Andy.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Andy: My favourite sport is swimming. I go swimming every day.

2.John: Oh, Peter. What’s wrong with you?

Peter: My finger hurts. I feel terrible.

这个评价活动就不会出现彩笔的问题了。学生在两个听的信息中做一个选择,但是它又是一个图象化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应该说学生听到了基本信息就能够找出那张图来。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你给的

信息和给的图一定要很清晰,不要搞得太模糊。第二张图中一个是脚,一个是手,手指应该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再粗壮一点,画得再肿大一点。学生们肯定愿意做这个题。小学教材生动活泼,色彩鲜艳,评价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适度地夸张,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于一些小学来讲,这样一个听力题可能有点儿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评价过程中,应用一些灵活的技巧。比如第二个图,一个抱着脚,一个孩子举着手,明显是让我们看脚指头、手指头。我们是不是可以教学生先来看,要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去区别,是这个人物与另一个人,还是脚指头与手指头,这时,学生就会注意去听。这就是抓住对话大意。这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示例,转换成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可用的活动。面对课标中的所有案例,我们都可以有意地尝试,告诉学生注意某些信息,你听到这些主要信息的时候,其他信息变成背景信息。这也叫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是一个新的评价思路。在这样的教学或评价过程中,表面上学生就听两个词,实际上我们教学生学习了更多的东西。学生如果学会看图之后找到它的主要信息,然后有所准备去听,这就很好了,这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目标。

评价案例7,是一所小学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跟老师谈谈自己、学校、家庭、朋友等,可以用I am?,I like?, I do?,I am doing?等形式来表达。我们原来很多时候都是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一定要说什么东西。这里,我们就拓展地想一想,在学生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有没有可能选择几个单元、几个话题,找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做一个表述,我最喜欢哪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我最想表达什么东西。

还可以是这样的。假如我们现在考试,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或者家庭,或者学校,学生可能就愣住了,半天反应不上来。这时,老师是不是可以率先拿英语跟他做一个交流,算是给他一些启发,学生从老师这些信息当中得到一些启示,然后再谈自己的情况。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的活动还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语言储备不够。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把学过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也就是说给予语言支持。可以给一个家庭的人物关系图,给一些关于朋友的短语词汇,甚至给予图片的支持。老师可以拿电脑,用视频、图片提供语言支持。

二级的有一个口语评价案例,就是评价案例10。这里用了很多的过去时,相对来说要求高一点。 二级口语评价案例

评价案例10

根据以下图片,给你的朋友讲一讲下面的故事。

这个评价案例既给出了图,又给出了语言支持,已经给学生比较多的信息支持。相信他们如果在有一定的积累之后能够有所表达。这里的过去时的提用法,因为给出来的是具体的语言,我想我们不一定非得强求学生理解动词的过去式,他能够用这些短语、这些词的过去形式表达意思就行了。这里实际上考查的目标恐怕还是一个,就是要求学生把这些情景的片段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种方式,让学生只是简单地把它串联起来。这样的话,考查语言的成分就多于考查整个故事的成分。可不可以转换一下。比方说后面的两幅图全都不要了,这个小狗把信又叼回来了,主人在摸自己的脑袋。后面的结尾让学生去续一下。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变成课堂教学当中对小组学习的评价活动。因为续写这样的故事,对于一个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组成小组坐在一起凑,故事应该怎么发展,有哪些语言来支持它,最后我们形成一个小组的product,再找一个同学、两个同学站起来做一个presentation,甚至可以请两三个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应该说这是用语言开发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评价案例9也是一个口语评价案例。

一至二级口语评价案例

评价案例9

根据提示描述图片。

This is my room. lt is not big.The. is on the.

The are under the. Do you like my room?

案例给了一些基本的语段、基本的结构,让同学来观察,以此考查学生观察、思考、语言组织、连贯

表达的能力。可由一名同学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个人完成,甚至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我们可以建构一个信息差,你看了之后,做了一个描述,然后下面的考察是,前半节我们照着模板来做,下半节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小的图,一个屋子,然后来描述,另一个同学来画。这个评价方式不一定非学习的终结时期,也可以从评价的角度,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表现性的角度,对这个活动做出很多的变量和变体。

评价案例11是一个唱的评价案例。

评价案例11

为了准备英语比赛,请你唱一首英语歌曲,并说一首英语歌谣给老师听。你可以自己选择唱一首你会唱的歌曲,说你会说的歌谣。

在整个的语言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参与式的,应该是愉悦的。英语歌曲对于英语学习,对英语的语感的获得,都具有重要意义。有时候我们听到老师说,好,既然你们要求我这么多的歌曲,我就要我的学生都得会,最后抽签,不一定考你哪个歌曲呢。于是学生处于一种很紧张的状态。我们能不能够换一个角度,说为了英语比赛,请你唱一首英语歌曲,并说一首英语歌谣给老师听,你自己可以选一首你会唱的歌曲,说你会说的歌谣。所以老师们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会所有的歌曲,Are you ready?问你什么,我都能马上把那首歌唱出来。孩子们是有情感的,他可能对某一个歌曲,或者某一个歌谣有更多的喜爱,为什么不能让他在这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呢?在有了这个表现之后,他对其他的英语歌曲也会有感觉的,也会有选择的,也会有接受的。我们不要希望,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把学过的所有的东西都记住。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建议学生从学会的歌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达到这个境界就很好了。

对于歌曲教学部分,无论是从教材来讲,还是从教学过程来讲,老师都要动动脑筋。很多老师歌曲教得很巧妙。他们把一些教学内容放到曲调中做一些改动,然后课前课后让学生们唱这些歌曲。既然歌曲可以作为评价的方法之一,我们也可以让表演作为评价方法之一。让学生来一小段的表演,一个角色的,两个角色的,简单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可以做成视频,还可以配音。希望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健康的、阳光的、向上的、积极的。学生应该沉浸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敢于尝试,我们讲interest,还有一个词叫curiosity,就是说看到这个活动,我想参与,觉得好玩儿。

4.读写技能评价的案例

我们一般认为课程标准的一级较多地强调学生进入学语言的状态,强调语感的培养,关注听、说、玩、做的教学形式。到了五六年级,学生进入比较高一点层次的学习,学生要有一个更全面的技能发展,于是也就包括读写能力的要求。

如果从顺序来讲,我们比较多地应该强调读的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读,读图,读图文,通过读之后了解更多的语言的信息。在读之后,对学生作初步的写的要求。

案例第16,是一个一级的读写评价案例。

一级读写评价案例

1.母亲节快到了,你到商店去选择一张母亲节贺卡。碰巧你的一个同学要过生日了,你顺便选择一张生日卡。请阅读下面的贺卡,在你需要的贺卡下打(√)。

2.选择恰当的祝贺语句,制作一张父亲节贺卡。

这个评价案例是一个跨技能的评价案例。在读了之后,要有所写。第一部分先给很多不同的贺卡,要求学生去读,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制作一个贺卡,这就是写的评价了。

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在原来获取不同的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信息。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意。这样的任务其实不难,因为信息已经基本提供了,所有的学生几乎都能完成,同时有的学生能够完成得更好一些。这时的语言学习变得更有意思,情感因素也可以表达得更清楚,甚至学生用不同颜色画一个什么画。因此,做父亲节贺卡的评价任务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可以简单地copy一个Happy Father’s Day。其二,当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度地去发散,如果学生有所创新,这时候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所以这个题有两个答案,可以有个创新,把I Love Mum改成I Love Dad或者I Love Father。这样就打破了考试只能有一个答案的传统做法。

案例17,二级阅读评价案例。这个评价案例给了一段故事、四个图,要求根据这段故事给图片排序。

评价案例17

阅读故事,按故事情节排列图片顺序。

Bob and Richard are sitting on the bench near the school playground. They are talking about yesterday’s football game. They are excited. Suddenly, Bob sees a schoolbag beside the bench. He picks it up. “Whose bag is it?” he asks. “Let’s go and find the owner.” Richard says. They go to the shed to get their bicycles. “Where is my bicycle?” Richard asks. “Oh! I left my bicycle beside the bench! ”

按故事情节排序,图片的顺序是:1.()2.()3.()4.()

小学的英语教学很快地就进入语境化、情境化的教学,每个单元几乎都有或者是对话,或者是情境这样有情节的练习。到五六年级时故事性的、过程性的东西就更多了。我们要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够读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我们所给的图,再来重新排序。这样,一方面评价了学生读的能力、听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评价了学生的逻辑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其实阅读教学的目标,一个是阅读语言,更重要的一个是阅读语言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突出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个题还可以这么做。给出图片的正确顺序,然后把短文变成几句话。如果是四句话,就要求排序。如果是五句话,其中有一句话与图片描述的故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定要读出逻辑感才能给这几个句子排序。在初中高中考试当中,会有这样更高层次的考试试题。但这样的作业对小学学生有点难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整个文段,其中的一句话抽出去,让同学们找回这句话。因为图和文章已经给出,找到这句话在什么位置上,是可以完成的。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图做更大的一个调整,让学生找到图的先后顺序。这些都是可以在评价过程中操作的。

上面这几个案例都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以下的案例是评价写技能的案例。

一级写的评价

评价案例19: 依照范例,看图写话。

对于写,是可以分很多层次要求的,书写、仿写、摹写,到一定程度,在语境下去写,有目的地去写,有理由地去写。表面上看上去也是在抄写,比如抄写这句子,但是因为已经给出了一个图,依据这个图写出来的句子,可能有的地方要有所调整。比如这个monkey,它手里拿的东西是什么,老师甚至可以给出单词。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会评价了一般的书写规范,另外,通过书写,表达了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写是一个技术,是一个技能,写什么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第二个写的案例,评价案例20也是这样的。

二级写的评价

评价案例20:认真看图,读句子,完成对话

这个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后在语境下,在相应的语段内补充一些话,让意思完整并与图匹配。这基本是一个写作要求,可以简化一点,把它变成阅读题,也可以变成匹配性的逻辑关系题,也可以给出一些语句,让学生判断搁在什么位置上去。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英语教师评语

免费分享创新小学英语教师评语现在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教英语已成为共识但在与学生通过书面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时多数教师往往只看到评语的评价功能却忽略评语的语言示范功能与交际功能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了打上一些错...

英语老师给学生的评语

英语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你是个聪明活泼而且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思维敏捷学习积极主动特别使老师高兴的是你的英语词汇量丰富造句多么与众不同你是个聪明活泼而且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思维敏捷学习积极主动特别使老师高兴的是你的英语词汇...

小学生英语课评语

小学生英语课评语,内容附图。

小学英语学习评语

你是一个聪明有潜力的学生但学习不够自觉管不住自己面对失败过于坦然不敢下狠心去拼搏去追求老师希望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自觉一点目标更大一点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工作比较负责作为劳动委员能配合班主任实施各项卫生措施希...

小学英语评语

优秀1你的勤奋和努力是班里出了名的上课总能看到你坐得端正的身影听到你清脆的嗓音学习工作你总能带着一股认真的劲儿瞧你字迹端正成绩稳定大家也很喜欢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哦继续加油吧Ibelieveyo...

作业评语与小学英语评价

作业评语与小学英语评价浙江宁波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顾寅摘要作业是教学步骤中重要的一环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新知也可以协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情作出客观的评价现阶段小学英语作业批改方式以打...

小学英语实用听课评语整理版

小学英语实用听课评语整理版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各自的不同教学方法。为我们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首先,充分调…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

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使其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如何有效评价呢下面我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谈几点看法一课前...

英语作业的评语

英语作业的评语,内容附图。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京东学校四年级王艳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参赛选手号码总分评分人20xx年月日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使其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如何有效评价呢我认为...

小学英语评语(53篇)